动辄得咎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òngzhédéjiù。辄:就;咎:怪罪,处分。意思是动不动就受到责备或处分。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出自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成语出处【典故】:
唐朝时期,韩愈学识渊博,被任命监察御史,因反对宦官利用"宫市"敲诈百姓触怒了唐德宗一事被贬,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他作《进学解》感慨自己:"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上一篇:业务序号是什么
下一篇:cdk是什么
相关文章
整体思想
09月05日
好家教
哈萨克斯坦
行政工作
09月04日
云南临沧
频率数学
最新文章
草莓是热带水果吗
绿色产业
茶杯头怎么格挡
亲爱亲
衣服甲醛
小羊皮
热门文章
铬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整数包括什么
世界最大的城市广场
用卷发棒伤头发吗
数码宝贝主题曲
梦见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