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嘉生

时间:2024-01-15 15:36:48编辑:雅博君

梅嘉生的个人简介

梅嘉生(1913―1993),江苏省丹阳市人。一九三八年参加新四军。一九三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9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人物简介

(1913―1993) 江苏省丹阳市人。一九三八年参加新四军。一九三九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丹阳游击纵队第三大队大队长,新四军挺进纵队第三团团长,苏皖支队副司令员,新四 军教导总队中级干部队队长,新四军第一师三旅参谋长,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苏中公学教育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军区副参谋长,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第一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参谋长, 第三野战军二十三军副军长兼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参谋长、第一副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部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华东军区战史编辑室主任,东海舰队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战争经历

抗日战争

他在青年时期,亲眼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逐步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上海东区义勇军军事训练。“七·七”事变后,回家乡组织游击队,任丹阳游击支队大队长,进行抗日活动。民国27年(1938年)8月,随部队编入新四军,次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梅嘉生历任新四军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第四支队支队长、挺进纵队第三团团长,新四军苏皖支队副司令员、南通保安旅副旅长、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参谋长、第四分区参谋长兼启海警卫团团长、第二军分区司令员、苏中公学教育长等职。在此期间,他直接领导和指挥过多次反“扫荡”,带领部队与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极其残酷的斗争环境中,紧紧依靠抗日军民,创建、保卫和扩大了扬州东区抗日根据地,培养了大批干部,为后来大军北渡创造了有利条件。

民国29年(1940年)初,他奉命率部西进津浦路东,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经过半年多的频繁战斗,取得了反顽斗争的胜利,并打通了东西两块根据地的联系。同年年底,他被派到外围部队南通保安旅工作,在异常复杂的情况下,坚决执行上级指示,对该旅全部进行了改编。尔后又在苏北长江沿岸一带坚持斗争数年,并开辟了新区。在激烈的战斗中和危急的情况下,英勇善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梅嘉生历任苏中军区副参谋长、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新四军第一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参谋长、二十三军副军长、第三纵队队长等职。 先后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涟水、枣庄、莱芜、孟良崮、鲁南、淮海、渡江和解放上海等战役。特别是民国36年夏季,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他奉命率部与兄弟部队一起在外线出击,钳制敌人北进。在危急关头,主动承担艰巨任务,沉着指挥,与数倍于己的敌人苦战半个月,终于突出重围,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受到上级的表扬。梅嘉生善打硬仗,屡建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越南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梅嘉生受命赴越南参加军事顾问团的领导工作,历任军事顾问团参谋长、第一副团长等职,在长达5年的岁月里,他忠实地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克服重重困难,在越南人民一起英勇抗击法帝国主义侵略军,参与组织指挥了边界、中游、西北、奠边府等多次重大战役,为 越南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荣膺越南政府授予的二级军功勋章。

海军工作

1955年5月,梅嘉生调海军工作,任海军航空兵副司令兼参谋长,为海军航空兵部队的建立和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59年任华东军区战史编辑室主任。1964年任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在此期间,参与指挥了崇武以东海战,取得了击沉台湾国民党海军“永昌号”炮舰、击伤“永泰号”猎潜舰的战绩。1975年8月,他担任海军副司令员,在海军党委领导下,继承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注重调查研究,经常深入部队指导工作,对部队大胆管理,严格要求,为提高部队军政素质和战斗力,为海军的现代化建设,为捍卫祖国的领海主权,建立了显著的成绩。

梅嘉生于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奖章。曾当选为上海市第六届政协副主席。

1993年9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爱情故事

梅嘉生从小好学,到上海工作之余,他抓紧自学。他发现自己的英语是个薄弱环节,而在上海闯世界,英语的用处太大了。他用自己积攒的钱,报名上了英语夜校。在夜校,梅嘉生遇见一位美丽温柔的姑娘周政。

周政,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小姐,比梅嘉生大一岁。周政聪明伶俐,喜欢读书,周政从宁波来到上海读到小学毕业。周政20岁出头的时候去上一家夜校。在夜校里,梅嘉生一开始通过问问题和周政接触,最后勇敢地向周政递上了告白信,虽然一开始失败,但他不气馁,一直坚持。后来,梅嘉生告诉周政,自己不上夜校了,他已经依据广告考上了近郊真如的华夏大学附属中学,他要读书读出一个样子来。从此,梅嘉生的身影从夜校消失了,而他和周政的爱情也在那以后成熟了。

上世纪30年代初,日军占领中国东北三省,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了,激发着每一个关心祖国命运的青年。中国会不会沦陷?中国将走到哪里去?华夏大学附中,梅嘉生的思想急剧变化。不过一年光景,梅嘉生来信告诉周政,作为一个中学生,却年过20岁,这年纪显然太大了。但是对于中国的未来,他还正当年。在此国难日益迫近之际,他不能再读书了,他已投考南京陆军学校,学装甲兵,投笔从戎。 对梅嘉生的思想变化,周政感到吃惊。她不知道梅嘉生的今后还会怎样?她在信中询问梅嘉生,你读书没有多久又去军校了,如此多变,你和我的关系还变不变?天下像我这样的姑娘你是找得到的,如有考虑,尽早定夺。

她等来的,是梅嘉生的一封急信。由于战争,这封信没有保存下来。而信中之言,经过几十年岁月的淘洗,将近80岁高龄的周政还记得信的结尾是:“一切等等,皆不如其人(指周政――作者注),我要把心捧在手里你才相信啊!”

对周政来说,这当然是一次对命运的重大选择。作为富家小姐,她要选择一个生活优裕、收入颇丰的夫婿只消在父母询问后点一下头就够了。但是,她在父亲的支持下选择了梅嘉生――这个家境清寒、从苏南农村到上海来闯世界最终又选择了戎马生涯的青年人。同样是在几十年后,辗转于病榻之上的周政对本文作者回忆:“在当时,面临生活的选择,我没有去想梅嘉生的穷。穷不要紧,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它;也没有更多地考虑文化上的差距,因为我的文化程度也不高,文化水平也可以通过努力去提高。我希望的是他永远不要变心。”

在人类生存的这个五彩缤纷的星球上,唯有感情世界是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的,百岁人生漂泊间,真情唯有两心知。

周政成了梅嘉生的重要经济接济者。5元、10元的汇款不断地汇往南京。最多的一次是350块大洋,在当时也算得上一个大数目了。原因是梅嘉生突发奇想,打算从军校退伍,自己开办一个养鸡场,为此写信请周政支持。

梅嘉生正为选择人生之路苦苦求索的时候,爆发了“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很快将战火燃近南京,梅嘉生所在军校南迁了。何去何从,梅嘉生再一次面临选择。

周政赶到南京,和梅嘉生一起商量。梅嘉生对周政说,他想留下来。热血男儿,又是一个经过了军事学习的青年,国家生死存亡关头,理当舍生忘死。梅嘉生下决心了,回丹阳故乡,去拉起一支武装,抗日图存。

在南京,梅嘉生和周政结婚了。婚礼非常简单,只请了几个最要好的朋友。

婚礼刚结束,日军轰炸机飞临南京上空。一片兵荒马乱中,梅嘉生、周政走出石头城,向丹阳而去。

在家乡胡桥一带,梅嘉生在青年中组织抗日武装。周政拿出自己的积蓄,再加上父亲周惠良又从上海寄来的数百元钱,他们从国民党散兵手里买下10来支步枪。这时,共产党员管文蔚也在自己的家乡组织抗日武装。管家离梅嘉生的村庄仅3里路,遥遥相望,1937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梅嘉生找到了管文蔚,商议组织武装抗日自卫。1938年春,丹阳仙桥镇成立了自卫总团,管文蔚任总团长,梅嘉生任镇北分团团长,管辖几个村庄的自卫团。自卫团成立不久,就由梅嘉生率领,到丹阳以东的陵口伏击日军的火车。

1938年春,自卫团的一部分渐渐发展成脱产的地方武装,梅嘉生任第三大队大队长。1938年夏,率部挺进江南的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派政治部主任刘炎来到丹阳,将丹阳自卫总团改编成丹阳游击纵队,梅嘉生所部从此编入新四军序列。1939年10月,梅嘉生部上升为主力部队,梅嘉生任新四军挺进纵队三团团长。这时的梅嘉生入了党,他指挥的部队经历了多次战斗。梅嘉生的军事才能在频繁的战斗中迅速展现出来了。

在残酷的战争中,周政的经历令人慨叹。1938年,女儿丹波出生,周政在战火中抚育女儿。周政先后担任过部队的文化教员、保管员、保育院长,大部分时间和部队一起南北征战。一个身材娇小的富家小姐,就在战争的血海中行进着。

有一年冬天,她所在部队被日军包围,在激烈的突围战斗中周政冲了出来,赤脚数次跋山涉水,一连走了三天三夜。她几乎没有吃什么东西,倒下了。教导员为她买来了一个胡萝卜,周政吃了下去,竟奇迹般地又能抬腿走路了。

经过10余年征战,36岁时,梅嘉生已经是副军长了,他是新四军中晋升最快的几名将军之一,深受名将粟裕的器重。

在夺取全国胜利之后即刻奉命出征越南,梅嘉生虽然感到意外,但作为军人,他坚决从命。就他内心世界而言,他还真有些舍不得硝烟弥漫的战场。他好读军事书籍,更从切身经历感受到,战场才是将军的成功之处。

这时,让他有些难以割舍的倒是自己刚刚稳定下来的家了。进入南京后,他终于在南京小营的一座小别墅里安下了家,和夫人周政、女儿丹波,还有养子云波生活在一起。说起儿子,这是梅嘉生和周政对战争的奉献,由于抗日战争的残酷环境,他们把在丹波之后降生的儿子寄养在农民家里,由于生活条件差,生病后得不到及时治疗,孩子夭折了。

由于这层关系,丹波被视为掌上明珠,在解放战争中,一旦条件许可,梅嘉生就把女儿带在军中。每当战事稍歇,警卫员会拍马而来,将丹波接到父亲身边去相聚。建国了,梅嘉生的打算是,要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把因为战争而耽误的功课补回来。

现在梅嘉生要去越南了,这位在战场上坚毅果敢的将军一下子变得充满了温情。就连去北京领受任务,梅嘉生也带上了女儿。甚至在毛泽东会见顾问团军官那天,梅嘉生也把女儿带到了中南海门口。在那里,女儿被挡住了,噘起了小嘴,他只好派人把她送回住地。事后丹波还满不情愿地对梅嘉生说:“现在是怎么了,不让我进。前些年在战场开大会,刘副主席、朱总司令讲话,我不都在他们身边走来走去吗?”

梅嘉生只好对女儿说:“那是过去,现在我们胜利了,一切都要正规了。”

从北京回到南京短住的那几天,只要一有机会,梅嘉生就要和丹波、和周政在一起,带着女儿散步,为她打热水洗澡。而丹波看到母亲为父亲打点行李,频频流露出不安的神情。这一切,梅嘉生的警卫员周洪波看了都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临出发之前,梅嘉生还驱车丹阳,回故乡看望了母亲。母亲和四周乡邻以家乡的芝麻汤团招待了梅嘉生。在自己长大的屋子里过了一夜,梅嘉生和母亲告别了,他趴在母亲的耳边大声说:“妈妈,你有什么事就给周政写信吧,她还在南京,会照顾你的。”

乘火车离开南京的时候,顾问团军官的妻子们都去送行了,月台上哭声一片,丹波也哭了,但是周政没有哭。战争年代里过多的离别已经使她变得特别坚强,她久久地凝视远去的火车,直到它消失在绿色的远方。

一年以后,周政也来到越南,成为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工作人员,直到日内瓦协定签字以后才回国。

梅嘉生是一位英俊的将军,在越南征战回国休养的时候,曾有一位年轻美丽的护士倾慕梅嘉生,被警卫员周洪波看在眼里。那是一个崇仰英雄的年代,周洪波委婉地告诉姑娘,将军的心已被一位优秀的女性永远地占领了。而梅嘉生呢,感觉到年轻姑娘的倾心后,淡淡一笑,即带领周洪波回到了越南战场。那时,奠边府战役即将开始。

梅嘉生夫人周政于1990年去世。辞世之前,她在病榻上与作者细细讲述自己与梅嘉生度过的一生。她说:“虽然一生动荡,但是我经历了许多,看到了许多,一生没有虚度!”

上一篇:刘晓妮(演员)

下一篇:刘晚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