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洪非

时间:2024-02-05 14:15:19编辑:雅博君

陆洪非的个人简介

陆洪非,男,汉族,安徽望江人。安徽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曲学会理事、黄梅戏研究会副会长,著名黄梅戏剧作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终身享受者。 陆洪非一生追求艺术,在黄梅戏创作、研究领域成果丰厚,卓有建树。他独立改编和与人合作的《天仙配》、《女附马》、《牛郎织女》等作品脍炙人口,唱响海内外,深受观众的喜爱;专著《黄梅戏源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为学界所公认。陆洪非先生为黄梅戏事业的发展,为中国戏曲走向世界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人物简介

陆洪非(1923--2007.7.29)男,汉族,安徽望江人。安徽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曲学会理事、黄梅戏研究会副会长,著名黄梅戏剧作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终身享受者。 陆洪非一生追求艺术,在黄梅戏创作、研究领域成果丰厚,卓有建树。他独立改编和与人合作的《天仙配》、《女附马》、《牛郎织女》等作品脍炙人口,唱响海内外,深受观众的喜爱;编创的黄梅戏剧本还有:《砂子岗》、《春香闹学》等。其中《天仙配》获1954年华东地区观摩演出大会剧本一等奖,后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戏.戏剧集》和《中国当代十大悲剧集》。陆洪非先后发表了〈安徽戏剧综述〉〈严凤英与黄梅戏的剧目建设〉等数十篇论文。出版的专著《黄梅戏源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为学界所公认。陆洪非先生的创作与研究,为黄梅戏这个地方小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黄梅戏艺术大家,陆洪非先生是黄梅戏艺术的奠基人之一。

创作年表

陆洪非,著名编剧,戏剧研究专家。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曲家学会理事,黄梅戏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终身享受者、安徽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

1923年10月,陆洪非出生在望江县一个半渔半农的家庭。父亲陆鹤松上过三年私塾,农闲时爱朗读唱本,其祖母也喜欢唱民间小调,这在幼年的陆洪非心灵中撒下了艺术的种子,他在幼年时代就喜欢收集民歌。后来上中学、考大学,在“安徽学院”听几天课后觉得先生教的不如他知晓的多,主动辍学。

1946年至1949年,他先后在芜湖《皖民日报》、“大雷通讯社,合肥的《皖报》,以及安庆的《新皖锋报》担任过记者和编辑工作,同时与进步青年靳彦俊、李献文、黄冈等开展革命活动,传播进步思想。

1949年至1951年,陆洪非曾经在太湖中学及望江中学做语文教师,喜爱黄梅戏剧本的收集及唱词研究,开始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站立在较高的文化起点上介入黄梅戏。

1951年在担任安庆行署文教文化行政工作后,撰写了《从农村到城市的黄梅戏》一文,这是第一篇研究与介绍黄梅戏剧种的文章,被收入在1952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华东地方戏曲介绍》一书。

1952年,陆洪非开始对“天仙配”素材的收集,接触到胡玉庭的口述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1953年,他调至安徽省文化局剧目室工作,开始了黄梅戏的专门创作。

在随后的10年间,他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附马》、《春香闹学》、《砂子岗》、《宝英传》等剧本。文革开始后,陆洪非整理、改编的《天仙配》、《女附马》被列为毒草,他与王少方一同被车子拉着挨批受斗,被迫中断了黄梅戏剧本的创作。文革后,陆洪非以更多精力投入到黄梅戏和安徽戏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他主持编校了《中国戏曲志?安徽卷》,完成了共四万多言的《综述》,详尽介绍了夏代至今安徽的民间歌舞、百戏。30余万字的专著《黄梅戏源流》一书是研究黄梅戏的奠基之作。在陆洪非的创作中,黄梅戏创作是其一生创作的重心,贯穿了一生。他对黄梅戏的贡献一是创作、改编了《天仙配》、《女附马》等经典作品,为黄梅戏由乡野小戏走向世界功不可没;二是他从介入黄梅戏起,开始研究黄梅戏,积累了大量资料,对黄梅戏从产生到走向辉煌的历程作了全面细致的描述和考论,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

主要作品

剧本类

序号 作品名称 类别 时间 备注

1 《秦雪梅吊孝》(合作) 舞台剧本 1952年潘泽海、严凤英主演

2 《天仙配》 舞台剧本 1953年 参加华东会演获剧本一等奖,随后两次搬上银屏,并有多种单行本行世,列入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悲剧集》之首

3 《春香闹学》 舞台剧本 1953年 被拍成电影

4 《打花魁》 舞台剧本 约1954年

5 《骂相》 舞台剧本

6 《钓蛤蟆》 舞台剧本

7 《砂子岗》 舞台剧本 1954年

8 《打桑》 舞台剧本 庐剧

9 《借妻》 舞台剧本

10 《打瓜园》 舞台剧本

11 《小辞店》 舞台剧本

12 《桂花树》 舞台剧本

13 《高楼会》 舞台剧本

14 《告粮官》 舞台剧本 (与刁均宁合作)

15 《桃花扇》 舞台剧本 1958年

16 《宝英传》 舞台剧本 1958年 王震建议写

17 《女驸马》 舞台剧本 1959年 发表于1959年6月《安徽戏剧》

18 《女驸马》 电影文学剧本 1959年 被搬上银幕,是黄梅戏又一部里程碑式作品。

19 《牛郎织女》 电影文学剧本 上世纪60年代初 陆洪非主创,严凤英主演的最后一部黄梅戏电影

20 《焦裕禄之歌》 舞台剧本 文革初

21 《年轻一代》 舞台剧本 文革期间

22 《电闪雷鸣》 舞台剧本 文革期间

23 《天仙配》黄梅戏电视剧 上世纪80年代初 与夫人林青合著,韩再芬主演,获金鹰奖。

论述类

序号 作品名称 类别 时间 备注

1 《从农村到城市的黄梅戏》 论述文章 1951年 黄梅戏史上,第一篇研究与介绍黄梅戏的文章

2 《关于黄梅戏》 论述文章

3 《谈天仙配的改编》 论述文章 1954年 发表于1954年12月10日《安徽日报》

4 《黄梅戏早期史探》 论述文章

5 《黄梅戏的来源及其发展》 论述文章

6 《关于黄梅戏的文学遗产》 论述文章

7 《青阳腔散论》 论述文章

8 《黄梅戏的稀见剧目》 论述文章 1953―1962

9 《话说四大徽班进京》 论述文章

10 《漫谈徽戏的兴衰》 论述文章 1983年

11 《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程长庚百年祭》 论述文章

12 《程长庚与徽、京百变》 论述文章

13 《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卷》 专著 主持校编

14 《安徽戏剧志?综述》 专著 1982年前后 完成了安徽戏剧史框架

15 《黄梅戏源流》 专著 1985年出版 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是研究黄梅戏奠基之作。

16 《我所知道的严凤英》 回忆文章 1992 载《史海拾贝》

17 《王少肪生平系年》 论述文章 1993年 发表于《严凤英与王少肪的艺术历程》一书

18 《青阳腔散论》 论述文章 1994 发表于《古腔新论》(94年安徽文艺出版社)

19 《王少肪走过的u2018荒唐岁月u2019》 回忆文章 2001年 发表于01年《黄梅戏艺术》

20 《皖戏丛谈》 专著 03年出版 远方出版社出版

陆洪非对黄梅戏发展历史的研究

黄梅戏,作为全国重要地方剧种,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了。在其发展过程中曾有许多名称:黄梅调、黄梅采茶戏、花鼓戏、采茶戏、怀腔、府调、皖剧等等,这些名称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黄梅戏发展的曲折历程,基本上可以看出其发展成因与流传范围,即在成因上是由采茶歌、黄梅调、花鼓戏诸因素孕育而成,在安庆地区流传、发展。陆洪非先生曾上下求索,多方考究,写就《黄梅戏源流》一书,其对黄梅戏的起源提供了几种说法;一是梅子成熟的梅雨季节,安庆沿湖长江大堤未修之前十年九涝,人们在祈求上苍时形成了黄梅调;一是黄梅时节采摘黄梅的劳动曲子;一是黄梅县人在水涝之年来安庆地区唱采茶调乞讨,在当地发展而成黄梅戏。近年来关于黄梅戏的起源有了新的说法,《黄梅戏艺术》杂志曾开展过一争起源大讨论,有学者考证出黄梅县在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大水冲破严家闸的相关文献中无“采茶”记载,黄梅县也不是“每年水灾”。曾任安徽大学校长的怀宁石牌人程演生于民国五年(1916年)出版的戏曲论著《皖优谱》中说:今皖上(安庆)各地乡村中,江以南亦有之,有所谓草台小戏者,所唱皆黄梅调……官司中往往严禁搬演,他省无此戏。”“他省无此戏”,自然道出了黄梅调在当时为皖省惟一性。

当然,起源之争有待进一步去考证。但黄梅戏从地方小戏走向全国,其发展脉络是非常清晰的。

第一阶段是黄梅戏的孕育阶段。在清代乾隆末期至辛亥革命前后。黄梅调在安庆地区流传,与此同时,皖北庐州、凤阳一带的灾民中带来了花鼓灯演唱节目,经过民间艺人的糅合加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声腔体系。

第二阶段是黄梅戏的发展阶段。从辛亥革命至1949年,这期间开始有人正式组织戏班子,“三打七唱”(演出时由三人执打击乐器兼帮腔,七人登台演出)。是其主要表演形式。这些班子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1926年秋,怀宁艺人金老三领班,第一次进省城安庆演出,主要演员有丁永泉、郑绍同等人。1934年,黄梅戏首次到上海演出,既扩大了黄梅戏影响,又与评剧、越剧,淮剧、沪剧等剧种相互交流。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严凤英也搭上民间黄梅戏班子,很快在安庆唱红。

第三阶段是黄梅戏的繁荣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鼓、百家争鸣”的方针,黄梅戏迎来了全所未有的春天,1953年成立了省黄梅剧团,其时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十分重视黄梅戏发展,一批著名的民间演员被充实到省黄梅剧团,陆洪非、时白林等知识分子也介入黄梅戏的创作,使得存在糟粕成份的地方戏向高品味艺术境界升华。随着《天仙配》、《女附马》搬上银屏,黄梅戏空前繁荣。第四阶段是黄梅戏的再繁荣期。“文革”过后,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被打成毒草的《天仙配》、《女附马》再度在全国上映。同时,原来拍成就封禁的《牛郎织女》也在禁闭十年之后与观众见面。黄梅戏再次成为全国人们的最爱,演员阵容中出现了“黄梅五金花”,编剧、作曲阵容也得以扩大。第五阶段是黄梅戏的求索期。进入新世纪以后,电视普及、网络迅速发展,各种文化娱乐形式层出不穷。加之人们生活节奏变快,大多数年轻人不再仅仅是喜爱黄梅戏,黄梅戏剧目上还停留在《天仙配》、《女附马》等经典上,甚至,为了迎合政治需要,为了得到政府资助,排演了一些配合宣传的歌咏之作。虽然拿到了一些政府奖项,但老百姓不喜爱,不认可。黄梅戏的希望在哪?出路在哪?是许多专家探寻的问题。黄梅戏必须培养新的观众,必须精心打造新的经典剧目,必须有继承有革新有突破。从黄梅戏的演变史可以看出,黄梅戏的繁荣时期是一个迫切需要文艺的时代,是百年难得的杰出演员、卓越编剧、作曲同时出现的结果。陆洪非,这个从小就喜爱黄梅调的知识份子,在时代的呼唤中,介入了黄梅戏的剧本改编、创作,化腐朽为神奇,对黄梅戏的繁荣发展功不可没。可以说,黄梅戏成就了他,他也成就了黄梅戏。

雷池文化对陆洪非的影响

雷池文化是指生活在雷池大地上的人们和在外生活的雷池人所创造的精神、物质文明总和。据望江文联主席任春松先生,原博物馆馆长刘富强先生长期对雷池文化的研究结论,雷池文化主要特征体现在军事文化、尽忠文化、尽孝文化、尽义文化、清廉文化、黄梅文化、生态文化等方面。出生在古雷池大地的陆洪非,他热爱文化,喜欢黄梅调,有深厚的知识积累,最早浸润他的自然是雷池文化。这里,着重探讨雷池文化中戏剧文化对陆洪非的影响。望江地处安庆西南,濒临长江,背依大别山。安庆自古文风昌盛,名流辈出。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安庆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明万历年间,昆曲传到徽州、池州、安庆地区,与当地戏曲班社结伴演出,逐渐演化为“青昆时调”、“徽池雅调”。至康熙、雍正时期,徽剧形成了独立剧种,在望江、宿松、潜山、石牌等地形成许多著名的班社,尤以石牌为甚,包世臣作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的《都剧赋》说:“徽班丽、始自石牌。”作为与石牌接壤的望江县,自然戏曲繁荣,名流纷呈,并对戏剧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1995年《望江县志》中《檀萃传记》载“檀萃生平还喜爱戏剧。在北京见梨园雅部衰落,花部崛起,他不以为然,便倡导和鼓励徽班进京。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高郎亭“三庆班”首次入京,嗣后“四喜”、“春台”、“和春”相继赴京,在北京艺坛大放异彩,为后来京剧的诞生播下了可贵的种子。乾隆五十七年檀的云南各地门生齐集昆明鹤桥老郎宫为檀祝寿,邀请望江班主所率“阳春部”到昆明,演剧23出,每出终,合编为《梨园宴和歌》”檀萃女儿芙蓉是梨园名角,名噪京师。 比檀萃更远的龙燮则是清代一位影响深远的剧作家。龙燮(1640――1697年),字理侯,号石楼,又号改庵,雷岸居士。他出身于书香世家,6岁受业于吴廷楷门下,有神童之称,12岁童子试,20岁府学考试均名列第一,此后科举不利。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校正《二十一史》,他的第一部戏曲《江花梦》(《今乐考证》,作《琼花梦》),以曲折的故事情节使剧本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以致在后来近一个世纪内被多次刊印,确定了龙燮在清初作为一名有影响的戏曲家的历史地位。他的第二部剧作《芙蓉城》以离奇的故事情节,表现对被压迫妇女的深切同情。

陆洪非先生对家乡这位先贤非常景抑,早在1966年写了评介文章《龙燮及其〈江花梦〉与〈芙蓉城〉》并发表于1982年第3期《艺谭》,多次向研究戏剧的儿子陆林推介龙燮剧本。他一直珍藏着龙燮《芙蓉城》(龙文手抄本)及《龙燮公传和年谱》,(后来交给时任《文化时空》主编的周春阳,希望望予刊发。周春阳交付龙仲文整理,不久因工作变动,此愿尚未完成。笔者其时得知,联系龙燮后裔中一个老总资助出版,他在台湾答应归国后回话。其时,龙燮剧本被安徽古籍出版社纳入u2018皖人戏曲选刊u2019出版计划,由南师大博士生导师陆林先生点校后由黄山书社正式出版。)可见陆洪非对龙燮的推崇,也可以推断龙燮这位戏剧家一定影响着陆洪非。

当然,在清代的剧坛上,起着影响,推动作用的不仅仅只有龙燮和擅萃。在影响深远的四大徽班进京中“三庆”、“四喜”艺人中望江艺人所占比例较大。乾隆六十年成书的》消寒新韵》载乾隆年间在京花、雅各部优伶中45名最优者,安庆班占9人,其中,望江的彭筏、曹印官与高郎亭齐名。《皖优谱》中记载望江名优的有刘庆裱、檀顺林、檀天禄、董多荣等人。其中檀天禄在道光年间执掌“春台班”,成为班主。

清末,望江京剧繁盛。民国3年,晚期徽班艺人帅普次、沈寅奎等人在石牌设同乐堂,继民国12年望江天乐堂后,陆读诵现许多京剧班社。

在黄梅戏的发展史上,望江更是功勋卓著。黄梅戏最早的流传形式为山歌、小调、清转,嘉庆年间,弹腔艺人吸收其元素后扩大到采茶调、花鼓调。到同治年间,黄梅戏老艺人蔡仲贤等从艺后,才基本上完成黄梅戏的形成历史。

蔡仲贤(1986年―1942年),字国清,出生在望江香茗山南麓。父亲蔡品瑞系业余徽班艺人。他从小喜爱唱戏和山歌小调,由于家境贫寒,10岁时学优砻匠。白天做手艺,晚上随父练戏,并加入徽班。他发现采茶调优美动听后,有意识将微调部分唱腔、动清、程序巧妙精含其中,在光绪七年(1881年)在家乡正式成立采茶调流动班子――长春班,活跃于怀宁、太湖、宿松、潜山、黄梅一带。光绪二十年前后,采茶调在蔡氏师徒的演唱中,逐步形成独特风格的地方小戏――黄梅调。到了清末,蔡仲贤的门下弟子徐焕卿、胡在江、王掌一、董汉文、檀盛云、韦春台、胡普伢等纷纷组建戏班,打着蔡仲紧的招牌吸引观众。到民国初年,杨润保重建长春班,云集了檀盛云、龙腊九等一大批艺人,他的尊称蔡仲贤为黄梅戏鼻祖,长春班的龙昆玉,在师傅杨润保去世后,接下师傅的行头,组建自己的班子,在广泛吸收民间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形成了与从不同的风格。即龙腔的出现,这时黄梅调在流行地区受方言影响,出现了声腔差异,比如太湖的“弥腔”,东至青阳的“南路子”,怀宁的“怀腔”。

龙昆玉后,望江又一位有影响的黄梅戏艺人是胡玉庭,胡玉庭(1889年―1958年,)名卯林,又称“卯林伢”,他8岁丧父,从小帮人牵驴磨面,在面坊师傅那耳濡目染学得了黄梅戏,很快成为名噪一时的艺人,30岁入赘至德(今东至县)香螺,他记忆力好,肚子里戏多,人称他“活戏篓”,经他口述编入《安徽传统戏剧目汇编》的大小剧目共有18种,陆洪非改编的《天仙配》即是其口述本。

与京剧大戏相比,黄梅戏贴近生活为老百姓喜闻乐见,但同时,它具备许多因罩报应等槽柏内容,加上有些台词直白甚至低俗淫靡,为上流社会所不齿,官方更是禁演。清光绪五年(1879年)的上海《申报》记载了其时黄梅戏演出活动:

“皖省北关外,每年有唱黄梅小戏者,一班有20余人,并无新奇足以动人耳目。惟正戏后,总有一二出小戏,花旦小丑演出百般丑态,与江省之花鼓戏无甚差别。少年子弟及乡僻妇女,皆喜听之,伤风败俗,莫此为甚……,屡经地方官示禁,终不能绝,刻下已届秋成,此风又将复炽,有地方之责者,宜禁之于旱也。”

可见,当时的演员过的是半演半乞讨的生活,地位低下,并且为了吸引眼球,不乏在内容上粗俗,在演出上穷尽形相,以求民游子弟观之。望江的黄梅戏第一次得以在官场公演是民国29年,县长范用九哈范氏祠堂送匾,召集艺人演戏庆贺,朱介凡、柯华庭等6人趁机组建同意堂,又称六股堂,以唱演“苦戏”闻名。

可见,黄梅戏要进一步发展,要拥有更广阔的天地。必须有文化人的介入,对它进行修正,扬长避短,陆洪非适逢其时,他出生在戏剧繁盛的望江,从小受黄梅戏的影响,又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出众的戏曲才情。正是他的介入,从整体上提升了黄梅戏的文学品味,保留了黄梅戏的乡土气息,规范了黄梅戏的审美兴趣,奠定了黄梅戏的抒情风格。

对陆洪非的研究现状

由于陆洪非先生为人低调,系统研究其创作的学术文章尚未出现,媒体上发表的一些文章多为介绍其经历为主,少数的为研究其作品。目前,见诸报刊,著名网络的有《陆洪非传》/洪中为《黄梅戏艺术》2004年连载;《黄梅戏的代表人物?陆洪非》/安徽省黄梅戏研究所/《黄梅戏通论》安徽人民出版社;《一路上有你――陆洪非与林青的黄梅情缘》/笑眉/《安徽新戏》2002年第1期,《他,含笑而去》/林青/《黄梅戏艺术》2007年第4期;《风雨相知六十年》/李晴/《黄梅戏艺术》2007年第4期;《沉思生命》/林小青/《黄梅戏艺术》2007年第4期;《静穆的伟大》/王长安/《黄梅戏艺术》2007年4期;《我所认识的陆洪非》/周春阳/《安徽艺界》2007年9月号;《成如容易却艰辛――序陆洪非林青剧本选集》/周春阳《文艺百家》2007年增刊;《追思洪非先生》/朱万曙/《黄梅戏艺术》2008年第1期;《深情缅怀洪非同志》/张萍、潘汉明/《黄梅戏艺术》208年第1期;《何日归计雁寓滩――纪念陆洪非》/周玉冰/《雷池》2009年冬季号;《黄梅飘香?陆洪非传奇》/洪中为/中国文联出版社永2009年11月版。《黄梅戏代表剧目?天仙配》/安徽艺术研究所/《黄梅戏通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黄梅戏代表剧目?女附马》/安徽艺术研究所/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等等。 1.3研究目的陆洪非低调为人,学者风骨,知道他的人不多。但他所改编的及与人合作创作的《天仙配》、《女附马》、《牛郎织女》却是黄梅戏中永唱不衰的经典,影响了许多观众。这些剧目几乎成了黄梅戏的代名词,黄梅戏从乡野崛起,表演上得益于严凤英、王少舫等卓越的演员,编剧上则得益于陆洪非凡之功。“剧本,一剧之本。任何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如果没有剧本提供的艺术创造的空间,其才华都难以施展;任何剧本缺乏优秀的剧本。都不可能得到迅速发展。陆洪非是黄梅戏剧本作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本文试图分析家乡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时对陆洪非的影响,梳理其艺术历程,剖析其对黄梅戏的贡献,在吸引更多进行深入研究,并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上一篇:龙云(作家)

下一篇:蒙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