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的个人简介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 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也是历来所说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被尊称为“曲状元”,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
词条概要
马致远,中国元代戏曲作家。著有杂剧十五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死后葬于祖茔。
人物生平
籍贯考实关于马致远的籍贯,仅史籍记载就有5种不同说法:许州、集庆、广平、东光、大都。据黄卉等学者考证,是由于5人年代相近而同名所致,其籍贯以大都说为可信。
勤奋少年据考证马致远是大都人,生平不详,年少时非常好学上进。被马氏后人以及所有的后人津津乐道,并在茶余饭后的笑谈之中警示自己的子孙后代,向之看齐。
仕途多舛马致远青年时期追求功名,对“龙楼凤阁”抱有幻想,但仕途多舛,经历了蒙古时代的后期及元政权统治的前期,都未曾担任显赫官职,所以其政治抱负一直没能实现。
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在1285年到1287年间曾担任江浙行省务官,1295年―1297年间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等组织了“元贞书会”,与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
晚年归隐马致远在大约五十岁的时候终于辞官归隐了。其一生都是郁郁不得志,漂泊无依,在官场生涯里,他看透了世俗的可悲以及人生的耻辱,对政治的各种不满意,就有了“隐居山林其乐悠悠”的念头。从此就过上了很平淡的休闲幽雅的恬静生活。
卒年考实关于其卒年,史籍并无明确记载,据黄卉等学者考证,其应卒于1321年至1324年间,死后葬于祖茔。
主要成就
杂曲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
马致远著有杂剧十五种。马致远擅长用叹世超世的形式,虚掩其外,而愤世抗世的内容,则深寓其中。
综述,马致远大多数杂剧的戏剧效果不是很强的。前人对他的杂剧评价很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剧中所抒发的人生情绪容易引起旧时代文人的共鸣,再就是语言艺术的高超。
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他的一套失题的残曲中自称“写诗曾献上龙楼”,却长期毫无结果。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大概也并不长。
《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作品,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著名的一种,讲述了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历史上的这一事件,原只是汉元帝将一名宫女嫁给内附的南匈奴单于作为笼络手段,在《汉书》中的记载也很简单。而《后汉书·南匈奴传》加上了昭君自请出塞和辞别时元帝惊其美貌、欲留而不能的情节,使之带上一种故事色彩。后世笔记小说、文人诗篇及民间讲唱文学屡屡提及此事,对历史事实多有增益改造。
马致远的《汉宫秋》在传说的基础上再加虚构,把汉和匈奴的关系写成衰弱的汉王朝为强大的匈奴所压迫;把昭君出塞的原因,写成毛延寿求贿不遂,在画像时丑化昭君,事败后逃往匈奴,引兵来攻,强索昭君;把元帝写成一个软弱无能、为群臣所挟制而又多愁善感、深爱王昭君的皇帝;把昭君的结局,写成在汉与匈奴交界处的黑龙江投江自杀。这样,《汉宫秋》成了一种假借一定的历史背景而加以大量虚构的宫廷爱情悲剧。
《汉宫秋》也许包含了一定的民族情绪。但是,我们要注意到马致远的基本人生态度,要么是在元朝统治下积极求取功名,要么是视一切价值标准为空幻,所以,在这方面过分强调是不适当的。这个剧本同现实生活直接相关的地方,主要是反映出在民族战争中个人的不幸。像金在蒙古压迫下曾以公主和亲,宋亡后后妃宫女都被掳去北方,这些当代史实都会给作者以较深的感受。而《汉宫秋》是一出末本戏,主要人物是汉元帝,剧中写皇帝都不能主宰自己、不能保有自己所爱的女人,那么,个人被命运所主宰、为历史的巨大变化所颠簸的这一内在情绪,也就表现得更强烈了。事实上,在马致远笔下的汉元帝,也更多地表现出普通人的情感和欲望。
《汉宫秋》中的第三折《梅花酒》写得尤其动人,他利用回环往复的手法,将汉元帝在昭君走后,凄婉的的神情形象地描写出来,也不愧为散曲高手。
当臣下以“女色败国”的理由劝汉元帝舍弃昭君时,他忿忿地说:“虽然似昭君般成败都皆有,谁似这做天子的官差不自由!”灞桥送别时,他感慨道:“早是俺夫妻悒快,小家儿出外也摇装。”
对夫妻恩爱的平民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尤其第四折“孤雁惊梦”一大段凄婉哀怨的唱词,表现出汉元帝对情人的无限思恋,把剧本的悲剧气氛渲染得愈加浓郁。这里在塑造戏剧人物的同时,也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受。
《荐福碑》也是马致远的早期剧作,写落魄书生张镐时运不济,一再倒霉,甚至荐福寺长老让他拓印庙中碑文,卖钱作进京赶考的盘缠,半夜里都会有雷电把碑文击毁。后时来运转,在范仲淹资助下考取状元,飞黄腾达。剧中多处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如:“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 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突越有了糊突富。”这个剧本集中反映了作者怀才不遇的牢骚和宿命的人生观,也反映出当代许多文人在社会地位极端低落的处境下的苦闷。
《青衫泪》是由白居易的《琵琶行》敷演而成的爱情剧,虚构白居易与妓女裴兴奴的悲欢离合故事,中间插入商人与鸨母的欺骗破坏,造成戏剧纠葛。在士人、商人、妓女构成的三角关系中,妓女终究是爱士人而不爱商人,这也是落魄文人的一种自我陶醉。
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岳阳楼》、《陈抟高卧》、《任风子》以及《黄粱梦》,都是演述全真教事迹,宣扬全真教教义的。这些道教神仙故事,主要倾向都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一空人我是非,摆脱家庭妻小在内的一切羁绊,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
剧中主张回避现实矛盾,反对人们为争取自身的现实利益而斗争,这是一种懦弱的悲观厌世的态度。但另一方面,剧中也对社会现状提出了批判,对以功名事业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提出了否定,把人生的“自适”放在更重要的地位,这也包涵着重视个体存在价值的意义,虽然作者未能找到实现个体价值的合理途径。
在众多的元杂剧作家中,马致远的创作最集中地表现了当代文人的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并由此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与此相关联,马致远的剧作,大抵写实的能力并不强,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怎么突出,戏剧冲突通常缺乏紧张性,而自我表现的成分却很多。
包括《汉宫秋》这样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在内,剧中人物往往游离戏剧冲突,作大段的抒情,这常常是作者在借剧中人物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如《岳阳楼》中吕洞宾所唱《贺新郎》一曲: 你看那龙争虎斗旧江山,我笑那曹操奸雄,我哭呵哀哉霸王好汉。为兴亡笑罢还悲叹,不觉的斜阳又晚。想咱这百年人,则在这捻指中间。空听得楼前茶客闹,争似江上野鸥闲,百年人光景皆虚幻。 这实际是作者在其散曲中写过多次的一种人生感受。
风格
作品具有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
语言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偏于典丽,但又不像《西厢记》、《梧桐雨》那样华美,而是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如《汉宫秋》中写“惊雁”的一支《尧民歌》: 呀呀的飞过蓼花汀,孤雁儿不离了凤凰城。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
存世作品
《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其中《开坛阐教黄粱梦》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合作写成。
散曲马致远同时是撰写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状元”之称。
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
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马致远的散曲大致可分为4大类:写景、叹世、闺情、世象,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鲜明等艺术特点。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叹世之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将,他虽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为主,他的语言熔诗词与口语为一炉,创造了曲的独特意境。
代表作品
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1、清江引·樵夫觉来山月底
2、清江引·西村日长人事少
3、清江引·林泉隐居谁到此
4、离亭宴煞·蛩吟一觉方宁贴
5、南吕·四块玉·雁北飞
6、拨不断·菊花开
7、拨不断·名利竭
8、乔木查·想秦宫汉阙
9、四块玉·带月行
10、四块玉·酒旋沽
11、四块玉·绿鬓衰
12、四块玉·美貌娘
13、双调·拨不断·酒杯深
14、双调·拨不断·叹寒儒
15、双调·寿阳曲·渔灯暗
16、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
17、落梅风·心间事
18、落梅风·实心儿待
19、落梅风·夕阳下
20、落梅风·蔷薇露
21、落梅风·因他害
22、落梅风·天教富
23、落梅风·人初静
24、金字经·絮飞飘白雪
25、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26、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
27、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
28、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
29、水仙子·春风骄马五陵儿
30、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31、《小桃红》
32、《落梅风》
33、《拨不断·叹世》
34、《蟾宫曲》
35、《四块玉·马嵬坡》
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被誉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与他的小令《秋思》和套曲《秋思》构成了马致远艺术创作的三座高峰。
作品赏析天净沙·秋思
【越调】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词语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
⑵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⑶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⑷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⑸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6)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7)天涯:天边,非常远的地方。
(8)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译文
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
赏析
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应突袭。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
望秋野之悲凉气氛、“枯藤老树昏鸦”,荒凉凋谢的蒿草,孤枯败落的藤枝,蔓缠在饱经沧桑的老树上, 时不交运的“昏鸦”,呱呱呱,声声催人心魄,把秋日黄昏的氛围一下子 卷入落魄流浪人的心里。
冷冷清清,坐落的小桥,似给旅人铺路,又似让旅人沉落。路漫漫其 修远兮,官宦仕途又几何。零汀的 人,纶巾青衫,满身风尘,踽踽独行““流水”“人家”,似喜似怨;万里原野, “流水”是意境,“人家”是夙愿,却难赋深情,一双哀淡的秋目,拂袖欲断 水,愁绪任横流。驿站飘失了,残留 的“古道”依然通向天际,功名利禄, 仕途失意,难耐凄凉,是是非非,融进萧萧悲凉的“西风”。瘦弱羸马,驮着书卷,催着旅人,行吧行吧。人生失意常八九,文人的落魄,漂泊的流离,谁道世事不唯艰?
上段三句十八字,九个名词连缀成不涂浓墨的书画,亦无一个虚造硬加的词,不同的景物天衣无缝 地和谐地造化在―起,不得不令人拍案道奇。这种音节和谐、情景交融、妙含无垠的小令曲,故有“枯藤老树写秋思,不许旁人赘一词” 誉,的确委实不过。
倘若只有这九个名词,岂不是遭后人“怡其笑矣”?
一组组巧妙的结合,伏着千万 思绪惆怅,笔锋一转,漂泊者的坎坎坷坷,深层的意境,跃然跳出,一幅精美绝伦的古画浮在眼前!夕阳傍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萧萧凄凄,无声似有声:“断肠人在天涯”,顿时令人拊胸掩面哽咽,潸然泪下,泪悲情亦痛,化景为情,情从景出,勾勒出充满忧伤的旅人远离家乡,孤身漂泊的身影。
“悲落叶于劲秋”,秋古来触发深思。光阴如梦,往事堪嗟。马致远曾热衷于功名,但未得志,漂泊二 十余载,五十入仕,看不惯黑暗的官场,退而隐居。《秋思》是他在漂泊旅途时的作品之一,现实的体验、愤世,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 满。饱腹之学,无所用之。失意、痛苦、悲凉、孤独,一切衷肠,只能用枯 秃的笔,痛吐出来,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令,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寿阳曲· 远浦帆归
【双调】寿阳曲
远浦帆归①
夕阳下,酒旆闲②,两三航未曾着岸③。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译文
【注释】
①浦:水边。
②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③两三航:两三只船。
④航:船
⑤着岸:靠岸
【译文】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空气里弥漫着花香,连水好像也变得香了,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散了。
作品鉴赏
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此曲乃其中之一。全曲仅用二十七个字,便描摹出了江南渔村的闲适生活。元代揭西斯写有《远浦帆归》诗:“冥冥何处来,小楼江上开。长恨风帆色,日日误朗回。”该诗描绘的是一幅思妇候门的场景,表现闺怨的主题。
此曲的写作上有三大特色:一、作者擅长以极富特征的景物渲染气氛。夕阳、酒旗、欲归未归的航船、清流萦绕的茅舍、人群散去寂静无声的断桥,犹如一幅清雅的水墨画,营造了一幅清疏而旷远的意境。二、作者还善于在“无字处”给人以丰富而耐人寻味的想象。从天边静穆的夕阳,到眼前慵懒的酒旗,再到远处待归而不急于靠岸的航船,视点跳跃灵动,每个“点”的背后都是有待读者通过想象还原的画面。从全曲的两幅画面来看,前者写航船未归,后者写“卖鱼人散”,二者之间有靠岸、卸鱼、卖鱼等多个环节,但作者同样把这些环节交给读者通过想象去完成,他只给人一幅远离喧闹和嘈杂的、清淡闲远的江村渔人晚归图景。三、作者在音韵方面也颇具匠心。在古代诗词曲赋之中,音韵效果始终是作者表情达意、创设意境的手段之一。马致远也精通于此道,比如他以声母为“X”的词语表达“轻柔”效应,在曲中,“夕阳”之“夕”,“酒旆闲”之“闲”,“水香”之“香”,都用来表现或轻柔或闲远或柔美的情致。
人物评价
在元末周德清所著的《中原音韵》中就被誉为“秋思之祖”,并传诵,被编入教科书中。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说“老健”。
王骥德《曲律》:有比之于诗中杜甫。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方之于词中欧阳修和“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群英所编杂剧”将他列入元人之首,典雅清丽。
明臧懋循则将他的《汉宫秋》置于《元曲选》之首。可见,在元代以后,马致远仍备受曲家重视。
清人焦循《剧说》更推崇其为“绝调”。
有学者认为其曲风格是“豪放”的。其实马致远的散曲,不是“豪”而是“旷”。就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一样,马致远散曲所表现的,更多的是一种旷达。
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他们各自的代表作,标志着元曲的最高水平。他们的剧作共同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关汉卿的剧作如利剑投枪,直击社会黑暗面,所表现的主要是市井平民的生活。马致远的剧作多用神仙道化剧的形式,以奇异怪诞的情节辛辣地折射现实,作品中流淌的则是失意文人的悲怆。关汉卿作品是市井平民胸臆的外现,马致远作品则是困顿文人的心理写真。他们分别代表了元曲作家中两个不同的创作群体,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元代社会意识的多元性,其作品共同织成了元代社会生活的实景图。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是元代曲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家。他目睹了官场的黑暗,社会的龌龊,选择了“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的生活。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的剧作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在元代散曲作家中,马致远的散曲数量最多、流传最广,创作的散曲数量比关汉卿、白朴两人现存散曲的总和还多。他的散曲被近人辑为《东篱乐府》一卷。
马致远被称为“马神仙”,他的创作脱离市井,脱离平民,是无根化的创作。
轶闻趣事
据说,马致远取得的文学成就让自己的家乡躲过一场灾难。
明初年间,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期间,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百姓惨遭杀害,惨不忍睹,大地满目疮痍的大地。但因朱棣曾经学过马致远的杂剧和散曲,而对他很崇敬,得知东光是马致远的故乡,便下令不杀当地百姓,当地百姓的性命才得以保全。
名字由来
第一种说法据说马致远最开始的名字叫做视远。为了自己的前程,马致远想要离家去远处学习。临走之前他来到了县城的铁佛寺来拜佛。
拜完铁佛之后,马致远求见了寺庙的长老。说,我叫视远,想要求学,长老看见他非常好学,便他和交谈,教诲他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你既然在东篱出生,志在千里。将来一定能成大器。但是一定要记住,不能图富贵,要为了百姓黎民做事。从此之后马致远将名字的视远改成了致远。号称东篱。关于号称东篱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其晚年淡泊名利,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第二种说法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马氏长支谱》载:
致远祖,字东篱,元举进士,本名致远,任真定路儒学教授,升湖光章义令,六合县知县,又升工部主事。撰《迦凌音涵虚子词评》,赠奉直大夫。明改名视远,中洪武戊辰榜进士。俱载通志。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马氏二门世谱》载:
视远,字东篱,德昭公长子,元举进士,本名致远,原任真定路儒学正堂,升湖广章义令、六合县正堂,工部主事,赠奉直大夫。明改名视远,中洪武戊辰进士,配杨母。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马志远,北平沧州人。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戊辰(公元1388年),二甲第十三名进士。
《畿辅通志·选举表第三册》(P124)元进士表年次无考者附录:
马致远,东光人,真定府教授,明六合知县,升工部主事。旧志作视远。
(P130)明进士表:
洪武二十一年戊辰任亨泰榜,天津府马致远,沧州人,御史。
《畿辅通志·选举表第五册》(P360)明举人表:
洪武二十年丁卯科马致远,(天津府)沧州人。
马致远有两个名字,一个叫致远一个叫视远,他一生跨两朝,具体地说是在元朝叫致远,明朝叫视远。改朝换代的时候改名,可能出于两个原因,一为避嫌避祸,二为洗心革面。
第一种情况,壮志未酬,元朝政府垮台。马致远生活在元朝,而且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已经功名在身,正在踌躇满志大展宏图的档口,自己所效力的政权完蛋了,尽管自己不是位高权重的大官,但毕竟是前朝旧臣。老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元璋赶跑了元朝的皇帝,中央政权机关的要害部门由自己人担当。但是,对旧班底的一般工作人员,不可能彻底换血,教育一番,写个认识表个态,还得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旧人员不能不用,按世俗的逻辑,虽然使用并不信任更不放手,在监督下劳动,过的是半公务员、半劳改犯的生活。不堪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年轻气盛的马致远愤然辞职了(或是自动离职了,不辞而别),到另一个地方换一个名字,一切从头再来。
第二种情况恰恰相反,对改朝换代乐得其见。年纪轻轻的马致远步入仕途,本该大显身手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国家已经发霉变质,蒙古人高高在上任意欺凌汉官,人们敢怒不敢言,种族歧视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而且政治昏暗腐败透顶。恰逢其时旧政权灭亡了,新政权的建立,给这个年轻人带来了新奇和刺激,让他高兴的是,那些混账透顶的当权者有的跑了,有的被正法了,自己班照上,工资照拿。在开会学习中积极表态,发自内心地拥护新政权,为表示自己真正的洗心革面,把名字也改了,表示与元王朝彻底划清界限。
以上两个理由冠冕堂皇,都是与政治和前途命运相关的大理由,但是事情的发展往往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复杂有时看起来极其复杂的东西,可能只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际会缘由。
第三种说法翻开“马氏家谱”,马致远有兄弟三人,兄弟三人的名字分别是,老大马致远,老二马治远,老三马平远。
传说有一年,来了一个相面算卦的先生,在给老祖相面后言之凿凿的说,“您是两个儿子的命。”可当时第三个儿子已经出世,眼见着三个儿子要“留其二伤其一”。老祖一听急了,怎么办?好在老祖还是非常聪明的,就想了一个瞒天过海的办法。将长子“视远”改为“致远”,与次子“治远”同音异字,刚刚出生的老三叫“马平远”。单从字音上听起来,成了“马zhi远”、“马平远”两个人。用这种办法破其谶语。
这个故事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但仔细推敲也有疑问。即使改名保全,按理说也应该从刚刚出生的第三个儿子的名字上作文章,比如,老三的名字可以与“视”或“治”谐音,将老三混于老大、老二名下,而不应该自己独占一个名额,况且前面两个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人认可,说不定老大已经读书上学,名字早已被注册了。
推测当时的实际情况是,这种移花接木的做法是老爷子的自我安慰而已,实际上行不通。因为名字本身就是相互区别的一个符号,将名字符号弄混乱了,名字就失去意义了。虽然同音异字,总不能天天举一牌子吧,称呼兄弟俩时,不能喊叫而是举牌子打哑谜。果真传说属实,我推测也是改谱名而不改俗称。那时没有户口本和身份证,名字的正规表示就是家谱,既然入谱就必须靠谱。家谱中郑重其事,生活中依然故我。家谱中三兄弟依次是马致远、马治远、马平远;生活中依然是,马视远、马治远、马平远,也就是老大同时具有两个名字,生活中叫“马视远”,家谱上叫“马致远”,“马致远”这个名字在家里几乎无人提及。
等到了科考报名了,身份将要被国家正式确认,名字马虎不得,必须依家谱上的正式名字了。于是老大在史籍中的正式名字是“马致远”。元亡明兴,改名字为“马视远”,其实只不过是恢复了生活中的本名而已。
从过去流传下来的只有书面的家谱,非书面的大量信息就被湮灭,因此留给后人这么多的缺憾和困惑。
至于《明清进士提名碑录索引》中记载的“马志远”中的“志”,应该是笔误,因为独此一处,其它资料中没有类似写法。
亲属成员
父亲马德昭,金朝的遗民。
兄弟马致远排行老大,老二马治远,老三马平远。
后世纪念
故居小桥流水人家 ――元代戏剧家马致远故居
在京西门头沟区王平镇的韭园村西落坡小山村内,有一元代古宅,村民们世代相传说这里就是马致远故居。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元代的戏剧可以说是灿烂辉煌的一页,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大戏剧家和很多优秀的剧本。而且很多戏剧家都是大都(北京)人,比如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中的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他们的剧本经常在大都西城砖塔胡同里的勾阑瓦舍中演出,有时他们还亲自粉墨登场。元代的很多剧目,像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即《汉明妃》或《昭君出塞》)等,也是久演不衰。北京可以说是我国戏剧的发祥地之一。
元代众多戏剧家的生平资料都很少,多见于专门介绍元代戏剧家及作品的书籍《录鬼簿》、《青楼集》中。惟一有线索的只有大戏剧家马致远的故居。
故居所在的韭园村是“王平古道”的道口,“王平古道”经门头沟区王平、大台、木城涧、庄户村、千军台、张家村、七里坟等村镇,到军响乡又和京西大道会合。韭园村由韭园村、东落坡村、西落坡村和桥耳涧村四村组成。马致远故居在西落坡村,坐西朝东,是一座大四合院。故居门前是小桥流水,门前的影壁墙上写着“马致远故居”,并有马致远生平的介绍。绕过影壁就来到院子里。院子很大,西北东南四面都有房间,每面三五间。因长久没有人居住,现已破旧得很厉害,院内野草丛生,杂物满地。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失为对京西古道沧桑的写照。
据《中国文学史》和其它一些资料记载,马致远(1250―1324年)字千里,号东篱。大都(北京)人。有“姓名香贯满梨园”之称,是当时文学组织“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马致远因不满官场的腐败,隐居山林,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曲中游”的生活。这山林在何处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韭园村的西落坡村村民们世世代代相传,这里就是马致远故居。由此可以看出,民众对这位大戏剧家的热爱。人们也更愿意相信他的另一首名曲《清江引·野兴》:“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写的就是西落坡村。
纪念馆马致远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普照寺院内西南方向。朱红色的大门两侧,黑色的高高门柱上由中国楹联学会理事,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朱惠民撰联并书写的对联:七百年面目全非不复存古道西风瘦马;十万里江山大变尚容有小桥流水人家。对联把马致远的代表作巧妙地融入,七百年前的风景仿佛依然在目,七百年的时光恍若一瞬,呼啦啦翻开的历史画页中,新时代祖国日新月日的大好河山静然呈现眼前,怀想与沉思中,马致远向我们静静走来。
故里寻访
马致远是何方人氏,史学界早有定论,即北京(大都)人。然而,确切的出生年月和地点,至2017年比较模糊。一般文史资料记载,其生卒时间约公元1250―1323年。其名不详,原因很可能是元代社会的汉族文人被压抑在底层,很多文人作出“青史内不标名”的选择。因而我们只知道他的字是致远,号东篱。通过他所留下的作品分析,可知其生活的年代,晚于关汉卿、白朴,而早于散曲家张可久。
马致远除了剧作出名外,还是一位著名的散曲作家。散曲是一种歌谣体形式,便于叙事和言志抒情。现存的《东篱乐府》有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为元人小令中之名篇,久传不衰。短短28字,却不失为千古绝唱。令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非常生动的秋郊夕照图。
马致远塑造的这幅晚秋意境图,到底取材于哪里呢?让我们来到门头沟区的王平镇来看一看吧。
尽管马致远时代已经逝去700年,然而这里村民依然过着恬静的田园生活。交通的进步,将古道废弃,没有了山间阵阵铃响的马帮。但在临街的古民居墙上,依稀可辨一些古道商铺的匾额,那野生藤萝缠绕攀援,百年老树盘根错节,如耳小桥跨涧越溪……眼前景色让很多游人情不自禁地惊呼,这不是马致远笔下的景致吗!
数百年来,这里的乡民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自给自足,自得其乐。当地有句顺口溜:“有女嫁岭北,哗哗的清泉水,小葱拌莴苣,你看得不得。”当地因位于九龙山北侧,故而称为岭北。马致远自号东篱,能够悠然见南山,只能是在岭北的居所。
这就是王平镇韭园行政村,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东落坡村、西落坡村、桥耳涧和韭园村。有史料和文物为证,这个村具有千年的文化历史。村边的古道,特别是我们所在的西落坡村,第一大户就是马姓人家。
桥耳涧村的建筑群落是沿着古道而形成的。一条沿着山涧而修建的用石块而砌垒的古道,东连接向京城,西则通往大山深处。故道旁有经历百多年沧桑的老槐树,弓腰驼背,倚靠在故道旁,在跨过山涧的地方有一座座类似当今涵洞似的石板桥,细长而深邃的山涧,似乎是在接近天庭的涧的顶端,搭起的这座小小的石桥,犹如天桥;如果从西面走进小村,从涧底望去,那么,这座小桥就恰恰是山涧上安上的一个耳朵;小村就因为这个跨山涧的桥而得名。
在这个小山村居住的老人对老道昔日的辉煌,仍是津津乐道。
这里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京西大道,古道从石景山区的模式口开始进入山区,经永定河过丑儿岭、斜河涧,翻越牛角岭关城,下桥耳涧,到王平镇,向西北直至张家口,在历史上是一条重要的商旅和兵家通道。
古道旁的韭园村,草木丰茂,泉水涌流,自然植被保存完好,从山上到山下,大小泉眼多达十余处,一股股的涓涓细流汇成小溪,从村中流过。
这里的民居大多倚山而建,一座座小院并排连成一线,而小院门前就是流淌着泉水的山溪,很多老院子门前建有一座小桥,这些小桥是用山石砌筑而成的单孔拱桥,构造简单,样式古朴,几百年了,依然如故,一眼就让人感受到马致远吟咏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真实写照。
如果您走在桥耳涧村与王平村之间的古道上,特别是在深秋季节,依然可以感受到马致远笔下“西风、古道、瘦马”的景致;可以感受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在这里,西风不是泛指,而是单指。因为在这三面环山的古道上,只有西面有一个通往远方的峡谷,一年四季,这里只有西风光临。
马致远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作是“豪放”派的主将,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马致远戏曲创作特色的形成,与他长期生活在京西山区不无关系。
马致远幼年时经常可以看到的情景,就是背负着沉重货物的老马在古道上艰难行进的画面,当他远离家乡,到千里之外的江南为官时,不能不思念家乡“小桥流水”的景致,不由得呼喊出“断肠人在天涯”的绝句。
在人们追求返璞归真,崇尚回归自然,门头沟韭园四村的百姓越发珍惜“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对祖先马致远惠泽下来的元曲文化倍加推崇,当地政府作出了恢复与兴办元曲文化的规划,具有元代风貌的戏台,马致远杂剧散曲的排演将在不远的将来与游人见面。而与马致远相关的文化研讨活动也将成为这里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