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竹溪(将领)

时间:2024-01-21 02:02:43编辑:雅博君

刘竹溪(将领)的个人简介

刘竹溪,原名刘庆濂,1920年5 月出生于北京市。1922年随父亲刘树勋回祖籍山东省滨县杜店区刘六村定居。 1938年3月,刘竹溪等带领益都(今青州市)车站铁路护路队部分人员,到临淄县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冀鲁别动纵队第二梯队第三大队”,任三大队六中队军需员。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破袭胶济铁路淄河至益都段的战斗。同年7月,“三大队”奉命整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十团;12月,又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十团。刘竹溪先后任三支队二团二营六连司务长、二营军需员,十团司令部秘书等职。1939年5月,参加了著名的刘家井子抗击日军的战斗。同年8月,参加了淄河流域反顽军秦启荣部的战斗。

人物生平

1939年10月下旬,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再次整编,刘竹溪先任三支队特务连副政治指导员,后调任由特务团等部队编成的基干一营一连政治指导员。1940年9月2日,率部参加了在高苑县魏家堡伏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并大获全胜。同年9月,山纵三支队改编为山纵三旅。刘竹溪任三旅七团(习惯称为一团)三营政治教导员。同年10月,率部参加了傅家村、史家村反击国民党顽军赵保原部的战斗,并取得胜利,扩大了清河平原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起,先后参加了解放垦区八大组、义和庄的战斗,为开辟建立垦区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

1942年2月,山纵三旅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清河军区建立。刘竹溪任军区直属团四营政治教导员。同年7月,他率部参加徐家坝战斗和五庄、汀河战斗,打败了日伪军的“蚕食”进攻。同时,为开辟新区奠定了基础。同年9月,他又率四营十一连60余人组成武装大队,先后进入沾(化)利(津)滨(县)地区,配合李杰带领的工作团开辟三边游击区的工作。1943年1月,中共“沾利滨”工委、“沾利滨”武装大队建立,刘竹溪任工委委员、武装大队长兼政治委员。期间,他与工委其他成员一起,瓦解改造“兰花团”、“铁板会”会道门组织;争取当地有威望的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开展广泛的统战工作。同时,发展党员,建立基层党组织和各界救国会团体。1944年春,他率沾利滨武装大队配合第四军分区部队围歼了顽军“赵三营”残部。同年秋,率大队阻击由滨城东援利津守敌的日伪军1000多人,保证了利津城的胜利解放。随之,又配合渤海军区主力部队解放了沾化县的利国镇、富国镇和黄升店。

1944年8月,利津城解放,抗日斗争形势大有好转。因此,中共渤海区党委决定,撤销“沾利滨”三边的党政机构,滨县、利津分别建政。随之,任命刘竹溪为中共滨县县委委员、滨县独立营营长兼政治委员。期间,他率独立营参加了围 歼顽军“小鬼火”残部、伪军韩兆坤旅的战斗,并取得胜利。1945年6月,配合渤海军区直属部队展开了解放滨县、蒲台、北镇等城镇的战斗,歼灭一批日伪军,并取得了胜利。同年8月,滨县独立营扩建为独立团。刘竹溪任独立团副团长。之后,率独立团参加围歼关子珍、刘景良、韩兆坤、杜孝先等伪顽残部的拉网战,毙俘伪顽军2000多人。1945年冬,他率独立团参加了“百日大练兵”,提高了干部战士的军事技术、战术水平,增强了组织纪律性。

1946年5月,刘竹溪率滨县独立团编入到野战部队,并任渤海军区特务二团副团长。同年7月中旬,率部参加了济阳战斗,围歼国民党第一十二军第三十六师一0六团。8月12日,率部又参加了“三打邹平,奇袭齐东”的战斗。1947年1月,渤海军区主力部队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刘竹溪任十纵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五团副团长,率部先后参加了梁山阻击战、上蔡阻击战。1948年6月,参加了豫东战役和陇海路两次破袭战,与国民党正规军作战。同年9月16日至24日,他参加济南战役,在战斗中脸部负伤。同年底,参加了淮海战役反攻阶段的战斗。1949年1月,十纵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第二十八军,刘竹溪任二十八军八十三师二四七团团长。随之,率全团指战员参加了渡江、淞沪、平潭等战役,围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在血与火的年代,他浴血奋战,驰骋疆场,同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反动军队打了许多硬仗和恶仗,参加战斗达160余次,负伤4次,从山东渤海之滨向南一直打到福建武夷山下,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个人荣誉

建国后,刘竹溪长期从事炮兵的训练和组建工作。1950年9月,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第八十四师参谋长。1951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炮兵主任。1952年12月,任第二十八军炮兵司令。1953年8月,任第二十八军炮兵副军长。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56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高级函授系。同年9月,任南京军区一级炮兵射击场主任,1957年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65年离职休养。

上一篇:毛子健

下一篇:孟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