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林海

时间:2024-01-05 19:01:14编辑:雅博君

吕林海的个人简介

吕林海,男,博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学习科学与教学设计、数学教育等。1995年至200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读本科和硕士,2002年至2005年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攻读博士,并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开设的课程有:课程与教学论、学习科学与教学设计的国际研究。

代表成果

学术论文

40、2007,《美国“面向全体的数学”教育理念的追求――基于NCTM标准变迁及达成策略的分析:一种教育公平的视角》,《外国中小学教育》第11期。

39、2007,《论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主旨、特征及案例简析》,《教育科学》第5期。

38、2007,《走出建构主义思想之惑――从两个方面正确把握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意蕴》,《电化教育研究》第10期。

37、2007,《学习观与大学教学――追寻大学教学改革的学习观根源》,《大学.研究与评价》第9期。

36、2007,《促进学生理解的学习:价值、内涵及其教学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第4期。

35、2007,《教学设计的专家知识及其发展模型初探》,《中国电化教育》第4期。

34、2007,《分层课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差异性教学模型》,《外国中小学教育》第3期。

33、2006,《意义建构与整体学习:基于脑的学习与教学理论的核心理念及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第8期。

32、2006,《脑研究成果改进学校教学实践的范例》,《外国中小学教育》第4期。

31、2005,《着眼理解的数学教学设计原则刍议》,《数学教学通讯》第5期。

30、2004,《错误分析与数学理解:基于心智模型的分析》,《全球教育展望》第11期。

29、2004,《学习与教学:一种基于脑的解读》,《教育理论与实践》第6期。

28、2004,《文化视角下数学课程的探析与构建》,《全球教育展望》第5期。

27、2004,《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实施模式初探》,《数学教育学报》第2期。

26、2004,《关于数学新课标下教科书编写的理论透视与建议》,《数学通报》第11期。

25、2001,《数学的距离观及其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数学通讯》第4期。

24、2004,《着眼学生深层的数学发展:数学课堂教学评估的基本指针――从中美两国数学课堂评估标准的比较说开去》,《数学教学研究》第7期。

23、2001,《数学抽象的思辩》,《数学教育学报》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数学教与学》第8期。

22、2004,《构建一种新型的数学课程文化》,人大复印资料《中学数学教与学》第8期,原载《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第5期。

21、2004,《问题与反思:建构对学习与对称的理解》,《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第10期。

20、2003,《数学美的哲学断想》,人大复印资料《中学数学教与学》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小学各科教与学》第6期,原载《中学数学杂志》第1期。

19、2004,《数学学习中的直觉认知及其教学意义》,《数学教学通讯》第7期。

18、2004,《探索中的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美国哈佛大学零点计划LTFU项目的引介与思考》,《教育探索》第12期。

17、2004,《从理性思维到深层理解:数学教学的实质性关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第12期。

16、2003,《数学理解之面面观》,《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第12期。

15、2004,《情境观下的数学理解性学习――时代背景与知识基础论析》,《数学教学通讯》第11期。

14、2003,《关于教科书选用的理论探讨》,《教育发展研究》第7期(第二作者)。

13、2004,《基于理解的学习――内涵变迁与当代观点》,《福建教育》第2期。

12、2004,《基于理解的学习――框架阐述与理念分析》,《福建教育》第1期。

11、2003,《全球化背景下的课程研究与课程改革――第一界世界课程大会综述》,《福建教育》第12期。

10、2003,《透视新课程改革――与华东师范大学高文教授的对话》,《福建教育》第12期。

09、2003,《面向未来的学习与教学设计》,《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第10期。

08、2003,《中国数学教育的反思与展望》,《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数学教与学》第7期。

07、2001,《调节心向策略及其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第5期。

06、2003,《透视美国的课程与教学》,《文汇读书周报》3月刊。

05、2001,《从学生的角度多关注几个为什么》,《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第11期。

04、2001,《追寻美的光辉,优化数学解题的思想与方法》,《中学数学杂志》第3期。

03、2001,《讲清微积分的基本思想 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菏泽师专学报》第6期。

02、2000,《从发现法教学课例看教师主导性作用的体现》,《中学数学研究》第11期。

01、2000,《RMI法则与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中学数学杂志》第7期。

学术著作

08、2007,《学习创新与课程教学改革》(高文编著,笔者撰写其中两章),广东教育出版社。

07、2006,《在问题解决中建构数学――数学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参编),广东教育出版社。

06、2006,《21世纪的儿童早期发展――当前创新新研究的概评分析》(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05、2005,《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内容》(参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04、2003,21世纪人类学习革命译从中的《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03、2003,21世纪人类学习革命译从中的《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参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02、2005,《课程规划:一种当代的方法》(参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01、2005,《华人如何学数学》(参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科研项目

04、2007-2008,江苏省软科学课题:建立企业与高校合作或委托研发的制度研究,参与者。

03、2006-2007,全国高教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参与者。

02、2004-2005,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培养基金项目:数学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研究,主持人。

01、2003-2005,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学习创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参与者。

学术交流

05、2006,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宁波。

04、2006,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专家论坛,杭州。

03、2005,第3届东亚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南京。

02、2003,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上海。

01、2002,建构主义课程与教学国际研讨会,上海。

上一篇:牛乐(导演)

下一篇:刘礼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