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加升

时间:2024-02-16 21:53:42编辑:雅博君

鲁加升的个人简介

鲁加升,男,1961年7月生,江苏徐州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厦门南洋学院董事长、院长,《中国民办教育》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

主要简历

1969年9月DD1979年6月 在江苏睢宁读小学、中学,任班长、团支部书记、校学生会主席等职;

1979年9月DD1983年6月 在西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学习,任团支部书记;

1983年7月DD1989年7月 在西北工业大学工作,任团委书记、副处长、讲师、陕西省学联副秘书长等职;

1989年8月DD1996年6月 在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厦门公司、国家科委厦门技术创新联合公司、厦门万国投资贸易资讯有限公司等企业工作,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等职;

1996年7月DD2000年8月 任厦门天巢建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0年创办厦门南洋学院;

人生经历

鲁加升教授出生在“大跃进”后期国家处于 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三个妹妹和三个弟弟,可谓是一个大家庭。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大家庭的背景和他出生的年代,使他养成了成功人士一般所具有的锐利的眼光,敏捷的思维,坚强的性格,果敢的决策和精细操作的个性特质。他在学生时代一直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和学生会主席等职。1979年考入国家 重点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航空 自动控制专业学习,由于德才兼备,表现突出,毕业时留校做学生工作。25岁时被学校提升为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处 副处长,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最年轻的处级干部,确是年轻有为, 官运亨通。后又被评聘为讲师和副教授职称,担任过陕西省大学生联合会副秘书长,当选省团代表会议代表和共青团全国十二大代表。

1989年,鲁加升离开西北工业大学来到福建省厦门经济特区,在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厦门公司和国家科委厦门技术创新联合公司等企业,担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总经理、执行董事等职务,还担任过厦门市政策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务。1996年后他开始自己创业,先后任厦门天巢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和诺亚新方州文化发展公司等多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2000年9月,鲁加升与海内外十五位热心祖国教育事业的中青年学者(博士、教授)、企业家联合发起创办了全日制民办大学――厦门南洋学院,并任董事长兼院长,情有独钟地继续从事大学教育的神圣行业。

他大学毕业后,学非所用做了令人羡慕的大学教育工作者,在仕途辉煌时突然下海做企业领导和管理工作,在离开大学十年后,又创办一所自己的大学。有人说,这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又有人说,鲁加升经商是为了掘取“第一桶金”,来实现自己办大学的伟大梦想;还有人说,是鲁加升感恩于天下父母,回报于社会的一种义举。

鲁加升生于困难时期,长在动乱岁月,工作于改革开放初期,创业于阳光灿烂的新世纪。他读中小学时都是姐姐照顾护理其上学,他吃了很多苦头,受过不少磨难,所有经历他永远不会忘记------。正是这些不会忘却的记忆,促使他成全了自己的宿愿。他是白领,因为他曾经是一个年轻有为的重点大学的处长;他是学者,他有正式的副教授职称;他是企业家,他曾经当过多家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他是一个教育家,他创办南洋学院并打理得条理分明,不到五年跻身“中国十大优秀民办大学”的行列;他还是一个响当当的改革家,2003年与中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等同时被评为“新时代中国改革之星――25位最具改革理念的中国知识界、政界人物”。鲁加升的不平凡经历,甚至很有传奇色彩。

个人荣誉

曾多次被评为市、省、部级“优秀青年”、“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称号;并当选为市青联委员、省团代表会议代表和全国团十二大代表、连续两届当选为思明。

区人大代表,厦门市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民办高等教育协会理事;先后获“陕西英才”、“中华爱国英才”和“新世纪中国改革人物”称号;被评选为"中国高中生最钦佩的民办高校校长"、“新时代中国改革之星DD25位最具改革理念的中国知识界、政界人物(和袁隆平 同列)”、“中国高校杰出校长”、“中国十大杰出民办教育家”、"2006年度中国教育改革创新风云人物”、“厦门市十大杰出创业青年”、“改革开发三十年中国民办教育三十名人”等称号;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聘为顾问,被 《求学》杂志聘为资深顾问,被 《中国民办教育》杂志聘为编委会副主任;被《21世纪教育》杂志理事会聘为副理事长;近年来,曾先后在全国、地方刊物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文章300余篇次。其中有:

民办教育是个朝阳产业

关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民办教育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创办南洋学院

第一乐章寻访

那是DD在17年前,1995年1月,时任厦门万国投资贸易资讯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鲁加升副教授,就在开始筹谋要在厦门特区创办一所一流的民办大学,并且已经拟订了一个“特区实用人才培训学院”的可行性报告。然而,他并没有急于向政府正式提出申报。因为,在这位处事持重的年轻学者心中,觉得在没有找到一群真正热心于祖国教育事业的志同者之前,还是先不说开的好。于是,他踏上了漫漫寻访之路……

从美国到法国、从台湾到香港、从北京到大西北,一位位洽谈与协商,一家家考察与论证,鲁加升终于确定了15位创办发起人。这15位创办发起人均系海内外中青年学者(博士、教授)、企业家,有6位在海外工作,有9位在国内发展。当时年龄最大的39岁,最年轻的34岁,有在美国留学、创业的美国OLD电脑公司董事长曹树声博士,有在法国从事中欧交流的欧洲华人青年联合会主席张宏研究员,有香港青年企业家黄沈滨女士,有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记者林志民先生,有在政府部门和银行企业从业的优秀人才……

而这位万里寻访者DD鲁加升,则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学者和企业家。他毕业于国家重点院校的西北工业大学,留校工作业绩突出,25岁即走上处级领导岗位,成为八十年代国内最早提拨的年轻处级干部之一。后在航空工业部、国家科委的大型企业和自办企业工作多年,担任过多家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多次被评为国家部级优秀教师和省、市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并当选为全国团十二大代表,曾受到总书记、委员长、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为了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鲁加升还聘请了一批教育界的专家组成学院的专家顾问委员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蒲长城担任主任,由厦门市原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鹭江大学原校长毛涤生教授担任常务主任,由原陕西省教委主任周延海、郑州航空工业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林维钦、宁波大学原校长张钧澄三位教授担任副主任。

与此同时,鲁加升又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内外著名大学、企业及科研机构聘请了一批管理和教学骨干。其中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原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副省级干部李保义教授担任书记,有多年从事民办高校领导工作的经验丰富的副院长、秘书长、教务长,有资深管理人员的中层干部,有300多名严谨治学的专兼职教授、讲师……

经过千辛万苦,鲁加升终于如愿以偿DD

2000年7月18日,院董事会决定,在厦门市政府东侧300米,距火车站3000米,距东渡海滨3000米,距高崎国际机场9000米的地方建立校址。

2000年9月6日,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民办厦门南洋学院正式成立,鲁加升任董事长兼院长。

2000年9月8日,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

……

第二乐章理念

在千思万虑的筹谋中,鲁加升酝酿了一整套科学的现代化的办学理念。这些理念主要包括:办学口号:“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为农村中、高考落榜生提供一个命运转折的机会,为城镇中、高考落榜生提供一个成长成才的希望”。校训:“勤奋、求实、拼搏、向上”。培养模式:“知识+品德+技能”。教学原则:“以一流的师资保证一流的教学质量”。培养目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合格人才”。

在鲁加升的倡导下,学院坚持“以德治校,全面育人”,把培养学生“会做人”作为首要任务,提倡“天天向上”的南洋精神、 “下苦功夫读书,凭真本事做事”的拼搏奋斗精神。

鲁加升倡导学院实行“政工干部+班主任+学生生活指导员”的教育管理体制,配备了一批专、兼职政工人员。学生生活指导(宿舍管理)员均为大学毕业生的中共党员和部队连排以上退转干部。学生生活指导(宿舍管理)员分别住在学生宿舍每层楼两侧第一间,集管理教育和守护于一身。这些人有知识、有经验、有朝气,与学生同吃同住、朝夕相处,既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教育管理与传帮带结合在一起,多管齐下,使学生宿舍这块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始终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学习氛围和青春活力、蓬勃正气。学生生活指导(宿舍管理)员的人员构成和管理模式成了学院办学的一大特色和创新。

鲁加升十分重视党、工、团、学工作,学院是福建省和厦门地区最早建立党总支和工会组织的民办高校。已有近千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不少班级团员人数达到90%以上。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第二课堂活动和业余活动,经常参加市上各类活动,团市委把学院团的工作作为厦门地区民办高校的一面旗帜。学院十分强调劳动教育,每周六下午为全院义务劳动日,倡导师生走向社会参加义务劳动或社会公益活动。学院设立了学生勤工俭学服务中心,为学生校内外勤工俭学活动进行组织和提供服务,一大批学生在课余时间走上了学校和特区企业的兼职岗位,“半工半读”。为了资助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学院设有特困生助学金。为了鼓励先进、弘扬正气,学院设有“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多种奖学金。学院接受海内外企业家的资助,设有“弘诚信”、“德瑞科”等企业奖学金。学院还在外地设立了奖学金和专项基金,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来校免费就读。目前,已为困难地区学生减免、资助、奖励、捐赠总额近60万元。

鲁加升倡导学院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办学、素质化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学生掌握三项基本技能DD熟练英语听说、电脑操作和汽车驾驶;要求学生管理懂法律、经营懂财务、谈判会英语、营销会公关、办公会电脑、生产会操作、外出会开车。

学院是国家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学生完成规定课程并考试及格,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文凭,并可通过“专升本”续读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本科文凭。

这些全新理念、全新举措形成了鲜明的南洋特色和南洋品牌,推动了学院的飞速发展。

第三乐章升腾

正如鲁加升选定的作为学院的象征和标识的展翅雄鹰一样,南洋学院一飞冲天,扶摇升腾。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南洋学院成了有特色、有品牌、有规模的民办高校后起之秀。到目前,学院已经配备了一套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两个校区共占地210亩,已拥有教学科研大楼3栋、图书馆2个(藏书4万册)、学生公寓6栋、食堂2个、辅助性生活用房2栋,设有8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6个羽毛球场和2个多功能室内体育馆,设有设备完善的多媒体计算机室、语音训练室、英语无线电台等。学院坚持走特色办学、规范办学之路,设有外语、电子信息工程、企业艺术、管理、国际经济等5个系,设有英语与公关文秘、空中乘务、计算机及应用、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广告与装璜设计、旅游与酒店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法律、电子商务、国际商务、会计与电算化、市场营销等20个高等教育学历文凭专业以及中美合作双文凭和大专预修部。教学班达80余个,在校各类学生数达5000余人。已经成为福建省发展最快的民办大学之一,是厦门经济特区规模最大的民办大学。

学院所开设专业都突出了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的特点,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学院与美国、法国、东南亚以及厦门、深圳、海南、珠海、北京、上海等国内外200多家大中型企业达成了学生就业协议,每年可送350名毕业生到美国及东南亚工作,首批100余名毕业生已名花有主,竞争他们的是500个令人羡慕的职位。2002年8月学院获得了国家教育部、团中央等有关单位组织评选的“中国民办高校学生就业创新奖”。

学校十分重视教育质量,注重教学各个环节的管理,学生综合素质敢争高下,在全国民办高校学历统考中通过率居福建省前列。去年6月,学院派出3名学生参加包括重点大学学生在内的厦门市大学生网页制作大赛夺得桂冠,在校内外引起了震动。

由于各项工作突出,学院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台列为“中国优秀民办高校”;被中华爱国英才工作委员会确定为“中华爱国英才培育基地”;被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确认为“国家信息化培训指定合作机构”。在福建省民办高校中,仅有该院获此殊荣。鲁加升本人也荣获“中华爱国英才”、“新世纪中国改革人物”称号,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聘为教育顾问,被《求学》杂志聘为资深顾问,被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内民办教育最权威的刊物《中国民办教育》杂志聘为编委会副主任。这在福建省民办高校中也属绝无仅有。

第四乐章希望

鲁加升说:“投身教育,就是播种希望”。这句肺腑之言道出了他热心教育、培养人才的全部意义。这句肺腑之言的道出,不仅因为他曾长期从事过高等教育,深知教育的重要;也因为他在后来从事企业管理中更加清楚社会对高素质实用人才的需求;还因为他自己亲身办学成为一校之长后对事业、对学生、对人才由衷地热爱。于是,每当他看到学生快速成长,特别是看到一些“调皮”的孩子一天天变乖、一天天进步;每当他看到家长们热切期望的面孔、听到家长们的感激之言;每当他听到社会对学院的赞誉,总是情不自禁,总是憧憬联翩。他常说,我最高兴的就是看到学生一天天进步,只要学生快快成长,我什么疲劳、什么烦恼都没有了,什么困难、什么压力都顶得住。因而,他常常废寝忘食,抱病伏案,甚至挂着吊针办公;常常很晚或是早上四、五点钟驱车到各个校区巡察……。他真心实意地“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却又因为忙忍痛把自己上中学的独生女儿寄宿于学校,女儿很难见到爸爸,想爸爸时只能打打电话。

看到他创办一流民办大学的夙愿一步步实现,面对欣欣向荣的大好发展势头,鲁加升对南洋学院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更加充满希望。他坚决实施党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他要为厦门建成“教育之城”增光添彩。他坚信民办教育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朝阳产业。他正以务实的态度,雄心勃勃地勾画学院的发展蓝图,他要千方百计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他正以滚烫的赤子心怀,要让绝大多数中、高考失误的学生来校后拿到国家承认的大专以至本科学历文凭,要让每一个落榜的有志青年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受社会欢迎的人。为此,他和“志同者”们计划,在3年内建立占地1000亩的新校区,用5至8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国内著名、省内一流的万人民办大学,并升格为本科院校,争取拥有硕士点。

2003年2月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来到南洋学院视察后高兴地说:“厦门南洋学院办学时间不长,发展很快,很有希望。”

上一篇:米雪儿格林

下一篇:路易斯·乐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