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喜臣的个人简介
苗喜臣(1902―1990,艺名“苗娃”),出科于高调梆子科班(今山东梆子)成名于豫东大地,1902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出生在山东省曹县城东北三十五里的苗树村(今属定陶县)。自幼家境贫寒,一家五口,全靠其父苗林庄及其母赵氏耕种几亩薄田度日。不幸在他八岁那年,家乡接连上了几次大水,接着便是几度灾荒,几亩薄田先后卖掉,又靠乞讨为生。在乞讨过程中,一个姐姐失落在安徽蒙城,一个妹妹至尽杳无音信。基本内容
苗喜臣(1902―1990,艺名“苗娃”),出科于高调梆子科班(今山东梆子)成名于豫东大地,1902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出生在山东省曹县城东北三十五里的苗树村(今属定陶县)。自幼家境贫寒,一家五口,全靠其父苗林庄及其母赵氏耕种几亩薄田度日。不幸在他八岁那年,家乡接连上了几次大水,接着便是几度灾荒,几亩薄田先后卖掉,又靠乞讨为生。在乞讨过程中,一个姐姐失落在安徽蒙城,一个妹妹至尽杳无音信。
为了糊口活命,1914年,十二岁进了山东省成武县南老余楼高调梆子科班(今山东梆子)学戏,先后拜曹州梆子老艺人李俊轩(艺名李娃,苗称李为师爷)、李新贵为师,学唱小生。
小苗娃生性聪明,勤于心计,又肯下工夫。因此不到三年的时间便会戏三十余出,再加上他扮相俊美,嗓音宏亮,一时间响遍了山东曹县、定陶、成武等地。
1919年,年芳十七岁的小苗娃来到河南(并改唱旦角),先后入了夏邑县三班、虞城刘家班、周家班、张家班及刘屯班。由于他为人正派,艺术超群,每到一个戏班,便被公称为"掌班"。这期间,又先后应邀到商丘大舞台及开封永安舞台与豫东名小生黄娃(黄儒秀),开封名须生杨金玉同台演出。解放前夕,战火烽起,灾荒连绵,农村戏班纷纷解体,苗喜臣先生即落户夏邑县道口急务农。1954年7月,被夏邑县豫剧团聘请为教师,并被选为副团长之职。 1961年春,苗喜臣先生所教的学生均可以成才,同时,一生为人正直的他,自认为自己年老力衰,失掉了演出能力,不愿拖国家与集体的后腿。择日,他坚决要求反乡生产,搞业余演出活动。他自回到乡间以后,一边参加生产劳动,一边辅导业余剧团。在他后二十多年的生涯里,先后亲自参加与辅导的业务剧团有砀山县朱庄剧团,夏邑县太平剧团。传戏数百出,带徒数百名。
1962年秋,苗喜臣先生应邀参加了河南省名老艺人座谈会。会上,他报出剧目八百七十八出,并为大会献演了《女探山》。同时和京剧大师梅兰芳交情颇深,曾被梅兰芳大师誉为豫剧最杰出的艺术家,将豫剧旦角发扬光大,并向著名豫剧演员马金凤、桑振君传授了《打金枝》、《捡柴》等传统唱腔选段,又被省戏校请去讲课数小时。同年底,应淮阳县豫剧团邀请赴淮阳豫剧团传戏授艺三月有余,树戏四十余出。
1964年又应商丘市豫剧团传戏授艺半年,教戏五十余出。多年来,苗喜臣先生口述笔录传统剧本不下百余出,其中有七出被收入《河南省传统剧目汇编》,为豫剧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常在夏邑县大靳庄传授豫剧,据说为了感激师傅常在一李姓家门口搭建戏台大唱豫剧,并且在演出前面朝东北方向跪拜三次,以朝拜故乡。
苗喜臣扮相俊美,音韵婉转,声腔明快,拖腔花哨,吐字清晰,做戏认真,而并且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因此,他有唱必响,在豫东一带极负盛名,有人传颂说:“扒了房子卖了地,也得听听苗娃的戏!”
苗喜臣会戏极多,能包册的不下一千三百出,能配演的不下一千八百百出,而且还自编戏剧三十余处,在豫东地区广为流传,是有名的“戏篓子”和戏剧家。他一生经常演出的拿手戏有:《桃花庵》、《洪月娥背大刀》、《吕布戏貂蝉》、《姚刚征南》、《刘莲争东》、《打金枝》、《骂金殿》、《曹庄杀妻》、《牧羊圈》、《富贵图》、《日月图》、《卖苗郎》、《收姬昌》、《头冀州》、《宇宙锋》、《刀劈杨蕃》、《三上关》、《坐桥》、《老征东》、《五凤岭》、《豹头山》、《玉虎坠》等。
苗喜臣对戏剧造诣极高,曾为周总理演出,被周总理称赞为豫剧第一人,是继梅兰芳之后又一戏剧大师,周总理还写下“民间戏曲大师”赠与他。据传苗喜臣有一闭关弟子在大靳庄,但苦于某些原因而没有成名,但在家乡享有极高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