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友(教授)

时间:2024-01-21 17:30:19编辑:雅博君

刘长友(教授)的个人简介

刘长友,男,博士,1965年2月生,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86年大学毕业;1989年获硕士学位;

1997年获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馆长;

江苏省煤炭学会理事;

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劳动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煤矿安全专家组成员;

采矿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编委。

研究方向

刘长友教授长期从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岩石力学以及高产高效开采与监测控制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主要贡献

首次提出并研究了视采场直接顶为可变形介质的直接顶稳定性及支架与围岩关系,建立了基于上述研究的采场(综放采场)支架与围岩整体力学模型,初步形成了“采区评价与优化―设备选型―工艺设计―岩层控制-监测保障”的高产高效开采相关理论和技术体系,建立了高产高效开采支架与围岩监测控制体系和成套技术,初步建立了高产高效放顶煤开采顶煤冒放与回收的块度理论,形成了提高顶煤回收率的相关工艺和控制技术以及复杂地质条件下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的评价体系。

承担和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原煤炭部煤炭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以及企业重点项目等40余项的课题研究。

主持完成了教育部“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项目1项。

在《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被EI检索10余篇,出版专著《采场支架围岩关系及其监测控制》等2部,参编教材2部。

主要学术论著

充填开采时上覆岩层的活动规律和稳定性分析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regularity of roadway under extremely complic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deep mine and its control

房柱式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及顶板监测

房柱式开采煤柱的承载变形规律及其稳定性分析

高产高效综放工作面端面顶板稳定性监测

采场直接顶对支架与围岩关系的影响机制

采场直接顶的结构力学特性及其刚度

荣誉记录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江苏省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上一篇:吕鹏举(画家)

下一篇:尼古拉·阿扎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