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相的个人简介
马国相出生于中医世家,陈氏太极拳十二代传人,职业太极拳家。师承于陈家沟太极名宿陈小旺、朱天才二位大师,多次在国际、国内武术赛事上获得金牌。其女儿马畅于2011年8月12日23时40分,在南昌参加活动时车祸身亡。
家学渊源
出生于中医世家。祖辈系 满清八旗人,居于 北京辘轳把街朝帽胡同,享受朝廷俸禄,生活富足。清朝末年,满清大移民时移居关外,定居于东北“ 张广才岭”下的 拉林河畔。马氏家族世代以行医为业,在关外小有影响,其炼丹术享誉医界,并开设有 “恒信德”药店,救死扶伤,造福苍黎。马氏家族不但精通医术,书画也有很深的造诣,先祖父马云涛、先父马振图皆为当地书画名流,留下了珍贵的书法墨迹,是我们研究传统医 学、书法难得的宝贵遗产。在家庭熏陶下,我自幼学习书画,并在先父指导下临摹 柳公权的《玄秘塔》, 颜真卿的《 多宝塔》等碑帖,打下了坚实的书画基础,同时又随家父学习家传中医,年长后辅助先父设堂行医,较完整地继承了传统中医家学。
所获荣誉
师承于 陈家沟太极名宿 陈小旺、 朱天才二位大师,多次在国际、国内武术赛事上获得金牌。1987年在东北传播 陈氏太极拳,并首创 “马国相太极武术学校”; 2002年在 广东珠三角地区创办“马国相太极武馆”,弟子遍及港澳台地区,在国际、国内武术、 太极拳竞赛中摘金夺冠;教学之余撰写了数十篇武术教学,太极拳技击论文,发表于《 中华武术》、《武林》、《武魂》等杂志上;2002年荣获全国陈氏太极拳十大名师称号;同年被国际太极拳年会评定为“太极拳名师”;2009年荣获国际太极文化传播大使称号。著有《我的太极之路》、《太极初步》、《陈式太极功夫》系列、《太极拳的神韵》等专著。事迹被收录在《中国太极拳辞典》,《中国武术气功大辞典》等,现任太极武馆馆长兼总教练。
个人观点
我的太极观
太极者,武林之精品也,是术兴达于热兵发起之端,以术演道,娴静幽雅,飘然若鹤,历经百年,流派分呈,神手若群星灿烂,交相辉映,得其道者,周身无处不太极,“依着何处,即以何处引而击之,时错咸宜,莫名其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也(陈鑫语)”,延年益寿之功同具。斯术育化后人,追根溯源,乃华夏民族之智慧,非一人或神仙所创也。我辈应借武术振兴之机,师古不泥,发奋图强,赶超前贤,使百年绝技再现武林耳,何须为“源流”“正宗”笔墨干戈不休也。
太极者,大道也,拳术乃为道之技。人体乃道“器”也,人心向道,“器”可感也。《周易》、《内经》、《黄老》、《孙子》、孕育了太极传统文化之奇葩,今之大千世界,红尘滚滚,人心不古,忍“太极十年不出门”之沉寂者尚有几人?杨禄禅、杨班侯、陈发科前辈的神功妙技,今天看来已成天方夜谭。纵有邓公“太极拳好”唤醒百万太极拳众,得其道者仍凤毛麟角耳。
今之拳之劣者,欺世盗名,居以场馆;精拳高士,隐之野数;“太极文人”持迂腐之笔,著玄虚之文,令人难窥太极门径。科学之昌盛,影视之普及,虽可将太极“大师”们请进寻常百姓之家,而太极武学非书可摹、非碟可仿,非“明师”言传身教难成也,以影视书刊为师,欲登太极殿堂,乃水中捞月,徒劳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楼台,积于累土。学艺之首,在于择师,“明师”引路,事半功倍,尊师重道,心心相通,爱徒如子,有感皆应。“理不明,延明师;路不清,访良友,理明路清而犹未能,再加终日乾乾之功,进而不止,日久自到。问:得几时?小成则三年,大成则九年,至九年之候,可以观矣。”(陈鑫)求速成之浮躁者,勿问此道。
个人访谈
为什么你对你的女儿这么自信?
马国相:我觉得全国太极拳运动员中像我女儿那种(高)素质的不多见。我女儿是从小就跟着我学拳的,后来考进了北京体育大学学太极拳,在她身上,她既有学院对她的培养,也有我这个当父亲的传授的一些真正的太极拳工夫,她的素质应该是比较好的。
为什么马畅获得了好名次,你当时“感觉长舒了一口气”?
马国相:马畅的金牌里有我对她的培养。她帮我实现了参加国家重要赛事的梦想,同时我也证明了民间太极拳技术含量达到或超过了国家专业竞技标准。这些太极拳比赛规则是由国家制定的,但体育学院往往却不能培养出真正的太极大师。
那你认为你的女儿在你的教导下,水平如何?
马国相:她还不错,不过就我看来,她也是更注重练外形。学院里培养不出来真正的太极大师,只能培养出竞技运动员。他们不可能像我们当初那样长期默默地去练功,注重内在的修为。
如果叫你去从事高等学校的太极拳教学工作,你愿意吗?
马国相:怎么不愿意?我觉得我还可以当导师。我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改变某些东西。我见过学校里一些老师教太极拳,有些竟然是坐在那里动动嘴皮子就可以教的,在我看来,教太极怎么能坐着呢?一定要跟着一边讲解一边用动作示范,该跳的时候就得跳起来。
过去你一直坚持学习太极,20多年来你为此付出了很多,你是怎么想的?
马国相:我是把太极拳当成我一生的事业去做的。有些人尊重我,不是因为我的名气,而是因为我的经历。在我的观念里,以前就几乎没有“钱”这个概念,我热爱太极,我就想办法一直追求下去。我跟我的女儿说过,“你爸爸虽然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却一直可以享有最宽敞的住处。”马国相往往是走到哪里,就把学校办到哪里,从他以前办武术学校到现在,学校就是他们的家。
很多外国人对中国功夫太极很感兴趣,很多太极大师也出国当教练去了,你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马国相:前两年,我就差点被邀请到外国讲学带班了,因为非典的缘故最终没有成行。不过即使真的去成了,我打算最多也只待几个月,肯定还是要在自己的国家发展。的确有些大师受金钱的诱惑,出国给外国人当教练了,甚至不惜放弃中国国籍。但是我不愿意为外国人培养太极运动员。日本的太极运动员水平现在就有超过中国的趋势,而他们的教练有很多是我们中国人。太极是武术的一种,中国武术不是咱们的国粹吗,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将它强大起来?
为什么不去多赚些钱,建立经济基础来发展你的太极拳事业呢?
马国相:我练太极拳,还深受太极思想的影响,比如太极思想不允许有丝毫强为,强调顺乎自然,不卑不亢。在我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我也没有想到刻意去追求钱财。我的学生们以前看到我生活艰难,主动给我送米送菜,我坚决退回去,现在我的太极馆,虽是商业运作,可有些学员生活确实有困难的话,我不仅不收学费,还资助学生的生活费。
你的恩师陈启旺现在生活怎么样了?
马国相:过些天我就要再去陈家沟给他老人家贺七十大寿。他老人家现在还住在老屋里,还是当年的农村,延续着陈家沟一贯的传统,闲来练拳,忙时种地。我曾经游学拜访过国内一些知名太极大师,有些人现在仍然过着清贫的日子,甚至穷苦得都要让你辛酸。他们往往被拍成录像去作宣传,可很少有人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
马国相:黑龙江人,从中国的最北方来到南国 东莞已经好多年了,始终致力于传播传统太极拳文化和太极拳技艺。曾经五下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是陈家拳传人陈启旺的弟子,之后又周游各地印证武学,经过数十次国际国内赛场的历练,学生中有多人次获得国家级比赛名次。
在很多人印象里,太极拳成了老年人健身的体操,你说的这种制人之术,也让我感到新奇。
马国相:太极是武术,是制人之术,不知从何时起,太极拳变成了体操。我是在陈家沟学拳的,从来没有听人谈及太极拳健身的话题,如果陈家有人将太极拳视为健身的玩意,一定被骂作不肖子孙。在他们看来,技击,防身的功夫才是陈家沟太极拳的灵魂,是纯粹的武艺。
可是为什么我们所见到的大多数太极拳练习者都达不到你所说的技击的层次呢?
马国相:太极拳动作舒缓,动作好像在“摸鱼”,世上练太极拳者虽多,而得技击奥妙者甚少。有些人受条件限制,得不到明师传授,造诣不深,与外家拳手较技,常与太极之理相悖,不能化力借力,因而往往失败,以至很多人对太极拳能否技击产生怀疑,甚至有的太极大师也声称技击是太极拳的副产品,有的武术门派视太极拳为老年运动,作为陈氏太极弟子,我觉得我有责任通过身体力行,为太极拳正名。
空手道,跆拳道等越来越多受到了城市年轻男女的欢迎,甚至把这些运动看成是时尚,为什么太极拳却做不到?
马国相:太极拳更难学。俗话说“太极十年不出门”,三年小变,九年大变,学好太极拳,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很多人甚至静不下心到真正学有所成的那天。另外,在广东还没有形成太极场馆化教学模式,可是空手道,跆拳道能进入中国开馆,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国粹,却还没有资格在自己的国家里进入场馆呢?
你不愿意把太极拳称作健身体操,可是在你的太极馆的网站上,你链接了一些文章,就是讲太极如何有助于白领减压和健身的。
马国相: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健身降压也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现在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接受太极拳的,当吸引了人到我这里学习之后,我会一直在渗透我的太极思想,让他们接受真正的太极文化。比如我制定规矩,每次开课前都要学生对老师行礼,师生之间推手对招前也行礼,我们行的是武礼。他们在这里接触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太极世界真是博大精深,远不是之前大家所想象的体操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