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集勋

时间:2024-01-05 14:39:16编辑:雅博君

刘集勋的个人简介

刘集勋(1835――1904),原名笃,字鹤甲,号昆墀。桃江大栗港龙子山人。家贫好学,智力过人。咸丰七年(1857)府院试皆取为第一。同治十二年(1873)中举人,次年赴京会试,与田游苏、龙驹同登进士榜。在中国历史上,一地同榜三进士,被传为文坛佳话。

简介

刘集勋(1835――1904),原名笃,字鹤甲,号昆墀。桃江大栗港龙子山人。家贫好学,智力过人。咸丰七年(1857)府院试皆取为第一。同治十二年(1873)中举人,次年赴京会试,与田游苏、龙驹同登进士榜。在中国历史上,一地同榜三进士,被传为文坛佳话。

轶事

传说刘集勋初定为一甲第三名,即探花。在殿试时,咸丰帝发现他试卷中的一个“马”字下面写的是一横,“马”字繁写实是下面四点。皇帝批语说:马仅一足怎能行?于是降为二甲三十名。先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在院工作三年,后安排到河南唐县任知县。

时值大旱,遍地饥荒。他便放赈救灾,安置和救助老幼病弱灾民,使许多灾民获得重生。后来因工作失察,被开缺回乡。他见朝政腐败,回益阳之后,决计不再为官。就在古家冲建一住宅,名为“种芝堂”。 堂上有一副对联,明示了他自己的心志。联云:

春梦醒浮生,且将垒块浇胸,何必问玉署芸香,琴堂花落;

秋风动归兴,自此田园适志,莫辜负窗前草色,阶上苔痕。

刘集勋文学功底深厚,当时,他和萧运昌、张炳熙、袁蔚南有“益阳四大先生”之称。光绪 戊 戌年曾为龙洲书院山长,执教数年,桃李遍益阳。著有《种芝山房诗集》。

刘集勋存世的墨迹不多,市场上有他的一副寿联被拍卖,开价两万元。笔者发现的这篇叙文是由“诰授朝议大夫升用府候补直隶州知州知益阳县事乐山唐步瀛”所撰。书法属刘集勋手迹,落款是“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补用知州河南唐县知县刘集勋拜书”,其后,盖有“刘集勋印”、“昆墀”的印章。

上一篇:卢明楷

下一篇:卢卡斯·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