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征天的个人简介
卢征天,1967年生于浙江杭州,现任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曾任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研究员,芝加哥大学教授,2006年12月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个人履历
1982年,卢征天从杭州二中毕业,年仅14岁的他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李政道博士培育物理专业人才的“CUSPEAPROGRAM”奖,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柏克利加州大学学习并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在科罗拉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7年至2015年在阿贡国家实验室从事原子物理研究工作,2015年至今就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
研究领域
卢征天博士的研究主要是根据1997年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朱棣文的“原子陷阱理论”发展出更进一步分析与运用,他在近期的《科学》杂志发表了《原子陷阱追踪分析》。根据这种新的技术可以探测出单个原子,尤其是非常稀有的原子,将来在太阳活动历史、地表水分析及地球环境检测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2000年,由美国联邦能源部推荐,以“原子陷阱追踪分析”,获得“青年科学家总统奖(Presidential Early Careeer Award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和美国能源部青年科学家与工程师奖(DOE Office of Science Early Careeer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Award)双重殊荣者。2004年6月28日回国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随后又参加由中科院主办的“国际冷原子会议”。
卢征天博士的研究方向为:
检验时空及物质与反物质之间的对称性,寻找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物理;
发展超灵敏同位素痕量探测新技术,同时开展在地球与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对于原子核、原子与分子的精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