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松(研究员)

时间:2024-01-06 11:56:39编辑:雅博君

刘晓松(研究员)的个人简介

刘晓松,研究员,1955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981年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兽医系。毕业后在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兽医所从事兽医科研工作。现任兽医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兼任内蒙古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华北地区家畜内科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家畜传染病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

曾经参与课题

曾经进行的畜牧科研工作有:1982―1987年参加内蒙古科技攻关项目《工业氟污染区家畜氟中毒研究》;1984―1988年参加内蒙古科技攻关项目《反刍动物代谢病的研究》;1987―1999年参加内蒙古科技攻关项目《热喷蓖麻饼去毒蛋白研究》;1987―1990年参加内蒙古科学基金项目《羔羊肠道正常菌群及其腹泻生物防治机理的研究》;1990―1992年参加内蒙古科技攻关项目《鸡油乳剂灭活苗研制与应用》;1989―1994年主持内蒙古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免疫核糖核酸兽医临床应用研究》;1990―1992年参加内蒙古科技攻关项目《山羊蒙古桃中毒的研究》并主持推广工作;1994―1998年主持内蒙古推广应用项目《山羊流产病因及防治》;1998―2002年参加自治区推广项目《山羊舍饲推广研究》;1999―2002年参加国家基金项目《牛生长激素抗独特型抗体促生长作用的研究》;2002―2004年主持自治区攻关项目《两种兽药新剂型的研究》;2002―2004年主持自治区科研基金项目《iRNA脂质体制备研究》;2002―2005年主持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农牧交错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子课题―“农牧交错区奶牛疾病监测及防治体系建设”;2005―2007年参加完成国家基金项目《内源性类ALV-J病毒及ALV-Jgp85基因的生物学研究》;2004―2007年参加内蒙科学基金项目《伊维菌素纳米药物机理研究》;2005―2010年主持“十一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农牧交错区生态型奶业生产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子课题―“示范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和奶牛疾病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2007-2009年主持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创新基金项目《奶牛养殖小区规范化饲养模式的示范推广》―子课题“牧场奶牛疾病防制及保健体系建立”;2008―2010年主持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科技支撑项目《动物疾病防治研究与推广》。

目前在研课题

2008―2015年主持国家农业部行业专项《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空技术研究》,内蒙古地区项目;2008―2015年参加国家农业部行业项目《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专项“肉羊疫病防控”的岗位科学家;2009―2012年参加农业部公益性行业项目《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防控技术研究》的专项“羊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研究”主持内蒙古地区工作。

荣誉展示

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呼和浩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内蒙古自治区丰收一等奖一项。在各类专业杂志发表科技论文90篇。

先后共主持或参加国家及自治区各类项目30余项,获成果20余项。其中《工业氟污染区家畜中毒综合防治措施研究》p《内蒙古反刍家畜代谢病的研究》p《蓖麻饼热喷去毒蛋白饲料开发研究》p《山羊蒙古扁桃中毒诊断与治疗研究》p《肠道正常菌群与幼畜腹泻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p《鸡油乳剂灭活苗研制及推广应用研究》分别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在研课题3项,《农牧交错带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奶牛疾病防治》p《中蒙兽药物的研究》p《京津风沙源治理技术支撑项目》。在各类专业杂志发表论文近90篇,其中10余被评为优秀论文。该同志不仅专心科研工作,并注重科技推广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农牧交错带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子课题“奶牛疾病防治技术”和“舍饲山羊示范”项目中根据内蒙古地区奶牛疾病和舍饲山羊疾病发生情况,编写印制“奶牛疾病防治及用药指南”、“舍饲养羊易发病的防治”技术科普教材,内容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培训工作一百多场,培训农牧民群众5万人次。并积极进行科技宣传普工作先后在内蒙古电台、电视台作为特约专家为农牧民咨询服务。

上一篇:孟祥妲

下一篇:奈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