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仁夫

时间:2024-02-02 08:35:26编辑:雅博君

龙仁夫的个人简介

龙仁夫(1253 - 1335),元朝诗人,字观复,江西永新人。荐为浙江儒学副提举,不就。《江西通志》:学者称麟洲先生。

其博究经史,以道自任。文集不传,诗文与同郡刘岳申、刘诜齐名,而文“尤奇逸流丽”。所作散见于元代文献中。

人物简介

博究经史,以道自任。宋亡,负海内重名,举为江浙行者儒学副提举,未赴。曾主持江浙行省贡举。后任陕西儒学提举。晚年寓居黄州。文集不传,诗文与同郡刘岳申、刘诜齐名,而文“尤奇逸流丽”。所作散见于元代文献中。《皇元风雅?前集》卷二选人其诗六首,以《陈平章席上题琵琵亭》最有名,《隐居通议》等书说此诗为讥讽南宋降将吕文焕而作。《全元文》(第二十册)辑录其文八篇。 龙仁夫从小刻苦好学,博览群书,经传子史,律历阴阳,无不精究,尤其对周易的研究,更有独到的见解,著有《周易集传》八卷,今存。生平事迹见刘岳申撰《祭陕西提学麟洲龙先生文》(《申斋集》卷一二)、《元史》卷一九○、《元诗纪事》卷七。

相关事迹

龙仁夫生于宋末战乱之中,自云:“与诸先侄得于兵燹之后,相保相完,家之幸也。”他从小读书,本想通过科举考试,以求仕进,因宋朝灭亡了,科举废了,老百姓也流漓失所。但他依然刻苦学习,在泰和既教馆又读书。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忽必烈统一中国后,求贤若渴,为笼络汉族文人,令待御程钜夫带着诏书到江南访求人才。龙仁夫吏部初试,相府二试,殿廷三试,文章都中首选,录用为翰林学士承旨。仁夫在翰林院,有“清华才子”的美誉,雪楼(程钜夫别号)送匾,额云:“翰苑菁华”。

尝任湖广、陕西儒学提举,湖、浙、河三省主考。他治学严谨,且善于识才选才。他任湖广儒学提举时,多次主持乡试。经他选拔的人,有许多成为成就显著的知名人士。有一年,湖州岁贡宇文谅参加浙省的解试,一位考官审阅其考卷后,认为不合格。恰逢仁夫负责全路解试主考,他认真复查、审阅考卷,发现了宇文谅的才华,便极力推荐。宇文谅解试得中后参加会试,果然以优等成绩考取贡生,授婺源同知之职。由此,仁夫所得名士甚多,号“一时龙门”,故尊称其为“麟洲先生”。

一天,仁夫和降元的原宋襄阳守将吕文焕及其子弟一起,在琵琶亭饮酒赋诗。仁夫在酒酣之际,席间即兴赋了一首诗:“老大蛾眉负所天,尚留馀韵入哀弦。江心正好看明月,却抱琵琶过别船。”吕文焕的子弟们听了,羞愧得都掩面拭泪,酒也不喝了。吕文焕对此十分恼怒,记恨在心。吕文焕这时的权力很大,着意要把仁夫贬出京城。至元三十年,仁夫调任江淮省饶州路双溪山长(相当于书院校长)。大德五年,调任湖广省武昌县崇阳山长。至大四年,任广西梧州路儒学教授。仁夫潜心研究学问,元延佑年间,朝庭以蒙古字学新一代之制,仁夫因进《古韵辩证》一书,任陕西等处儒学副提举。因为仁夫历任儒学界的官员,结识了不少名士,这些名士景仰仁夫的人格和学问,自己称之为“龙门”。元泰定四年冬,朝廷任命仁夫为主考官,他对侄孙震亨兄弟说:“吾年七十有六,狂驰道路三十七载,尚不以穷达易志”。

第二年致仕,移家归来,升侄之堂,取架上四书训子若孙,以期不辱祖父之教。”第二年春考时,他辞不就职。在戊辰(公元1328年)年冬,从陕西回到永新,纂谱牒 ,撰实录,然后和儿子一起侨居湖北黄冈。晚年携子侨居黄州阳逻,筑室孔子山下,立院讲学(时称龙仁夫书院),为问津书院开山之鼻祖。

代表作品

题琵琶亭

老大蛾眉负所天,尚留余韵人哀弦。

江心正好看明月,却抱琵琶过别船。

诗歌评价:

《隐居通议》:诸吕家于江州,仕宋累朝,穷富极贵。及北兵至,自文焕而下,相率纳款,无一人抗节报国。其后有题诗于琵琶亭者云云 (按:此条引自隐居通议卷十。原引诗在“一日吕老见之挥泪”句后)。一日吕老见之挥泪。语意深婉,信佳句也。或云燕五峰右丞偕龙麟洲谒吕文焕,酒酣,命赋诗,以琵琶亭为题,麟洲赋此讥之,吕老纳贿请改赋,既而好事者流传。

《诗薮》:自义山、牧之、用晦开用事议论之门,元人尤喜模仿,如“夜深正好看明月”云云,“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当年铁未销”,“却爱曹瞒台上瓦,至今犹属建安年”,“中郎有女能传业,传得胡笳业不如”,皆世所传诵。

醉石

净社归来倒石床,醒馀肝胆卧松篁。

行人只赏陶公醉,谁识悲凉述酒章。

(该诗为安徽省黄山市醉石所作)

即席作

菡池边风满衣,木樨亭下雨霏霏。

老夫记得坡仙语,病体难禁玉带围。

诗歌评价:

《辍耕录》:龙麟洲先生过福建,宪府设燕,命官妓小玉带佐觞。酒半,宪使举杯谓曰:“今日之欢,皆玉带为也。愿先生酬之以诗。”时先生负海内重名,雅畏清议,又不能违宪使之请,遂书一绝句云云。于时举席称叹,尽欢而散。

上一篇:陆云公

下一篇:马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