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龙(医生)的个人简介
刘迎龙(1952年4月-),男,生于山东荣城,198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
擅长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如房缺、室缺、肺动脉闭锁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儿童和成人,如房缺,室缺,四联症以及二尖瓣成形的患者想做右腋下小切口,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肺动脉闭锁,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三尖瓣下移,肺静脉异位引流等。
个人职务
管理职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原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病中心主任、先天性心脏病研究室主任
学术兼职北京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
北京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先心病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科技奖和中华医学青年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卫生部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就
科研项目ACE2-Ang(1-7)-Mas轴在肺血管重构过程中的内皮保护机制
深低温停循环诱导SUMO2/3化蛋白表达:一种新的内源性脑保护作用机制
法舒地尔逆转大龄大动脉转位肺血管重构的实验研究
经液氮保存具有活性的同种人工心脏瓣膜组织工程学研究
诱导白细胞凋亡对体外循环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项目成果在先心病外科作出突出贡献。负责和指导“九五”、“十五”、“十一五”等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20余项,多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奖项。临床方面,年门诊量3000人次,年手术量达1000余例。创新技术10余项:通过对法洛氏四联症高危因素分析,扩大了法洛四联症根治术适应证,使手术死亡率大幅下降;首创术中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实施肺保护技术;率先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患者行诊断性治疗;对改良房坦、肺静脉异位引流等手术进行了术式创新;优化了超龄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复杂大动脉转位的手术适应证;首创经右外侧小切口矫治房、室间隔缺损及法洛氏四联症等心脏畸形的微创术式,减少患儿身心创伤,目前已手术万余例;率先开展了肺动脉融合术治疗肺动脉闭锁的研究,推行联合介入操作治疗肺动脉闭锁的相关技术研究。
积极推动先天性心脏病三级防治网络系统的建立。十八年来在中国20余省市106家医院手术示范和技术指导,以带动全国重症婴幼儿先心病外科治疗的整体发展水平,特别是对缩小东西部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获得荣誉
2000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