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华

时间:2024-01-20 15:29:44编辑:雅博君

刘永华的个人简介

刘永华(1970 .1-),男,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福建上杭人。曾在1991 年获得厦门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厦门大学历史系历史学硕士学位, 2003 年获得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东亚系哲学博士学位。著作有,博士论文The world of ritualsmicroform :masters of ceremonies (lisheng), 等。其余还有长安大学副研究员刘永华,纪检委书记刘永华等人。

基本内容

曾任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现任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明清乡村社会文化史、中国传统礼仪、法国年鉴派史学述评、西方社会文化史原著选读等课程。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明清已降时期社会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等,同时关注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动向。近年来,从事中国乡村礼仪与宗教科仪本、晚清徽州乡民生活等课题的探讨。曾在1991 年获得厦门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厦门大学历史系历史学硕士学位, 2003 年获得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东亚系哲学博士学位。2010-2011年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历史人类学学刊》《读书》、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The China Journal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国家社会基金项目“明清时代的乡族、乡绅与官僚政治”、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间历史文献与文化传承研究”等科研课题。曾获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各一次,并担任《历史人类学译丛》(北大出版社,2009年至今)执行主编。

著作

博士论文The world of rituals[microform] :masters of ceremonies (lisheng), ancestral cults, community compacts, and local temples in late imperial Sibao, Fujian (China). 待出版。

《中国社会文化史读本》(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马丁·盖尔归来》(译著),纳塔莉·泽蒙·戴维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译著),彼得·伯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历史之岛》(合译校),马歇尔·萨林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福建宗教史》(合著),陈支平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论文

2012 "Daoist Priests and Imperial Sacrific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he Case of the Imperial Music Office (Shenye Guan), 1379u20131743",Late imperial China,Volume 33, Number 1, June 2012。

2011《祭谱与游谱:有关闽西 客家族谱相关仪式的笔记》,《相聚休休亭:傅衣凌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

2011《时间与主义》,《读书》2011年,第7期。

2010《不倦的教诲,不灭的薪火――读杨国桢教授治史五十年纪念文集》,《人文国际》第2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

2010《正德癸酉平阳尧庙改制考:平阳尧庙〈三圣庙碑〉解读》,载《民俗曲艺》第167期(2010.3)

2010《赦罪书的诗学与政治: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的楼案中的虚构》,载《人文国际》创刊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

2009 Review of Brigitte Baptandier, The Lady of Linshui: A Chinese Female Cult. Published in The China Journal, no. 62, July 2009

2009 “民间”何在?――从弗里德曼谈到中国宗教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收入复旦文史专刊之二《“民间”何在,谁之“信仰”》,中华书局,第1-25页。

2008《清初中国东南地区的粮户归宗改革――来自闽南的例证》,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4期(第一作者)

2008《〈文化贸易:清代至是国时期四堡的书籍交易〉评介 》,载《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2008《强盗、高僧和死者的“契约意识”》,载《东方早报·书评周刊》2008年10月19日,又载《书评的解剖》(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第四辑,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年版

2008《 明清时期的神乐观与王朝礼仪――道教与王朝礼仪互动的一个侧面》,《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第32-42页。

2008 《明清时期的礼生与王朝礼仪》,《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九卷,第245-257页。

2007 《道教传统、士大夫文化与地方社会:宋明以来闽西四保邹公崇拜研究》,《历史研究》第3期,第72-89页。

2007《风水:一个社会文化史的诠释》,载《读书》2007年第12期。

2006 Village Rituals, Imperial Sacrifices, and Taoist Liturg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A Study in the Jiwenben (Manuals of Sacrificial Essays) of Sibao, Fujian. 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人物与地域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国立中央大学客家学院主办,第237-287页。

2006《 明清时期华南地区的祖先画像崇拜习俗》,《厦大史学》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第181-197页。

2005 《明末至民国华南地区的族田与乡村社会――以闽西四保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第3期,第52-60页。

2004 《墟市、宗族与地方政治――以明代至民国时期闽西四保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第185-198页。

2004 《亦礼亦俗――晚清至民国闽西四保礼生的初步分析》,《历史人类学学刊》第2卷第2期,第53-82页。

2003 《明清时期闽西四保的乡约》,《历史人类学学刊》第1卷第2期,第21-45页。

2002《 “我们”印第安人与“你们”美国人”》,《读书》第9期,第32-38页。

2000《清代广东“不落家”史料一则》,《民俗研究》2000年第2期。

1998 17至18世纪闽西佃农的抗租、农村社会与乡民文化。《中国经济史研究》第3期,第139-150页。

1998《重利·扬名显亲·中国的资本主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5期。

1997《评〈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载《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

1997《十九世纪南洋华人合会试探》,《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年S1期

1997《中国传统社会基层管理的模式》,《福建学刊》1997年第5期

1995 《关羽崇拜的塑成与民间文化传统》,《厦门大学学报》第2期,第78-84页。

1995《九龙江流域的山区经济与沿海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1995年第2期。

1994 《文化传统的创造与社区的变迁――关于龙岩适中兰盆胜会的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3期,第57-69页。

1993《传统中国的市场与社会结构――对施坚雅中国市场体系理论和宏观区域理论的反思》,《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

1993《宋元以来闽西社会的土客之争与佃农斗争》,《中国社会经济史》1993年第2期。

1991《唐中后期敦煌的家庭变迁和社邑》,《敦煌研究》1991年第3期。

上一篇:刘斯起(1915―2007)

下一篇:宁梓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