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吟南

时间:2024-02-06 12:12:16编辑:雅博君

马吟南的个人简介

马吟南,又名马宗周,字承武,化名崔林、李杉,1912年生于河北省玉田县马店子村一个农民家庭。他幼年天资聪敏,勤奋好学。192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玉田师范讲习所。在学习期间,他阅读大量进步书刊,写过很多文笔犀利有独到政治见解的文章。1927年10月转入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1928年毕业前夕,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以人民解放事业为已任的革命征途,在党的培育下,成为一名政治上日趋成熟的革命战士。

基本内容

马吟南,河北玉田人,1912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考入玉田师范讲习所。学习期间,阅读许多进步书刊,写过不少笔锋犀利有独到政治见解的文章。1927年10月18日参加玉田农民第一次武装暴动。嗣后,转入中共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冬师范毕业后回家教书,利用教师职业为掩护,以交朋友、家庭访问、办夜校为名,传播革命思想,建立农会组织,秘密发展党员。1930年6月,参加玉田第二次农民武装暴动。暴动失败,辗转北上,潜入日伪统治的哈尔滨市,又与当地地下党组织接上关系,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团结争取一部分爱国人士和抗日积极分子,编印以宣传抗日救国为内容的小册子一《火线》。1935年,回到玉田,与丰润县党组织接上关系,以沙流河一带为基地,积极恢复玉田的党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时,任抗日联军新第五支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负责筹建冀东区党分委主办的《救国报》社,并担任社长,和报社其他同志,以教书为名,秘密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把《救国报》办成打击敌人、瓦解敌人的一把锋利匕首。为躲避敌人查抄,报社迁至遵化县鲁家峪,转入公开发行。同时,根据冀东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不断扩大,群众对抗日文化生活要求不断提高,又创办《老百姓》报。1942年4月,敌四次“治强”,首先包围《救国报》社所在地鲁家峪,他率领报社人员隐蔽在东峪的火石洞里,坚持4天4夜。敌人“扫荡”撤走后,他把体弱多病和女同志作了妥善安置,其余人员分散隐蔽继续从事编辑出版工作。这年初秋,他总结春季反“扫荡”经验,认为报社应有第二基地,于是派人到长城外选了新的工作基地。敌人秋季大“扫荡”一开始,便率领报社人员转移到热南(今承德南)的河南大峪一带,坚持党报的编辑出版工作。1943年春,调任冀热边特委秘书长,虽然离开报社,但仍十分关心《救国报》,经过他和冀东地委宣传部长吕光的努力,随着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发展,《救国报》改由5个地区出版,由一个油印的、印数不过五、六千份的报纸,迅速扩大到印数三、四万份的有影响的报纸,在冀东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944年10月17日,在丰润县杨家铺突围战中,壮烈殉国。

人物事迹

1929年冬师范毕业后,马吟南回到家乡马店子,以教师职业为掩护,以交朋友、家庭走访、办夜校为名,传播革命思想,建立农会组织,秘密发展党员,为玉田东部党组织的发展、农民协会的建立而夜以继日的奔忙。

后来,马吟南参加了第二次玉田农民武装暴动,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致使暴动失败。反动政府纠集地方反动武装,大肆搜捕共产党员,通缉暴动领导人及参加人员,一时间白色恐怖遍及城乡,玉田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为摆脱抓捕,马吟南辗转北上,潜往日伪统治的哈尔滨市,并与当地的党组织取得联系,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

1935年,日军入侵华北,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马吟南又回到玉田,并与党组织接上关系,以玉田东部为基地,积极恢复党组织,领导民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6月,八路军第四纵队分两路向冀热边地区挺进,策应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马吟南积极投身于抗日暴动之中,在抗日联军新第五支队负责政治工作。经过抗日大暴动的洗礼,他进一步经受了锻炼和考验,革命思想更加坚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终身的思想在他头脑里深深扎下了根,从而为他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定的政治和思想基础。

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冀东区党分委决定于1939年筹建救国报社,并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马吟南。马吟南愉快地接受了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准备工作,把报社的社址选在遵化南部山区的芦各寨村,并在该村物色了几名抗日积极分子,参加报社的工作。在马吟南的精心组织下,在村边隐蔽部建筑一个秘密地下室,安放好设备,并储藏了大量的印刷物资。到1939年底,报社已具备了印刷报纸的条件。1940年元旦,第一期冀东区党分委机关报――《救国报》同广大抗日军民见面了。马吟南任报社社长兼编辑。

马吟南不仅有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而且具有写作才能和理论知识。除负责报社的领导工作外,还负责稿件的综合整理,修改誊抄,撰写社论、短评、时事述评等。当时的办报条件是极为艰难的。除此而外,还要提防敌人的破坏。有时候,敌人来了,他就把稿件、蜡纸、钢板埋在牛粪堆内,拿出课本到教室上课,敌人走后,继续投入紧张的办报工作。就这样,一期又一期《救国报》源源不断地送到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各个角落,送到广大抗日军民的手里,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革命斗志和抗日热情;也有些报纸被送到敌占区的据点里,成为打击敌人、瓦解敌人的一把锋利的匕首。

1941年春,秘密发行的《救国报》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敌人遂对芦各寨小学进行搜查,由于转移及时,隐蔽周密,敌人一无所获。由于形势的变化,为防备暴露,报社转移到鲁家峪。

随着形势的发展,冀东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不断壮大,根据地群众对抗日文化生活的要求更加迫切。在马吟南的精心策划下,又出版了《老百姓》报。它既是独立编辑发行的一种通俗小报,又是对《救国报》的补充。其栏目丰富多彩,除有散文、时事述评外,还有宣传抗日道理和党的方针政策的“老百姓的话”;有抗日英雄故事,连环画和漫画;也有适合群众传唱的抗日歌曲。《老百姓》报的出版,受到广大抗日军民的欢迎,它成为村干部向群众讲解时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舞群众斗争的好教材。

1942年4月,敌人集结了大批兵力,对冀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敌人首先包围了《救国报》所在地鲁家峪。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马吟南率领报社人员隐蔽在东峪的火石洞内,坚持4天4夜。敌人撤走后,马吟南指示报社人员分散隐蔽活动。待形势好转后,马吟南又将报社人员联络起来,停刊两个月后,《救国报》又和群众见面了。

1942年秋,马吟南总结了春季反“扫荡”的经验,估计敌人在青纱帐倒下之后,将会进行秋季大“扫荡”。敌人“扫荡”越残酷,越要把党的声音和斗争胜利的消息传达给群众,以鼓舞群众的斗志。为了防止敌人的侵扰,坚持正常出报,马吟南先同报社同志精心选择了新社址――热南的河南大峪。待敌人秋季大“扫荡”开始时,报社已迅速转移到长城以外,确保了《救国报》不间断出版。

当时报社的物质生活非常艰苦,上级为了照顾马吟南,每月发给他10元生活费。但他自己从未用过这笔款项。报社编辑陈大远,家中老母无人照顾,生活十分困难,马吟南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每月将10元钱寄给陈大远的老母,而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

在敌人残酷的大“扫荡”期间,马吟南率领报社人员与敌人周旋于群山万壑之中,隐蔽在冰冷潮湿的地道或山洞内,有时几天吃不上东西。为提高大家战胜困难的勇气,他组织同志们开展讲故事、演唱革命歌曲、赛诗等丰富多彩的战地文娱活动,使大家忘掉生活的艰苦和工作的劳累。

1943年春,马吟南调任冀热边特委秘书长,从此离开了报社。但他仍然十分关心用自己心血浇灌起来的《救国报》,对报社的工作经常给予支持和帮助。随着抗日根据地的扩大,《救国报》改为在5个地区出版印刷:滦西版、滦中版、滦东版、燕南版和路南版。至1943年底,《救国报》从一个印数不过5000多份的小报,发行量扩大了五六倍。

《救国报》的创刊、出版和发行,扩大了冀东敌后根据地的宣传阵地,它在抗日烽火中,不断提高和鼓舞着抗日军民对敌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它在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1944年10月17日,冀热边特委机关在丰润县杨家铺遭日军独立第八旅团3000余人的奔袭合击。在战斗中,为了使数百名同志得以突围,马吟南和特委领导一起指挥突围战,掩护同志们转移。战斗中,马吟南身负重伤,仍顽强坚持战斗,但终因伤势过重,未能突出重围,壮烈殉国,时年33岁。

上一篇:罗怀诚

下一篇:马翔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