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喜成

时间:2024-02-11 15:26:16编辑:雅博君

马喜成的个人简介

马喜成,艺名耕夫、游子,1937年生,濮阳市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延安鲁艺书画院艺术指导。

工隶书,兼习篆书、行草。1984年以来,曾多次参加国家、省、市书法赛事,作品入选中原书法大赛(三等奖),中国第一届正书展,全国首届书画展(一等奖),中日书画艺术展,皇威杯中国书画展(优秀奖)、第七届郑板桥杯全国书画展(优秀奖)、赛克勒杯书法展(第五届三等奖,第六届、第七届一等奖)、中国书协首届老年书法展,并为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多家博物馆收藏,碑林刊石。

基本信息

马喜成,艺名耕夫、游子,1937年生,濮阳市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延安鲁艺书画院艺术指导。工隶书,兼习篆书、行草。1984年以来,曾多次参加国家、省、市书法赛事,作品入选中原书法大赛(三等奖),中国第一届正书展,全国首届书画展(一等奖),中日书画艺术展,皇威杯中国书画展(优秀奖)、第七届郑板桥杯全国书画展(优秀奖)、赛克勒杯书法展(第五届三等奖,第六届、第七届一等奖)、中国书协首届老年书法展,并为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多家博物馆收藏,碑林刊石。

2009年10月,第七届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中国书法大赛在北京举行,马喜成继上届之后,又获一等奖,中国书协副主席张飙在给他颁奖时,紧握他的手,连声夸奖他:“真棒,真棒!”安阳著名书法家石语翁傅江每谈及他的书法,也总是称许他,“写得好!”马喜成何以屡获大奖,得以方家的青睐?原因只有一个:他的书法上窥篆籀,下承八分,宽博厚重,朴拙率意,既有中国书法中最核心的东西――传统书法之美,又有传统书法中没有的东西――创新美,因此,专家认可,士庶喜爱自在情理之中。

个人经历

临池中走出来的书法家

马喜成8岁学书,初习唐楷,后师“二王”,二十岁起将临摹的重点锁定在汉隶和篆书上,迄今已50个春秋。纵然庶务缠身,无间临池之志,正如艺术大师齐白石所言:“不叫一日闲过”。诚可谓朝朝暮暮,不计寒暑。喜人的故碑刻数不计其数的反复临之,马喜成也是如此。他对自己钟爱的碑帖总是反复临习,反复琢磨,必欲汲其古法,得其精髓。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之门,不临帖,不入法就写不出合乎法度的“法书”,这已是人们的共识。然而,真正做到长期而不间断的临帖,将自己的手变成钟王颜柳的手,就不那么容易了。《旬子 劝学》曰: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书法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马喜成能把书法写到目前的地步,是长期积累和磨练的结果,是一次次对既往的成绩“否定再否定”的结果。

蒲松龄《聊斋志异》曰: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正,艺痴者技必良。马喜成是一个苦学派,50年来,他就是凭着对书法艺术的钟爱和那份不离不弃的痴情走过来的,是一个典型的从临池中走出来的书法家。

围绕学习书法组织知识结构

学习书法不能只练习技法,书法靠底蕴,胸中有丘壑,腕底起风云。换言之,学习书法必须有文化支撑,只有将学习书法置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学得好、走得远。

马喜成学历不高,第一学历仅为初中毕业,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自学了大学文科的全部课程,并在家庭经济拮据,生活异常困难的情况下,购置、阅读了大量书籍。1992年,他从安钢退休后,每月工资仅300余元,但他所订阅的三种书法报刊照订不误。

宋代理学家程颐说过:学莫大于知本末始终。为了丰富自己的书法知识,大开眼界,提高书法鉴赏能力,1978年,马喜成参加了安阳市群艺馆组织的书法培训;1984年始,他又参加了河南省书协举办的两届书法函授学习。对文字学、书法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临习了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书法自学丛帖》中的大部分法帖;对所能看到的书论著作进行了反复研读。通过培训和自学,对中国书法的历史、汉字的演化、中国历史上各时期各书体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步构建起学习书法的知识框架。

写朴拙茂密之风自然率意之气

书法的风格是多元的。正如诗词有豪放、婉约之分一样,书法也有豪放、柔美之别。马喜成的书法朴拙茂密,宽博厚重,属豪放一路。

汉代是书法的艺术大放光彩的时代,书家为史册所重。特别是东汉后期,隶书进入黄金时代,此时的石刻隶书笔法严谨,体势多变,艺术水平登峰造极。《石门颂》的开闳、《乙瑛碑》的劲健、《礼器碑》的方俊、《封龙山颂》的朴率、《衡方碑》的严整、《史晨碑》的端庄、《曹全碑》的秀蕴、《张迁碑》的古穆都深深的吸引了他。而墨迹隶书如《威武汉简》、《居延汉简》等,或仆散稚拙、或严整茂密、或生辣劲健、或沉雄古朴。书写艺术上表现出一种自然率意之趣,与东汉碑版的庄严之风相映生辉,也是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好大王碑》虽为东晋时所刻,但遒古渊懿浑穆醇厚,极受识家珍赏,更成了他日课的珍本,求分于石、求隶于金,数十年来对古代碑帖的反复临习,决定了他宽博厚重、朴拙茂密的书风。

朴而自古、拙而自奇,朴拙厚重的风格,使人生发出了许多联系:秦之霸气、汉之雄风、扑面而来。

墨分五彩极写神韵

墨色是书法美的眼睛与口红,在古今书论著作中,有不少关于用墨的论述。六朝王僧虔《笔意赞》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至于古人。林语堂说:一切艺术的闷葫芦都是气韵问题。常语说:得形体不如得笔法,得笔法不如得气象。上述引文中说的神采、气韵和气象是同一个概念,均是指书法的神韵。神韵从何而来?一言以蔽之,本于笔而成于墨。

汉代的摩崖隶书和碑隶,由于其凿刻与石面上这一特殊性,我们固然无法了解其墨色,但在秦汉简牍以及清代隶书中,人们还是发现了从隶书的实用阶段到隶书的艺术阶段所透露的墨色消息。马喜成作隶书的经验是:用笔粗重,则用墨宜浓湿;用笔劲挺,则用墨宜清淡;结字平实,则用墨宜湿润;结字诡异,则用墨宜干枯。

综观马喜成的书作,其墨色是丰富多彩的。浓淡干湿燥润无所不备,给人以“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感。他写的碑隶、枯笔与淡墨的运用,不仅增加了线条的力度和墨色的层次变化,而且增加了碑隶的沧桑感,使其作品更接近汉代隶书的气韵,而“涨墨法”的运用,虽说牺牲了字体的清晰度,却增加了作品的视觉焦点,强化了作品的黑白对比和节奏感。这些,看似不经意所为,实则是长期实践和经营的结果,由此观之,墨色也乃极其重要的艺术语言。

艰难困苦玉汝以成

马喜成的人生经历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艰难困苦,玉汝以成。马喜成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伯父都是当地有名的知识分子,他8岁上学,受家庭教育和影响,也希望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但好景不长,因种种原因,仅一年光景便失了学,成了一个无家可归、沿街乞讨的孤儿。数年后在亲戚的帮衬下,几经周折才又上了学。1957年,他初中毕业,参加了家乡一所高中的招生考试,但在讲“成分”的年代,考试成绩远不如他的同学跨入了高中的门槛,而他却与继续读书缘悭一面。马喜成有4个孩子,小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经常住院;老伴患脑瘤做过两次颅脑手术,生活不能自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常常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同时也锻炼了他的承受能力,铸造了他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性格,这种性格最终成了成就其书法事业的要因。

淡泊宁静保持一颗平常心

熟悉马喜成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淡泊宁静、生活简朴的人,数十年来,他始终坚持日课大专课程和临帖,坚持参加市或有关单位组织的书法活动,坚持为群众义写书法,老伴和小儿子因病不能自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的行动自由,但这些困难都被他一一克服了,需要外出时他就找来亲戚看护,从不爽约。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他知名度的提高,慕名造访,索要作品的人逐渐增多,他总是有求必应,甚至情愿赔纸赔墨,至于报酬,一任来者自便,从不计较,以细行律己,从不以细行取人,吾养吾之浩然之气。

唐代著名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孙过庭认为,书法艺术“近取诸身”,书法家只有“务修其本”才能写出绝妙的书法,近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文学艺术作品既要注重“内美”,又要重“修能”,而且应“尤重内美”,两位大师虽时隔千年,但其思想是一脉相通的,书法家应通过“修本”与“修能”来提升自己的人格和作品的品味,这方面,许多老艺术家已走到了前面,马喜成即是其中一位。

艺术无止境,在我们的感觉之外,必然存在一个更高水平的作品世界,但是,只有在人的精神状态达到一定水平时,这个人才能感受得到,才可能借以此获得一种更高水平的鉴赏力和判断力,这也是创造更优秀作品的前提,我们要追求。

上一篇:马吟吟

下一篇:罗杰·拜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