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琳

时间:2024-01-21 19:15:49编辑:雅博君

刘松琳的个人简介

16岁辍学,22岁创办聚成企业培训管理公司。25岁带领企业走在国内同行业最前列,2009年,28岁的他正在积极运作,争取聚成首批创业板上市――这就是刘松琳,聚成资讯集团的董事长,一个被媒体称为“有着羚羊跳跃般的创业经历”的“80后”创业者。短短5年间,聚成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培训课场次最多、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培训公司。

聚成集团董事长

深圳市聚成企业管理顾问公司 董事长

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协会 副会长

深圳市福田企业联合会 副会长

深圳市企业联合会 理事

深圳市福田企业家协会 副会长

中华企业人才培训学院 主任

17岁第一次创业,22岁创办深圳市聚成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25岁带领企业走在国内同行业最前列,2009年,28岁的他正在积极运作,争取聚成首批创业板上市――这就是刘松琳,聚成资讯集团的董事长,一个被媒体称为“有着羚羊跳跃般的创业经历”的“80后”创业者。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刘松琳领导下的聚成集团稳步前进,营业额达到3.4亿。初中都没毕业的他,如何从一个培训业的门外汉,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培训公司的老总?是什么支撑他一直不断向前进步?

2009年4月28日,在深圳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大堂,刘松琳接受了《南方企业家》记者的专访。

4月的阳光,明净、灿烂,透过巨大的透明落地窗,淡淡地洒了进来,让人感觉温暖极了。也许是做过形象设计师的缘故,面前的刘松琳发型一丝不苟,仪容清爽,西装合身得体,侃侃而谈时,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

三次出走,从迷茫到目标

在刘松琳年轻的人生中,有过三次离家出走的经历。刘松琳说,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出走中,他逐渐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祖籍山东荣成县的刘松琳,出生成长于吉林省通化县抚民镇,16岁就辍学了。不是因为家贫,刘家在抚民是首富,也不是因为学习不好,刘松琳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只因为父亲“多读书不如早做事”的信条,小小年纪的刘松琳不得不到家族企业里帮忙,成了一个小老板。

严厉的刘父崇尚的是“当面教子”,教训起儿子来从不顾及情面。偏偏刘松琳的性子与父亲是如出一辙的倔强。1997年,因为一件小事被父亲当众打骂后,刘松琳愤然出走。

多年以后,刘松琳依然清晰地记得挨打离开的那一幕。“你要走,我的家产一分钱都不会给你。”父亲的话并没有威迫到刘松琳,他咬着牙对父亲说,“我就是要饭也不要你一分钱。”

狠话撂下了,可毕竟只有17岁,该何去何从?一离家,刘松琳就后悔了。从没出过远门的他,只知道一条回老家山东的路。于是,带着身上仅有的四五百块钱,他跳上了前往威海的船。

初到威海,没高学历的刘松琳连找个活养活自己都难,不得不从舅舅那里赊酒来卖。开始推销酒的日子很苦,铺货时还屡屡遭人白眼,后来,刘松琳想到让人家先摆着卖,卖完了才结账。这种“先铺货再付钱”的方式在当时当地很“新鲜”。那一年,靠着卖酒,刘松琳赚了二三十万。

就在这时,父亲打来了电话。“儿子,就算我错了,回来吧。”这是刘松琳离家后两人的第一次通话。第一次发现了父亲脆弱的一面,深觉自己不懂事的刘松琳满怀愧疚地回了家。

但在2000年,刘松琳又因同样的原因,再次离开了家。这一次,他没有再卖酒,而是师从毛戈平学习化妆、形象设计。当年,那英、吕燕、马艳丽、李咏……都曾经过刘松琳的手而神采焕然,这让刘松琳很有成就感。可是,正当刘松琳自己也开了个店,事业一步步上升时,母亲的召唤电话来了。“总是事业有点起色时,就被叫回家。”刘松琳有些无奈,却仍是回了家。

只是,这一次刘松琳依然没有在家呆很久。2003年3月,当父亲打电话给他交待事情时,他已经在开往南方的火车上了。这一次,想在更广阔的世界里闯荡的刘松琳,选择了南方热土深圳。

首创培训超市模式

刘松琳的人生,在第一次接触培训业时就开始了彻底的改变,“当时就觉得这是我想要的事业。”

初到深圳时,还没有找到事业方向的刘松琳,一有时间就往深圳书城跑。企业管理、成功励志、商务礼仪……刘松琳硬啃了很多书。后来,刘松琳在其中一本书的光碟上看到了号称“华人第一成功学专家”的陈安之的培训课程广告。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刘松琳去参加了这场培训课。

计算成本是商人本性,刘松琳边听课边在心中算计:现在现场是200多人,如果变成1000多人,每人交3000多元,就是3百多万,若以成本不超过30%算,每个月一场,那10期不就是净赚2000多万?而且人数多了,同样的成本分担下来,学习的费用不就能大幅度降低学习成本,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吗?这个念头,令刘松琳一下子热血沸腾起来。

但2003年的培训市场,一边是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一边是课程价格昂贵,培训产品主要集中在基本层次上,根本适应不了迅速膨胀的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如何才能很好地切入培训业,改变这种矛盾?刘松琳开始苦思。

后来,刘松琳的培训师朋友罗恩和周嵘提出了“培训超市”的概念――让培训课程像超市一样,既便宜又能自由选择。刘松琳不禁眼前一亮,这不就是一条很好的发展路子吗?于是,刘松琳拿出全部的积蓄,与罗恩、周嵘一起,创办了聚成公司。

2003年6月11日,聚成成立,很快就推出了名为“企业学习成功王牌”的学习卡。在刘松琳等3人的设想中,这一模式不但解决了企业的不同层次培训难题,更大幅降低了企业培训成本。因为企业只需办理一张不同金额的学习卡,就可在规定时间内自由选择课程和派送不同数量的员工参加培训。

只是,想法虽好,做起来却往往不是那么简单。

整整两个月,“学习卡”只卖出了几张。而更让刘松琳不堪重负的,是来自各方面的非议。市场和客户认为刘松琳和聚成是骗子;同行也嗤之以鼻,甚至有人放言“聚成能活半年,我把脑袋给他们”。

“我是以虔诚的心态进入这个行业的,可进来了却不是想象中的友好。”刘松琳觉得很委屈,却没想过放弃,反而更坚定了他要干出一番事业的决心。

最初的聚成,只有6个人:3个创始人,外加3个员工。为了介绍聚成模式和课程师资,6个人开着一辆破面包车,四处开研讨会进行推介。保安、文员、财务、老板――身兼数职的刘松琳累了乏了,就在办公室那张从二手淘来的桌子上休息。结果没几个月,可怜的桌子就被他魁梧的身躯给睡塌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8月,聚成在深圳银湖度假村举办了第一堂公开课――“名嘴”张锦贵的“总裁魅力沟通与领导管理”,400多人的现场,反响热烈。

经此一役,“学习卡”开始热销,聚成也开始在业内声名鹊起,迅速壮大。2006年,聚成被评为“2006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第一大品牌”。世界第一行销大师杰·亚布拉罕甚至在2007年世界营销管理大会上称,聚成的员工规模、年开课场次、年培训人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到2009年,刘松琳领导下的聚成,已有会员企业50000余家,员工4000多人,分(子)公司遍布国内40多个省市,每年为社会和企业培训各类人才超过100万人次。

首席“服务员”

“服务员”――刘松琳的名片上,赫然印着这3个字,排在“董事长”之前。堂堂聚成董事长,竟然自称服务员,是否有点贬低自己?

“培训行业的理念就是注重服务,在聚成,服务精神贯穿每个人心中。我当然就是聚成最大的服务员,或者说首席服务员。”刘松琳笑得很坦然。他说,聚成的“服务员”理念从2007年8月正式推广,每个董事和高管都在自己的职位前加上了“服务员”的称呼,以此来加强服务意识。

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培训的公司,首要任务当然是服务好客户。为此,刘松琳从一开始就在筛选老师和课程方面下了大功夫。

“很多企业家在黑暗中前进,没有人为他照亮前路,他看不到想要的东西,聚成就来帮助他,告诉他怎么走。”刘松琳生意人出身,自然了解老板们的需求是什么。因此,聚成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实战为主的课程需求模式。

“我们比较注重效果。”刘松琳说,这是作为民营企业的聚成,与清华经管、北大光华等知名管理学院竞争的主要资本。因为聚成的主要客户是中小企业,而聚成创办6年来的飞速发展,证明了刘松琳的路子走对了。

从最初的“学习卡”开始,聚成一直在不断地创新培训模式,研发新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服务客户。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小企业作为最敏感、脆弱的企业群体,首当其冲。刘松琳提出了“与中小企业一起过冬,拒绝参与衰退”的主张。聚成在继续巩固和提升公开课产品的同时,还邀请十几位世界大师和中外商界领袖从2009年5月9日开始在全国聚成巡回演讲。目前,已经与聚成签约并开始在全国演讲的有:世界实战派营销大师、美国科特勒咨询集团主席米尔顿·科特勒,世界第一谈判大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白宫双料首席谈判顾问罗杰u2022道森,全球第一客户关系管理大师大卫·弗曼多,以及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民营企业教父”郎咸平等。

2009年3月31日,中国股市翘首以待了十年的创业板在千呼万唤下,终于正式启动。刘松琳也正在努力使聚成成为登录创业板首批企业之一。他看重的是,上市有利于聚成树立品牌形象,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聚成创新的动力,但更重要的,这是他建设“百年聚成”的重要一步。

“聚成不是在种花,是在种树。”这是刘松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培训行业对国家、对企业界的贡献很大。如果我们正好有这样的机遇,做成了第一名,又有机会做成百年聚成,那我们当然就得努力把这块牌子树起来。”花,只是昙花一现,但树,却可以基业常青。因此,刘松琳想把聚成做成一棵百年大树。

“我们内部有一个培训口号――服务到客户绝望为止,就是超出他的期望,然后还让他绝望。”刘松琳笑了起来。正是这种“服务到客户绝望为止”的理念,让聚成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并一直在向前迈进。

成功是一种幸福感

“成功是一种幸福感。”刘松琳说,很多人都以赚钱为目的,却不以成功为目标,但光赚钱并不一定幸福。“如果能幸福着去赚钱,这就是高境界了。”

为了能幸福着去赚钱”,刘松琳尝试了不少行业,最终他选择了教育培训业。“卖酒要看人的脸色,做化妆后,也不是人人都会对你有好脸色。但做培训就不同,为人师表,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刘松琳至今仍记得当年开第一场公开课时的情形。一个60多岁的老企业家,听完课后非常激动,给张锦贵和刘松琳各鞠了一个90多度的躬,以示感谢。那一刻,刘松琳深深体会到了自己所做的事是多么的有价值。

不过,并不是找到了想要的事业,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就能幸福着去赚钱的。

刘松琳被媒体称为“有着羚羊跳跃般的创业经历”的“80后”成功创业者,外人看到的,是聚成6年来呈井喷式增长的营业收入:300万、4000万、7000万、1.51亿、3.1亿……看不到的,是刘松琳一步步走来的艰辛。

聚成创立初期,刘松琳还是个培训业的门外汉,为给自己充电,他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培训课;聚成成长中期,因沟通不够而出现了领导层磨合问题,他开始接触心理学;聚成2007年9月开始启动上市工作,他又跑去学资本运作……

“一个很爱学习的人。”这几乎是所有接触过刘松琳的人对他的一个共同的评价。而刘松琳也承认,“我花了很多钱去学习。”刘松琳自认为是个比较上进的人,事实也确实如此。虽然他总是自嘲自己小学毕业,文化不高,但与他交流,你绝对找不到一丝他谈吐上的不妥之处。

工作之余,刘松琳除了听音乐,骑车,最主要的还是看书学习。这样的生活未免有些枯燥。但刘松琳毫不以为苦,因为他的目标是成功,是幸福着去赚钱。

在金融危机中,许多企业就此倒下,聚成却依然稳步前进,从2008年初到2009年4月,新增分公司10家,客户总数增长了1万家。钱越赚越多了,刘松琳却觉得那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一种尊重,“很多企业家都很认同我。”

聚成集团,于2003年成立,总部设在深圳。是国内管理咨询培训行业的旗舰企业,其独创的“聚成模式――企业成功王牌学习卡”为企业节约培训成本90%以上。

公司旗下50多家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员工3000多人。公司面向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培训服务,内容涵盖了企业发展战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团队建设、客户服务、品牌战略、企业文化、国学与现代企业管理研修等企业最需要的十大类别,产品包括大型公开课、在线商学院、华商书院商界领袖博学班、企业内训咨询、精品班、全球商界领袖大讲坛及其他高端论坛等,基本满足了企业和社会各层次人才的再学习需求。现有会员企业6万多家,每年为社会和企业培训各类人才超过100万人次。

公司坚持以“帮助企业成长,富强我的祖国,为世界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为使命,以“一百年只为做好一件事-为企业培养实战型人才,为企业打造商界特种部队!”为宗旨。自设立以来,公司被众多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誉为推动中国管理咨询培训行业的产业化的标杆企业,先后荣获“中国品牌总评榜(1980-2005)百大上榜品牌事件――聚成模式”、“最具影响力本土培训品牌”、“中国培训业十大领导品牌”、2008年度“未来之星――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2009年度全国十佳“创业家摇篮”企业、2009中国最受职业经理人推崇的培训机构、广东省诚信示范企业、深圳市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专业服务机构、深圳市百家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深圳市优秀青年文明号集体等多项荣誉。

刘松琳怎么当老板:我是备用的

刘松琳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80”后,但读书时代下雨天穿打补丁的裤子;他三次负气离家出走,发誓要白手起家,但最绝望时为找一块钱买泡面把住所翻个底朝天,想过自杀。

他创办并掌管着3000多人的企业管理培训集团,自己却只初中毕业,自学成才;他曾梦想成世界首富,如今打定主意要把95%以上的身家捐出去做公益教育,不让贫穷耽误孩子的一生。

刘松琳从投资100万创立聚成,到把集团做成企管培训业老大,他带着团队拼了7年。他对理财周报记者说:“我16岁走上社会,12年才做成这点事儿,不值得炫耀。”

人生第一个大师是父亲

理财周报:你家庭环境很好,为什么辍学?

刘松琳:我家在吉林省通化县抚民镇,是镇上的首富,父亲是个很优秀的企业家。但他性格刚烈,所以我跟他经常对抗,两个男人的较量,针尖对麦芒。母亲很柔,我跟母亲很近。

我从小就是班长、优秀少先队员,挺有光环的,但父亲觉得读书没什么用,初中毕业就不让读书了,我落下了一个心结。而且他动不动就说“他妈的,你给我滚”,我那时十六七岁很叛逆,滚就滚,就出去卖酒,开理发店,卖佛像。现在成熟了,叛逆的心态逐渐少了,但还是不服输。

理财周报:现在矛盾化解了吗?聚成的经营他会给意见吗?

刘松琳:早期很关心,但不干预我,这点父亲做得很好。我上了400多堂课,最后总结跟那些大师学到的东西,发现我人生的第一个大师就是父亲。

他对我非常严厉,从来没有娇生惯养,1994年初中14岁时,下雨天还让我穿带补丁的裤子,做操的时候都怕同学笑。父亲很节俭,这对我影响很大,我现在也经常坐机场大巴、地铁。

父亲还做什么事儿都很有决心,很要强。从小他就对我们说,别人能做的事儿,你为什么不能?我2002年底到深圳旅游,2003年的3月份就再次来深圳开佛像店,也就二十一二岁,特迷茫。记得有一天下班时间我站在天桥上,看到车流穿梭,万家灯火,想到没有一个小窗是我的,没有一辆车是我的,我就对自己说:这么多人都有了,我一定要有。这个决心,是跟父亲学的。

还有父亲的魄力,对我也有很深的影响。领导能力,很重要的都是心智能力,需要在逆境来磨练,父亲对我的心智磨练是很大的,所以我现在特别感恩父亲。

理财周报:如果时光倒流,你会选择现在的路径,还是先读完书走更多人走的路?

刘松琳:我愿意读书,走正常的路。我经常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以前没有读,现在需要拼命读。没有读多少书,造成我的一种心理,老感觉内心缺失,跟有文化的人比矮了一截。所以,现在一直不断学习来弥补自己。

我是留下来备用的

理财周报:开公司当老板不容易,还是做给人上课的生意,你怎么去适应的?

刘松琳:我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进入管理培训行业的。这几年,我听了400多堂课,基本上一个时期一个重点:2003年人力资源,2004年财务,2005年领导力,2006年国学,2007年接触资本运作,2008年开始学马哲,最近我又做了一个20年的学习计划。聚成发展这么快,我怕被企业抛弃。其实,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领导者本人的水平往往会成为企业的瓶颈。

理财周报:在聚成的管理层中,你是最年轻的,跟其他人怎么沟通配合?

刘松琳:人家以为聚成到今天是我自己做了好多,其实不是。我一直认为,很年轻就成功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天才,另一种就是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我是后一种。

我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比如总裁陈永亮是MBA出身,经营过几家企业,我们性格互补,我柔他刚,我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他如果骂了哪个员工一顿,会给我打电话说,“赶紧安慰安慰”。

理财周报:有人说你像刘备,特别懂得用人。你怎么看?

刘松琳:我知道有这种说法,但我的理解是,我就是留下来备用的。现在如果有的课程讲师突然去不了了,我就去做替补。

创业秘诀:磨练心智,脚踏实地

理财周报:聚成最让你踏实的东西是什么?

刘松琳:2003年以来走到现在,早期业务能力突现,金融危机出现、管理层动荡,还有能够取得不错的业绩。这不仅依靠个人,而是管理系统打造出来的,未来的挑战就是产品研发。

理财周报:这么多年来你最顾虑的事情是什么?是管理么?

刘松琳:不是,最顾虑的首先是个人、企业的能力成长速度还不够快。另一个就是,我们一个公司搞得热火朝天,不知道主流资本、市场怎么看我们?怎么变成一个市场的公司,甚至一个跨国公司?

理财周报:你肯定也有很大的压力,怎么去调整和应对?

刘松琳:一个人觉得有压力,有困难,是自己能力不够强。每当遇到压力的时候,就是需要找能力的盲点了。比如,我过去觉得管人很有压力,每个人都各想各的,后来学了课程,知道要建立一种企业文化。我一直是缺什么就补什么,坚持学习,不逃避。

理财周报:很多人都特羡慕你这么年轻就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你对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刘松琳:去一些大学作交流,有学生就说,“松琳大哥,你怎么快就成功了,讲讲经验吧。”我特别想说,第一、我只是起步比较早,16岁出来创业,12年才做了这点事儿,并不是值得炫耀;第二、不要只看现在的结果好像很光鲜,聚成已经是我第四次创业,要看到我经历过的挫折。忽略早期的奋斗过程,可能会误导创业者。

过去我对挫折轻描淡写,结果很多人说我幸运。我最困难的时候身无分文,为了找1块钱买泡面把租的房子翻了个底朝天,结果最后没有找到,想要自杀。当时,觉得没面子,跟老爸说出来创业不要家里一分钱,结果自己连饭钱都没有。

创办聚成之后也不是一帆风顺,去年副董事长周嵘退股,副总裁袁丽军离职,对团队影响特别大。我代表聚成几千员工,自己才二十几岁,心智的磨练是很大的。

我始终觉得,逆境对我是好事儿,磨练心智。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没有这些磨练,很难去担当大事。

第三点建议,一定要落地,鸿鹄之志蝼蚁之行,脚踏实地才能走得远。大学生创业,一开始商业计划特别好,远景非常不错,但好多不知道从脚下做起。王永庆一开始是送大米的,李嘉诚最早是做肥皂盒、塑料花的。我认识一个人大的学生,出来刚开始卖盒饭,后来代理机票。我觉得他做得很好,首先解决自己生存的问题,再图发展。很多人是飞到天上去了,落不了地。

我追求的是简单,还有幸福

理财周报:你的个人财富现在是什么状况?聚成最赚钱的是上课,你好像这几年没怎么上课?

刘松琳:我在深圳买了两套房子,生活算是小康水平。的确没有上课,一直在听课,前年年薪67万,去年我又主动降了,只有48万,交税之外主要是供房。我的收入并不高,现在大家主要把精力放在上市上。

理财周报:你真的是房奴?

刘松琳:是的。买的第一套房子比较小,有能力付现,但朋友跟我说,如果资金有比较好的投资途径,贷款买房更好,我的观念后来就转变了。但是我现在的确没有太多钱,公司近两年没有分红,这两年国内灾难多,我2/3的收入都捐出去了。

理财周报:聚成上市后如果市值100亿,你个人的身家就超过20亿,有没有想过那么多钱怎么花?

刘松琳:的确有人帮我算过,上市之后我个人会有很多钱。但我经历过奢侈和浮华,过了浮躁的时期,不会有什么冲动了。我现在希望一切都尽量简单。

举个例子吧,我们培训行业的讲师一般都有助理,有的甚至带5个助理,有人负责生活,有人负责讲课,有人负责平时工作。我现在一个助理也没有,以前有过,但安排去别的岗位上去了。去外地,人家说请吃饭,我说不吃,在飞机或者火车上吃了快餐;到分公司,一般都不会通知他们,派车接送太麻烦,而且他们总是安排总统套房、豪华酒店,我不住的。

理财周报:你好像曾经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世界首富?现在对钱是什么态度?

刘松琳:是的,现在对财富的渴望没有那么强烈了。当然,我也享受财富带给我的快乐,比如我的嗜好玩手机。但年龄越大,事业越发展,便觉得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成功不在拥有多少钱,如何将个人、企业的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究竟追求什么?最早学成功学,我以为戴名表、开名车就是追求;后来我明白了,我追求的是幸福,家庭幸福,社会幸福。

理财周报:聚成上市之后你会有更多钱,会捐更多出去对吧?

刘琳:我的钱肯定都捐出去,不会留给孩子,留给孩子的应该是好的教育。早几年,我就已经跟我的员工说,我至少是95%的财富都捐出去,让大家来监督我。捐的方式,可能会有很多种,也许会捐出去成立一家基金,没有任何名利的需求,向巴菲特学习。

理财周报:建基金主要是帮什么人?

刘松琳:主要是教育方面的。我不是做扶贫,但小孩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原来打算,40岁以后就完全做公益事业,只要有能力非常好的人,非常愿意让位。当然,我不会放下企业不管,因为聚成做企业管理培训,可以帮到很多企业,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刘松琳:25岁的行业冠军

一位年仅22岁的年轻人,从未涉足培训业,却只花了三年时间,将一个只有6个人的培训企业“鼓捣”成拥有近2000名员工、25家分公司、4家控股公司,培训人次累计达100万人次,服务2万余家企业,年营业额过亿元的培训公司,更被评为“2006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第一大品牌”。

相信很多人都会对刘松琳这位小伙子,和这家叫聚成的公司充满好奇。

挨打挨出来的聚成

“OH,YEAH!”

2006年1月14日下午2点,深圳青年学院三楼,聚成公司大门口,一群着聚成工装的员工在我们的镜头前,手拉着手,齐声欢呼着蹦了起来。要想打听老板刘松琳是谁,很简单,那个叫得最大声、蹦得最高的准错不了。

刘松琳17岁就没能继续升学,不是因为成绩差,事实上他成绩不但好,还是年级第一名;也不是因为家里穷,事实上他家很富裕,还是吉林通化抚民镇的首富。

早年靠酒生意白手起家,刘父没读过什么书,他只信奉一个观念,当时中国富翁排行榜里前十名的人,大多都没怎么读过书,自己的儿子还是越早帮老子做事越好。

于是,17岁的刘松琳很快被父亲拉到家族企业里帮忙。然而,父亲脾气暴躁,性格简单直接,和他意见有分歧的儿子,好几次被他当着员工的面骂得狗血淋头。

一次,因为一件小事,刘松琳忍不住跟父亲顶撞起来,“啪!”盛怒的父亲一耳光把他打得眼冒金星。“你是我儿子就得听我的,不服气就滚犊子!”“滚就滚!”被打红眼的刘松琳转身就走。父亲又补充了一句:“你要走,我的家产一分钱都不会给你。”和老子一样倔强的刘松琳咬着牙转过头来:“我就是要饭也不要你一分钱。”

多年以后,刘松琳依然清晰地记得挨打的那一幕,他承认,放弃家族企业出来创业的初衷就是为了出口气,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不靠他也能活出个人样!如果没有父亲的一巴掌,兴许也就没有后来的聚成了。

车到哪里,人就到哪里。口袋里只有400大元的刘松琳漫无目的的来到了山东威海。下了车,第一次离家的他,连汽车站的出口都找不到。

去应聘,没文凭,当服务员,人家又嫌他长得不够苗条。刘松琳从亲戚那里赊酒来卖,可就连小得只有4张桌子的小饭馆都把他轰了出来。“有什么了不起,我家做得比你们大多了。”稚气未脱的刘松琳眼泪都快掉下来了。那段遭人白眼、走投无路的日子,却也狠狠地锻炼了他。后来,刘松琳想到让人家先摆着卖,卖完了才结账。这样的经销模式在当时当地还没有,对酒店来说很有诱惑力。可没等他把货铺完,已经山穷水尽了。

那天,身上一分钱都没有的刘松琳,趴在租来的清水房地上,寻找几天前掉的一块硬币买方便面吃。找来找去没找到,他颓坐在地板上,连死的心都有了。

正当刘松琳万念俱灰时,传呼机突然响了,一家叫“得意楼”的酒店让他送10件酒。这个传呼一下子让他看到了希望……没多久,他卖的东北粮食酒很快吸引了爱喝酒的山东人,其他的酒店陆续进第二批货。那一年刘松琳竟然靠着卖酒,有了一百多万的积蓄。

一开始就不进红海

1999年到2002年,出于好奇,刘松琳学过美容美发,开过理发店,后来听说广东人好做生意,于是又跑到深圳开起了佛像店。那段时间,他赚钱很容易,也赚得很迷糊,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自己真正想干什么,直到无意中听了一堂号称华人第一成功学专家陈安之的课。

那堂课给22岁的刘松琳留下了两个深刻的印象:一是,这样的课对像他这样的生意人是多么的有用,该有多少人想听;二是,听一堂这样的课又是多么的贵。

当时,培训市场需求如他所想正在快速增大,然而关注的面还比较窄,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传统的123模式(一个讲师,两个助理,三台电话),也适应不了迅速膨胀的经济和企业发展客观需要。

杰克.韦尔奇说,你可以拒绝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不会。第一次看老杰克的书,刘松琳就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开始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课,想把自己之前没学到的加倍补回来。

通过听一堂课,让刘松琳认识了比他还大几个月的罗恩,当时是一位讲师的助理,又通过罗恩认识了在培训业干了5年的周嵘。三个年纪相仿的年轻人,经常相约咖啡馆,聊得火热。

在培训业摸爬滚打多年的罗恩、周嵘,提出“培训超市”概念“为什么搞培训,要把门槛设得那么高,听一堂课动辄好几千,为什么不可以像超市一样,卖的东西既便宜,又能让买的人自由选择呢?”虽然没读过什么书,对培训业也并不熟悉,可刘松琳却与其“臭味相投”,就这样,在深圳宝安南路的一家咖啡馆的交谈,彻底改变了三人将来的命运。

一直想自己从事培训业,却苦于无资金的罗周二人,和第一次认真意识到自己想干什么的刘松琳,很快一拍即合。公司取名“聚成”,寓意“同聚天下精英,共成千秋伟业”。

三人经过更加周密的策划,将“培训超市”的概念进一步形象化,决定推出名为“企业学习成功王牌”的学习卡。企业每年办理一张不同金额的学习卡,在规定时间内可以自由选择课程和派送不同数量的员工参加培训,改变了此前培训业按单次培训计费的模式,更加灵活,也有助于稳定一批企业学员,相当于“把培训行业产业化”、“用工业化流程再创造培训行业”,并且为企业节约培训成本超过90%。第一张学习卡价值10800元,人均每场课在200至500元之间,而之前的培训,最便宜的课一堂都要3800元,5000元以上的占大多数。

聚成要成功,必须把人数做起来,市场需求虽然在扩大,可能认同他们的新模式吗?其次,还要请名师,谁傻啊,花钱来就得听有价值的,可出价高昂的名师们又能认同一家新开的小公司吗?

“他们这是在把水搅浑。聚成能活半年,我把头给他们!”做传统模式都做得很辛苦的同行,嗤之以鼻;“先买卡,后上课?跑了怎么办?”客户也不相信有这样便宜的好事……

聚成模式甫一出现,就几乎被来自各方面的口水给淹死。

刘松琳还记得,第一张学习卡他们设计得像古时候皇上用的令牌,很重的一块铜牌,镀了金,金光闪闪。可整整两个月,就卖出去了几张,还都是罗恩和周嵘的老客户捧场。

那段时间,罗周二人十分低迷,毕竟投的是刘松琳的钱。“松琳,怎么办?两个月才这点业绩,怎么对得起你。我们这几天舌头都上火起泡了。”两人在刘松琳面前说话都低着头。“很好啊,有业绩就说明有人认同我们了。反正我也想花钱出国学习,这些钱就当我留学去了。”其实,当时刘松琳舌头上的泡比他们还多。

两人稳了心,开始定下神来跑市场,跑讲师。靠着他们之前在培训业的人脉,第一堂公开课确定为“名嘴”张锦贵教授的“总裁魅力沟通与领导管理”。随后,陆续有一些名师和聚成签约,他们一方面是给二人面子,另一方面也想试试他们的新模式,毕竟讲大课的那种场面是讲小课没法比的,也非常利于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那时,刘松琳有两张名片,一张印着董事长,一张没头衔,就是业务员。三个创始人带着三个员工,开着一辆破面包车,四处开研讨会,介绍聚成模式和他们的课程师资。几个月来,刘松琳一直睡在办公室的桌子上,直到魁梧的身躯,终于把那张可怜的二手市场淘来的桌子睡塌了。

2003年8月,深圳银湖宾馆,聚成的第一堂公开课如期顺利举办了,一共来了四五百人。来听的人一看,真的开课了,来讲课的人真如宣传的赫赫有名,心里踏实了;来讲课的老师,一看真有那么多人来听,也开心了。虽然,这一堂课足足花了聚成几十万元(按常规给讲师的课时费一给就得是半年),可刘罗周三人却高兴得落泪了,他们清楚,这是证明“整合优质资源,按市场需求开发课程,通过学习卡链接分模块为企业培训团队,为企业从高层到基层员工提供最具价值的培训”的“聚成模式”第一次重要的转折。

从“肯德基”到“必胜客”

从一开始就避开太过血腥的“红海”,创新培训模式,再不断研发新产品和服务,也使刘松琳成为“蓝海”的开拓者,而不是“红海”的竞争者。

第一堂公开课成功以后,紧接着的第二堂更加成功,整整来了1000人。

虽然聚成一面世就被投以怀疑的眼光,但从随后迅速壮大的客户队伍来看,这一模式显然是受欢迎的,如今聚成每年举行的大型公开课已经从最初的36场增加到了现在每年800多场。年度培训企业人次排行全国第一,当年的外行刘松琳已经成为国内培训行业的领头羊。

生意人出身的刘松琳明白,和他类似的客户最需要学习的还是实战经验。一开始,聚成就确定了市场加实战的课程需求模式,整合了全亚洲最顶尖的实战派大师、导师、专家、培训师和演讲大师,课程涵盖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税管理、团队激励、客户服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十几个领域。

“一开始,我们学肯德基,客户自己来拿鸡腿,我们把服务成本还给他们;然后,我们学塔克钟墨西哥餐厅,为客户提供有特色的服务;现在,我们学必胜客,客户点单,我们把热乎乎的披萨送到他们手上。”喜欢吃的刘松琳,也喜欢拿饮食行业的世界品牌来作比喻。对他来说,竞争者不叫对手,叫同行兄弟。他不怕竞争,有了竞争才有行业的大发展;他也不怕被模仿,因为聚成的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

聚成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强大研发部门的培训企业,不仅研发新的课程,还研发新的学习模式。从最初的“培训超市”,又针对爱学习的个人推出了个人卡,本人持卡一年里可无限次听课;面对像移动、中国石油这样的大家伙,又推出了V卡、超V卡,既有系统公开课又有特色内训课;有的企业只想解决例如销售这样的专门问题,于是有了点对点的咨询管理顾问服务;有的人实在太忙,于是又有了便宜实用的网上培训;做得已经比较大的企业,企业家就应该是指定战略的人,而不该事必躬亲把自己累死,于是针对年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董事长、总经理,开起了华商书院,每期只招55人,采取古代游学方式,学论语去孔子故乡,学帝王学去赤壁古迹,学道学去青城山……

听过聚成公开课的人都知道,聚成的员工不仅能歌,而且善舞。一天的课程,内容再好也容易使人疲惫。于是,为了给学员提神,刘松琳想到组织员工自编自导各种舞蹈,还带领大合唱,或者教大家学习消除疲劳的按摩操……气氛十分热烈。门外路过的,甚至疑问:“这里是不是在搞联欢啊?”

刘松琳很重视服务营销,东西卖出去了,之后的服务更加重要。以前的“123模式”,是两个助理服务一个讲师,客户来了听自己的课就成;现在的聚成,给每一个客户都配了一个专门的学习顾问,他们不但负责定期追访、课程提醒,还为客户提供个性服务。比如,这堂课我想了解大致有那些企业到场,有没有我想特别结识的,学习顾问就会给我一个比较准确的名录。

对大都是企业的客户来说,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寻找更多的机遇和学习一样重要。以前的传统培训,由于人力有限无人组织,大家听完课就成了天涯陌路。这一点也早被生意人出身的刘松琳给抓住了。聚成的课结束,都会特意安排半天组织他们交流,还专门建立了企业沙龙。如今,聚成在全国各地搞起了20多个同学会,中小企业老板们同学相称,互相帮衬。从来不打广告的聚成,其业务增长大部分就靠这些尝到甜头的客户口碑相传。

世界第一行销大师说,聚成的员工规模、年开课场次、年培训人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这时,当初那个一巴掌把儿子打出门的父亲又是怎样的一种反应呢?

2006年,山东济南一家大酒店,刘松琳父亲的生日宴会正在举行。当初怀着对父亲的恨和埋怨离家出走的刘松琳,恭恭敬敬地在老人面前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请求父亲原谅自己以前对父亲的莽撞和不懂事。现在的他从来没有如此理解过眼前这个暴躁的男人,他的压力,他的责任和理想,做儿子的何尝不在一一体味。那天,父亲哭了,泣不成声,在刘松琳印象里从未示过弱,更别说流泪的汉子,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哭得像个小孩。“你老爸,在家乡见人就说我那个二儿子做企业如何如何成功,比他老子强多了!”母亲把刘松琳拉到一边,悄悄告诉他。

上一篇:欧平(作家)

下一篇:吕恩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