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声儒

时间:2024-01-29 16:34:43编辑:雅博君

马声儒的个人简介

马声儒,1931年10月出生,辽宁本溪人。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师、军、军区作战训练参谋,尔后担任军、师等领导职务。1987年5月任桂林陆军学院院长。1963年授予少校军衔,1988年授予少将军衔,1992年离休,授予解放奖章、功勋荣誉章,授予朝鲜独立自由勋章。

概要

马声儒,1931年10月出生,辽宁本溪人。1949年8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

历任师、军、军区作战训练参谋,尔后担任军、师等领导职务。1987年5月任 桂林陆军学院院长。1963年授予少校军衔,1988年授予 少将军衔,1992年离休,授予 解放奖章、功勋荣誉章,授予朝鲜独立自由勋章。

人物履历

马声儒,1931年10月出生,辽宁本溪人。 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马声儒家乡双岭子解放,1946年国民党军向东北大举进攻,在他的家乡与解放军打拉锯战。第二年,年仅16岁的马声儒便毅然加入了解放军(当时称“ 东北民主联军辽东独立3师”),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后来,马声儒所在部队改编为 东北野战军5纵15师,参加了东北冬季攻势战役、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马声儒先在战斗连队当战士,后调任15师作战科测绘员。 1950年10月19日,马声儒又成为首批入朝作战的军人之一,在 志愿军126师司令部任侦察作战参谋。 朝鲜战争之后,马声儒回国,历任师、军、军区作训参谋,作战科副科长,随后又担任军、师等领导职务。 1987年5月后,任桂林陆军学院院长、政委。1963年授予少校军衔,1988年授予少将军衔,1992年离休。

历史事件

家乡解放

跟着得民心的共产党走

抗日战争胜利后, 八路军从1945年8月开始经由陆海两路进入东北,接受日伪军投降,开始建立人民政权。 3个月之后, 国民党军队也经由秦皇岛进入了东北。东北旋即成为国共两党两军争夺的焦点。在1945年前一个萧瑟的深秋,发生了一场重要的战役,这场战役悄悄改变着很多人的命运,马声儒就是其中的一个。那次战役叫新开岭战役。1946年10月下旬,解放军(当时称“东北民主联军”)坚决贯彻 毛泽东运动战的战略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在辽宁本溪、凤城以东新开岭地区歼灭了国民党52军第25师,那是在强敌大举进攻面前我军第一次全歼敌军一个整师。在新开岭战役后,马声儒的家乡双岭子村,就是解放区了。

“东北民主联军来了之后开始实施 土改,农民都分到了土地,当家作了主人,心里对共产党、 解放军由衷地拥护。 ”马声儒家乡的人民群众掀起了“父送子、妻送郎”参军,保卫胜利果实的热潮。 16岁的马声儒就是在此时投笔从戎,离开了中学和家乡亲人,自愿跟着解放军走上了为争取和平的革命道路。

辽沈战役

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打

马声儒所在的连队参加的第一次战斗是拔掉牛心台国民党207师的一个据点。那是解放军发动冬季攻势战役中的一次战斗。“还记得打牛心台那晚正好是大年三十。 ”马声儒说,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都过年了,但是战士们没有吃的。牛心台在太子河左岸,部队在对岸老官砬子做战斗准备,村民们听说解放军来了,还要攻打国民党,还特意用荞麦面包了饺子给战士们送去。

依托太子河岸的地形,成功袭击了国民党牛心台据点,部队转移时,敌人开始反扑。在马声儒的记忆中,当时每个人的子弹只有10发,手榴弹4枚,必须节省子弹。战士们还发挥小聪明,将高粱杆截成子弹长短状,放进子弹袋,看上去子弹非常多,吓唬敌人。牛心台战斗毙伤敌人30多人,缴获了20多袋面。这一次战斗,用马声儒的话说,算是他戎马生涯的奠基战。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辽沈战役爆发。这场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马声儒讲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10月14日,东野主力开始攻打锦州,经过31个小时激战,全歼守敌10万余人。“那真是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打,枪响的时候就没想过还会活着。 ”

抗美援朝

忘不了战友鲜血染战场

“戎马倥偬铸铁骨”这是马声儒对自己大半生的评价。时光回溯到抗美援朝战争,这似乎是马声儒在讲述中第一次出现哽咽。他说,他永远忘不了战友张浩泽在第三次战役突破“三八”线战斗时血染朝鲜战场的那一幕。

张浩泽是个1943年的老兵,“我还记得,我们在突破“三八”线战斗中,向前转移时,还开玩笑说也许这一去就回不来了。”马声儒的声音不知不觉地低了下去。那一天之后,张浩泽是真的没有再回来。马声儒眼看着张浩泽被地雷炸飞了下半身,冒着枪林弹雨奔到奄奄一息的他身边。看着战友下半身汩汩流着的鲜血,马声儒都不知道该包扎哪里,只好把他紧紧抱在怀里。

那时,张浩泽已经结婚生子,孩子还很小。“我看着怀中的他用颤抖的手在身上的每个口袋摸索着什么,他的眼神非常焦急又无助。 ”马声儒知道,张浩泽是希望从身上摸索到哪怕只是一个小册子,也算他留给在世亲人的遗物,可是,他终究什么也没摸到。这一幕仿佛定格在马声儒的记忆中,60多年后再触碰,依旧清晰如昨。像张浩泽那样,将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朝鲜战场的中国志愿军战士,绝对不是少数。

退休后生活

1992年从桂林陆军学院院长、政委领导岗位 离休后,马声儒不只一次和他的子孙后代讲起这一段过往,“就是希望后来人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那真的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离休已经快10多年的马声儒还是喜欢读历史和 军事读物,还经常练练书法,打打台球。“军史和党史是我一辈子都会关注的东西。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马声儒颇为感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些为了新中国诞生前赴后继的勇士,依然是80岁的马声儒记忆中最为鲜活的存在。

上一篇:马茗伟

下一篇:莫问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