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诗人)的个人简介
摩尔是美国现代诗坛上的著名女诗人,她出生于1887年,家族世代都为教会工作,祖父当了27年牧师。1904年,摩尔在一所女子研究所毕业,又在一个商科学院学习过打字和速写。后来她碰上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顶 替了一个退职教师的位置,在一所印第安学校任教3年多。
人物简介
摩尔是美国现代诗坛上的著名女诗人,她出生于1887年,家族世代都为教会工作,祖父当了27年牧师。1904年,摩尔在一所女子研究所毕业,又在一个商科学院学习过打字和速写。后来她碰上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顶 替了一个退职教师的位置,在一所印第安学校任教3年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摩尔一家移居纽约,她在纽约公共图书馆兼职。从那时起,她才开始发表诗歌,1924年获“日规奖”,由此,转入日规杂志社担任执行编辑。
摩尔有一个奇特的作诗习惯:她专门浏览全国各地的科学杂志,商行广告,或是从政府组织规程中找她所需要的材料。每遇到她以为好的材料便剪下来,投入饼干箱内,以后取出,慢慢制成诗歌。她也喜欢将百科全书上的资料变成诗歌。摩尔也因其诗的怪癖,被人们称为诗坛“怪才”。她是美国现代派诗人中“物体派”的领衔人物。
摩尔的诗奇谲怪癖,晦涩难懂。艾略特称她为“少数对英文诗歌有永久贡献的诗人之一”。
人物生平
玛丽安?摩尔(1887-1972),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柯克伍德城。她的父亲约翰?弥尔顿?摩尔是一位建筑工程师和发明家。然而她从没见过她的父亲――在她出生之前,因为自己的一项无烟锅炉设计失败,弥尔顿?摩尔受到严重刺激,以致神经错乱,住进了马萨诸塞州的精神病院。摩尔和她的哥哥从小跟随母亲玛丽?沃勒住在外公家,她的外公是柯克伍德城长老会中一个博学的牧师,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给了摩尔和她的哥哥很深的宗教影响。
在摩尔的父亲疯掉之后,摩尔的母亲显示了非凡的独立性。她回避了摩尔父亲家族的帮助,长期担任英语教师,以此养活两个孩子。据说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教师,深受学生喜爱,她的文学趣味,她对语言的挑剔与讲究,极大影响了摩尔的语言品味。
在摩尔的外公去世之后,他们移居到宾夕法尼亚洲的匹兹堡,其后又移居到卡莱尔。摩尔在卡莱尔读完高中,1905年,进入布林莫尔学院。在大学期间,她修读了历史,法律和政治学等课程;她在学院举办的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九首诗,其中包括《水母》一诗。1909年她获的文学学士学位。这时的摩尔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多设想。她在生物学和生物组织学方面的实验研究使她曾打算学习医学,她还有过当画家的理想。最终,这些爱好使她爱上了形态复杂的动物,并终身迷恋精确细致的表现手法。在卡莱尔商业学院学习了秘书课程之后,她在卡莱尔的美国印第安工业学院教授簿记、速记、打字、商业英语和法律等课程,这一教书生涯持续到1915年。虽然她自认为并不适合教书,但她的教书成就依然可观,美国最著名的运动员詹姆斯?索普即是她的学生之一。
1911年夏天,摩尔和她的母亲前往英格兰、苏格兰和法兰西等地旅行,在旅行途中,她们参观了格拉斯哥、牛津、伦敦和巴黎的艺术博物馆。1915年,摩尔开始专职发表诗歌。其中,在《自我主义者》(Egoist)杂志发表了7首诗(包括《致“进步”的灵魂》一诗,这首诗显示了她早期诗歌中押韵、单音节句等形式特征)。《自我主义者》杂志是杜丽特尔(H.D.) 在伦敦主编的一本双月刊杂志,专门介绍现代意象派诗人,杜丽特尔欣赏他们的诗歌作品中表现出的敏锐与凝炼。在《诗:一本诗歌杂志》(Poetry:A Magazine of Verse)上摩尔发表了4首诗(包括对大卫的赞美诗《美妙的竖琴》,以及关于罗伯特?布朗宁和乔治?肖伯纳的两首诗),这本杂志主要介绍迅速成名并被大众喜爱的革新派诗人。在《其他人》(Others)杂志上摩尔发表了5首诗(包括关于威廉姆?布莱克和乔治?摩尔的两首诗),这时,阿尔弗雷德?克瑞姆伯格(Alfred Kreymborg)正担任《其他人》杂志的合作主编。在这些年里,摩尔阅读了一些先锋派诗歌和相关评论,开始发表对诗歌的独立见解和评论文章。
1916年,摩尔和她的母亲从卡莱尔移居到新泽西的查塔姆,去帮助她的哥哥照管房子。这时她的哥哥已经从耶鲁大学毕业,做了一名长老会牧师。1918年,他加入美国海军,成为一名随军牧师,摩尔和她的母亲便移居到了曼哈顿。这段时间,她和克瑞姆伯格、摄影师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和威廉姆?卡洛斯?威廉姆关系密切,也受到H.D.、艾略特和庞德等人的欣赏。在摩尔毫不知情的情况下,H.D.在情人比来赫尔(Bryher)的赞助下,挑选了摩尔的24首诗,为她出版了一本题为《诗集》(1921年)的小诗集,其中包括在《自我主义者》杂志上发表过的一些诗歌。
从1921年到1925年,摩尔在纽约国立图书馆的哈德森帕克分馆兼职。她将伦敦出版的《诗集》扩展为53首诗,在美国重新出版,题名为《观察》(1924)。1924年,摩尔依靠三首诗:《墓地》、《纽约》和《章鱼》赢得了《日晷》(Dial)杂志授予的两千美元诗歌成就奖。这本著名的杂志是富有的斯科菲耶德?泰耶尔(Scofield Thayer)部分赞助并主编的一本月刊,泰耶尔曾于1918年见过摩尔,并定期发表摩尔的诗歌。《墓地》一诗(以后改名为《坟墓》)是对“梅尔维尔式的海洋图景”的描述。诗中描述看上去很诱人的大海,事实上充满了贪婪和毁灭,它也是摩尔被译成外文的第一首诗。《纽约》一诗批评了纽约这个城市普遍的邪恶(她将其比之为毛皮交易市场),但是她也赞扬它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章鱼》是摩尔最好的长诗之一,这首诗是对华盛顿洲的雷尼尔山所作的一幅高度精确、色彩缤纷的文字图画,摩尔在注解中表明,她和哥哥曾于1920年与一帮朋友登上过此山。
1925年,摩尔成为《日晷》杂志的编辑,一直做到这本杂志于1929年停刊。在《日晷》杂志任编辑的几年中,摩尔停止了发表作品。之后,从未结婚的摩尔通过写作挣得的稿费以及《日晷》杂志赞助者的偶尔支助养活自己。1929年,她和母亲迁居布鲁克林,1947年,她的母亲去世,她在布鲁克林呆到1966年才迁回曼哈顿。1933年,她被授予海伦?海尔?列文森诗歌奖,这个奖使她得到了美国国内的关注,也激励她不断创作新作品。她的下一本书《诗歌选集》(1935),奠定了她作为现代主义重要诗人之一的地位。艾略特为这本选集写了赞美性的序言,他写道:“我们这个时代拥有少量不朽的诗歌作品,正是这部分诗歌作品,其独特的感受性、敏锐的认识和深刻的情感维持着英语语言的生命。而在最近十四年中,我深信摩尔小姐的诗已经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尽管艾略特作了如此高度赞扬,这本书的销量仍少得可怜,到1940年,每本书不得不以30美分廉价出售。
一些评论家认为,从这时起,摩尔的诗歌创作少有进步;她自己则认为她在艺术上的发展是跳跃似的。此外,即使她的创作有进步,这种进步也很难追踪,因为她在自己的诗歌再版时,总是不断修改旧作,创作的新诗主题也与旧诗的主题很相似,只是后来创作的诗带有新的或至少重新调整过的洞察力――例如《诗》的第一个版本,无疑是摩尔最著名的作品。首次发表在1919年的《其他人》杂志上,后来这首诗被大幅度修改,并容纳了她广为人知的名言:诗应该在想象的花园中提供真实的蟾蜍。在1967年出版的《诗歌全集》中,它却被缩减为只有4行的一首诗歌。这种反复的修改增删反映了摩尔不同时期的诗歌主张。当她将《诗》一诗缩减为4行时,她崇尚的是简约风格。她说,“压缩性是一种美德。”并在诗中曾引用过德谟克利特的话:“简约,对于一只蜗牛来说,是最优雅的风格”。风格的价值在于履行一种潜藏的原则,蜗牛正是因自身特点具有了其生活方式和认识原则。这也类似于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符合于想象力规律的特质。
此外,《没有天鹅这般精致》和《跳鼠》这两首诗也经常出现在一些诗歌文选中,这两首诗第一次发表在1932年。《没有天鹅这般精致》暗示了一只美丽的瓷天鹅,作为艺术的象征,沉静而优雅,比它骄傲的主人、法兰西的路易十五活得更为长久。《跳鼠》赞美了跳鼠令人羡慕的自然本性,这是非洲大陆上一种能够跳跃的老鼠,如果妨碍它,它将降祸于你。
摩尔继续在一些著名的杂志上发表诗歌,例如《凯尼恩评论》、《国家》、《新共和国》等杂志,然后将这些诗结集成书出版――例如,《穿山甲和其他的诗》(1936年),《何谓岁月》(1941年),以及《然而》(1941年),这些书的标题非常出色。
《穿山甲》一诗将穿山甲――非亚大陆上一种有鳞的食蚁哺乳动物――和列奥纳多?达芬奇进行比较,诗中指出这两者都是相似的艺术家和工程师,此外,她还将穿山甲优雅的、讲究实用的形式与云杉的锥体形态、朝鲜蓟以及威斯敏斯特教堂的雕花铁栏进行对比。摩尔的注释使它们的含义变得清晰,她的素材既来自直接的观察,也来自对它们的深刻解读。《何谓岁月》是一首卓越的抒情诗,她在诗中将一只鸟欢乐的歌声与死亡和永恒悖论式地结合在一切。在《然而》中,摩尔描写了樱桃的红色来源于一点稀薄的液体,这是一种奇迹般的结果,同时,她也含蓄赞扬了她自己的生活和创造能力。1945年,她获古根海姆奖,一年以后得到了由美国艺术文学院和国家文艺协会共同授予的1千美元奖金。这一笔奖金使她在经济上稍微宽裕,她便接受了朋友W.H.奥登的建议,开始专心翻译让?德?拉封丹的《寓言诗》。许久以来,她一直欣赏拉封丹的现实主义道德训诫和艺术独创性。这一翻译工作几乎花费了摩尔十年的精力,但是当这本翻译著作第一次提交出版社时却遭到了拒绝,使她的自信受到沉重打击。在进行这项翻译工作期间,她偶尔和住在华盛顿的圣伊丽莎白精神医院的庞德写信交流,她也给他寄一点零花钱。
1950年代,摩尔又获得了几项奖励,得到了公众更多的认可,这种认可以后一直没有减弱。她的《诗歌选集》(1951年)于1952年赢得了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1953年赢得了波林根奖;到1952年这本书卖了将近5千册,当她正式接受国家图书奖时,她发表了一个经常被引用的评语:她的作品之所以被称为诗歌,是因为无法对它们作其他归类,她是“一声快乐的咳嗽”。她翻译的《寓言诗》,经过四次辛苦的修改,最终于1954年出版。虽然有一些评论家高度赞扬了她的翻译,但是也有一些人挑剔其中的错误,人们普遍认为这些翻译不能代表她最高的诗歌成就。然而,法国政府对她的翻译相当满意,为此授予她艺术与文学的荣誉勋章。她的一些评论文章,包括对卡明斯以及庞德等人的评论,被结集出版,名为《偏爱》(1955年)。摩尔又出版了诗集《像一道防波堤》(1956年)和《告诉我,告诉我》(1966年)以及散文集《特质和技巧》(1959年),评论集《诗歌与批评》(1965年)等。
在这漫长的年月里,摩尔一边安心写作,一边也以名人的身份出场。她的三角帽和黑斗篷成为她在公共场合的个人标志。她喜欢这种形状的帽子,她说,因为它隐藏了她头部的缺陷,同时,它们也像跳动的蟾蜍。她的肖像特写出现在《生活》、《纽约时报》和《纽约人》等杂志,她还作为纽约市长非官方的女主持人帮助他招待客人。福特汽车公司也曾邀请她为一系列新汽车起名字。1968年,虽然她的健康状况不佳,但是她仍然为洋基队在本年度的棒球季赛投球开局,这是她生命中的一个高潮。她曾说过,应该向那些发明了复杂的棒球缝制法的人致以更多敬意。这一年夏天摩尔仅仅发表了6首诗,她忍受了一系列病痛的打击,有两年时间几乎成为一个半残废的人,于1972年去世于她纽约的家中。
作品风格
摩尔诗歌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并置。她喜欢细致地观察并描述一种客体,同时将这一客体与其他客体并置,有时,她陈列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使它们彼此之间构成一种张力,从而更好地突出主题。在《然而》一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特点。
《然而》从表面上看是一首非常简单的诗。它的形式整齐,意象具体而平常,它的主题是歌颂坚持不懈的努力。但是,当我们深入阅读这首诗时,它就变成了一个充满对立、冲突的体系。在这首诗中,形式的规则与反规则、具象与隐喻之间存在明显张力。
这首诗从头到尾,都并列着各种不同的事物。首先,一种精心挑选的果实,草莓,被放置在斗争冲突的语境中,这里仿佛暗示了诗人不得不通过斗争去发现他们最合适的表达形式,读者不得不通过斗争才能采摘摩尔辛辛苦苦放置在叶子中的果实。第4行和第5行诗中,草莓的繁殖方式与刺猬和海星的防御性盔甲并列。当草莓没有作为一样美味可口的食物被吃掉时,它便成功地散布了其大量的种子。
接着铺陈出苹果种子。“比苹果种子/更好的食物?――这果实中的/果实,被闭锁着,”(6-8行)这几句并非在赞扬一种好食品。苹果作为“这果实中的/果实”是在提醒读者,这种果子,是知识树上的果子。在圣经传说中,知识的果实也许能带来力量,但也带来了危险。知识的果实正如榛子中的榛仁,被紧密包裹着,又被人们无限向往。
然后是橡胶草或者说俄罗斯蒲公英进入诗中,摩尔在诗中使用的是它的外国名字,使其具备了一种神秘性。这种植物仍然是一种微不足道的植物,看上去就像花园和院子里入侵的有害植物,但是它们在二战中被大量培植,用来制作橡胶制品。如果没有这种植物,战争将进行得更艰难。这里,小和大、朴实和奇特之间又构成了张力。
接着,是仙人果与带刺的铁丝网、胡萝卜与曼德拉草、公羊角与葡萄藤卷须并置。胡萝卜代表信仰,而曼德拉草,在希伯来人的文化传统中,具有强烈的催情效果,象征着生育繁衍,食用它有助于怀孕。据说它的根从地上拔出时会发出致命的哭叫声。公羊角也是一种力量的象征,既具有攻击性也具有防御性。葡萄藤的卷须通过缠绕来固定其嫩枝。所有这些反复指向结尾的宣言:
弱者战胜了它的
威胁,强者战胜了它自己。那里存在的
是坚韧!汁液流过纤细的脉络
使樱桃变红!
结尾几行仍然存在着一种并置的张力。樱桃作为一种小水果,被设想为有力的东西。樱桃的形象显然不止于樱桃,樱桃可以象征着嘴唇、性、贞洁与爱等多种事物。在这首诗中,它看上去像一颗小小的心,被一根纤细的血管喂养。
这首诗有一种严格的形式,每三行一节,一节有十八个音节,平均每行有六个音节。这种形式加强了这首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性。但是摩尔一方面采用了这种形式规则,同时又破坏这种规则,以增强效果。在这首诗中,摩尔并不是根据句子的自然结束来分行,而是很突兀地结束一行,要么在一个音节中间,要么在连字符号中间,要么在一个观点的中间转行,结果读者在读一节诗或一行诗时经常读不到停顿,只好加快阅读速度,从意象跳跃到意象,从音节跳跃到音节,在这种连贯中回荡着摩尔的诗歌主题。形式上的规则与反规则构成的张力使摩尔终究不是一个拘泥于古典形式的诗人,而具备了鲜明的现代特征。
摩尔诗歌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使用拼贴画似的大量引语。她从未提出教条主义的道德观,而是经常引用他人的陈述性格言,通过引语以及对他人观点的完整再现,使作品和自我拉开距离,保持自我的神秘性。
在诸如《婚姻》、《章鱼》那样的长诗中,摩尔引用了许多来自不同文本、不同风格的引语,这些引语,都是关于同一个主题,但是全部朝向不同的方向:被引用的声音主宰着诗歌的声音,但这种声音又被其他的引语抵消,引语们彼此之间展开了交谈;大量的引语建立了一种戏剧性语境而不是一种抒情格调,引语的原始主题,在新的语境中被重新建构,看上去作为总结的引语,事实上是摇摆不定的,反复加强戏剧化的不稳定性和冲突。这种拼贴似的引语反映了摩尔并不确立一个稳定立场,而是不断扩张着诗歌的外延和深度,这也使得读者很难发现一种核心的声音,去读懂这些引语的意义。因而阅读摩尔的诗歌常常是一种耐心与勇气的双重考验。
毫无疑问,摩尔是一个充满了魅力的谜,不管是对于她那个时代还是对于她去世之后的评论界,都是如此。评论家们从未达成一致――她是现代的或是古典的,是意象派的或是客观主义的?这种争论难以平复。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主题随着她生命的成熟而不断扩展。在早期的作品中,她强调了对秩序和英雄主义的向往,之后她强调了对上帝的仁慈与爱的信仰需求。她在作品中暗示:一个人要生存下去,必须反应敏捷、遵纪守法并小心谨慎。她喜欢带着幻想的意味描绘动物和运动员的特征,把这两者都看成艺术对象和艺术典范。
摩尔极其精彩地度过了她平静而激烈、大多时候沉浸于书本的快乐生活。她似乎从未堕入情网,从未遭遇过情感的困境,她独立而不古板,优雅却又随和。她热烈似火的谈话语速给她的朋友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她对自己选定的诗歌形式具有极强的驾驭能力;她高贵的表达方式中融合了敏锐的细节、语言学实验以及新颖的观察视角与晦涩阐释。她激发读者和她一起,去观察熟悉的现实场景,学会重新认识它;她要求读者接受大小事物之间、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之间、观念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她请求读者重视并实践词语的权力。她对那些抱怨她的诗歌太晦涩的人说:对于用心写出的诗歌,也应该用心去读。她的生活和写作共同表达了勇敢、忠诚、耐心、谦逊、自主和坚定等美德。
主要著作
主要诗文集有:
《诗集》(Poems,1921年);
《观察》(Observations, 1924年);
《诗歌选集》(Selected Poems, 1935年);
《何谓岁月》(What Are Years,1941年);
《然而》(Nevertheless, 1944年);
《诗和评论集》(Poetry and Criticism,1965年);
《诗歌全集》(The Complete Poems,1967年)。
翻译著作:
拉封丹《寓言诗》(Fables of La Fontaine, 1954年)。
代表作品
玛丽安?摩尔的诗(十首)
迷迭香*
[美]玛丽安?摩尔/倪志娟译
美,和美之子,和迷迭香――
简单地说,就是维纳斯和爱,她的儿子――
据称诞生于海上,
在每个圣诞节,彼此相伴,
编织一个欢宴的花篮。
并不总叫迷迭香――
自从逃到埃及,它冷漠地开花。
绿色的叶子如同标枪似的,背面泛着银色,
它的花――起初是白色――
后来变成了蓝色。记忆的香草,
模仿了圣母玛利亚的蓝色长袍,
对于这既是象征又是香料的花来说,
这并非传奇。
从海边的石头,跃到
基督的高度,在他三十三岁时。
它吸食露水,喂养蜜蜂,
“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在现实中
是一种圣诞树。
*迷迭香,它的英文名字(Rosemary)是由两个拉丁文〈ros和marinus〉演变而来的,意指“大海之朝露”。迷迭香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常绿灌木,夏天会开蓝色小花,看起来像小水滴一般,所以被称之为“海中之露”。传说迷迭香的花本是白色,圣母玛莉亚带着圣婴耶稣逃往埃及的途中,曾将她的蓝色罩袍挂在迷迭香树上,从此,迷迭香的花就转为蓝色了。迷迭香因此又被称为“圣母玛利亚的玫瑰”。耶稣在逃离犹太前往埃及途中,将洗好的衣服晾晒在迷迭香上,赋予了它许多药效,成为基督教的神圣供品。
过去是此刻
[美]玛丽安?摩尔/倪志娟译
如果外在的活力枯竭
而韵律过时了,
我将回到你,
哈巴谷*,正如在圣经班上
老师讲授无韵诗时,
说――我想我重复了他的原话――
“希伯来人的诗
是带有深刻体验的散文。”迷狂提供了
情境,而适宜决定了形式。
*希伯来《圣经》(即《旧约全书》)中的所谓十二小先知书之一。据说是先知哈巴谷所作。
沉默
[美]玛丽安?摩尔/倪志娟译
我的父亲常说,
“上等人从不做长久地拜访,
不欣赏朗费罗的坟墓*
也不做哈佛大学的玻璃花**。
要像猫那样独立――
将它的猎物带到隐蔽地,
老鼠柔软的尾巴挂在它的嘴上,像一根鞋带――
它们有时享受孤独,
能为那些令他们愉悦的话,
丧失自己的语言。
最深的情感总是在沉默中显现;
不是沉默,而是抑制着。”
他也不无诚意地说,“将我的房子当作你的旅馆。”
旅馆不是居所。
*出于诗人朗费罗的名言:“生命是真实的,生命是诚挚的,坟墓不是他的终点。”摩尔在这里的意思是,拜访不可无休 无止。
**哈佛大学有个著名的“玻璃花博物馆”,珍藏了3000多件用玻璃材质制作的植物标本,涵盖847个物种,全部出自欧洲一对玻璃手工艺师父子之手。
致一个蒸汽压路机
[美]玛丽安?摩尔/倪志娟译
如果不被使用,
说明对你毫无意义。
你没有一丁点儿幽默。你将所有的颗粒
压成整块,然后在上面走来走去。
闪闪发光的岩石碎片
被压成平滑的基石。
如果不是因为“审美中的客观
判断,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不可能”,你
应该很好地完成了
它。至于蝴蝶,我几乎难以想象
有人会留意你,但是,这不起眼的补充物
即使存在着,去质疑它是否合宜,也是徒劳的。
苦行者
[美]玛丽安?摩尔/倪志娟译
“我们见过驯鹿
在草地漫步,觅食;” 一位
曾到过拉普兰的朋友说:“它们能适应
瑞诺*即草原的
艰苦条件,50分钟内
能奔跑11 英里;足蹄在柔软的雪地上
可以扩张,
其作用如雪鞋一样。不管拉普兰
和西伯利亚的绣艺家
制作多么漂亮的齿状皮革饰边,
来装饰它们的挽缰和鞍带,
它们仍然是苦行者。
一只驯鹿面对着我们,它坚硬的脸,
一半是棕色,一半是白色――阿尔卑斯山的
花中皇后**,圣诞老人的驯鹿,终于
为我们所见。它有棕灰色的
毛发,脖子像雪绒花
或斗篷草,――更精确地说,像
列奥讷坡蒂姆***。”它们
枝状烛台似的角
点缀着一个不毛之地,作为一种礼物
被引进到阿拉斯加,
避免了爱斯基摩人的
灭绝。这场战役
由一个沉默的男人打赢,
希尔顿?杰克逊,他为这个种族带去了福音,
在驯鹿的脸上宣判了对他们的缓刑。
*原文Reino,拉普兰语,草原的意思。
**即雪绒花,被称为高山皇后。
*** 原文leontopodium,拉丁文中的雪绒花名。意译为“狮子之脚”,暗示这种花的尊贵地位。
不明智的园艺
[美]玛丽安?摩尔/倪志娟译
如果黄色意味着不忠,
我就是一个叛逆者。
我不能因为书上说黄色是不详之兆,
白色代表好,
便敌视一朵黄玫瑰。
无论如何,你特有的喜好,
个人感受,
的确可以藐视
生气的耳朵,而不必容忍
妄自尊大。
何谓岁月?
[美]玛丽安?摩尔/倪志娟译
何谓我们的清白?
何谓我们的罪?每个人
都必须面对,没有谁可以幸免。而勇气
来自何处:这没有答案的问题,
这坚定的怀疑,
无声的呼喊,聋子似的倾听――
不幸,乃至死亡,
激励了他人,
而失败,
将激励灵魂自身强大起来?他
深刻地了解,并快乐,
接受必死性,
即使被束缚着,
仍努力提升自己,就像
峡谷中的海,渴求自由,
却无法得逞,
当它屈服时,
才发现了自己的延续性。
因此,他强烈地感受,
积极地行动。如同鸟,
歌唱着,坚定地向上,
越飞越高。虽然他是俘虏,
他有力的歌声
表明,满足微不足道,
快乐才是纯粹之事。
这是必死的命运,
这是永恒。
然而
[美]玛丽安?摩尔/倪志娟译
你看见了一颗草莓,
那里曾有过一场争斗;是的,
在碎片聚集的地方,
一只刺猬或一只海
星,为它传播了大量的
种子。比苹果种子
更好的食物?――这果实中的
果实,被闭锁着,
如同相向弯曲的一对
榛实。霜,杀死了
橡胶草*的
小叶子,却无法
伤害根;它们在冻结的地里
继续存活。那里
曾有过一株仙人果,
它的叶子粘在带刺的铁丝网上,
根扎在
两英尺下的土中;
如同胡萝卜上长出了曼德拉草,
或者,一只公羊角
偶尔生了根。胜利不会
降临于我,除非我
走向它;一根葡萄藤
打了一个又一个结,一共
三十个――于是
嫩枝被束缚住――
无法摇动,忍耐着,不断超越。
弱者战胜了它的
威胁,强者战胜了
它自己。那里存在的
是坚韧!汁液
流过纤细的脉络
使樱桃变红!
*橡胶草,青胶蒲公英一种中亚的蒲公英 (橡胶草 蒲公英属),长有能分泌一种橡胶的肉质根。在二战中被用来制造橡胶产品。
贪婪和真理有时相互作用
[美]玛丽安?摩尔/倪志娟译
我不喜欢钻石;
翡翠色的“草灯光”更好;
而得体的谦逊,
使人赞叹。
一些致谢令人难堪。
诗人们,不要大惊小怪;
大象“弯曲的小号”“的确书写”;
至于我正在读的一本老虎之书――
我认为你知道这本书――
我承担着义务。
一个,可能被宽恕,是的,我知道,
一个可能因爱而永恒。
精神是一种迷人的东西
[美]玛丽安?摩尔/倪志娟译
是一种有魔力的东西。
如同纺织娘
翅膀上的釉,
被太阳细分出
无数网格。
如同吉塞金演奏斯卡拉蒂*
如同无翼鸟锥形的**
喙,或者
几维鸟毛绒绒的
羽毛蓑衣,精神
虽然盲目却能感知它的方向,
眼睛盯着路面,一路走来。
它有记忆的耳朵,
不需要刻意去听
就可以听见。
如同陀螺的降落,
一种真正的模棱两可,
因为压倒一切的确定性保持着它的平衡。
它是一种功率强大的魅力。
如同鸽子的
脖颈,在太阳下
生机勃勃;它是记忆的眼睛,
它是诚实的前后矛盾。
它从它的眼中,撕去了面纱;
撕去了诱惑,
和心灵的
薄雾――如果心灵
有一张脸的话;它剖析
沮丧。它是鸽子脖颈上
彩虹色的火焰;是斯卡拉蒂似的
前后矛盾。
清晰提交它的混乱
作为证据;它
不是希律王不可被更改的誓言。
*沃尔特?吉塞金,法国钢琴家。
* D.斯卡拉蒂,意大利音乐家
**几维鸟(Apteryx oweni),新西兰的稀有鸟类。体大如鸡,翼与尾均退化,喙长而微弯,鼻孔位于喙的尖端(此点与众不同)。夜出挖取蠕虫等为食,白天钻入地面的洞穴或树根下隐藏。叫声有如尖哨声,并常发出“kiwi…”声,故名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