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尼利克二世

时间:2024-01-04 17:48:40编辑:雅博君

孟尼利克二世的个人简介

孟尼利克二世(MenelikⅡ,1844~1913)非洲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有成就的统治者之一、现代埃塞俄比亚国家的缔造者、埃塞俄比亚皇帝(1889~1913),埃塞俄比亚第一次抗意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人物简史

原名萨勒·马里亚姆(SahleMiriam),1844年8月17日生于绍阿的安哥捷拉。是后来成为绍阿公国国王的海尔·马拉科特之子。1855年埃塞俄比亚皇帝特沃德罗斯二世侵入绍阿,将它变为半独立的王国。11岁的他国破被俘,被带到马格达拉,在特沃德罗斯二世的宫廷中长大。在这以后的10年中,他独自过着清寒的生活,亲身感受到战祸之烈。由于马格达拉是西奥多王朝的政治、军事中心,孟尼利克受到西奥多开创的改革之风熏染,逐渐萌发了建立强大民族国家的理想。

1865年21岁的孟尼利克从马格达拉秘密逃走,后在沃洛省盖拉族女首领沃格特夫人的帮助下回到绍阿省,宣布继承父业称王,从此他便开始出现在埃塞俄比亚的政治舞台上。由于长期受提奥多尔二世的影响,执掌绍阿公国大权以后,他励精图治,致力于埃塞俄比亚的统一和进步事业。1889年即埃塞俄比亚皇帝位。1894年7月,意大利发动侵略战争,孟尼利克二世组织和领导了抗意卫国战争,打败了侵略者,维护了民族独立。

在抗击意大利入侵的卫国战争前后,孟尼利克二世征服国内各地的封建割据势力,并开拓疆土,基本上奠定了今日埃塞俄比亚国家的版图。他改革税收制度,严禁贩卖奴隶,铸造本国货币,印行邮票,还派遣了第一批赴欧留学生。在他的大力倡导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开始敷设电报线,兴修公路、铁路,建立银行、旅馆、医院和学校。1906年,英、法、意3国擅自签订了在埃塞俄比亚划分势力范围的三国协定。尽管孟尼利克二世极力周旋于大国之间,努力维持国家的政治独立,但他晚年多病,1908年又因中风而全身瘫痪,无力遏制列强在埃塞俄比亚的扩张。同时自己也逐渐失去了对权力的控制。1913年12月,孟尼利克二世在宫廷密谋与权力争夺中去世。

西方蚕食

孟尼利克从步入政界到临终的48年,正值非洲历史上发生重大变迁的时代。伴随着西方列强逐渐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各国对非洲大陆的入侵和瓜分也在加紧进行。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非洲之角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英、法、意、德、俄等国都想侵占埃塞俄比亚,控制红海入口,实现殖民扩张的野心。

1881年苏丹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马赫迪·穆罕默德起义,使英国暂时无暇东顾。法国在普法战争中败北以后,实力受到削弱,在争夺红海入口的角逐中,感到力不从心。海外没有殖民领地的意大利便趁虚而入,加紧了在埃塞俄比亚的殖民侵略活动。

1879年,意大利政府接管了一家长期在阿萨布湾附近地区活动的意大利私人公司。

1880―1883年,意大利政府竟无理宣布阿萨布湾及附近地区为意大利领土。1885年它又侵占了厄立特里亚并开始向内陆扩张和渗透。

统一国家

面临西方列强入侵的危急关头,削除封建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成为埃塞俄比亚民族存亡悠关的首要问题。孟尼利克承担了这个历史任务,揭开了他个人政绩中最夺目的一页。

1868年西奥多皇帝死后,东北部地区的贵族领袖约翰尼斯四世虽然取得帝位(1872年),但由于他的软弱,诸侯争雄的分裂局面并没有结束。此时,孟尼利克已是国内举足轻重的实力人物。

他一面不断以武力迫使各中小封建主就范,一面又用通婚的办法,与国内主要贵族集团联姻,为获得最高权力奠定社会基础。

1883年孟尼利克与提格雷国王的公主泰图成婚。1886年,他将自己前妻的10岁女儿佐迪图许配给约翰尼斯的儿子阿利亚·塞拉西公爵。这样,当1889年约翰尼斯出兵镇压马赫迪起义者的战斗中阵亡后不久,孟尼利克就加冕为“万王之王”,成为埃塞俄比亚的皇帝

时代局限

但是,就个人来说,孟尼利克在其有生之年并未实现富国强兵的夙愿。他虽然在军事上成功地抗击了意大利的侵略,可是由于他始终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优柔寡断,所以各项政治经济措施都极为无力。

相反,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孟尼利克在翦除分裂势力的同时却又用赐封的办法来笼络皇亲贵戚。

据统计,埃意战争后,用这种手段分给贵族、将领、僧侣的土地占总耕地面积的65%。广大人民继续过着食不果腹的贫苦生活。国家的贫弱,使孟尼利克不可能始终维护埃塞俄比亚的独立。

1906年7月,英、法、意三国政府在孟尼利克事先毫无所知的情况下,缔结了三国协定。协定虽虚伪地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却又规定:“一旦埃塞俄比亚国内发生对抗和内乱”,三国有权采取行动保护本国公民。

这项协定还确认了英、法、意各自在非洲之角的势力范围:尼罗河流域和塔纳湖区为英国控制;从吉布提到亚的斯亚贝巴的铁路沿线地区为法国控制;厄立特里亚、索马里、亚的斯亚贝巴以西为意大利的势力范围。

几个月后,孟尼利克才接到协定签订的通知。这时,他深感国力不支,无法再打一场新的“阿杜瓦战役”。只好用一种自欺的态度,在12月10日的复信中写道:“我已收到了三强国达成的协定。我感谢它们的通知,感谢它们保存和维护我国政府独立的愿望。但是有一点必须得到理解,即这个协定不得在任何方面限制我们认为应享有的主权。”这封复信实际上承认了西方国家的殖民主义要求。

这位一生献身国家独立统一的老人,却屈辱地接受三国协定,这确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抱憾离世

他晚年多病,每当病痛发作时总喜欢吃几页《圣经》,称这样就能使自己恢复健康。

1908年,身染重病的孟尼利克因中风全身瘫痪,丧失了说话的能力。泰图皇后没能生育,皇帝又不愿承认他的一位盖拉族前妻生的女孩佐迪图是他的女儿,只好宣布由他的外孙、12岁的埃雅苏王子当他的继承人,并指定他的老部下塔桑马将军任摄政。实际上,权力落入泰图皇后手中。她竭力扶持自己家族的势力,激起王朝内外的强烈不满。

一场新的宫廷权利纷争又在酝酿之中。1913年12月12日,他在一次宫廷的密谋与权力争夺中去世。后由皇后泰图摄政,1916年其女儿佐迪图女皇继位。

孟尼利克皇帝是埃塞俄比亚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代表。在他执政期间,古老的埃塞俄比亚的领土得到了扩大和统一,国内的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不过,他之所以得到世人的尊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领导埃塞俄比亚人民抗御了意大利的侵略,在西方列强瓜分非洲的狂潮中,曾一度维护了本国的独立。

世界史记载中的孟尼利克二世

从马格达拉逃跑的萨尔马利安回到了绍阿,宣布独立,并加冕成为绍阿国王,王号为孟尼利克二世,但是他的一些政敌,如野心勃勃的表弟们和侯爵们,却跑到了约翰尼斯四世皇帝那里。1878年,皇帝进攻绍阿,孟尼利克弯着腰把约翰尼斯的脚捧到了自己的背上,表示归顺。与一心统一阿比西尼亚的提奥多罗斯二世不同,约翰尼斯四世愿意承认各个国王在其领地内的全部封建特权,只要他们承认他为“万王之王”。双方安排了一项协议,约翰尼斯的太子阿里亚?塞拉西公爵,迎娶孟尼利克的女儿佐迪图。

1881年,对埃及及其欧洲代理人的残暴统治感到厌倦的苏丹人,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当时的埃及总督已经无法控制局势,因为埃及自己也在蹒跚地走向革命。苏丹的狂热穆斯林蜂拥到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即马赫迪的麾下,很快击败了埃及人和欧洲人的小股军队,席卷了苏丹东部的科尔多凡省和红海沿岸地区。

英国和法国不安地注视着马赫迪运动的发展,这个运动已经给英法两国对尼罗河上游地区的领土野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英国人想到了10多年前同还未成为皇帝的卡萨,所订立的那个同盟,因此于1884年派休伊特少将访问阿比西尼亚,试图与其结成盟友。

约翰尼斯四世皇帝一直警惕地注视着苏丹的动向,十几个世纪以来,阿比西尼亚一直自居为基督教信仰在非洲蛮荒大陆的唯一捍卫者。马赫迪的野心并不局限于苏丹,他对周围的国家都宣布了“圣战”,并试图用伊斯兰教的狂潮,淹没埃塞俄比亚这座基督教的孤岛。在这样的局势下,阿比西尼亚在1884年6月3日与英国签订协议,两国结成联盟,反对马赫迪的狂热“托钵僧”(dervish)。根据协议,阿比西尼亚收回了西北部原来由埃及统治的波格斯地区,并派出部队解救苏丹的几处埃及驻军。在整个混乱的苏丹,只有阿比西尼亚援助的这几处驻军得救,坐镇喀土穆的戈登将军和其他人都丧了命。

1887年,马赫迪军队入侵阿比西尼亚西北的戈贾姆,很快席卷了这个王国。1889年,约翰尼斯亲率军队,进攻戈贾姆王国边境要塞加拉巴特,不料在那里战死,连尸体都被苏丹人夺走。此前皇太子已经中毒而死,皇帝的另一个儿子曼加夏是私生子,因此绍阿国王孟尼利克二世凭借其女儿的联姻关系,宣布自己为阿比西尼亚的皇帝。

孟尼利克二世的统治从1889年延续到1913年。这是维多利亚和爱德华的时代,是柏林会议的时代,是“英国治下的和平”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与孟尼利克同时期的中国光绪皇帝、日本的明治天皇、暹罗的拉玛五世朱拉隆功王,他们分别以其成功或失败的维新运动,而流芳后世,而孟尼利克二世也以他独特的、将阿比西尼亚带入近代文明国家行列的改革努力而闻名。

孟尼利克改革的第一步是统一分裂的各个王国。他在1881年建立了亚的斯亚贝巴城,城名意为“新鲜的花朵”,将国都从安科巴尔搬迁到此。当时的绍阿远离阿比西尼亚的文化中心地区,被一些王国视为“南蛮”,然而正是这一地理位置,使得孟尼利克得以先从较弱、较原始的西南和南方诸邻邦下手,逐步统一全境,恢复古代曾经属于埃塞俄比亚宗主权范围的版图。1893年,孟尼利克征服了西南的沃拉姆王国,接着是坎塔、康托、坎马、冈马……1897年,南方的大王国咖法被占领,由黄金和羽毛镶嵌的咖法王冠、以及白银乌木的国王御座,被作为战利品运到亚的斯亚贝巴。

与被彻底征服的南方诸王国相比,阿比西尼亚北方只是在被击败后勉强承认孟尼利克的皇帝身份。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提格雷位于北方,而已故的约翰尼斯四世皇帝来自提格雷,因此提格雷人对于一个绍阿人登上“万王之王”的宝座,并不那么热衷。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柏林会议之后,意大利已经开始对阿比西尼亚流露出不祥的兴趣,而北方各王国的统治者看到了纵横的好机会,纷纷试图同意大利人建立联盟。

19世纪末,试图进入东非的主要欧洲势力有――英、法、德、意四国。马赫迪起义爆发后,英国被迫同德国达成协议,大致按照今天肯尼亚―坦桑尼亚一线,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英法两国对“非洲之角”的渗透,在苏伊士运河竣工后变得激烈起来,法国试图建立从西苏丹到东苏丹的东西殖民地,英国则提出了著名的“2C计划”,从非洲地图顶端的开罗到底部的开普敦,将非洲东半部各殖民地打通成一片。当时法国已经在西非立稳脚跟,因此英国的当务之急,是把已爬上东非海岸的那支法国手砍下来,或者是少绑起来。

英国赞同意大利对非洲东北部的野心,因为他们害怕法国在尼罗河流域的扩张。然而意大利国力贫弱,虽然有强烈的殖民欲望,却不能为其殖民扩张提供强大的实力后盾,其殖民欲望往往因与其他殖民国家发生冲突,而得不到满足。德国首相俾斯麦曾经嘲笑意大利人,“带着满嘴蛀牙而又有一幅极好的胃口,来到非洲大陆”。

1869年,意大利的鲁巴蒂诺耶航运公司,从埃及手中购得阿萨布湾的一小块土地和红海的几座小岛,以此作为加煤站。1879年,克里斯庇首相(FrancescoCrispi)代表政府买下该公司的辖地,宣布阿萨布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在英国的支持下,意大利人从阿萨布湾向内陆推进,又利用约翰尼斯四世皇帝与各独立王国陷入纷争的机会,出兵占领了红海最好的天然港口马萨瓦,逐渐在埃塞俄比亚沿海一带站稳了脚跟。

约翰尼斯四世皇帝死后,意大利试图从正在分崩离析的阿比西尼亚帝国中多捞取一些东西,于是在1889年同其传统盟友孟尼利克二世签订了《乌查里条约》,以提供财政支持和武器弹药为代价,宣布整个埃塞俄比亚海岸都接受它的“保护”,并将其命名为“厄立特里亚”(Eritrea,源自希腊语“eritros”,即红海之“红”)。

孟尼利克很快认识到《乌查里条约》不过是刺激了意大利的野心,那个条约的阿姆哈拉文本第十七条写道,阿比西尼亚政府“可以在意大利政府的协助下同欧洲各国君主交往”,意大利文本则把这一段文字改为“阿比西尼亚对其他国家的交往必须通过意大利政府”,也就是说阿比西尼亚沦为意大利的保护国。这一手法此前在更原始更落后的地区屡试不爽,孟尼利克却是一个有政治阴谋史长达数千年的基督教国家的君主,他很快发现了意大利人的阴谋,于是宣布不承认该条约的合法性,即便意大利人提出贿赂他200万发子弹也没有用。

意大利于是开始培养已故约翰尼斯四世皇帝的私生子曼加夏公爵,充当其新代理人,并将提格雷变为其活动基地。但是连年饥荒和战乱摧毁了提格雷王国的实力,意大利允诺的援助也久久没有运到,1894年6月,曼加夏被迫向孟尼利克二世效忠,并宣誓倒戈同意大利人作战,其他的国王和公爵也纷纷步曼加夏的后尘,投到皇帝麾下。

意大利的增兵和军事行动,逐渐唤醒了埃塞俄比亚的民族主义,同时也减少了意大利利用埃塞俄比亚传统的封建制度和地区分歧,来分化各个王国的机会。孟尼利克现在开始有时间对付意大利的野心,当意大利军队对埃塞俄比亚高原内陆地区的领土“探险”,受到孟尼利克的阻挡后,双方爆发公开的冲突,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从马格达拉逃跑的萨尔?马利安回到了绍阿,宣布独立,并加冕成为绍阿国王,王号为孟尼利克二世,但是他的一些政敌,如野心勃勃的表弟们和侯爵们,却跑到了约翰尼斯四世皇帝那里。1878年,皇帝进攻绍阿,孟尼利克弯着腰把约翰尼斯的脚捧到了自己的背上,表示归顺。与一心统一阿比西尼亚的提奥多罗斯二世不同,约翰尼斯四世愿意承认各个国王在其领地内的全部封建特权,只要他们承认他为“万王之王”。双方安排了一项协议,约翰尼斯的太子阿里亚?塞拉西公爵,迎娶孟尼利克的女儿佐迪图。

1881年,对埃及及其欧洲代理人的残暴统治感到厌倦的苏丹人,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当时的埃及总督已经无法控制局势,因为埃及自己也在蹒跚地走向革命。苏丹的狂热穆斯林蜂拥到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即马赫迪的麾下,很快击败了埃及人和欧洲人的小股军队,席卷了苏丹东部的科尔多凡省和红海沿岸地区。

英国和法国不安地注视着马赫迪运动的发展,这个运动已经给英法两国对尼罗河上游地区的领土野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英国人想到了10多年前同还未成为皇帝的卡萨,所订立的那个同盟,因此于1884年派休伊特少将访问阿比西尼亚,试图与其结成盟友。

约翰尼斯四世皇帝一直警惕地注视着苏丹的动向,十几个世纪以来,阿比西尼亚一直自居为基督教信仰在非洲蛮荒大陆的唯一捍卫者。马赫迪的野心并不局限于苏丹,他对周围的国家都宣布了“圣战”,并试图用伊斯兰教的狂潮,淹没埃塞俄比亚这座基督教的孤岛。在这样的局势下,阿比西尼亚在1884年6月3日与英国签订协议,两国结成联盟,反对马赫迪的狂热“托钵僧”(dervish)。根据协议,阿比西尼亚收回了西北部原来由埃及统治的波格斯地区,并派出部队解救苏丹的几处埃及驻军。在整个混乱的苏丹,只有阿比西尼亚援助的这几处驻军得救,坐镇喀土穆的戈登将军和其他人都丧了命。

1887年,马赫迪军队入侵阿比西尼亚西北的戈贾姆,很快席卷了这个王国。1889年,约翰尼斯亲率军队,进攻戈贾姆王国边境要塞加拉巴特,不料在那里战死,连尸体都被苏丹人夺走。此前皇太子已经中毒而死,皇帝的另一个儿子曼加夏是私生子,因此绍阿国王孟尼利克二世凭借其女儿的联姻关系,宣布自己为阿比西尼亚的皇帝。

孟尼利克二世的统治从1889年延续到1913年。这是维多利亚和爱德华的时代,是柏林会议的时代,是“英国治下的和平”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与孟尼利克同时期的中国光绪皇帝、日本的明治天皇、暹罗的拉玛五世朱拉隆功王,他们分别以其成功或失败的维新运动,而流芳后世,而孟尼利克二世也以他独特的、将阿比西尼亚带入近代文明国家行列的改革努力而闻名。

孟尼利克改革的第一步是统一分裂的各个王国。他在1881年建立了亚的斯亚贝巴城,城名意为“新鲜的花朵”,将国都从安科巴尔搬迁到此。当时的绍阿远离阿比西尼亚的文化中心地区,被一些王国视为“南蛮”,然而正是这一地理位置,使得孟尼利克得以先从较弱、较原始的西南和南方诸邻邦下手,逐步统一全境,恢复古代曾经属于埃塞俄比亚宗主权范围的版图。1893年,孟尼利克征服了西南的沃拉姆王国,接着是坎塔、康托、坎马、冈马……1897年,南方的大王国咖法被占领,由黄金和羽毛镶嵌的咖法王冠、以及白银乌木的国王御座,被作为战利品运到亚的斯亚贝巴。

与被彻底征服的南方诸王国相比,阿比西尼亚北方只是在被击败后勉强承认孟尼利克的皇帝身份。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提格雷位于北方,而已故的约翰尼斯四世皇帝来自提格雷,因此提格雷人对于一个绍阿人登上“万王之王”的宝座,并不那么热衷。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柏林会议之后,意大利已经开始对阿比西尼亚流露出不祥的兴趣,而北方各王国的统治者看到了纵横的好机会,纷纷试图同意大利人建立联盟。

19世纪末,试图进入东非的主要欧洲势力有――英、法、德、意四国。马赫迪起义爆发后,英国被迫同德国达成协议,大致按照今天肯尼亚―坦桑尼亚一线,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英法两国对“非洲之角”的渗透,在苏伊士运河竣工后变得激烈起来,法国试图建立从西苏丹到东苏丹的东西殖民地,英国则提出了著名的“2C计划”,从非洲地图顶端的开罗到底部的开普敦,将非洲东半部各殖民地打通成一片。当时法国已经在西非立稳脚跟,因此英国的当务之急,是把已爬上东非海岸的那支法国手砍下来,或者是少绑起来。

英国赞同意大利对非洲东北部的野心,因为他们害怕法国在尼罗河流域的扩张。然而意大利国力贫弱,虽然有强烈的殖民欲望,却不能为其殖民扩张提供强大的实力后盾,其殖民欲望往往因与其他殖民国家发生冲突,而得不到满足。德国首相俾斯麦曾经嘲笑意大利人,“带着满嘴蛀牙而又有一幅极好的胃口,来到非洲大陆”。

1869年,意大利的鲁巴蒂诺耶航运公司,从埃及手中购得阿萨布湾的一小块土地和红海的几座小岛,以此作为加煤站。1879年,克里斯庇首相(FrancescoCrispi)代表政府买下该公司的辖地,宣布阿萨布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在英国的支持下,意大利人从阿萨布湾向内陆推进,又利用约翰尼斯四世皇帝与各独立王国陷入纷争的机会,出兵占领了红海最好的天然港口马萨瓦,逐渐在埃塞俄比亚沿海一带站稳了脚跟。

约翰尼斯四世皇帝死后,意大利试图从正在分崩离析的阿比西尼亚帝国中多捞取一些东西,于是在1889年同其传统盟友孟尼利克二世签订了《乌查里条约》,以提供财政支持和武器弹药为代价,宣布整个埃塞俄比亚海岸都接受它的“保护”,并将其命名为“厄立特里亚”(Eritrea,源自希腊语“eritros”,即红海之“红”)。

孟尼利克很快认识到《乌查里条约》不过是刺激了意大利的野心,那个条约的阿姆哈拉文本第十七条写道,阿比西尼亚政府“可以在意大利政府的协助下同欧洲各国君主交往”,意大利文本则把这一段文字改为“阿比西尼亚对其他国家的交往必须通过意大利政府”,也就是说阿比西尼亚沦为意大利的保护国。这一手法此前在更原始更落后的地区屡试不爽,孟尼利克却是一个有政治阴谋史长达数千年的基督教国家的君主,他很快发现了意大利人的阴谋,于是宣布不承认该条约的合法性,即便意大利人提出贿赂他200万发子弹也没有用。

意大利于是开始培养已故约翰尼斯四世皇帝的私生子曼加夏公爵,充当其新代理人,并将提格雷变为其活动基地。但是连年饥荒和战乱摧毁了提格雷王国的实力,意大利允诺的援助也久久没有运到,1894年6月,曼加夏被迫向孟尼利克二世效忠,并宣誓倒戈同意大利人作战,其他的国王和公爵也纷纷步曼加夏的后尘,投到皇帝麾下。

意大利的增兵和军事行动,逐渐唤醒了埃塞俄比亚的民族主义,同时也减少了意大利利用埃塞俄比亚传统的封建制度和地区分歧,来分化各个王国的机会。孟尼利克现在开始有时间对付意大利的野心,当意大利军队对埃塞俄比亚高原内陆地区的领土“探险”,受到孟尼利克的阻挡后,双方爆发公开的冲突,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从马格达拉逃跑的萨尔?马利安回到了绍阿,宣布独立,并加冕成为绍阿国王,王号为孟尼利克二世,但是他的一些政敌,如野心勃勃的表弟们和侯爵们,却跑到了约翰尼斯四世皇帝那里。1878年,皇帝进攻绍阿,孟尼利克弯着腰把约翰尼斯的脚捧到了自己的背上,表示归顺。与一心统一阿比西尼亚的提奥多罗斯二世不同,约翰尼斯四世愿意承认各个国王在其领地内的全部封建特权,只要他们承认他为“万王之王”。双方安排了一项协议,约翰尼斯的太子阿里亚?塞拉西公爵,迎娶孟尼利克的女儿佐迪图。

1881年,对埃及及其欧洲代理人的残暴统治感到厌倦的苏丹人,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当时的埃及总督已经无法控制局势,因为埃及自己也在蹒跚地走向革命。苏丹的狂热穆斯林蜂拥到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即马赫迪的麾下,很快击败了埃及人和欧洲人的小股军队,席卷了苏丹东部的科尔多凡省和红海沿岸地区。

英国和法国不安地注视着马赫迪运动的发展,这个运动已经给英法两国对尼罗河上游地区的领土野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英国人想到了10多年前同还未成为皇帝的卡萨,所订立的那个同盟,因此于1884年派休伊特少将访问阿比西尼亚,试图与其结成盟友。

约翰尼斯四世皇帝一直警惕地注视着苏丹的动向,十几个世纪以来,阿比西尼亚一直自居为基督教信仰在非洲蛮荒大陆的唯一捍卫者。马赫迪的野心并不局限于苏丹,他对周围的国家都宣布了“圣战”,并试图用伊斯兰教的狂潮,淹没埃塞俄比亚这座基督教的孤岛。在这样的局势下,阿比西尼亚在1884年6月3日与英国签订协议,两国结成联盟,反对马赫迪的狂热“托钵僧”(dervish)。根据协议,阿比西尼亚收回了西北部原来由埃及统治的波格斯地区,并派出部队解救苏丹的几处埃及驻军。在整个混乱的苏丹,只有阿比西尼亚援助的这几处驻军得救,坐镇喀土穆的戈登将军和其他人都丧了命。

1887年,马赫迪军队入侵阿比西尼亚西北的戈贾姆,很快席卷了这个王国。1889年,约翰尼斯亲率军队,进攻戈贾姆王国边境要塞加拉巴特,不料在那里战死,连尸体都被苏丹人夺走。此前皇太子已经中毒而死,皇帝的另一个儿子曼加夏是私生子,因此绍阿国王孟尼利克二世凭借其女儿的联姻关系,宣布自己为阿比西尼亚的皇帝。

孟尼利克二世的统治从1889年延续到1913年。这是维多利亚和爱德华的时代,是柏林会议的时代,是“英国治下的和平”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与孟尼利克同时期的中国光绪皇帝、日本的明治天皇、暹罗的拉玛五世朱拉隆功王,他们分别以其成功或失败的维新运动,而流芳后世,而孟尼利克二世也以他独特的、将阿比西尼亚带入近代文明国家行列的改革努力而闻名。

孟尼利克改革的第一步是统一分裂的各个王国。他在1881年建立了亚的斯亚贝巴城,城名意为“新鲜的花朵”,将国都从安科巴尔搬迁到此。当时的绍阿远离阿比西尼亚的文化中心地区,被一些王国视为“南蛮”,然而正是这一地理位置,使得孟尼利克得以先从较弱、较原始的西南和南方诸邻邦下手,逐步统一全境,恢复古代曾经属于埃塞俄比亚宗主权范围的版图。1893年,孟尼利克征服了西南的沃拉姆王国,接着是坎塔、康托、坎马、冈马……1897年,南方的大王国咖法被占领,由黄金和羽毛镶嵌的咖法王冠、以及白银乌木的国王御座,被作为战利品运到亚的斯亚贝巴。

与被彻底征服的南方诸王国相比,阿比西尼亚北方只是在被击败后勉强承认孟尼利克的皇帝身份。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提格雷位于北方,而已故的约翰尼斯四世皇帝来自提格雷,因此提格雷人对于一个绍阿人登上“万王之王”的宝座,并不那么热衷。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柏林会议之后,意大利已经开始对阿比西尼亚流露出不祥的兴趣,而北方各王国的统治者看到了纵横的好机会,纷纷试图同意大利人建立联盟。

19世纪末,试图进入东非的主要欧洲势力有――英、法、德、意四国。马赫迪起义爆发后,英国被迫同德国达成协议,大致按照今天肯尼亚―坦桑尼亚一线,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英法两国对“非洲之角”的渗透,在苏伊士运河竣工后变得激烈起来,法国试图建立从西苏丹到东苏丹的东西殖民地,英国则提出了著名的“2C计划”,从非洲地图顶端的开罗到底部的开普敦,将非洲东半部各殖民地打通成一片。当时法国已经在西非立稳脚跟,因此英国的当务之急,是把已爬上东非海岸的那支法国手砍下来,或者是少绑起来。

英国赞同意大利对非洲东北部的野心,因为他们害怕法国在尼罗河流域的扩张。然而意大利国力贫弱,虽然有强烈的殖民欲望,却不能为其殖民扩张提供强大的实力后盾,其殖民欲望往往因与其他殖民国家发生冲突,而得不到满足。德国首相俾斯麦曾经嘲笑意大利人,“带着满嘴蛀牙而又有一幅极好的胃口,来到非洲大陆”。

1869年,意大利的鲁巴蒂诺耶航运公司,从埃及手中购得阿萨布湾的一小块土地和红海的几座小岛,以此作为加煤站。1879年,克里斯庇首相(FrancescoCrispi)代表政府买下该公司的辖地,宣布阿萨布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在英国的支持下,意大利人从阿萨布湾向内陆推进,又利用约翰尼斯四世皇帝与各独立王国陷入纷争的机会,出兵占领了红海最好的天然港口马萨瓦,逐渐在埃塞俄比亚沿海一带站稳了脚跟。

约翰尼斯四世皇帝死后,意大利试图从正在分崩离析的阿比西尼亚帝国中多捞取一些东西,于是在1889年同其传统盟友孟尼利克二世签订了《乌查里条约》,以提供财政支持和武器弹药为代价,宣布整个埃塞俄比亚海岸都接受它的“保护”,并将其命名为“厄立特里亚”(Eritrea,源自希腊语“eritros”,即红海之“红”)。

孟尼利克很快认识到《乌查里条约》不过是刺激了意大利的野心,那个条约的阿姆哈拉文本第十七条写道,阿比西尼亚政府“可以在意大利政府的协助下同欧洲各国君主交往”,意大利文本则把这一段文字改为“阿比西尼亚对其他国家的交往必须通过意大利政府”,也就是说阿比西尼亚沦为意大利的保护国。这一手法此前在更原始更落后的地区屡试不爽,孟尼利克却是一个有政治阴谋史长达数千年的基督教国家的君主,他很快发现了意大利人的阴谋,于是宣布不承认该条约的合法性,即便意大利人提出贿赂他200万发子弹也没有用。

意大利于是开始培养已故约翰尼斯四世皇帝的私生子曼加夏公爵,充当其新代理人,并将提格雷变为其活动基地。但是连年饥荒和战乱摧毁了提格雷王国的实力,意大利允诺的援助也久久没有运到,1894年6月,曼加夏被迫向孟尼利克二世效忠,并宣誓倒戈同意大利人作战,其他的国王和公爵也纷纷步曼加夏的后尘,投到皇帝麾下。

意大利的增兵和军事行动,逐渐唤醒了埃塞俄比亚的民族主义,同时也减少了意大利利用埃塞俄比亚传统的封建制度和地区分歧,来分化各个王国的机会。孟尼利克现在开始有时间对付意大利的野心,当意大利军队对埃塞俄比亚高原内陆地区的领土“探险”,受到孟尼利克的阻挡后,双方爆发公开的冲突,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小说中的孟尼利克二世

孟尼利克二世已经通过 军火商购买了大批武器现在,他的军队中已有一半士兵装备了西方制造的后装步枪,同时还装备着大约三十门山炮和十二门臼炮,而且据说,阿比西尼亚军队还有少量即使在欧洲军队里也很少见的机枪

这在邓肯看来依然不是一个好现象阿比西尼亚不是特别富裕的国家,而且还很落后,皇帝陛下和他的皇后大概不会在部队拥有的武器还可以使用的时候购买一些的来替换它们……很可能会如此

“看起来……我们又只能出售兴奋剂了”他叹息到

随即,邓肯想到了厄立特里亚的酒馆里遇到的那几个情绪低落的意大利军官秦朗几乎没费什么功夫就让他们变成了甲基安非他命的使用者和推销员,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这种使人上瘾的化学品就会在意大利殖民地军队里泛滥……

“你在想什么?”

“我在担心生意,秦”邓肯回过神,“既然阿比西尼亚人已经有了那么多现代化武器,我很怀疑孟尼利克二世皇帝是否还会购买我们的步枪也许,就像在厄立特里亚那样,我们只能……难道你不担心?”他反问到

“与向阿比西尼亚皇帝推销我们的武器比起来,我担心的是,怎样才可以将武器运进这个国家”秦朗回答到阿比西尼亚四周全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走私武器的难度系数很高,相比之下,向墨西哥运送武器简直是小意思

“你有没有想到什么办法?”

“有一个计划,但还不完善……”他突然看到一个皇帝的奴隶正在走过来,于是立刻站起来并开始整理有些皱了的衣服邓肯的反应稍微慢了一点,当他站起来的时候,奴隶已经走到他的面前了

“皇帝同意接见你们”奴隶说,随即转过身,做了一个手势“跟我来”

“一个很傲慢的家伙,不是吗?”秦朗对邓肯笑了笑,加快两步跟上奴隶,走进了孟尼利克二世的……住宅

即使以西方的观点,那幢房子也根本不能被称为“皇宫”但这也不值得奇怪:阿姆哈拉人是游牧民族,阿比西尼亚长期没有固定首都,孟尼利克二选择亚的斯亚贝巴作为自己的首都仅仅是几年前的事情

这座城市还处于初创阶段――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军营式城镇城市里建筑很少,而且除了皇帝的“皇宫”,其他建筑也都是国王与公爵们的住所亚的斯亚贝巴的发展要在意大利军队在阿杜瓦战败以后才开始――在众多西方工程师的努力下,它变成了一座常住人口为七万的现代化城市

而孟尼利克二世的大皇宫也要在战争结束以后才开始建设

所以,“住宅”,秦朗愿意用它称呼皇帝的住所在奴隶的带领下,他和邓肯走进去,并且很快见到了皇帝和他的皇后

在向两位“尊敬的陛下”行礼的同时,秦朗也在回忆一些他知道的东西

自然,孟尼利克二世曾经是意大利人的传统盟友,但《乌查利条约》结束了这种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友谊――然而,最开始的时候,这份条约却是双方都希望的东西:意大利人需要在由于约翰尼斯四世皇帝去世而陷入分崩离析的阿比西尼亚帝国捞取利益,而皇帝则需要意大利提供的资金和武器弹药控制局面

其实那本应该是一份双方都满意的条约,但意大利人做得太愚蠢了――条约的阿姆哈拉文本第十七条是阿比西尼亚政府“可以在意大利政府的协助下同欧洲各国君主交往”,意大利文本则把这一段文字改为“阿比西尼亚对其他国家的交往必须通过意大利政府”……

就是说,根据《乌查利条约》,阿比西尼亚已沦为意护国

这种方法在以前已经被成功使用过多次,但那都是在加原始和落后的地区,而孟尼利克二世却是一个政治阴谋史长达数千年的基督教国家的皇帝,他很快发现了意大利人的阴谋,于是宣布不承认该条约的合法性,即便意大利人提出贿赂他两百万发子弹也没有用

结果意大利人又使用了一个加愚蠢的措施回敬这位皇帝他们培养已故约翰尼斯四世皇帝的私生子曼加夏公爵充当代理人,并将提格雷变为他的活动基地然而不幸的是,连年饥荒和战乱摧毁了提格雷王国的实力,而意大利允诺的援助……根本连影子都没有

在这样的局势下,如果曼加夏公爵还跟着意大利人混日子,那么他就是阿比西尼亚帝国最大的蠢货――但公爵还没有那么愚蠢所以就在六月,他发誓向孟尼利克二世效忠,并宣誓倒戈同意大利人作战

而在曼加夏公爵的带领下,其他的国王和公爵也纷纷投到皇帝麾下,这让孟尼利克二世掌握的士兵人数迅提高到了接近二十万

对于意大利人来说,这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需要解决的敌人反而加强大了,而且他们还白白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但问题还不仅仅只有这些,秦朗觉得,不管巴拉蒂耶里还是他麾下的军官和士兵,他们都还没有意识到问题有多么严重――至少从阿杜瓦战役的结果来看,他们确实没有意识到这点

不过,孟尼利克二世和他的皇后也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还没有信心击败巴拉蒂耶里的部队阿杜瓦之前,没有人相信阿比西尼亚军队可以彻底击败意大利军队,而这正是他可以利用的关键点

秦朗信心十足

而在翻译进行了介绍以后,孟尼利克二世已经开始说话了,而且用的是英语,虽然他说得很不自然,也很慢“你们好,来自美国的朋友……”他还想说下去,但他的英语水平不高,最后仍然要借助翻译的帮助“询问这两个美国人,他们为我带来了什么”

翻译立刻照办“伟大的阿比西尼亚皇帝想知道,你们为他带来了什么,来自美国的客人”

“我们在厄立特里亚得到消息,巴拉蒂耶里总督可能会在明年四月前率领军队向阿比西尼亚发动进攻”秦朗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房间里的其他人,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国王和公爵们,以及服侍皇帝的奴隶

还有泰图皇后她是前皇帝的北方家族的后裔,而且也是这个帝国的掌权者,并且还有属于自己的军队这意味着,她也是一个潜在的客户,并且只要可以说服孟尼利克二世和她中的任何一个,剩下的一个都会自然购买他的武器……

皇帝突然发出一阵洪亮的笑声,接着翻译开始转述他的回答“感谢你,美国客人,但我对意大利人的意图早已了如指掌我已经召集起一支大军,只要意大利军队入侵阿比西尼亚,他们就会遭到迎头痛击”

“我毫不怀疑光荣而勇敢的阿比西尼亚军队可以击败意大利人,为尊贵的陛下以及皇后陛下赢得一次伟大的、举世瞩目的胜利”秦朗神态恭顺的说,“但我认为,阿比西尼亚勇士需要一些加现代化的武器,这可以帮助他们有效的消灭敌人”

“看上去你是一个军火商人,”孟尼利克二世似乎惊讶了一会儿――但也只是“似乎”,因为他很快大笑起来,“不过,你来得稍微晚了一些,我的军队已装备了欧洲国家制造的武器,而且弹药充足”

秦朗也笑了一笑“的确如此,陛下但我的武器比您购买的武器加先进,即使在欧洲的军队里,类似的武器也才刚刚投入使用它们威力大,射程也远”

“每个商人都会这么说,美国人,但你准备通过什么方式证明自己刚才说过的话?”

“我带了一些样品到亚的斯亚贝巴,陛下如果您允许,我们可以在靶场上进行一些小小的测试”秦朗微笑着,发出一个明确的邀请

上一篇:梅加耶拉

下一篇:宁蔚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