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凯雄的个人简介
潘凯雄,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著名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编审。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历任《文艺报》理论部副主任,《经济日报》副刊部副主任,经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副社长。2008年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著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专著、论集,发表研究论文若干等。
代表作
《蔚蓝的梦》、《2003中国最佳散文》、《2003中国最佳随笔》、《全球经济大盘点丛书》等。
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家。原《文艺报》社理论部副主任、经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副社长。现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著有《蔚蓝的梦》等。 曾主编《2003中国最佳散文》、《2003中国最佳随笔》、《全球经济大盘点丛书》等。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24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任命潘凯雄为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人物经历
潘凯雄是“文革”后较早进入大学的一批人中的一个,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遥想大学时期,他说:“u2018文革u2019时没怎么接触到书籍,上大学后可以说是恶补,海量阅读,对文学的热爱和写作的基础也随之奠定。”
1983年毕业后,潘凯雄进入《文艺报》编辑部,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他主要负责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相关的工作。对于潘凯雄来说,那11年的经历是人生中弥足珍贵的财富,他说:“我的很多为人处事的风格和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是在那11年中形成的。”
上世纪80年代的《文艺报》编辑部,充满着纯粹的文学气息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当时的《文艺报》会集了冯牧、唐达成、丁玲、冯雪峰、张光年等一大批文学巨匠。在这些巨匠身上,潘凯雄感受到了一种真诚相待的气息。“那时候即便是知名的老作家,我们也是直呼其名。遇到问题不论资历和辈分,大家很公平地讨论,甚至争执,对事不对人,一场激烈的讨论后,大家又是一团和气。热情、纯真、充满理想,是我对那时最清晰的感受。”回忆起那时候的工作氛围,潘凯雄的脸上写满了留恋。多少年后,当他执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帅印”时,依然把那样的氛围带了进去,并且一直延续到了如今的工作中。由此,平等、自由的工作氛围,也成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大特点。
奋斗历史
从文学跨入新闻
如果说在《文艺报》的工作,是潘凯雄入世初期个性行事风格形成的阶段,那么,1994年调入经济日报社,又是他人生的一个新历程。
潘凯雄说:“在经济日报差不多9年的时间,是我从一个文艺氛围浓厚、充满浪漫色彩的编辑,到一个全方位采编记者,再到一个出版业人士的转化过程。”在《文艺报》,潘凯雄每天只和文化人、作家打交道,在经济日报社,潘凯雄从基层负责文化专版开始,逐渐扩大了采访、写稿的范围,采编范围涉及了文学、经济、体育等很多方面。
谈起自己作为媒体人的重要经历,潘凯雄不假思索地首推自己的第一次“文化扶贫”。那一次,他跟随牡丹电视机厂的工作人员,协同有关部门去河北歙县革命老区进行文化扶贫。原先计划早上出发,中午到达河北石家庄,下午到达歙县。可是在路途中遇到大雾天气,能见度仅有1米左右,去往石家庄的高速公路封闭,第二天凌晨3点才到达歙县。一路上又冷又饿,疲惫不堪。那时,潘凯雄才知道做记者走进基层是很苦的。
如果说那次“文化扶贫”让潘凯雄了解了北京之外的国情,那么,1998年曼谷亚运会采访,则是潘凯雄品尝到了作为一名外派体育记者的艰辛。亚运会是综合性的运动会,当时报社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只派他一个人去,而且他要负责每天半个版的报道。每天潘凯雄不仅要考虑第二天的版面设计,还要查看比赛进程,“报社的截稿时间一般是晚上12点,但是因为时差原因,有些比赛直到晚上11点左右才结束,只有1个小时的时间写稿”,比赛场地、大巴车上、宾馆大堂等,都成了潘凯雄写作的场所,而且,“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半个月,虽然辛苦但是收获非常大。”
从曼谷回来,潘凯雄的身影相继出现在1998年“抗洪”、1999年“女足世界杯”、奥迪A6的下线、大亚湾核电站等报道现场。
左手写作,右手编辑
潘凯雄在经济日报社的工作业绩,使他进入了经济日报出版社,在经济日报出版社的不俗业绩又使他于2003年被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直做到如今的社长一职。
随着负责的工作越来越多,属于潘凯雄个人的时间逐渐变得少得可怜,但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自己编辑身份的不能放弃,潘凯雄始终坚持着写作和编辑工作。为了督促自己写作,他强迫自己在《文汇报》开办了双周专栏,以每两周不少于千字的进程继续着写作;同时,潘凯雄还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的《当代》杂志一个板块的主编,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编辑的工作。也正是因为其本身浓厚的文化味,让接触潘凯雄的人,都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文化责任感和一种淡然的文人气息。
很多热爱文学的人都是看着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读物长大的。而面对目前日渐浮躁的人心、五花八门的信息途径、相当一部分人逐渐远离纸质阅读的现状,潘凯雄同样感觉到压力重重,但他认为:“我们要始终保有文化良知的底线。现在,许多人热衷快餐文学,目前很多所谓的畅销书就是如此,卖得很火,看的人很多,但看完很快就忘记了,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留存下来。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始终坚持要做就做有价值的东西,无害但无聊无益的东西是肯定不会去碰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每一部作品,至少要做到很多年后你拿出来,仍旧有它的分量。”
既要有优质的作品,又要维持一个大企业的生产,潘凯雄和每一个“人民文学人”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始终坚持以文化良知为底线。
把宁夏文学看成一个品牌
潘凯雄自上世纪80年代在《文汇报》工作时便开始接触宁夏文学和宁夏作家,到目前为止,已接触到很多宁夏本土的优秀作家和作品。潘凯雄认为:“宁夏因为地域、民族等特点,有自己很鲜明的特色,一些青年作家的短篇小说写得非常优秀,也很有自己的特点。这几年,宁夏的文学从u2018绿化树u2019到u2018三棵树u2019,再到u2018文学林u2019,真正印证了那句u2018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u2019观点。u2018西部u2019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成为了一个文化概念,多民族的文化碰撞造就了宁夏作家特有的写作风貌以及写作优势,这些都是宁夏甚至西部文学的核心竞争力。”
潘凯雄很流畅地说出了一系列宁夏作家的名字:张贤亮、查舜、石舒清、郭文斌、了一容。
2010年4月16日,人民文学出版社与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共同签署“人民文学出版社与黄河出版传媒集团联合建立u2018人民文学出版社西部分公司u2019的协议”,两大品牌的重组,对潘凯雄来说是概念又不仅仅是概念。接下来他要做的是,和黄河出版传媒集团一起将这样的合作落到实处,发挥双方的品牌优势,将资源共享和文化传播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