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洛伊·山多尔

时间:2024-02-25 13:36:51编辑:雅博君

马洛伊·山多尔的个人简介

马洛伊·山多尔(Márai Sándor,1900-1989),美籍匈牙利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

1900年4月11日,马洛伊·山多尔出生在匈牙利王国北部的考绍市,原姓“格罗施密德”。1916年,马洛伊开始发表作品。1948年,离开匈牙利流亡意大利和美国。1957年,加入美国国籍。主要作品有《和平的伊萨卡岛》、《人类的声音》等。

1989年2月21日,马洛伊在美国圣地亚哥家中,用一枚子弹结束了生命。后被匈牙利政府追授“科舒特奖章”。

人物经历

1900年4月11日,马洛伊·山多尔出生在奥匈帝国时期匈牙利王国北部的考绍市。马洛伊的家族原姓“格罗施密德”,是当地的名门望族。18世纪末,由于家族的社会威望,国王赐予他们两个贵族称谓――“马洛伊”和“拉德瓦尼”。马洛伊的母亲劳特科夫斯基·玛尔吉特是位知识女性,出嫁前曾做过教师;父亲格罗施密德·盖佐是著名律师。

1916年,马洛伊第一次以“萨拉蒙·阿古什”的笔名发表了小说处女作《卢克蕾西亚家的孩子》。同年,开始使用家族的贵族称谓“马洛伊”。

1918年1月,马洛伊应征入伍,但由于身体羸弱没被录取。不久,一战爆发,马洛伊搬到布达佩斯,遵照父亲的意愿在帕兹马尼大学法律系读书,但一年后就转入人文学系,接连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并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记忆书》。

1918年一战结束后,布达佩斯陷入革命风暴和反革命屠杀,为了远离血腥和彻底逃离家庭,马洛伊决定去西方求学。

1919年10月,马洛伊先后去了德国莱比锡、法兰克福和柏林,实现了记者梦。年仅20岁的他和托马斯·曼、亨利希·曼、狄奥多·阿多诺等知名作家一起成为《法兰克福日报》的专栏作家;同时,他还向布拉格、布达佩斯和考绍的报纸投稿。

1921年,马洛伊的第二部诗集《人类的声音》出版。同年,他还翻译并在杂志上发表了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和《审判》,成为卡夫卡的第一位匈语译者和评论者。

1923年,马洛伊与玛茨奈尔·伊伦娜在布达佩斯结婚,随后两人移居巴黎,住了6年。在巴黎期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屠杀》在维也纳问世,同时他还完成了游记《跟随上帝的足迹》。

1928年春,马洛伊回到布达佩斯。因此时的匈牙利因为1920年的《特里亚农条约》四分五裂;考绍被划归给捷克斯洛伐克。马洛伊留在布达佩斯,成为《佩斯新闻报》的记者。同年出版长篇小说《宝贝,我的初恋》。

1930年,青春小说《反叛者》问世,小说被译成法语,大作家纪德读后,兴奋地致信这位素不相识的匈牙利作者;存在主义思想家加布里埃尔·马塞尔则亲自撰写评论。同时期,因德国纳粹主义日益嚣张,马洛伊率先在匈牙利报纸上撰文,提醒同胞警惕,遭到本国民粹主义者的憎恨。

1934年至1935年,马洛伊完成了代表作――自传体小说《一个市民的自白》上下两部。

1934年,马洛伊的父亲去世,使马洛伊陷入内心更深的孤独,在悲痛中写了一首诗《父亲》。

1935年,马洛伊与流亡的托马斯·曼在布达城堡会面,坚定了自己的反法西斯立场。

1939年,马洛伊的儿子克利斯托夫在出生几星期后不幸死于内出血。葬礼之后,马洛伊长达几个月沉默不语,写下诗歌《一个婴儿之死》。

1944年3月19日,德军占领匈牙利。3天之后,作家夫妇逃到了布达佩斯郊外避难。这一年,他没有写出新作品。

1945年,二战结束后,有关当局请马洛伊出任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友好协会主席,而他无法在家乡考绍被割让、同胞被驱逐的情况下扮演玩偶,不但拒绝当主席,还退出协会表示抗议。马洛伊的抗拒性沉默以及他与主流文学保持的距离,使他最终难逃脱当局的打压。

1947年,马洛伊当选匈牙利科学院院士。

1948年,马洛伊离开了故乡,先前往瑞士,后移居意大利那不勒斯,至死都没有再回匈牙利。

1949年,马洛伊完成了《土地,土地……!》,这部回忆录讲述了他流亡初期的生活,直到1972年才正式出版。

1952年,马洛伊移居美国纽约,并在伦敦出版了流亡中写的第一部作品《和平的伊萨卡岛》。

1954年,发表长诗《亡人的话》。

1957年,马洛伊夫妇加入了美国国籍。

1967年,移居意大利萨莱诺。

1970年代,匈牙利政府解禁了马洛伊的作品,还邀请作家回国。但马洛伊表示只要家乡还不自由,就决不返乡,甚至禁止自己的作品在匈牙利出版。

1974年底,马洛伊夫妇返回美国,在圣地亚哥度过晚年。

时间快进到80年代,此时的马洛伊垂垂老矣,挚爱之人陆续离他而去。1986年1月爱妻罗拉撒手人寰,1987年春天孝顺的养子雅诺士去世,马洛伊白发人送黑发人。他越来越沉默。

1989年1月15日,他在日记里写下了最后一行:“我等着死神的召唤,我并不着急,但也不耽搁。时间到了”;2月20日,他给好友、遗稿托管人沃罗什瓦利·伊什特万夫妇写下绝笔信;2月21日,马洛伊在圣地亚哥家中用一枚子弹结束了生命。由生到死,是流徙还是归去,马洛伊的一生都在行使着他的自由意志。

1989年2月21日,马洛伊在美国圣地亚哥家中,用一枚子弹结束了生命。

1989年秋天,东欧剧变,从1990年开始,马洛伊的全部作品在匈牙利陆续出版,政府追授他“科舒特奖章”,这是匈牙利历史上第一次将这一奖章颁发给死者。

主要作品

作品名称作品类别创作时间《记忆书》诗集1918年《人类的声音》诗集1921年《宝贝,我的初恋》长篇小说1928年《一个市民的自白》自传体小说1934年至1935年《土地,土地……!》长篇小说1949年(1972年出版)《和平的伊萨卡岛》长篇小说1952年《一位来自威尼斯的先生》诗集1960年《圣热内罗的血》长篇小说1965年《卡努杜斯的审判》长篇小说1965年《在罗马发生了什么》长篇小说1971年《海豚回首》诗集1978年《尤迪特……和尾声》长篇小说1980年《约伯……和他的书》戏剧1982年《三十枚银币》长篇小说1983年《青春集》长篇小说1988年《日记》日记1945 至1985 年

以上参考

创作特点

主题

马洛伊的作品不属于任何一种现代派,没有任何现代意味,但却反映了一百多年来一个最重要的现代性问题,一个现代派作家不会触及的问题,那就是一个世纪的平民化过程与传统价值沦丧的关系。马洛伊的观点属于文化保守主义。他痛感浪漫主义价值观颠覆了传统道德,质疑人类是否可以抛开从前的理想而存在。马洛伊将逝去的世界看作是最好的时代,他的情感已经渗透到过去的岁月中,这使得流亡的作家长期处于孤独的状态。

马洛伊·山多尔的主要作品,都是关于匈牙利在当年作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的记忆性、历史性和个人性、艺术性的书写。马洛伊在自传体小说《一个市民的自白》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自己的家族史和青春期成长史,生动再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东欧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全景画卷。他用工笔的手法翔实记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市民阶层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家族传统、人际关系、审美趣味、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社会风俗,讲述了个人的流浪、写作和情感经历,还勾勒出欧洲大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动荡、不安、复杂、激进的岁月影像。

匈牙利文学历来注重对人的存在和身份归属的思考,对自由有强烈追求。而马洛伊的写作人生,除了对自由的坚持,还有对优雅的坚持。在作品里,马洛伊亲历了一个旧世界的崩塌,却用一个斗士的姿态捍卫着旧日的贵族精神――优雅与理性,秩序与坚韧。匈牙利在历史上经历了很长的专制时期,一直处于欧洲文化的边缘,但却同样融入了现代的平等化趋势。自从裴多菲的诗歌诞生,民族与阶级的平等便成为匈牙利文学的主题。上层阶级的特权使社会越来越感到无法忍耐,将人们推向生而平等的思想。尤其在启蒙知识分子看来,一切特权都应当受到理性的抨击。然而,由于没有政治自由,知识分子缺乏这方面的具体知识,只是热衷于普遍的理论,他们的思想往往脱离实际,这种托克维尔所说的文学政治使他们更倾向于受法国的激进主义影响,而不是受英国的经验主义影响。在马洛伊的思想与创作中,可以看出这种困惑,他急于彻底改变社会,打破阶层的分界,但却不知道平等社会到底应当是个什么样子。

马洛伊既认同平等价值,但又留恋贵族伦理,他很早就察觉到,伴随着平等口号而来的将是自由的丧失。他所迷恋的那种注重尊严、忠诚和同情的贵族伦理早已不复存在。被一个世纪所忽略的文化保守主义者由于坚持传统道德,并视其为自由的先在前提,因而往往比那些激进的自由主义者更懂得自由的真髓。马洛伊将逝去的世界看作是最好的时代,他的情感已经渗透到过去的岁月中。马洛伊强调家族对他的巨大影响。虽然到了他所生活的时代,贵族已经不复存在。他的出生地考绍作为一个迅速资本主义化的古老城市,孕育了生机勃勃的“市民文化”。但因为家族的传统,他的家庭以及他的身上都继承了奥匈帝国贵族的很高的社会责任感,保有贵族对于精神、对于文化的追求,同时也恪守市民阶层的社会道德。马洛伊要守护的当然并不是某个人,甚至于不是某一个阶层,而是那种正在他面前,在奥匈帝国解体、工业革命兴起中遗落的某种精神世界,那种高尚感、道德感。不管它们是曾经存在于贵族阶层中的,还是隐约尚存于市民阶层里的。马洛伊在书中对于各个阶层的解读,能始终持有比较立体的视角。他让不同阶层的人以独白的形式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可以控诉,也可以自省,更重要的是,独白不只来自对立的双方,这避免了那种各执一词的互相攻击,即便是角色因为立场的不同和认识的局限而使阐述不再客观,也还有会有第三方甚至第四方以旁观者的角度加以修正。即便是他想要守护的贵族精神和伦理基本存在于市民阶层中,他还是以比较中立的态度,借角色指出了这个阶层中的冷漠、狭隘、僵化等使他嗤之以鼻的部分。

风格

马洛伊·山多尔作品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小说内部的张力。张力无比巨大,将岁月、人性、恩怨、奥匈帝国的崩溃、死亡的阴影、欲望的纠缠,青春、友情及其背叛,都融汇在一起。这种张力使得篇幅短小的小说显得有无限的空间容纳进时间、历史、记忆的千万种变形。

在1935年写成的《一个市民的自白》中,马洛伊·山多尔用工笔的手法翔实记录了市民阶层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家族传统、人际关系、审美趣味、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社会风俗,刻画之详之细,如同摄像机拍摄后的慢放镜头,精细到各个房间内每件家具雕花和来历、父母书柜中藏书的作者和书名、妓院房间墙上贴的告示内容和傍晚在中央大街散步的各类人群的时尚装扮。书里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上百个,从皇帝到女佣,从亲友到邻里,从文人、政客到情人、路人,每个人都拥有个性的面孔和命运的痕迹。他以宏大的篇幅记录了一位年轻东欧知识分子的生理和心灵成长史,对内心世界的变化刻画得毛举缕析,委曲毕现,揭露之酷、剖解之深和态度的坦诚。

在马洛伊·山多尔的作品中,当人物开口讲述时,每一段关系都已经破裂,在伪装成独白的告白里,质朴覆盖了戏剧,日常的缝隙吸纳了激烈的情节,这样的故事里有情爱、有市井。但所有的内容本质是指向无意识,生命的无意识,情爱的无意识,人的激情面对命运和存在的无意识。在作品中,马洛伊送出了最炽热的情感,并诚实地暴露了自己体内泛滥的无根性。

人物评价

“民族精神的哺育者”。――凯尔泰斯·伊姆雷

“匈牙利浪漫主义文学伟大一代的合法后代”。――诗人尤若夫·阿蒂拉(József Attila )

“假如,有过一位其生活方式、世界观、道德及信仰本身等所有的一切就代表着文学的作家,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马洛伊·山多尔。在他的文字里,可以找到生命的意义;在他的语言中,可以窥见个体与群体的有机秩序,体现了整个民族的全部努力和面貌。”――匈牙利文学评论家普莫卡奇·贝拉

“纵观百年历史,无论对匈牙利政治、文化、精神生活中的哪个派别来说,马洛伊都是一块难啃却又不能不啃的硬骨头。”――余泽民

这位重要的欧洲小说家以惊人的才华,剖析奥匈帝国时代的一段三角关系。同时,他捕捉到人类情感普遍存在的喧嚣混乱:在我们的感受、情欲、复仇与恨恶中,有余烬在不断闷烧。――德国《明镜》周刊

后世纪念

文学奖

为纪念马洛伊·山多尔,匈牙利设立了马洛伊文学奖。

上一篇:马继武

下一篇:诺曼·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