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莱萧特

时间:2024-01-15 18:48:00编辑:雅博君

摩莱萧特的个人简介

摩莱萧特,荷兰生理学家、哲学家,他直接从食物质量推证出人的心理活动,他认为“没有磷就没有思想”,磷元素与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人的聪明才智取决于营养的好坏。主流唯物主义哲学家们把他们的观点贬称为“庸俗唯物主义”。他不是像其他哲学家那样,脱离脑去空谈精神的本质,所谓的“庸俗唯物主义”其实并不“庸俗”,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他们,应该为他们摘掉“庸俗唯物主义”的帽子,应该肯定他们对精神本质以及脑研究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基本内容

摩莱萧特(JacobMoleschott,1822-1893年),荷兰生理学家、哲学家,庸俗唯物主义的代表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和德国医生及哲学家路德维希?毕希纳(LudwigBüchner,1824―1899年)、瑞士博物学家卡尔?福格特(KarlVogt,1817―1895年)相近,不仅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唯一本原,而且进一步认为精神或意识也是物质的、实体的东西。他直接从食物质量推证出人的心理活动,他认为“没有磷就没有思想”,磷元素与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人的聪明才智取决于营养的好坏。主流唯物主义哲学家们把他们的观点贬称为“庸俗唯物主义。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哲学教科书中,也一直是把“庸俗唯物主义”作为一个错误的典型来介绍的。然而百余年过去了,脑科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脑及精神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新进展,这些新进展向我们显示,“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并不是毫无道理的。摩莱萧特所指出的“磷元素与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这其实是一个天才的猜测,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生命化学家王文清教授在《宇宙?地球?生命――化学家眼里的生命》一书中曾特别指出:磷是生命体系中最活跃的元素。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里夫妇(CarlandGertiCori)由于发现与糖原分解有关的磷酸化酶而获得1947年诺贝尔奖;萨瑟兰德(Sutherland)由于提出磷酸腺苷(cAMP)是激素第二信使学说,获1971年诺贝尔奖;克莱柏(E.G.Krebs)和费歇(E.H.Fischer)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u2018可逆蛋白质磷酸化作用u2019,提示了外界生物信息在细胞内传递的基本原理和方式,获1992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磷在生命科学中独特的地位,已引起许多科学家的注目。磷在生命科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作者认为,磷元素和“可逆蛋白质磷酸化作用”极可能在大脑的精神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摩莱萧特关于“磷元素与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的观点极可能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对于摩莱萧特指出的人的聪明才智、人的思想与食物和营养有关这一点。王文清认为,他的这一观点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大脑是一个思维器官,它在工作时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如果人体不能向大脑供应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那必然会影响大脑的思维功能,必然会影响人的聪明才智。例如在高考前夕,许多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准备了许多好吃并且富于营养的食物,希望通过补充营养来提高大脑的思维功能,这是很有道理的。美国和瑞典的科学家先后发现:犹太人之所以智商超群,与犹太民族饮食中的一种能够激发记忆能力的物质有关。

由于受历史条件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摩莱萧特等人把大脑产生精神的过程描述成一种简单的、机械的过程,他们其他的一些哲学观点也存在着片面或错误之处,但是他们对大脑基本工作方式和精神本质的认识并不是毫无价值的,相反,他们能在19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观点,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摩莱萧特不是像其他哲学家那样,脱离脑去空谈精神的本质,所谓的“庸俗唯物主义”其实并不“庸俗”,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他们,应该为他们摘掉“庸俗唯物主义”的帽子,应该肯定他们对精神本质以及脑研究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一篇:刘金涛(研究员)

下一篇:刘欣(东北师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