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革

时间:2024-02-23 18:24:25编辑:雅博君

马文革的个人简介

马文革(1968年3月27日-),天津人,国家乒乓球运动员。七岁开始学打乒乓球。1975年进入河西区业余体校。1979年进入天津体工大队。1985年入选国家乒乓球集训队。右手横握球拍,是中国乒乓球队1989年底至1993 年期间第一主力,也是中国男乒处于最低谷时唯一在世界乒坛最高峰保有一席位置的中国运动员,为中国乒乓的重新崛起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曾在德国甲级队尤利希队比赛4个月,再到比利时一俱乐部打球,后又回到德国效力于甲级俱乐部奥森豪森队。1998年11月加入河北省六通乒乓球俱乐部。

运动生涯

1995年,第43届在家门口帮助中国乒乓球队重夺第43届世乒赛男团冠军,第43届世乒赛后不久,马文革选择了前往德国打球,直至今天已经处于不惑之年的马文革仍然在乒乓球台上拼杀,以他的竞技状态,在欧洲乒坛仍然位列男单三甲之内,这令昔日的同行由衷地感叹,“以这样的年龄征战欧洲俱乐部联赛,而且每年的成绩都很优秀,他已成为中国乒坛的一个传奇人物。”

时光如梭,细细算来,马文革在德国已经生活了12个年头,整整一个轮回。 好像是命运使然,与天津乒球断绝了多年联系的马文革又回来了,2005年代表天津男乒征战第十届全国运动会,2007年他又加盟浙商银行-天津乒乓球队,重归天津队麾下,就像众多海河儿女一样,即使走得再远,心中也永远割舍不掉对故乡的思念,而且走得越远,时间越长,这种思念就愈发强烈。

在德国生活的这12年,马文革先后辗转在德国的中、南部,在格兰藻、利勃海尔等五个俱乐部打球,在为这五家俱乐部效力的这12年间,马文革为每一个东家带来了数不清的荣誉和冠军奖杯,马文革效力于位于斯图加特东南十几公里的Frick-enhausen俱乐部,他已经为这家俱乐部效力了将近三年时间,他帮助这家俱乐部打进了欧洲俱乐部联赛的决赛。如今,处于不惑之年的马文革事业有成,妻子给他生了两个可爱的儿子,又拿到了永久定居德国的绿卡,他的生活多少有些令人羡慕,然而在德国生活的这12个年头中,马文革也像常人一样尝遍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马文革退役时仍是中国乒坛,乃至世界乒坛最炙手可热的人物,然而初到德国时,马文革和刚结婚的妻子像所有初到异国他乡的中国人一样遇到了不少的麻烦,当时他们对德语一窍不通,在这里也没有亲戚朋友,一切都要自己动手,由此在德国生活的前两年被他们形容成“最痛苦的回忆”。

第43届世乒赛结束后,年事已高、濒临退役边缘的马文革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了德国打球,来德国前马文革对于中德两国间迥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然而来到德国后,他还是被残酷的现实弄了个措手不及。“刚到德国的时候,德国人的思维观念让我有些受不了,中国人讲人情,而德国人却很现实,签下你就是帮助俱乐部拿到更多冠军,至于你的生活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俱乐部是不会过问的,如果是在中国,这种事情就很少会发生。那时,我和妻子刚到德国,人生地不熟,希望俱乐部能够帮助帮助我们,但是谁也没有向我们伸援手,我们只能自己来,结果弄得我们非常狼狈。说实话,最难的时候还真的有些后悔,来德国干什么,不如在家里享福。”

对于德国人的现实,马文革还经历过很多次,但是最让他刻骨铭心的一件事却是在他有了第一个孩子后。一天晚上,孩子突然生病了,马文革和妻子非常着急,因为他们对于去医院的路并不是很熟悉,所以想求助邻居帮忙,由于语言不通,他们的多次哀求却没有换来同情的帮助,最终在耽搁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带着孩子辗转来到了当地医院,然而他们却被告知,医生已经下班了,并且不可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虽然孩子最后在热心人的帮助下转危为安了,但是马文革对于德国人的现实有了充分的体验,“在德国生活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人家这种生活方式,工作就是工作,生活是生活,生活的时间绝不工作,但是那时候真的感觉,德国人的现实太可恶了,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如果换了是他们自己的孩子,他们也会这样做吗?我当时恨透他们了。这就是两国文化的差异,现在我能理解当初他们的做法,人家就是按这种方式生活的,作为一个异乡人我们只能适应,改变不了他们。”

马文革已经效力过五家俱乐部,在三四个地方生活过,他对Frickenhausen俱乐部和生活的社区非常满意,马文革坦言,由于在这里生活得比较习惯了,所以他很可能与全家在这里长期居住下去。“挑选俱乐部在我看来是很重要的,首先俱乐部的u2018BOSSu2019要有人情味,我不太喜欢太现实的德国人,我也需要生活中的友谊,而且我要为家人的生活考虑,居住的社区配套设施是否完善,社区内的人是否友善等,从这三年看,我感觉Frickenhausen俱乐部和目前居住的社会是最佳选择,如果可能,我们会长期居住下去的。”

个人生活

好状态源自生活节奏慢

在欧洲乒坛混迹了十多年,马文革一直保持不错的竞技水平,其秘诀是什么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对此,马文革的解释很简单,一是自己以前在国内打的底子好,其次在德国的生活节奏慢,这让他一直保持着很好的生活习惯,由此延长了他的运动生涯,第三是欧洲优秀选手大都是大刀阔斧的类型,这给他打球降低了很多难度。

马文革介绍说,德国乒乓球赛制悠久、规范,赛事频繁,只联赛就分甲、乙、丙等不同级别,还有德国杯、欧洲冠军杯、国际乒联的公开赛、巡回赛等。国内是“以训备赛”,国外是“以赛代训”。欧洲一流选手每年交手的机会很多,彼此非常熟悉。

拿着一杯纯正的啤酒,吃着可口的香肠,晒着暖暖的太阳,度过一个轻松的下午……这是众多德国人的标准生活,马文革对于这种生活有着深刻的感受,“在国内每天都忙得要命,但是在德国除了三、四个小时有限的工作时间外,剩余的时间就是休息,这让我能够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乒乓球上,而且还有时间陪伴家人。来德国12年了,我的生活习惯跟以往差不多,家里-俱乐部-外出比赛,基本就是这么一个模式,身体由此保持得非常好。”对于闻名遐迩的德国啤酒,马文革坦言,他的感受倒不是特别深,“我不爱喝酒,尝倒是尝过,但是感觉不出有什么特别,作为运动员,喝酒要适量,才能保持好自己的身体,这是我保持竞技状态的一大秘诀。”

已经到了不惑的年龄,但是马文革在欧洲俱乐部男单排名中始终位列三甲,2006年和2007年都是波尔第一他第二,即使与正在上升期的波尔交锋,马文革也不落下风。对此,马文革的解释是,这要感谢在国内打下的良好功底,“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是全世界最好的,我能够打到现在就是最好的证明。欧洲选手都是大刀阔斧的类型,而我的技术相对于他们更加细腻、扎实,与他们交锋还是有优势的,如果换成亚洲球员,这种优势就几乎不存在了,毕竟我的年龄已高,打技术细腻的年轻人没有优势可言。”

儿子德语要比老爸好

在德国生活的十二个年头,妻子给马文革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儿子,初到德国时生病的小不点已经快10岁了,另一个也已经5岁了,这两个小家伙成为了马文革业余时间最大的乐趣。没有训练和比赛的日子里,马文革总是乐于呆在他们身边,看着他们嬉戏,胡闹。

别看在德国生活了十二个年头,马文革的德语水平还只能用“三把刀”形容,用他的话说,“普通的交流还可以,再深聊下去我可就晕菜了。主要是底子没打好,以前对德语一窍不通,半路出家,能学到现在这个水平已经不容易了,往后的日子我想还可以让自己的德语更让一层楼步吧。”与老爸相比,从小在德国出生、生活的两个小家伙,说起德语来相当的溜,在这一点上连他们老爸也自叹不如,“他们两个说德语比我溜多了,这就是从小学习的巨大好处,但是他们的中文还不及格,说话经常跑音儿,我和妻子一直在强迫他们学习中文,但是这两个小家伙总是偷奸耍滑,不好好用功,学着学着就玩上了。我们有时也没办法,他们日常环境中接触最多的还是讲德语的小朋友,耳濡目染下就学习了,强迫他们反而没有效果。”

每年的暑假,只要时间允许,马文革就带着两个小家伙回天津,跟亲人们团聚一番,每次聚会虽然两个小家伙中文说得不中不洋,却总能给大家带来不少的乐趣。2007年,由于6月底马文革加盟浙商银行-天津乒乓球队,在异地征战乒超联赛,加之两个小家伙的暑假放得比较晚,因此,年马文革决定不带两个小家伙回国,省得来回奔波麻烦,没想到这可惹翻了两个早已准备暑假再次“长征”的小家伙,而爷爷听说孙子不回来后,越洋电话比以往打得更勤了,更加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最后,在好说歹说下,马文革终于用回德国后带他们周游欧洲列国的允诺稳住了小家伙们,“八月底我可能就回来了,他们的暑假那时候还没结束,有时间的话,我会带他们去欧洲其他国家转转。在德国生活就是有这点好处,开车很快就能到周围其他国家,而且过境非常方便,以前我带他们出去过一次,他们玩疯了,听说又要去,他们现在就已经准备上了。”

退役

垄断不是好现象

不惑之年仍然在职业赛场上拼杀,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但是马文革也逃不脱退役的宿命,退役后马文革又是怎样计划的?谈及自己退役后的打算,马文革表示他不会离开乒乓球事业,即使年龄再大,只要国家和天津队有需要,他还是会全力以赴,回国效力的。

在德国打拼了多年后,马文革对于德国乒乓球的水平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他认为,德国的年轻选手完全有能力追赶中国运动员,“德国有很多优秀的年轻队员,但是他们的技术风格和体制与我们截然不同,他们的技术不够细腻,练习的方法也不够科学,只要加以辅导,他们完全有能力与中国乒球竞争。我退役后,肯定不会离开乒乓球事业,要么当教练,要么开一家俱乐部,培养更多有潜力的年轻人。”

对于众多“中国军团”

在国外效力的事实,马文革坦言,激烈的竞争只会促进乒乓球事业长远发展,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乒球才会变得更强,“中国乒球这两年几乎取得了垄断优势,这对乒乓球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好现象,长期垄断只会让这个事业出现倒退,只有提高其他国家的竞争力,中国乒球才能继续发展,而且在多次的起伏中中国乒球一直是勇往直前的强者,不惧怕任何挑战,对此我有信心。”

对于两个儿子的未来,马文革是否也会让他们走上乒乓球这个竞技场?马文革表示,他不会强迫他们去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职业,“就看他们自己的选择了,我是过来人,我知道干体育有多艰难,他们只要喜欢乒乓球,我肯定会将自己的所学传给他们,反之我也会支持他们的选择。”

生涯数据

1997年12月1日,列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男子单打第9位。1998年1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男子单打第10位。

1998年7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男子单打第15位。

1998年8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男子单打排名第18位。

1999年8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最新男子排名第18位。

1999年12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1999年世界最终排名第17位。

2000年1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最新男子单打第17位。

社会活动

单拍闯天涯

在马文革的身上,虽然没有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的光环,但是球迷们仍然记住了他的名字。在中国男子乒乓球队最难堪的时候,马文革替中国队挽回了一些面子,1989年、1992年的第十届和第十三届世界杯赛上,他的金牌捍卫了中国男乒的地位。在那个时候,马文革的冠军是鼓舞人心的,但是,因为技术和中国男子乒乓球的大环境也注定了马文革的成就到了顶峰。

1995年10月,28岁的马文革与妻子到德国打球。十年间,他辗转在德国的中、南部,先后成为奥森豪森和格兰藻等五个乒乓球俱乐部签约球员。据马文革介绍说,德国乒乓球赛制悠久、规范,赛事频繁。他每年大约要参加60多场比赛,平均每周有一场赛事,比国内多得多。说起在异国他乡的生活,依然黑黑瘦瘦的马文革告诉我们,他在国外赖以谋生的手段―――乒乓球技艺,全是国家多年培养的结果。“我现在还能打球,可以说是在吃老本,全靠在国内底子打得好。”马文革这样说道。

问起在国外的生活感受,马文革认为可以用“独立”、“简单”这两个词语来概括。“以前在国内比赛时,什么都不用操心。现在在国外的一切训练、比赛要自己操持,此外还有家庭等一些生活上的琐碎之事都是要自己去解决,还好小孩子都比较听话。不过当生活具有了惯性时,一切就归于简单。”

马文革夫妇膝下有二子,大的7岁半,小的3岁多。谈到孩子今后的发展,马文革说:“一切顺其自然吧,让他们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对于今后生活的打算,马文革乐观地说,身体还好,还能打几年球吧。不过,有记者问是否会考虑选择当教练时,马文革则笑称:“当教练还是太累了。”除了打球外,马文革在德国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器械配件公司,按他说生意还不错。“主要还是想让自己多一些选择,将来不打乒乓球了,最起码还有别的事情可干嘛。不过,生意并不是我管理,我现在仍然以打球为主,我想,这辈子是离不开乒乓球、离不开体育了。”

国内球迷喜欢马文革的原因很多,有人说他打球精彩,观赏性很强;有人说他精神可嘉,在中国男乒最低潮时作出了贡献;也有人说他的品质高尚,不顾个人得失,无怨无悔地担当中国队的陪练。当然,更令人饮佩的是,他对乒乓球的执著,楷模。

荣誉记录

两次获全国少年冠军。1985年 全国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1989年 第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是男子团体亚军中国队队员。同年获第10届世界杯赛男子单打冠军。(在肯尼亚内罗比男子世界杯比赛中,战胜阿佩伊伦、塞弗、佩尔森等高手,并在决赛中战胜格鲁巴,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也让中国男乒的崛起出现一线曙光。 )1990年 第11届亚运会乒乓球男单、 男双冠军, 同年获第11届世界杯赛亚军。1991年 第41届世乒赛男单第3名。同年,与队友合作,获第2届世界杯团体赛男子团体冠军。1992年 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单季军。同年获第13届世界杯乒乓球赛男单冠军。(在越南胡志明市举行的世界杯男子单打比赛中,击败刘南奎、金泽洙,夺得又一项世界冠军。)1993年 第4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是男子团体亚军中国队主力队员,并与张雷合作,获男双亚军。混双四强。1994年 1月,在韩国汉城获94年乒乓球世界全明星巡回赛第2、3站比赛的男子单打冠军。同年4月获国乒乓球精英赛男子单打冠军。1994年 10月,参加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十二届亚运会乒乓球比赛,获男子单打第3名,与张雷合作,获男子双打第3名。1995年 5月在中国天津举行的第43届世乒赛中,与队友合作,为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夺回失去6年之久的男子团体冠军。(为了准备第43届世乒赛,他放弃了具有高额奖金的世界明星巡回赛,专心养伤治疗,结果先后战胜了金泽洙、刘南奎、佩尔森等,为中国队捧杯立下汗马功劳。)1996年2月当选为全国十佳乒乓球运动员。1997年 4月,参加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第四十四届乒乓球锦标赛,与王涛、刘国梁、丁松和孔令辉合作,获团体比赛冠军。参 加男子单打比赛,进入前8名。1997年 6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乒乓球全明星比赛,获男子单打第二名。1999年英国公开赛男单冠军;2001年 克罗地亚公开赛男单冠军;英国公开赛男单四强。2005年十运会赛场上表现得老而弥坚。在代表天津队出战的男子团体比赛中,他在对阵解放军、黑龙江、辽宁的关键战役中未尝败绩。作为本次十运会男选手中年龄最大的一个,38岁的老马的表现却超过了很多年轻队员。带领天津队获男团第五名。

上一篇:马登鹤

下一篇:陆滢(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