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童的个人简介
刘小童,作家、编剧、记者,先后供职《华西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新闻媒体,现供职于广东《时代周报》社。
人物简介
从1998年―2005年,在华西都市报担当记者的时间,利用工作空暇,历时七年采访,搜寻全世界,寻找依旧健在、散居世界各地的当年飞越驼峰CNAC(中国航空公司)员工、美军印中联队老兵们,还原一段即将消失的悲壮飞行――抗战时期,中国航空公司、美军印中联队,跨越喜马拉雅、横断大山开辟的驼峰航线。
在那个年代、那个岁月,曾有一群非常的英雄,用非常的胆略,飞越非常的“驼峰”!
以上这句话是《驼峰航线》一书中,作家对驼峰航线的真实写照
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为打破日军封锁,中国航空公司和美军印中联队的空中勇士们,用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在冰雪覆盖着的喜马拉雅山 、横断大山嶙峋峰谷中,闯出一条驼峰航线。在长达三年多的艰苦空运中,中国航空公司和盟军印中联队在损失率超过百分之七十、牺牲飞行员1500名以上的情况下,共出动飞机2000余架次,运送85万多吨前线急需的军需物资,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做出了卓越的功绩。
《驼峰航线》纠正了史学界和网上流传许久的“驼峰航线”是由陈纳德的“飞虎队”开辟的不正确观点,第一次告诉读者,“驼峰航线”是由中国航空公司(CNAC)首先飞越,《驼峰航线》也是迄今为止,全球第一部详细真实地全景、全方位、多角度、大场景地再现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的同类题材长篇纪实文学作品。
《驼峰航线》出版后,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备受好评,新华社、台北“中央社”等多家国内外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发布该消息,刘小童被称之为该段历史的著名学者。
2005年8月,《驼峰航线》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10年,该书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再版。
继长篇纪实文学《驼峰航线》后,他还将将陆续推出《永远飞最后一个航班的人》(陈文宽转)、《父辈的天空》、《中国最后一任机长》等系列长篇纪实文学。
主要作品
成都作家刘小童用7年时间、自费30多万,采访了几乎所有在世的“驼峰航线”上的华人,用激情向这些抗战英雄致敬。
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进入中国的云南和四川省。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驼峰空运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的空运(1942年5月~1945年9月)
先后投入飞机2000余架
参战人数84600人,运送物资85万吨,运送人员33477人,美方共损失飞机563架,牺牲飞行员1500多人,中方损失飞机48架,牺牲飞行员168人。
二战结束后,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描述驼峰航线: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这些飞机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驼峰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