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银清(1902~1975)的个人简介
刘银清(1902~1975),原名刘世卓。九里乡涔南村人。家庭出身贫寒,青年时在临澧、安乡、澧县和湖北石首等地做长工多年。1931年4月,在新安参加工农红军,初在警卫团三营当通讯员;同年8月,在桑植加入共产党。曾任红三军独立团营长、团部和第五师政治部地方部干部;长征达到陕北后,历任县游击大队长和一二O师警卫排长、招待所长、营长、兵站站长、师司令部留守处主任等职。
简介
刘银清(1902~1975),原名刘世卓。 九里乡涔南村人。家庭出身贫寒,青年时在临澧、安乡、澧县和湖北石首等地做长工多年。1931年4月,在 新安参加工农红军,初在警卫团三营当通讯员;同年8月,在 桑植加入共产党。曾任红三军独立团营长、团部和第五师政治部地方部干部; 长征达到陕北后,历任县游击大队长和一二O师警卫排长、招待所长、营长、兵站站长、师司令部留守处主任等职。
经历
刘银清虽目不识丁,但足智多谋、勇猛顽强,能出色完成任务。1933年,他升为红三军独立营营长。3月某晚,贺龙令他带领独立营,当晚拿下盐井张家场,配合兄弟部队出击,营部决定由他率24名马刀手,夜袭张家场。他们旗开得胜,共干掉敌人3个排,缴获长短枪55枝。战斗刚结束,便去增援谭必东部,奇袭申津渡。申津渡是湘鄂边界要塞,敌方由一个独立营死守。五更月落,他们全营出动,越过前沿封锁线,层层包围敌营;20名爆破手分途埋伏在3个碉堡下,顷刻3个碉堡被炸毁,营内敌人乱作一团;埋伏在两则的红军一齐开火,敌四处乱窜,在紧张时刻,卢冬生带领手枪大队前来增援,这营敌军遭到全歼。
不久,刘编入红七师第一团。是年冬,该团在石门磨岗隘被一个师的敌人包围。当时积雪三尺,处境十分严峻。何炳英政委召开各营干部紧急会,研究突围对策,决定由刘营担任尖刀营。用声东击西的战术,首先向南突围,诱敌南集,另外两营伺机从东北突围。刘营经过艰苦的浴血奋战,保卫二、三营安全突围,该营却陷入重围,最后弹尽刀折,仅剩下他和另外17人。因敌人想从他们口中取得情报,便用人墙将他们逼进一条积雪沟里而被俘。但敌人毫无所获,最后将他们五花大绑,由18个士兵押送大庸县城。到达大大庸河边,桥板上结着坚冰,行走很滑,敌兵不敢过桥,要他们背驮着涉水过河,刘银清用眼示意要大个子老吴走在前面,刚到河心,老吴就把敌人抛进水中,其余17人跟着照此办理,在水中经过一场生死搏斗,将敌人全部杀死,他们得以生还。此后,他跟着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 长征,南征北战,多次负伤,累建功勋。
病逝
1950年10月,他转业地方,任临澧县民政科副科长多年。“文革”中,身心受到严重摧残,长期卧病,于1975年元月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