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好的个人简介
刘老好(1895―1953),原名刘耀俊,涟水县东胡集乡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小时读几年私塾,长大后一向种田。
1950年元月,刘老好出席华东区第一次农业展览会,上了“农业劳动英雄榜”。3月7日,泗阳县劳动英雄陈维芳在《苏北日报》登挑战书,要和刘老好搞互助合作比赛。老好当即召开生产组会议,登报应战。1952年刘老好正忙着筹办农业合作社,不幸染发肝炎病,后转为肝硬化腹水。1953年3月2日逝世。
基本内容
人物简介
他为人厚道,乐于助人,人们称他“老好”,反而把他原名忘了。民国33年(1944)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换工组长、换工队长、农联主任、区农会长、生产推进社主任等职。
民国32年(1943)春,涟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发动全县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刘老好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六户贫苦农民,成立全县第一个换工组,进行集体生产。他被选为组长,一心扑在集体生产上。换工组人多地少,他就组织富余人员出外打工。没有耕牛,就组织人力耕种。缺少肥料,就集资买猪集体饲养造肥。换工组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干劲大,做事快,样样农活都干?在全村前面,发挥了组织起来、集体致富的优越性,为全县贫苦农民做出了榜样。民国34年1月在盐阜区生产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刘老好被选为劳动英雄,曹荻秋主任亲手奖给他一头黑犍牛。.
民国34年(1945)2月,刘老好扩大换工组,将全庄29户农民全部组织起来,成立换工队。他们的互助合作越搞越火红,不仅农田生产搞得好,而且纺纱织布、拥军优屑、支前、动员参军等各项工作都干得出色。刘老好一个人就动员47人参军,受到县、区领导和部队领导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