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宏涛

时间:2024-02-24 22:46:45编辑:雅博君

罗宏涛的个人简介

罗宏涛,先后以记者、编辑、主持人身份担任1996年、2000年、2004年奥运会,1998年、2002年、2006年亚运会,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1997年、2001年、2005年全运会,2001年北京申奥等大型报道CCTV报道团骨干成员。参加了多次世界级单项比赛报道。

个人档案

生日:10月22日

血型:O型

星座:天枰座

身高:1米63

体重:47公斤

职业:CCTV体育中心记者、编辑

爱好:读书、运动、聊天、写作、种花、烹调、做梦

性格:外向与内向的复合

最喜欢的颜色:蓝色

最喜欢的书:各种各样,随心情而定

最喜欢的饮料:咖啡

最喜欢的中国城市:北京

最喜欢的外国城市:荷兰阿姆斯特丹

最喜欢的运动:击剑、游泳

最难忘的经历:报道奥运会

最大的优点:善良

最大的缺点:缺乏耐性(正在修炼)

最欣赏的性格:豁达、坚韧

最大骄傲:从事体育新闻人这一职业

个人简介

曾做过语文老师,至今仍留有喜欢纠正错别字的职业"毛病"。做过报社记者。初始阶段因性格原因每每需在采访前鼓足勇气。在经历多次稿件被毙的痛苦之后逐渐上路。一直羡慕下笔洋 洋洒洒的码字高手,虽努力向其靠拢,但始终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

首次体育报道体验发生在1992年奥运会。在北京,远隔千山万水,通过电视遥望巴塞罗那的赛场烽烟,凭借资料与转播完成文字报道。每每一边写稿,一边梦想有朝一日亲临奥运,切身体会这个全 世界共同的节日。

因对体育的热爱而进入CCTV体育中心,时间是1995年。次年即幸运的实现现场采访奥运会的梦想。当时的激动与欢悦,今天依旧历历在目。

热爱体育,感觉竞技场浓缩人生。命运的跌宕起伏,胜负的瞬间交替,失败与成功的毫厘之差,似乎哪一行都不如竞技场上来得那般直接了当。在体育中学习勇气,学习坚韧,学习坦然与豁达,学 习全力以赴追逐目标、尽心尽力享受过程。

职业日历

成为一名体育新闻人,是我职业的幸福。热爱这个职业,让我能够在最近的距离,感受体育的世界,感受这个世界中所浓缩的人生的跌宕与顽强,生命的梦想和追逐。让我能够,和我的同行一起, 用真诚与努力,打开一扇张望体育精彩世界的窗口。

每一次的报道,是我一步步在这个职业中奔走的足迹。是我的收获与珍藏。我在这些经历中,完成职业所赋予我的责任,同时,在这些经历中学习和领悟。

北京青年报阶段

1992年7月 北京,报道巴塞罗那奥运会。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体育报道经历。

1993年10月 北京,报道第七届全运会

中央电视台阶段

1995年5月 河北保定,报道全国游泳冠军赛。第一次作为电视体育记者报道全国性比赛。

1996年7月 美国亚特兰大,报道第26届奥运会。第一次在奥运会的现场完成报道工作。

1996年10月 荷兰海牙,报道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第一次报道世界单项锦标赛。

1996年10月 荷兰阿姆斯特丹,报道阿贾克斯足球队。

1997年7月 瑞士洛桑,报道世界体操锦标赛。

1997年10月 上海,报道第八届全运会。

1997年12月 荷兰格罗宁根,报道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候选人赛。

1998年1月 德国加施米尔,报道世界杯跳台滑雪系列赛。

1998年1月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报道世界杯滑雪系列赛。

1998年7月 美国夏威夷,报道中国象棋世界锦标赛。因主办者坚持悬挂所谓台湾“国旗”,中国棋手中途退出比赛,放弃报道。

1998年12月 泰国曼谷,报道亚运会。

1999年6月 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报道悉尼奥运会主会场开启盛典和奥运会筹备情况。

1999年8月 荷兰埃因霍温,报道乒乓球世界锦标赛。

2000年3月 希腊雅典,报道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

2000年8月--9月 澳大利亚悉尼,报道第27届奥运会。

2001年7月 俄罗斯莫斯科,报道北京等五个城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表决。

2001年8月--9月 北京,报道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2001年11月 广州,报道第九届全运会。

2002年5月--6月 韩国汉城、仁川、水原,报道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

网络生活

1996年开始上网,已将上网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主要在网上浏览新闻,收发邮件。去年开始,放弃从不在网上聊天的习惯,时不常去"论剑小筑"聊天室遛达,与一班朋友交流击剑的 心得体会。

亲历随笔

像我周围的很多人一样,穿行在平凡的日子里。但日子不管怎样的平凡,每天却都有新鲜的内容。自己所经历的东西,会在记忆里留下或深或浅的影子,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自己整个行程中的一 段因果。

对于那些曾经打动过自己、影响过自己的经历,总会用某种方式记录下来。文字,是其中的一种。

其实,时常感觉,有些东西,是难以完全用文字来表达的。有形的文字与无形的思想之间,总有一种不大不小的距离。有一些微妙的感受,是很难找到与此完全对应的语言,百分之百的转化成文字 的。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更喜欢写,喜欢极力用文字,去逼近自己。这时候,写的本身,也变成了一种经历,一种揣摩和梳理,一个跟自己对话的过程。

《桃源海埂》

第一次去海埂,完全因为工作的原因。后来几次再去,也是出差,但颇怀了些私心,是自己踊跃的申请了要去的。

那实在是一个休憩的好地方,在我看,就如同,桃源。

其实,作为地域名词所框定的海埂,是昆明市郊一大片区域。我所涉足,只不过是小小的一隅――海埂训练基地。去的时候,总是把工作安排得很紧凑,这样,就可以剩下一些时间,完全的留给自 己。

每一次,都住同一个房间。简单的陈设,但干干净净,有着小小的阳台。阳台外不远,是垒球场。早上,女垒姑娘们出门训练了,她们一边跑步,一边喊着口令。就在她们远远传来的清脆的声音里 ,一个晚上的梦结束了,新一天的阳光进来了。

这时候,可以听得见窗外清晰的鸟的叫声。窗外是密丛丛的高大的树,树叶子挡住了鸟儿们的翅膀,但那声音却无处不在的此起彼伏着,清冽而快乐,如同天使。坐在阳台上,冲一杯茶,打开一本 书,把腿翘在阳台护栏的中间,给自己一个最舒服的姿势。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班驳的影子。小风吹过,那些或明或暗的光斑,便在书页上不停的跳舞。太阳的味道,树叶子的味道,还有,杯子里袅袅 而出的茶的味道。

读的,大抵是些轻歌曼舞的文字,飞飞扬扬的,像弥散的花香。思维,浅浅的浮动,像漫不经心的风筝。就在这样的漫不经心里,不知不觉的沉迷下去……那天,正好有人这时来敲门,抬头的瞬间 ,脑子里有一刻的空白,突然忘了自己身在何方。

下小雨的时候,喜欢沿着球场边上跑步。湿湿的路面,踩上去,发出滋滋的轻响。那种声音,像小小的气泡,在脚底下绽开,有一种微妙的可爱的质感。跑一阵,走一阵。微微的喘息,和析析呖呖 的雨声混在一起,仿佛就是这雨声的一部分。海埂的草和树,永远是肥美而润泽的绿色,仿佛完全脱离了季节的掌控。在这样的风景中,一边跑,一边想些漫无边际的事情,记忆的片段,以及,毫无因 由的幻想。听得见心跳,在清凉的雨气中,寂寞而温暖。

那天黄昏,去了基地旁边的滇池。湖水并不十分清澈,但那轻漾的水波却有着安详深沉的味道。盘腿坐在湖边的草地上,湿气慢慢浸透了裤子,凉乎乎的爬上来。很多很多的红嘴鸥,自顾自的游着 ,或盘旋着,嘎嘎的叫着,一种放肆的快乐。远处,是西沉的斜阳,不断有鸥鸟的矫捷的身影,从那红气球一样的太阳面前飞快的掠过。那一刻,突然眼睛有点湿,没有来由的,内心有轻微的疼痛,往 事的影子。

海埂不远,有座山,试着去过一次,人多,半道放弃了。但是,在海埂宿舍的楼上看山,却是上好的风景。尤其,阴天,有雾气的时候,那山,模糊而缠绵,一种倦怠的安静。

海埂,偏在城市的一隅。没有霓虹灯彩,没有行色匆匆的人群,没有刺激各种欲望的现代符号。在需要暂时逃离都市喧嚣的时候,有人,会背上行囊独自走进乡野。而我,即便想要逃离,也总舍不 得放弃舒适。于是,海埂这样一个地方,于我,就是桃源了。

最后一次去海埂,是在两年前。走之前的晚上,和朋友,在阳台上就着月色喝酒。想着,即将的离开,就有一点伤感。在今天,在写着这些文字的时候,那种伤感又淡淡的浮了上来……

《走进了你,奥林匹亚的气息》

那天,坐在深夜寒凉的石阶上,还是不大相信自己又来到了奥林匹亚。

曾经,于我,奥林匹亚是一个梦。深邃,古老,带一点苍凉。

第一次到奥林匹亚,是早春,只有一天半的时间。

从雅典出发,沿海岸,开车,三个小时。群山之中寂静的小镇--奥林匹亚。放下行李,就去了奥林匹亚古竞技场。从前的奥林匹亚,是书页中的一段具体又模糊的文字,是画片上平面而遥远的影象 。这一次,我终于置身于它,置身于它朦朦细雨笼罩下的平和与深远。

春日的树与野草,如同初生的生命,鲜活而娇嫩。巨大的石柱,就在这样的鲜亮中,兀立或坍塌。古老与新鲜的反差,是视觉上无比鲜明的印象。感觉到的不是古老的颓败,而是那内在的风骨,被 漫长时光打磨之后那俯瞰一切的沉默的骄傲。它们那么近,近到能够触摸到石柱上风霜留下的纹路。但,依旧的遥远,远到你用任何的想象也无法复原千年前这里澎湃的生命与传奇。

下着雨,雨中仿佛听得见这片园子的呼吸。

难以描述内心细切的感觉,混合着欣喜与崇仰,平静与激动。

早春,不是奥林匹亚的旅游季节。游人稀少。所有的店铺都早早的关门。晚上,坐在旅店阳台上。整个小镇都仿佛在沉睡。似乎它也连带着漫长的时光的影子,不慌不忙的,依着自己惯有的节拍。

第二天,在晴朗的天色中离开奥林匹亚。远远的,从车窗望出去,那片遗址,依旧静默,依旧像一个梦,在眼前出现了,又很快的消失。

那回,像是一次还愿。匆匆的来去,心底有隐隐的遗憾。因为这样一个地方,是应当停留得长一些的,让它的气息,能够浸染你的每一寸肌肤。

所以无论如何想不到,一年之后,真的又到了奥林匹亚。而且,有一段长长的日子,让你可以从容不迫,慢慢的品尝。

这次,是住在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从我曾经造访过的古奥运遗址旁边的山间公路上行大约一公里。

初夏时分,遗址里的游人连绵不绝。我们在不同的地方停下来,听研究古希腊体育史的教授讲述当年这些场所的功用以及那番惊天动地的恢弘。因为那些故事,遗址古朴肃穆的面容,仿佛也有了些 生动的表情。但它依旧不是活在今天的时代的,它的生命,它的叹息,它的际遇,都固执的留在很远很远的从前,是现代人的眼睛追望不到的风情。

更多的时候,我们留在校园。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由国际奥委会在1961年建立,为了研究奥林匹克运动在世界发展与进步中所起的作用,也为了向全世界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文化。每年,这里要举行 不同的学习班和研修班。我们是学院第九届研究生研修班的学员,三十多人,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学院就建在一座风景如画的山上。宿舍都是平层,在山坳处,顺着山势,呈弧形,一排一排修上去。土黄色的墙面,门的上方是半圆的,看上去很像陕北的窑洞。朴素的风格与山野的自然之美十分 协调。

遍山的绿树,郁郁葱葱。认得出的是橘树,挂满金黄的果,走过去就可以随意摘下来吃的。学校垃圾桶里经常有不知谁扔下的橘皮。还有李树,看着那些果子由小变大,由青变红。在宿舍门口站着 聊天的时候,一回头就摘下一个,再擦一擦,就进了嘴里。

时令的野花不修边幅的开在校园和山坡任意的地方,下课回来的路上,就摘了一把,插在水杯里,放在屋里的小桌上。朴素的房间顷刻就有了色彩与芬芳。

这样的环境下,不知不觉就改变了在都市中快速的生活节奏。时光仿佛被拉长,容得下你从容的眺望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风景,静静的倾听自然的声音和内心的呼应。于是,久违的数星星的日子又回 来了。坐在石阶上,凉爽的山里的夜风,树和草清苦的香气,高远的天空,数不清的或明或暗的星斗。萤火虫从眼前翩跹飞过。

这一片山岭的深处,也必定收藏着古远年代的风霜,只不过它们已经化做这山的血脉,但在寂静中会悄然散发那无声的气息,滋养这一山的生灵,赋予它们永远的沉着与安详。

有时候,我们去奥林匹亚小镇。当地人习惯叫它"村子"。一条马路,两旁是小小的店铺和民房。门外种着灌木和花丛。最耀眼的是九重葛,粉灿灿的花叶,密密匝匝,蓬蓬勃勃,仿佛永远开不败的 样子。

玛利亚喜欢摘下一朵别在鬓角,漂亮的面孔上倏然有了艳光,但不是妖艳,是那种毫无遮拦的青春的艳美。玛利亚的家乡在南斯拉夫。近年的战乱也让她饱尝颠沛。玛利亚不知道自己的医学博士读 完以后,能否在自己的国家找到一个平静的职业。她跟我们说起这些的时候,脸上总是浮现着一种无奈的沧桑。

每一家店铺的主人都是好客的。他们长期的经验已经使他们能轻易的分辨出哪些是游客,哪些是我们这样的学生。我们买贵点的东西的时候,无须多说,几乎都能得到最好的价格。后来,他们已经 叫得出我们很多人的名字,知道我们来自哪个国家。有几位,看见我们从街上走过,就叫着我们的名字,邀我们进去。他们说:来啊,看看我的收藏。他们给我们看照片,黑白的,有了一些年头,是他 们少年时参加奥运会火炬接力的照片。每届奥运会的火种都从小镇旁边的古奥运遗址中赫拉神庙前采集,每次,都要选出村里的孩子参加火炬最初一段路程的接力。因为住在奥林匹亚,他们几乎每个人 都有一些与奥运相关的灿烂的记忆。

晚上,隔三差五的,我们去村里的酒吧。小瓶的喜力或者阿姆斯特尔啤酒,大约12元人民币,比在北京的酒吧便宜不少。入乡随俗,大家坐在一起,付帐却是分开的,AA。常去的一个酒吧,在小镇 的最边缘,从林间的小土道蜿蜒着穿过去。独立的一个院落,离别的房屋都远。夜黑中,仿佛只有这一小片灯火,也并不十分的亮眼。四围都是树,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错落着,暗香隐隐。我们 讲各自国家的故事,也讲奥林匹克运动,讲奥运会。话题单纯而洁净。

奥林匹亚夏日的夜晚,路边一家接一家的酒吧总是坐满了游人,用不同的语言交谈。来这里,都是为了那片神秘的遗址。遗址此时隐没在夜色中,被房屋和树木遮蔽了,看不见。那片古老,似乎被 暂时的遗忘了,眼前生动着的是现代的啤酒和咖啡,是现世斑斓的颜色和表情。

奥林匹亚并不拒绝悄然的改变。但这种改变也依旧是沉着而安静的。不像雅典,伟岸的神庙已经成了都市浮华与喧嚣中零落的孤岛。

古代先人留下的无价之宝是奥林匹亚享用不尽的财富,但它并不急功近利的招摇,让整个小镇都写满商业的符号。想起我去过的国内一些同样依托古迹而开发旅游的景点,到处充斥着粗糙的旅游纪 念品,充斥着生意人急切的叫卖的喊叫。那样的地方,去过一次就不愿再去。奥林匹亚懂得享受先祖的馈赠,更懂得守住那一分尊严。

那些天,把很多的时间都消磨在奥林匹亚不同的角落。躺在学院的草坪上沐浴奥林匹亚的阳光,皮肤被晒到滚烫。坐在路旁的坡地上远看暮色中那些骄傲的石柱,听见风抚摩它们的声音。慢悠悠的 穿过小镇午间安详的街道,凉鞋踩在路上呵嗒作响......这样的日子是简单的,然而又是那么的奢侈。

其实,知道自己于这片风景,终究只是一个过客。但是,从容的感受过了,浸染过了它的气息,于是,奥林匹亚,就成了生命行程中,一段不会褪色的收藏。

《沐浴奥林匹亚的阳光》

国外的城市去过不少,在记忆中留下不同的视觉与感觉的烙印。但于我,没有哪一个地方如奥林匹亚,在内心深处,有着悠长而细切的回味。很多走过的地方,都是来去匆匆,走马观花。奥林匹亚 却是用从容的脚步丈量过,用细致的心情贴近过的。那一处土壤,那一片阳光。

古奥运会遗址

这片遗址,是奥林匹亚的灵魂,是奥林匹亚永远的骄傲。

公元前776年,首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片群山环抱的竞技场举行。四年一度,古希腊人从四面八方会聚于此,以隆重的仪式,祭祀神灵,载歌载舞,狂欢相庆。古奥运会,也是这盛大的祭神活 动的一部分。竞技场上的优胜者是勇士,是英雄,赢得人们山呼海啸般的颂扬和尊敬。这样的盛况一直持续到公元393年,历时1169年,一共举办了293届奥运会。

被历史尘烟所淹没的古奥运遗址于1875年由德国考古学家组织的考察队进行发掘,1881年,遗址的主要设施重见天日,这片宏大的古代建筑群重新浮现在人们眼前。

遗址公园的入口,只有一间很不起眼的售票处,朴素简单的风格使它不会喧兵夺主的影响了游人观览古迹的视线。门票印刷精美,写有遗址的介绍,印有园内各处建筑的分布图。拿着门票,可以在 你所驻足的地方确认你所处的位置和建筑的名称与功用。

残缺的石柱,有些,被复原到了它们当年的位置,勾勒出它们曾经的伟岸与辉煌。还有一些,仍然散落在地上,任人遥想千年时空中的无限风霜。

园内树与野草蓬勃的生长着,完全没有人工修饰过的痕迹。那种自然状态下的郁郁葱葱,与这片园子的古朴悠远融为一体。春季,遍地盛开虞美人。细挺的长茎,顶上艳红的花朵,让人情不自禁的 为之心动。

宙斯神庙,是当年最宏伟的建筑,厚厚的石阶,粗大的石柱,仍可见当日的夺人气魄。赫拉神庙在宙斯庙的北面,是这片古代祭神圣地最早的建筑。现在,每届奥运会的圣火,都是在赫拉神庙前取 得火种,从这里,踏上穿越世界的旅程。

赫拉神庙往前不远,穿过一道石块搭起的拱门,眼前一下子豁然开朗,一片阔大的长方形运动场印入眼帘。古代奥运会的田径比赛就在这里举行。两边的斜坡上,是梯次排列的土阶,那是古时候运 动场的观众席。今天的游人,倘若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竞技场里体会古希腊运动员在此奔逐的速度与骄傲。

当年,正是古奥运遗址的重现,才激荡起人们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激情,也才有了现代奥运会。

奥林匹克博物馆

奥林匹亚建有两个奥林匹克博物馆。

一个,就在遗址停车场的旁边。里面陈列着从古奥运遗址中发掘整理出来的各种文物。不少是雕塑,所塑造的人物,都有着健壮的肢体,显现着古希腊人对力量的崇拜。很多的残断部分,用另一种 颜色的石料进行了修补和连缀,以接近它们当初的模样。展馆内的展品数量不小,倘若要细细观看,大半天的时间就放在了这里。

旅游季节,每天,博物馆接待大批的参观者。可以使用不带闪光灯的照相机留下几幅纪念照片。

另一个博物馆,在奥林匹亚小镇,隐在民房中,很不显眼。展室空间也不大,内容是关于现代奥运会的。陈列着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一些资料和纪念品。包括顾拜旦和他的同仁们举行首次国 际奥委会会议的照片,从1896年到1996年各届奥运会场馆照片、著名选手照片,奖牌,火炬等等。展品的价值与前一个博物馆相比,差距甚远。但是,将它作为一种呼应和对照,还是很值得一去的。

奥林匹克学院

国际奥委会为宣传奥林匹克理想,推进奥林匹克运动,尤其是在青年人中传播奥林匹克思想,于1961年在奥林匹亚建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学院(International Olympic Academy)。

学院位于离古奥运遗址不到两公里的一座小山上。绿树环抱,芳草如茵。一座教学楼,灰色,只有三层,教室不多。一楼有一个能容纳三、四百人的阶梯多功能会议厅。图书馆在二楼,收藏着各国 体育方面的书籍和刊物,各种文字的,英文的是绝大部分。中国的体育书刊收得不多,也许是渠道有限。所藏资料中,还包括奥运会的录象片。

学生宿舍一排一排顺山势而建,土黄色的墙面,褐红色的木门,拱形的,看起来像黄土高坡的窑洞。房间里的陈设极简朴,样式老旧的木制桌椅和床。每个房间有独立的卫生间,也极简单,淋浴, 24小时热水。宿舍有两人间的,专供来此参加国际奥委会举办的各类学习班和研修班的人士使用。多人间的是双层床,能住六到十人,用以接待来此参加夏令营的孩子。

餐厅能同时容纳近百人就餐,简单的桌椅。餐食种类算不上特别丰富,但营养绝对足够。炸薯条是最常见的食物。

餐厅外间,是活动室,有三张乒乓球台。四周围放着桌椅,有一个简单的吧台,出售各种常见的饮料、啤酒和红酒。学生和教授们晚餐之后的不少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

运动场,也是学生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一个标准的400米跑道的田径场,中间是足球场。田径场三面都是树林,一面是草坡,有台阶和马路相连。草坡上,立着几尊不同风格的雕塑,是一些国家体育 和文化组织赠送给学院的礼物。与田径场隔开一片小树林,是两个连在一起的排球场。与排球场隔条马路,则是游泳池,有跳板,可以同时玩跳水。池边的青草地,是日光浴的好场所。

顾拜旦墓

顾拜旦一生为复兴奥林匹克运动而奔走,成立并领导了国际奥委会,并担任了第二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被称?quot;现代奥运会之父"。他去世之后,心脏就葬在了奥林匹亚的一处山间林地里,身体的 其他部分则安葬在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瑞士洛桑。

当初国际奥委会为国际奥林匹克学院选址,想必也是考虑到顾拜旦墓地的所在。从学院一条不起眼的小路往深处走,穿过浓密的树林,就到了顾拜旦的墓地。这是林地间一片小小的空场,墓碑是长 方体,顶部锥状的石柱。没有任何的装饰,只刻着这位传奇人物的名字和他面部的浮雕。

墓地的另一边,也有一条小路,通往外面的公路。公路旁边,有一个指示牌,写着"顾拜旦墓"的字样。也许多数来到奥林匹亚的游人并不知道顾拜旦的墓地就在离古奥运遗址不远的地方,因此这里 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寂寥的,不会有杂沓的脚步惊扰了顾拜旦在地下的安歇。偶尔,会看见几支鲜花,静静的放在墓前。

奥林匹亚村

不知道多少人有过我那样的错觉--因为在书本上读到过古代奥运会的伟大,便以为奥林匹亚是一个不小的城市。其实那充其量就是一个小镇,当地人把奥林匹亚叫做"村"。

奥林匹亚的主要街道只有一条,宽度恰好能容两辆汽车相向行驶。街道两边是复合功能的民房--一层是店,二层居家,或者开旅馆。因为一层是店,所以朝向马路的所有的门都是宽宽的,很容易的 看见里面的摆设。店的风格大同小异。也许因为村里人口不多--总共只有一千多--这里又从来不缺少游客,所以犯不着把店铺搞得千奇百怪来吸引游客的视线。

小店们大致可以分成几类,一种是出售有奥林匹亚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比如印有奥林匹亚字样和遗址图案的T恤衫,希腊民族特色的衬衫,古希腊风格的各式小型雕塑,钥匙链儿等等。一类是首饰店 ,项链、手镯的式样都是希腊传统风格的造型。银饰很多,做工也精良,价钱比想象的便宜。买过一套很漂亮的白银镶松石的项链和耳环,合人民币400多块钱,店主还送了三颗便宜的小项链坠儿。这样 的店有的还兼营精致的工艺品。另一种是皮具店,传统的手工制作,全牛皮的背包和鞋,依照皮质和做工粗细的不同,有不同的价钱。前年去的时候,花不到1000人民币买过一只公文包,大方简洁的样 式,属于什么时代都不会落伍的那种。去年买了一双拖鞋式凉鞋,柔软的小牛皮,舒适而实用,大约120元人民币。还有卖酒的小店,一种在希腊家喻户晓的名叫"OUZO"的白酒,当地人喜欢加冰水或者其 他轻饮料调制后饮用。酒被装在不同造型不同颜色的漂亮的瓶子里,送给朋友是很别致的礼物。有些OUZO酒中还泡着当地特产的植物,据说有药用或提神的功效,大致相当于中国的药酒吧。在村里,总 共发现了两家超市,都是小型的,但食品、饮料、水果、蔬菜、日用品、化妆品一应俱全。

村里人做生意都是不急不忙的,没有人会在门前大呼小叫的招揽,多是坐定在店里,看有人进去,便微笑着打个招呼。价格是可以商量的,尤其是首饰和皮具店,如果有耐心,有微笑,大约能砍下 四分之一的价钱。也有一些年轻的男店主,喜欢在门口溜达聊天,看见相熟的游人,便像朋友一样邀你进去看他的东西,或者给你展示他小时候参加奥运会火炬接力的照片,展示他搜集的到过他店的名 人的签字。

吃饭的地方不少,对我这样对西餐没有研究的人来说,看不出和别的地方的西餐有太多的不同。但沙拉是纯粹希腊式的,各种蔬菜,不浇浓重的沙拉汁,而是淋上橄榄油,撒一点盐,叉住以后,红 红绿绿的往嘴里送,像是把自己当兔子,吃惯以后很是喜欢那种单纯清爽的味道。

餐厅同时也是酒吧和咖啡馆。夏天的时候,很多桌椅就摆在了屋外。身边往往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从树叶的缝隙中看得到星星和月亮。啤酒不贵,小瓶的喜力和阿姆斯特尔大约人民币12元,科 罗那15,都比北京酒吧卖得便宜许多。还可以喝到当地特产的红葡萄酒,有些据说是自酿的,都有明显的刚从木桶里出来的味道。颜色,比起瓶装的葡萄酒来,要浅淡一些,杀口。买一大杯,几个朋友 分着喝,是很不错的感觉。

银行和邮局,都是小小的。中午休息,下午也关得早,好象总不容易碰上开门的时刻。如果没赶上它们营业的时间,可以去问讯服务处,也在街上,也是很小的一间房,那是一整天都服务的。可以 买到邮票,也可以兑换货币。

夏季是奥林匹亚的旅游旺季,每天走在街上的多半是背包的游客。但即便是在奥林匹亚最热闹的时节,一天中也有一半的时间是安静的。中午,太阳下,整个村子都仿佛在午睡,这时候走在街上, 看自己的影子,懒散而安详。九重葛花藤下躺着的猫,只有在你的脚步惊动了它的美梦时,才不情愿的睁开眼睛,细细的叫一声,复又睡去。

村外的马路,顺着山蜿蜒,通向不知名的地方。有时可以看见山龟,慢腾腾的在路边爬。有汽车呼啸而过时,它就将四肢和脑袋全都缩进壳里,半天,才又慢慢的探出来,接着往前爬。

从雅典到奥林匹亚,开车约四个小时,倘若只是看一看古奥运遗址和博物馆,以我个人的感觉,是难以体会奥林匹亚独特的风格的。那种沉稳、淡定、从容,是流淌在这片土壤和空气中的,是写在 奥林匹亚人的神情与做派中的。如果,不是特别的匆忙,不妨,多拿两天的时间,在奥林匹亚,静静的走着,坐着,沐浴那里通彻的阳光,以及漫天的星光。

《游走在阿姆斯特丹》

朋友问我:"你去过的国外城市中,最喜欢哪一个?"我说:"阿姆斯特丹"。朋友问:"为什么?"我说:"因为它的平易与包容。"

阿姆斯特丹被称为欧洲北方的"威尼斯"。城里,是一圈一圈环绕着的运河,据说整个城市有一千多座大小桥梁。缺少水的城市,总是让人感觉缺少了一份灵气,而水的存在,同时也让阿姆斯特丹拥 有了一种从容。这是一个平坦的没有坡度的城市,于是,河里的水总是平缓的流淌,远看,甚至感觉是静止。墨绿的颜色,似乎望不到底的深,仿佛蕴涵了许多这座城市的经历与记忆。那些跨越了战乱 而保留下来的老房子,见证着阿姆斯特丹曾经的历史,曾经傲立于世界的繁荣。但现在,老房子的颜色已然黯淡,收敛了曾经的霸气,留下来的是被时间洗刷后的平静。

有一次,住在运河边的小旅馆,是那种18世纪的老房子改建的旅馆。楼梯依旧是原样,窄窄的盘旋到二楼,再到三楼。在服务员帮助下,很困难的才将行李箱搬进楼上的房间。房间也很小,但简洁 而干净。瘦长的窗户,要把头仰成很大的角度,才可以看见它的顶端。掀开窗帘,便是运河,那么近,闻得到有着青草味道的水气。白日里喧腾的尘烟,在这时都沉了下去,混在水气中。河对岸的屋舍 ,将点点灯影映在河面,不是那种精致而浪漫的霓虹的色彩,有着现世里的一种平凡的安稳。

阿姆斯特丹缺少异军突起的高楼,这让它显得并不那么的现代。街道大多不宽,似乎也并不那么的干净。形形色色的人流与车流,看起来也有些杂乱。穿行其间,总有那么种混沌的感觉。但这种感 觉是亲近的,尤其对我这样一个远道而来的陌生人。就像到别人家做客,如果那里是一个特别洁净的空间,反倒有一种隔膜和拘束。曾经去过非常清净美丽的欧洲小城,那种风景确实是可以用图画来比 喻的。但在那样的地方,总是明显的感觉着自己过客的身份。于那份美丽,永远可以欣赏,却是无论如何融入不了的。阿姆斯特丹却是可以随意进入,可以心安理得的抱着你所有的习惯,甚至毛病。

据说,荷兰的自行车数量仅次于中国。在阿姆斯特丹算是见识了。不宽的马路,也给自行车留下一条专门的车道。在街上步行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要走进了自行车道,骑得飞快的自行车倒不至于将 你撞倒,但很可能将你结结实实的吓一大跳。运河两岸停放着很多的自行车,有不少明显着偷盗过的痕迹,随处可见缺了车把或车轮的残车还被一只锁栓靠在河边的栏杆上,风吹雨打的。这样的情景又 是一种莫名的亲近,让我想起我所生活的城市。

很多种语言,在阿姆斯特丹都能找到落脚的地方。在商场,在咖啡店这些公共场所,老板和服务人员往往都会几种语言--据说荷兰人一般在学校就要学会两门以上的语言。除了荷兰语,英语几乎可 以畅通无阻。法语和西班牙语也能得到回应。在唐人街一带,还可以说中文。曾经去过洛桑,在一家餐馆,服务员固执的用法语提醒我们也要用法语点菜。其实他明明是懂英语的,因为他很容易的听懂 了我们用英语发出的抱怨。在阿姆斯特丹,从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不快。

阿姆斯特丹的咖啡馆通常开到很晚。啤酒,也有很多的种类。喝完一杯,换一家,再喝另一种,然后换到第三家。一家一家晃过去,不同的装修风格,不同的啤酒口味,视觉和味觉,都留在飘忽的 记忆里。日后,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淡淡的浮现在眼前。透过窗口,看见半夜的街道,仍然有三三两两的行人。还有人骑着自行车,飞一样的掠过眼帘。似乎没有人特别的在意这里发生了什么,每一种 动作,每一段经历,都是合理的存在。

据说,荷兰是最早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国家。据说,这是因为荷兰人没有特别强烈的国家概念。也许,这可以解释作为荷兰首都的阿姆斯特丹那种特有的包容感。但在足球场上,却发现,阿姆斯特丹 人的本土观念同样强烈。看过一场阿贾克斯队与格拉斯哥流浪者队在欧洲冠军杯中的一场比赛。那些身着阿贾克斯队服的球迷,震耳欲聋的为主队加油的声音,中场休息时全场合唱球队队歌《我们是冠 军》的雄壮气势,无不提醒着你,你是在阿姆斯特丹,在阿贾克斯的家乡。但是,对于客队的球迷,这里似乎也没有明显的敌意,没有激烈的语言的对攻。

喜欢阿姆斯特丹,甚至它的拥挤和嘈杂。这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充斥着复杂的欲望,干净与肮脏,优雅与艳俗,高贵与放浪,富足与贫贱,杂糅在一起,但都不出奇的张扬,也不冲突。在这座城 市,似乎每一个人,都可以落脚,似乎每一种心情,都可以安放。

《汉城印象》

因为报道世界杯的缘故,在汉城呆了二十多天。时间不算短,但基本上就在饭店、新闻中心和赛场之间来往。这之间的路程,都是在车中,看车窗外的汉城,可能连走马观花的程度都不到。很著名 的乐天世界,离我们所住的奥林匹克饭店不过十分钟的距离,也是从来没有进去过。

不过,即便这样浅层面的接触,对于汉城,还是有了些特别的印象。主观也好,片面也罢,但这,的确是我眼中的汉城了。

汉城市貌

对汉城的干净,有很深的印象。大街小巷,几乎看不到废纸,更不要说痰迹了。大连也是个干净的城市。不过,在大连,经常看见勤劳的清洁工背着垃圾桶在公共区域随时拣拾地上的弃物。所以, 大连的干净,跟清洁工全天候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而在汉城的光天化日下,却几乎看不见清洁工的影子,他们的工作,在天亮之前就已经完成。白天的清洁,靠的是汉城人自觉的保障。爱清洁,是 韩国人的传统,所以,他们自然而然把一座干净的城市放在人们眼前。

世界杯开幕式前一天晚上,在体育场旁边举行了盛大的歌舞晚会。下着雨,数万名韩国人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人挤人,肩挨肩。路面上,是杂沓的脚步,却依然没有垃圾。亲眼看见,有人走得累 了,拿出一叠报纸,铺在花坛沿上坐下休息。歇好了,站起身再走的时候,又将报纸细心的收拾起来,包括最下面几张被雨水打湿的,都一并带走。真是好习惯。

韩国队小组赛最后一场赢葡萄牙,历史性的闯入世界杯十六强。兴奋的球迷在汉城街头彻夜欢庆。半夜三点半,我们吃完饭往宾馆走。看见人行道上有抛洒的彩纸碎屑。同事说:"终于让我看见了汉 城街头也会有垃圾。"第二天一早,阳光出来的时候,街上又干干净净的了。

经常透过车窗打量汉城。发现汉城的居民楼几乎都没有外飘的阳台,而是一色的落地大窗。似乎汉城人格外喜欢看窗户外面的风景。不过,汉城的风景,在我这个"外国人"眼中,的确比较一般。汉 城也有高楼,比如世界杯新闻中心所在汉城世贸大厦。但却很难看到设计独特,让人过目难忘的精彩之作。汉城也有古代建筑,比如李王朝的皇宫景福宫。但要是跟紫禁城相比,确实又不在一个层次。 每天透过车窗看汉城,楼房们大同小异,一副中庸平静的面孔。

汉城人

汉城的年轻人似乎格外的多,以至让我猜测,十几二十年前,汉城是不是经历过依次生育高峰?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年轻的面孔,衣着是随意的时髦。女孩子多数化妆,眉毛、眼线和红唇,都描 画得十分精致。男人们最抢眼的是头发,抹了足够多的摩丝,似乎在十二级大风中也能文丝不乱。

汉城人礼貌而热情,对中国人似乎又格外的热情。世界杯中后期,听见许多人骂韩国队,甚或骂韩国。不免暗自揣测:痛骂的人中,估计绝大多数没去过韩国,没体会过韩国人给予中国人的礼遇, 否则,还真不好意思那样大张旗鼓的骂。

我们去一家烤肉馆晚餐,要菜谱上的套餐。侍者指给我们看旁边的说明,解释说套餐只在中午的时候供应。老板看我们是中国人,笑着迎过来,又专门找来从中国去打工的小伙子,说:如果我们真 想吃套餐的话,可以破例马上叫厨房现做。不过,他们的正餐其实味道更好,而且价钱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并不贵。我们听从了老板的建议,果然吃了一顿很棒的韩式烤肉晚餐。几天后再去,老板认出我 们,更是高兴,给每人送了一只漂亮的陶制口杯。

另一次晚餐,也是吃烧烤,老板不懂中文,也不会英语。我们正拿着菜谱挠头,从旁边饭桌过来一个小伙子,用不太流利的英语问我们是不是需要帮助。然后,帮我们讲解、推荐。他自己吃完饭离 开的时候,还不忘祝我们好胃口。

报道国际足联会议那天,在希尔顿饭店耗了十个小时。很多时候是等待,但不敢离开,怕万一丢掉新闻。担任志愿者的一个韩国大姐,专门为我们在咖啡厅找到一个靠窗的座位,又送来饮料。中午 ,韩国大姐抽空来看我们,顺便还带来面包,让我们很不好意思。而她,则直言不讳的告诉我们:她喜欢中国人。

我们的司机,一个29岁的汉城小伙儿。几乎每次,都会提前到达等我们。偶尔,因为堵车等意外而迟到,总是满含愧疚的跟我们详细解释。如果说,这是他职业的本分,那么有一些事却不是他分内 的工作。比如主动的帮我们扛三脚架,拎设备箱。一直走到没有证件的他进不去的地方,才放下东西,自己走回停车场。

还有,我们天天都要打交道的各种志愿者。永远面带微笑,永远礼貌、耐心而周到。空闲聊天的时候,他们总喜欢在我们面前谈论中国,那种语气,那种表情,都让你清晰的感觉到他们对中国的喜 欢。那些微妙的细节的感受告诉我,他们的言谈,并不仅仅是出于礼貌的赞美,而是发自真心的喜欢。

汉城的交通

汉城有着绝大多数大都市的通病:堵车。

据说,汉城有200多万辆汽车,那是一个比北京更庞大的数字。在我所去过的外国城市中,汉城的大街是最为宽阔的,比如新闻中心所在的世贸大厦门前的马路,上下行各有5条车道,估计也就北京 的长安街可与之比肩。但如此宽阔的车道上,还是一样的堵车。路口太多,动不动就碰上红灯,不堵才怪。汉城似乎很少立交桥,这可能是它难以缓解交通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汉江横穿汉城,据说有十几座桥梁横跨汉江。国内有大河的城市,可能都不如汉城有这么多的桥,能在河两岸这么方便的来往。不过,在汉城,倘若你是从与汉江平行的马路上拐弯上桥,就会发觉 :上桥的路太窄了,往往除了紧急通道外,只有一个车道。于是,要上桥的车便在这些路上排起了长队。

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汉城不允许在路上随意左拐,要去马路对面的地方,就只能开过以后再掉头。汉城因此而有很多很多掉头的路段。也许,这是缺少立交桥的情况下的一种折中。通常,掉 头区域,设在离十字路口约十米远的地方,直行红灯时,可以掉头,正好与正面过来的车辆打个时间差。不过,倘若是大车,掉头时不免就有些麻烦。我们坐大巴去饭店,也是掉头,结果车子一下子掉 不过去,在马路中间"揉"了好几回,后面的车就只能耐心的等着了。

我们开玩笑说:来过汉城,就知道北京实在不算堵车了。但是北京的交通秩序却比不上汉城的好。最大原因,汉城的司机都特别规矩。在路上,几乎看不到有车在几条车道间忽左忽右炫耀车技,并 线时,都自觉提前打灯。即便再堵,所有车辆排成长龙像蜗牛一样的爬,但旁边的紧急车道也一样空在那里。路口上,行人和车辆也都看灯而动,没有人抢行。汉城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够得上 国际水平。也正因为如此,在拥有这么多车辆的汉城,在堵车如家常便饭的汉城,我们天天奔波在路上,20多天的时间里,却没有看见过一起车祸。联想到北京,有时上班的沿途,就可能看见两三起车 祸。不一样,确实不一样。

汉城的吃

去汉城前,不止一个朋友说:好啊,吃狗肉去吧。可在汉城20多天,还真没吃成狗肉。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举办世界杯,考虑到很多欧美人认为吃狗肉不人道(也许是不"狗道"?),所以狗肉佳肴 就不能在汉城的大庭广众之下出现了。

离我们所住宾馆不远,有几条热闹的小街,街两边一家接一家,几乎全是饭馆和酒吧、歌厅,其中大多数是饭馆,而且通宵营业。北京好象还没有这样聚集了上百家饭馆的街道。著名的东直门簋街 ,其规模比起这里来,也是小巫见大巫。我们管这里叫"吃喝玩乐街"。饭馆规模都不大,汉城工薪阶层的价格,内部的装修都很简单,但很干净。这一点据去过簋街的同事说:比簋街强多了。

以我们的中国胃,能很顺利的接受韩国菜肴的口味。事实上,那些味道也很熟悉。比如韩式烤肉、石锅拌饭、冷面、泡菜,跟在国内的韩式餐馆里品尝过的没什么两样。

不过,韩国饭吃多了就觉得单调。烤肉基本就是猪和牛,而且蘸料是一样的。尽管石锅饭里面可以拌不同的东西,但调味品完全没有区别,所以拌什么都感觉是一样的味道。然后,是餐餐必有泡菜 。配食的小菜,也做得极简单,要不是醋拌海白菜丝,要不就是几截儿洗干净的胡萝卜,几根儿小青椒。

还有,不做炒菜,菜里没有一点油水。汤也是一色的清汤。有一次用吃完石锅饭的勺子伸到汤碗里盛汤喝,才发现有几点可怜的油星儿浮上来。

低脂肪的韩式菜肴,估计健康指数很不错。蛋白质、维生素什么的都不缺啊。多吃韩国饭,应当有利于减肥。就连我这个每次吃到快撑死的人,20多天里居然都掉了六斤体重。再仔细想想所见到的 韩国人,还真是极少有胖子。

汉城啤酒比较贵。最普通的瓶装啤酒,像"燕京"那样的,在超市里也要卖到人民币大约十元,在饭馆,就要差不多20块钱了。在北京的饭馆,经常看见大家喝啤酒一瓶一瓶又一瓶,跟喝水似的。在 汉城,这种情形,反正我还没有看见。

拉拉杂杂写了一堆对汉城的粗浅印象。老实说,那不是一个很吸引我的城市。但我感动于那里的平和,那里的秩序,尤其喜欢,那些善良热情的人们。如果,哪一天,在北京,或者在其他的什么地 方,碰上韩国人,并且有缘一起聊几句,我会像那个我在汉城希尔顿饭店遇上的韩国大姐一样,跟对方说一句:我喜欢你们国家的人。

杂感评论

体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成分

竞技场,是这个世界最具光彩的一处舞台

不同的目光,有不同的审视和读解

不同的心情,有不同的品味和感慨

有一些经历值得选择

我们做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的谈话节目,请来了首次参加这个比赛的中国人罗丁和刘大地。两条壮汉。他们在进入沙漠赛段后的第二天,就因为车辆故障而退出了比赛。那时,整个比赛还剩 下一大半呢。而在赛前,据说他们曾说要去争夺前十名。有人嘿嘿乐,暗笑他们不知天高地厚。

其实,在自己未曾经历的过程到来之前,树立个目标,绝对属于合理。至于将目标设定得高了一些,那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未曾经历。可以嘲笑一个人的软弱,但不该嘲笑勇气和梦想。

这件事真正的意义在于,两个大汉,选择了一种经历。即便这个经历在有些人眼里因为半途退出而显得不那么完美,但并不影响这段经历对于两个人自身的意义。他们在节目里讲了种种见闻,但我 相信,更多的东西,恐怕是很难用语言传递出来的,它们更多的留在了他们的血液中,他们思想的深处。甚至,还有一些,要经过天长地久的沉淀,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在某些根本与这次经历完全无 关的另外的经历中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绽放光彩。

对于经历一次比赛来说,好的名次,是锦上添花,即便没有花朵,也依旧有着扎实的质地。那种分量,是经历者本身才知道的。

一个朋友,正在筹划一段经历。他说,他要在三年之内,完成一次全程马拉松,而且要在关门时间之前完成。我们跟他打赌,说是如果他能够完成,我们一人给他3000块。我们不是料定他完不成这 个计划,而是希望用“赌”这种方式,给他的计划添个彩。对这个衣食富足的朋友来说,绝对不可能为了要赢几个朋友的3000块而去跑那个极端考验毅力的全程马拉松。他的决定,只是因为自己希望拥 有那样一段经历。

人的一生当中,有很多种经历。其中的很多,是身不由己,是要当做责任或饭碗去完成的。但,只要愿意,我们依旧可以完全主动的选择某种经历,在平凡与平静当中,为自己制造一段小小的波澜 ,去收获我们的常规生活中不大可能收获到的一些东西。至于这段经历,是不是能够有期望中的一种结果,并不重要。

总是感叹,生命中的很多日子,消磨在循规蹈矩当中。那么,不如,为自己选择一段经历,去感受,去收藏。

上大学之虚与实

中国跳水队好事成双,在包揽了亚运会所有八个项目冠亚军之后,几位主力选手一同戴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徽。成为大学生,对几乎所有年轻人来说,无疑,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在拥有了竞技 成绩丰收的同时,拥有一个大学生的身份,当然就更加开心。

不过,据说,这些冠军学生,并不真的在人大校园上课,而是有专门的辅导老师上门讲课。而课程安排,考虑到在役冠军们的特殊性,只有很少的几门,可以说都是极基础的东西。而这些课程,对 普通孩子来说,是他们中学的学习内容。而又据了解,因为这些冠军学生还要在国家队进行常规的系统训练,每周能够用于听老师课的时间加起来不过几个小时。于是,就有了一个疑问,这是真的在上 大学吗?这大学生的身份,是虚还是实呢?

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开始重视起来,无疑是一大进步。考虑到现役运动员的特殊情况,请老师上门也是很好的办法。不过,就一定非要戴上某个大学的标签吗?大学的门槛可以降低,但大学学业中 该有的课程系统、学习要求,却不应该降低标准。否则,这所大学的文凭含金量也就让人怀疑了。

从队里的角度讲,帮助运动员拥有了一个大学生的身份,看起来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是解决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对延长其运动寿命是有好处的。但是,倘若仅仅是停留在大学生身份的获得上,有大 学生之名,而无大学生之实,待到运动员退役,其后顾之忧恐怕并不会真正解决。现在,拿大学毕业文凭的人越来越多,在那许许多多的真正大学毕业生面前,运动员想要找到新的社会位置,光有招牌 显然是不够的。

说到底,这里有个训练和学习安排的问题。如果要真的对得起那个校徽,运动队就得改变目前早晚都训练的模式,缩短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效率,让运动员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真正的较为系统的文化 学习。甚至,有时间、有空间,可以真的走进大学校园,去亲身体会那种校园的氛围。校园生活,对一个人的文化层次的整体提高,是在校园外简单的听听课所无法达到的。

但是,中国跳水队至少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没有这样的安排。于是,别上了大学校徽的冠军们也就只能这样有名无实下去了。

其实,就在跳水项目上,清华大学进行着非常有效果的学业与训练兼顾的实践。清华跳水队的队员,半天上课,半天训练。几个曾经在专业运动队的队员,成为清华队队员后,文化学习收获明显, 先是上中学课程,然后是上大学预科,现在已升入大学。他们的英语水平跟同校同年级学生不相上下。在2001年的全运会上与所有国家队选手共同角逐,还拿到了金牌和银牌。1998年入队的几个小选手 ,进队之时就开始在清华附小跟班上学,跟普通同学参加一样的考试,成绩全都合格,甚至有排入班级前列的。现在,他们已顺利升入清华附中。将来上大学,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而这些小队 员的运动成绩,甚至优于很多同年龄专业队选手。

倘若,国家队的那些冠军学生无法做到像清华队员那样真正的学习与训练兼顾,那么,在一时的高兴之后,慢慢冷静下来,会明白自己的收获究竟有多少。

要想真正重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需要整个训练模式的改变,而不是在于挂上什么样的招牌。从这一点来讲,路还很长。

金昶伯为什么会成功?

在一个名叫金昶伯的韩国人到来之前,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中国女曲是怎么样的一支队伍。一个运动队,它的知名度是和它的运动成绩成正比的,当然,足球是个特例。但是,就在这个韩国人担任 中国女曲教练之后,这支队伍声名鹊起,以一连串的佳绩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时间,不过是短短的三年,就从一个连奥运会参赛资格都成问题的队伍,一跃而成世界冠军。

有“神奇教练”之称的米卢,最终在中国没能真正续写他的“神奇”。倒是初来乍到时没几个人知道的金昶伯,真正写下了神奇的篇章。

金昶伯为什么会成功?

他的执教水平当然是第一位的。这个身材瘦小的韩国教练曾经带领韩国女曲获得过奥运会的亚军和亚运会的冠军。而他执教的最大特点,就是被媒介比喻为“魔鬼”似的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队员 训练结束后吃晚餐,甚至不愿上楼回房间换下被汗湿的衣服就直接走进餐厅,只因为希望自己疲惫至极的身体能少爬几级楼梯。金昶伯不光狠,而且严,一点细小的差错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次,训练 即将结束,一个队员最后一次挥杆稍有松懈,结果便是这堂几个小时的训练课全部重新来过,受罚的是全体队员。

高水平的教练不少,但像金昶伯那样全心投入的不多。带队期间,他将自己的业余爱好全都放弃,制订训练计划、观看分析技术录象、上网查找曲棍球资料……这些事情占据了他训练结束后的绝大 部分时间。集训地不在北京,队伍在外地一呆就是好几个月。领导说,可以让他住在北京的太太去探望几天,被金昶伯谢绝。亚运会结束,家在釜山的金昶伯却没有拿出一分钟的时间去看看亲朋好友, 直接跟随队伍回了北京。他说:作为主教练,他必须跟所有队员在一起。

一个即狠且严的教练,在队员中却口碑极好,真心实意的叫他“老师”,且有着女儿对父亲一样的信任。这是因为金昶伯“魔鬼”一面之外,还有着“慈父”的心怀。刚刚上任的金昶伯,得知队员 们收入很少,队伍又经费短缺,于是用自己的工资为每个队员添置了一套休闲服。训练结束,金昶伯让所有队员去餐厅,而自己顾不上吃饭就赶往医院,看望生病的队员。在带领中国女曲第一次获得参 加奥运会资格后,他渴望自己能够参加开幕式,以留下终身的纪念。但在开幕式那天,他却放弃了自己的渴望而背着一个意外受伤的队员去医院。他说:我不能让队员因为伤病缺席奥运会比赛,而留下 终身的遗憾。

但是,对一支球队的建设,仅仅有了优秀的教练肯定是不够的。金昶伯之所以成功,还在于他的手下,有着一批无比可爱的队员。面对近于残酷的训练,她们被练到流泪,还是依旧坚持。一个队员 ,在比赛中被球杆打到额头,止住血,缝完针,依旧回到场上奋力拼杀。长跑训练,大家主动把里道的位置让给有伤病和体力稍欠的队友,不让一个队友掉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队员,才可以心甘情愿 承受金昶伯所安排的常人难以承受的艰苦,才可能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依靠体能和意志,弥补技术的不足,战胜那些强大的对手。

金昶伯的成功,还在于他周围的环境。他在训练场上的无情,甚至残酷,难免伤害到队员的自尊。是领队,是他的中国翻译和助手,帮助他去调整队员的情绪,帮助他和队员更好的沟通和理解。小 球中心为金昶伯的家人细心安排了在北京的住所,帮助他的孩子在北京入学,使他能全心的投入工作。金昶伯是个急脾气的人,他在训练中提出的问题需要最快速的得到解决。小球中心尽一切努力,给 他满意的答案。

金昶伯的成功,其实是一个团队的成功。因为这个团队的每个人,都有着同样的梦想,并真正的理解为实现这个梦想所需要的牺牲和付出。亚运会总结会的时候,全场数百名体育教练和官员,一起 向金昶伯,这个来自韩国的教练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那掌声,是对金昶伯的叹服,也是对一个团队的敬意。

“黑马”失去了好机会

去年九运会上最抢眼的一匹“黑马”,广东部队队游泳运动员张良在今年的全国游泳冠军赛暨亚运会选拔赛上没有报名参加自己的主项,在记者的追问之下,张良的解释是自己游得太慢,比不过对 手,只好放弃。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张良的有关背景。去年九运会,张良在女子200米、400米、800米自由泳决赛中分别战胜世界名将陈桦、杨雨等人,夺得三项个人桂冠,其中两项排名世界第一,一项排名世界第 二,一时引起高度瞩目。此前,张良在全国比赛中的最好成绩是仰泳的第九,在其三个主项上则是深藏不露,从未在大赛中登场。因此,许多记者在报道张良的全运会惊人成绩的同时,言语之间不乏某 种疑问。张良如要回击疑问,证明自己全运表现并非偶然,完全是凭实力说话的话,这次的冠军赛绝对是个很好的机会。

可惜“黑马”终于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其实,即便是张良参加了她当初一鸣惊人的三个项目,估计也抓不住这个机会。在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赛中,张良的成绩比她在九运会上夺冠的成绩慢了5 秒多钟。如果放在个人赛上,也完全没有竞争力。

与全运会不过相隔5个月,张良何以判若两人?张良的解释是:她全运会后休息了三个月,恢复训练时间太短。那么她为什么要拿那么长的时间去休息呢?她不知道这次的冠军赛也是在进行亚运会的 选拔吗?还是说她根本就没打算参加亚运会?亦或是有其他的什么原因?

全运会后,几乎所有的运动员都进行了调整。包括罗雪娟、齐晖、杨雨等诸多名将在内,训练的系统性和强度都明显低于备战全运会的时期。但她们在调整的训练当中依旧参加了世界杯,参加了短 池世锦赛,破了世界纪录,拿了奖牌甚至金牌。她们在用稳定的表现证明自己。

张良不希望证明自己吗?不知道。

全运会上大放光彩,在其他比赛中成绩却大幅滑坡的选手,这些年不是一个两个。其中有些个就在日后的药检中落马。尽管那些药检不是发生在全运会期间,却也不能不让人对他们的全运成绩打上 个问号。

张良在全运会上顺利通过了药检,谁也不能对她的惊人成绩妄加揣测,但也有人心里存有问号,这是肯定的。即便是这次她没有报名参加自己创出过优异成绩的项目,也不能说明人家全运会的成绩 就是假的。但那个问号因此更明显了,却也是事实。

当然,张良和张良的教练完全没有义务为记者、为关心中国游泳的人解释这些问号。但是,我不相信他们内心就对这些问号完全无动于衷――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情况就比较可怕了。

记者问张良:“你不想参加亚运会吗?”张良说,她想。但她这次在冠军赛上的表现已经证明了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是什么原因让她无力争取亚运会的资格呢?当事人的解释是训练不正常。那 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她不能像别的大多数运动员那样正常训练的呢?没有解释了。

实张良很可怜。小小年纪(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她才只有17岁)就要背负别人那么多的疑问,要面对别人那么多显然是异样的眼神。对她来讲,一个运动员,有些很重要的事情,却不是她自己做得 来了主的,比如训练,比如比赛。但是,她却要去承担,要去应付记者的追问。

我不相信张良自己不渴望在世界大赛上展露才华。一个运动员,倘若有了世界级的成绩却不想走向世界,那不是头脑有问题就是有别的什么不好说的原因。见过张良,也有过一些对话,印象中那是 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孩。

很希望张良能够证明自己,为自己,也是为那些真心期待她的人。这次的机会,她已经失去,以后呢?但还是那句话:有些事情,她自己是做不了主的。

古希腊的强健思想家

去年去希腊,在雅典某公园里见到一尊雕塑。那是一个肌肉饱满、健壮如运动员的男人形象。雕塑下面有一块刻了几行字的牌子,想必是雕塑中这个主人公的介绍。都是希腊文,看不懂。问一个路 边的行人。他讲给我听这是个什么人。他英语不大流畅,发音也不是我所习惯的形式,所以只听了个大概。但这个雕塑的形象是个古希腊思想家,这一点还是听得很明白。

后来又陆续看到不少的人物雕塑,在不同的地方。那些在希腊颇有名望的人物,无论以什么而著名,在雕塑中的形象都是健壮、挺拔,有着运动员一般饱满的肌肉的线条。也许,雕塑不见得就是主 人公真实形态的写真,但有一点应该很明确:在希腊人的意识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也同时应当是身体强健的,智慧的头脑与健康的身体合而为一,不可分割。

不禁就想起了咱印象中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文学家们的形象。几乎都是一付清瘦的身条,即便不说是病恹恹的,至少和健壮是不大挂得上钩的。屈原和杜甫就是典型。孔老夫子倒是神态安详,不 像总在生病的样子,但肯定也不会有着运动员一般的体型。似乎头脑发达的智者,就只能配一副骨瘦如柴的身躯。肢体健壮的人,顶到天了,也就是梁山好汉,还多半有勇无谋。

这样的差别,估计能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上找到答案。

中国的传统文化缺少对体育精神的张扬。这是我的一个研究东西方体育比较学的老师告诉我的。这样的文化传统一直影响到今天。

中国也有武术,同样源远流长。但基本不在咱古代主流文化张扬的范畴之内,有点“在野”的意思。跟人家那种浩浩荡荡全民崇尚体育运动的情况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现在,咱知道了,体育是个好东西。不光强身健体,而且培养人的品行与性格。中国现代体育思想家马约翰先生五十年代在他所执教的清华大学提出了一句著名的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将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与为国家做贡献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是一句伟大的革命性的口号。毛主席也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新中国的第一任国家体委主任是十大元帅之一的贺龙 。可见,咱老一代革命家们也是很重视体育的。而且他们还都身体力行。包括80多岁还在北戴河游泳的小平同志。

可在同时,咱的有些宣传又似乎在把人们往另一条路上引导。看看那些榜样们的报道吧。大多数都是为了事业牺牲了健康,不少人鞠躬尽瘁,抱病在身,最后英年早逝。鞠躬尽瘁肯定是值得学习的 ,可英年早逝恐怕不应该效仿吧。

我小时候的理想是要当个科学家,所以尤其喜欢看科学家的事迹。蒋筑英、张广厚他们都英年早逝了。陈景润在后来的年头里也是身体很差,不过六十多岁也去了。多可惜啊,这些才华出众的科学 家。我景仰他们的成就,又多么希望他们都拥有健康的身体,拥有更多的成就啊。

不是说不该宣传这样的榜样,而是应该在宣传他们的同时,再多宣传一些以健康的身体为工作的本钱,同样成就巨大、贡献非凡的榜样。

榜样里面肯定也有热爱体育,积极参加身体锻炼的人。可在报道中,很难看到这方面的描写。也许是为了突出他们在事业上的追求和奋斗,而把他们的体育生活有意忽略掉了?

我的一个老师是国内知名的体育社会学家,他曾主持做个一个课题,其中包括对普通人体育生活的调查。结果发现,有着运动习惯,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中,最大的群体,恰恰是“不健康”人群 和老年人。也就是说,很多人是有了病,有了健康的危机感才意识到要运动,要锻炼身体。比赛场观众席上摇旗呐喊、狂热兴奋的体育迷中,有多少比例的人是在生活中有运动习惯的人呢?恐怕不是太 多。舍得花大钱让孩子学音乐、学美术、上奥校的家长,有多少愿意为孩子也花钱报个体育培训班呢?不知道。

现代人喜欢说要追求“有质量”的生活。缺少体育锻炼的生活应该不叫“有质量”吧。好在意识到这一点的人越来越多。

普遍缺少体育运动意识,肯定跟媒介和社会文化的引导有关。在这方面,我们这些搞体育新闻工作的人,都该检讨一下自己了。

爱就爱了

这段时间,许多媒体爆炒“松霞恋”。当事人双方在做过几句简短而谨慎的回答后不约而同对媒介保持了距离和沉默。于是,在“松霞”身上挖不到更多猛料的记者们又都采取迂回包抄之战术,将 目标对准与两人关系密切或者曾经关系密切的人。仿佛探案一般,要将所有细节弄个水落石出。

两个名人之间的爱情确乎是公众关注的话题,说给大家知道似已足够,不见得非把人家个人的私事全都抖落出来吧?记者先生,为什么不把你自己的“绝对隐私”也来个公开大曝光呢?也没准儿能 让报纸卖个好价钱的啊。

爱就爱了。人家的爱即便有海誓山盟,那也是对海说对山言的――“你知,我知,山知,海知”罢了,凭什么要对你一个八杆子打不着的闲人表白呢。

据说,那段时间,清华大学校园里总是流窜着各路记者的身影,为了围追堵截在此上学的伏明霞。且不说此举给伏明霞造成的不安,对人家安静的校园环境也无疑是一种破坏。甚至还有记者驾车尾 随跟踪伏明霞的小车,看上去很有点狗仔队追踪戴安娜的味道。

有媒介有意将两人的身家做了一翻详尽的比较。不知道要想说明什么问题。也许是想说人家伏明霞爱财,可又不敢直言,怕是担心人家以“损害个人名誉”告上法庭。于是就这么羞羞答答的暗示一 把,估计还美其名曰:“让受众自己去做判断”。多聪明啊――又是多么无聊。

伏明霞足够聪明,知道该跟媒介沉默的时候一定不多说。追逐这件事情的记者穿梭几个回合后估计也有点精疲力尽,外加丧眉搭眼。渐渐的,渐渐的,这股爆炒风平息下来。回过头,受众又得到了 多少有价值的信息呢?看来看去,才发现以前那些看上去铺天盖地的报道不过是你抄我,我抄你。媒体在这上面的成果和智商也就很值得怀疑了。

世界那么大,有价值做报道的东西数都数不过来。如果真想成为一个有号召力、有影响力的媒体或者记者,还是多做点正事的好。

爱剑小舍

击剑,是我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它高贵,但绝不傲慢;奔放中蕴涵优雅,激烈中蕴涵从容;技艺的比拼与智慧的较量合而为一。这一个专栏,是用文字的方式,开一个小小的空间,和朋友们一 起,领略击剑的魅力。

上一篇:露易丝安娜·洛佩拉托

下一篇:门诺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