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明朝)

时间:2024-01-28 15:34:40编辑:雅博君

隆庆(明朝)的个人简介

隆庆(公元1567年――公元1572年)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的年号,明朝使用隆庆这个年号一共6年。

关于明朝隆庆皇帝的内容,详看条目朱载。本条目只介绍年号。

在位皇帝

明穆宗朱载j为明世宗朱厚械谌樱感《呕屎螅诩尉甘辏1537年),崩于隆庆六年(1572年),死后谥曰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庙号穆宗,葬于十三陵昭陵,传位于第三子朱翊钧,是为万历帝。

明穆宗朱载j即位时,年已30岁。他长期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中,而他的父亲似乎也没给过他过多的恩宠。他很迟才被立为太子,即使在被立为太子后,也没有享受到作为太子应该享有的地位和待遇。嘉靖帝对他和他的异母弟景王,似乎总是不偏不倚,以至于不少人由此猜测,这位太子未必能在老皇帝百年之后顺利接位。这种经历,对隆庆帝的心理甚至生理,自然会产生很严重的消极影响。按照传统的说法,隆庆帝是一位节俭和仁厚的君主。在隆庆帝在位期间,几乎没有爆发什么重大的变故,隆庆帝得以稳坐皇位六年。这与他的性情是分不开的,由于在作皇子期间处处小心谨慎,很少张狂,从小就养成了贞静、仁义的性情,才使得隆庆帝在位期间,总是避免卷入家庭和朝廷的争执之中,也从来不做出任何重要的政治决断。以至于他手下的那些大学士们,经常要隆庆帝参加一些精心安排的盛大典礼,并以此来树立他的威望。

隆庆帝不愿干预朝廷具体事务的态度,使得他手下那些有能力的官员们能放手去行使朝廷权力,管理帝国。隆庆朝近六年的相对稳定和繁荣的局面,也证明朝廷事务在没有皇帝的干预下似乎也能维持,甚至在某些时候或许能做得更好。万历初期张居正的统治差不多也是这种情形。

隆庆帝的统治风格,实际上也为他幼小的儿子朱翊钧即后来的万历帝的执政初期种下了善根。由于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阁班子,足以应付朝廷事务,因此,冲龄即位的万历帝,虽不能真正行使权力,但仍能依靠这一文官班子治理帝国,不致发生统治危机。但这种做法,也存在缺陷。因为权力中心的下移,最有可能出现以下的两种局面。一是由数位权臣共同掌权,其后果是极易引起文官之间的倾轧或党争,并必然到影响朝政。二是出现一位大权独揽的权威型人物,并由他以皇帝的名义行使皇帝的大部分行政权力,就像万历初期的张居正那样。但在后一种情形下,又有两个棘手的问题难以解决。一是如何保证这位文官独裁者不用手中的特权为自己的圈子或个人谋取私利,甚至威胁皇帝的地位,动摇王朝的根基;二是如何避免这位文官独裁者的权威一旦失去时所带来的各种灾难性的后果。后来张居正的统治经历,不幸印证了这些推测。

在位年号

隆庆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公元1567年1568年1569年1570年1571年1572年干支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

大事记

1567年(隆庆元年)――史称 “隆庆开关”,隆庆皇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 自隆庆元年(1572 年)“隆庆开关”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这70 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涌入中国,共计约3.53 亿两(保守估计,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并且全球2/3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1568年(隆庆二年)――内阁首辅徐阶致仕,李春芳继任首辅。

1569年(隆庆三年)――高拱授文渊阁大学士兼掌吏部尚书,高拱正式控制内阁。

1571年(隆庆五年)――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同年开放通贡互市。从此基本结束了明朝与蒙古鞑靼各部近二百年兵戈相加的局面。

1572年(隆庆六年)――内阁次辅张居正联合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赶走高拱,从此张居正开始与冯保联手把持朝政。

上一篇:马定邦

下一篇:陆延(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