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斯起(1915―2007)的个人简介
刘斯起(1915.11―2007),河北容城县贾光乡城子村人。1937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1938年12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主要经历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冀中军区警备旅教导队队长,冀中军区第2团第1营副营长、营长、团司令部作战股股长、参谋长,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第2支队参谋长。参加了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绥军区独立第4旅第11团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第7旅第12团参谋长,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1军3师8团参谋长。参加了晋中、太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陆军第1军第3师副参谋长。1952年8月至1966年5月任青海省军区参谋长。1963年至1967年7月任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文革”中受迫害。1975年10月至1981年8月复任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1981年8月任青海省军区顾问。1983年3月离职休养。2007年10月26日在青海西宁逝世,享年92岁。
军衔荣誉
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62年晋升为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先后参加过百团大战、交城、冀中、太原、解放青海和青海平叛等数十次战役战斗。离休后,仍然关心党、国家和军队的建设,始终保持了一名老党员的政治觉悟和优秀品质。
英雄不老
毅然投笔从戎1936年,怀着一颗渴求知识的心,刘斯起离开家乡容城,只身来到保定上高中。高中时的刘斯起不仅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还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是学校里的短跑高手。一年后,刘斯起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此后还专程到太原,接受军事训练。“七七事变”的隆隆炮声响起时,作为一名有知识、有抱负的热血青年,刘斯起毅然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在河北境内打游击。直至随着廖汉生的解放大军来到了青海。
刘斯起同志舍己为公,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回到过家乡,故乡的山山水水只能在梦中相拥。
就这样,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刘斯起与许许多多的战友一道,积极投身抗日战争,为将日寇驱赶出我们的家园而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战。刘斯起先后参加了大大小小二十几场战斗,目睹亲爱的战友一个个倒在战场上,他满腔的激情在不断升腾,他暗暗立志:一定要将敌人打回老家去。
解放战争时,刘斯起随廖汉生的大军来到青海。从此与青海结下了不解之缘。1952年8月1日,青海省军区成立,刘斯起担任参谋长。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面对组织交付的重担,刘斯起深感责任重大,每天工作结束后,不论多晚,他都会认真细致地做工作笔记。
倥偬岁月刘一兵说,作为参谋长,父亲初来青海那几年是在玉树和果洛草原上度过的。记忆中,父亲根本无暇顾及家,三个姐姐被寄养在保姆家里;他则在老家与爷爷奶奶生活,姐弟四个既渴盼能偎在父亲怀中撒娇,又敬畏父亲身上那种不怒自威的军人特质。
作为青海省军区参谋长,刘斯起的足迹踏遍了青海的山山水水,对他来说,青海的每一株草、每一块石都在他的脑海深处定格。他对青海乃至西北的地形地貌非常熟悉,有着“活地图”的美誉。杨得志总参谋长沿河西走廊考察时,专程派直升机来青海接刘斯起随行,而他也出色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刘一兵说:“20世纪60年代,父亲一行在玉树草原时,有次大雪封山,土路泥泞,司机对地形不熟悉,不敢贸然开车,眼看行程就要被耽误,这时,我父亲站了出来,对司机说,u2018你要是信我,就按着我说的走,保管大家没事!u2019就这样,父亲硬是凭着刻在他脑海深处的活地图,将大家带到了安全地带。”
刘斯起性格直率,从不说昧心话。几起几落的他始终坚持原则,教导子女们要正直,敢于说真话。
在刘一兵眼中,刘斯起既是严父、更是慈父。他并未因自己身居要职,就滥用权力。他从不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亲人、为孩子讨官要官,谋取利益。刘一兵的三姐想当兵,父亲说:“你想当兵,那就通过正常程序报名,我是不会出面说情的。”结果,她没能如愿以偿。1976年,刘一兵在省军区通信站当兵时,宿舍与家只隔一条马路,即使这样,刘斯起不允许他回家,不让他搞特殊化,准许他一个星期回家一次,事先还必须要请假……
闲不下来的老革命1983年,刘斯起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在许多与他经历类似老人选择写回忆录时,他却选择为他人做嫁衣。袁红说,父亲离休后,绝大多数日子是在写材料与开会中度过的,看着父亲成天忙忙碌碌,他们担心父亲的身体会吃不消,老人却乐此不疲,闲着没事做,是他所无法容忍的。
袁红说,父亲为人谦虚,从不向我们提起他的过去,我们甚至不知道他曾有这么一段辉煌的过去。他淡泊名利,从不为自己著书立说。晚年的刘斯起甚至对一位来家里看他的首长说:“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真是给组织添了太多的麻烦……”言词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作者:郭晓芸)
孩子眼中的父亲在刘一兵的记忆深处,他很少在家里看到父亲,甚至连过年的时候都看不到父亲。渐渐地,他对父亲产生了一种敬畏感,他很想像同龄的孩子那样,在爸爸的怀抱中感受一下父亲的温暖;但是,他又害怕见到父亲。一年当中,有那么几天宝贵的时间,刘一兵可以见到父亲,看到父亲身上乌黑发亮的手枪,他恨不得扑上去好好摸摸。但是,看到父亲刚毅的面孔时,他望而却步了。“来,孩子!”父亲爱怜的声音,往往会在这时响起,让刘一兵打消心头的疑虑,扑向那个宽厚、温暖的怀抱。孩子们长大了,一个个面临着工作。可刘斯起并不滥用权力,他告诉孩子们不要依靠任何人,人生的道路只能由自己来走。他的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使孩子们领悟到了许多东西,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努力奋斗。当老人看到孩子们一个个有成就后,一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的刘斯起渐渐老了,当他的子女们在收拾他东西时,发现老人的抽屉中记录了好多战友的情况,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什么时候参加革命,部队番号是什么,在哪个战役中牺牲了等等……但是,他很少说起自己,以至于他们都不太了解当年父亲参加的战役和他那些卓越的战功。(作者:祁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