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富媛的个人简介
吕富媛,女,中共党员,在读博士,法学硕士,1968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嫩江农场。现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讲师。
简介
吕富媛,女,中共党员,1968年11月出生于嫩江农场,现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在读博士,法学硕士。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吕富媛 讲师
教育背景:1987,9――1991,6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教系哲学专业 文学学士
1991,9――1994,6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教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革命史)法学硕士
2008,9――至今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职攻读博士
工作经历:1994.6-----2010.12 东北大学工作,(其中1994.9-1998.5 东北大学学生处思想品德教育研究所助教 ,讲师;1998.5-2002.1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系 讲师;2002.1-2011.3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思想品德教育研究所 讲师 期间2002.1-2006.6负责全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组织安排工作,在教育部评估检查中负责的课程被抽检到,为东北大学挣得荣誉)
开设课程:长期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及形势与政策课,承担过行政研究方法,专业英语,中国政治思想史,国外教育发展状况研究等相关课程。研究领域:思想政治伦理研究
发表论文:曾先后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学术交流》《商场现代化》《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方论丛》(人文与社会科学)《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亚洲教育》《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兰台世界》《理论界》等20余家刊物发表论文,副主编或参编伦理学原理、应用伦理学原理、形势与政策教程等多部 。
科研情况:2000年关于在高校建立公共体育管理专业的理论思考和可行性报告(独立完成)获台湾中流文教基金资助;2006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辽宁省教育厅立项课题高等学校的师德及其培养研究; 2007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省党建研究会立项规划课题社会主义人才建设问题研究 ;2008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子课题高等教育区域中心体制机制与政策创新研究负责人; 2008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婚姻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 2009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提高我省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策研究 经费5000; 2009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 东北大学党建研究课题立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008作为项目第二负责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转型时期中国公共政策转移研究 08BZZ019 ; 2010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0BZZ028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要瓶颈及对策研究
获奖情况:1995-1996东北大学优秀学生工作者;2001年东北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党的知识学习竞赛2等奖;2009 沈阳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公开课教学大赛2等奖;2008 东北大学最佳教学创新奖;2008年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 《社会主义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思想道德修养课案例教学法研究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增刊2获辽宁省高等院校2005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张学良在“西安事变”的联共思想 2006年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暨张学良逝世5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 张学良研究会等主办;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德育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6获辽宁省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会三等奖;西方哲人视野中的人诠释 获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运用 获辽宁省高校2005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2等奖;中共辽宁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 辽宁省教育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多媒体课件“精彩多媒体课件”三等奖; 2000,2001, 2007,2009,2010连续5年作为指导教师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并获奖。
国际交流:2008,2009,2010连续3年参加由美国行政学会,中国行政学会主办的公共管理国际会议分别于美国,中国成都,澳大利亚举行提交论文并作分组发言,会议论文入选ISS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