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邦泰的个人简介
吕邦泰(1931―1998)河南偃城人。195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系,1958年调入刚成立的北京电力学院,1959年至196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热工教研室进修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后回到北京电力学院,一直工作到1998年5月去世。曾担任北京电力学院热工教研室主任,华北电力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动力系学术委员会主任,院系职称评审组成员,同时担任保定市政协委员,也是河北省原职称评审组电力组成员。简介
吕邦泰(1931―1998)河南偃城人。195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系,1958年调入刚成立的北京电力学院,1959年至196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热工教研室进修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后回到北京电力学院,一直工作到1998年5月去世。曾担任北京电力学院热工教研室主任,华北电力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动力系学术委员会主任,院系职称评审组成员,同时担任保定市政协委员,也是河北省原职称评审组电力组成员。
学术成就
吕邦泰教授主要从事计算传热学和锅炉寿命管理等方向的研究与教学。根据工业需要,结合指导研究生,积极开发了锅炉寿命管理的研究工作,从事传热学教学工作,同时又对近代计算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传热学领域,解决了相关问题。1984年参加670吨/时锅炉汽包内给水直接注水下降管试验及试验结果的分析工作,这在国内尚属一种新的探索,它与有限元方法相比可大幅度的节约计算机内存和缩短计算时间,为实现一般微机上进行电力设备复杂的温度常解析计算开辟了新的途径,该项目获得水电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1984年至1986年参与锅炉汽包热应力的研究,1985年至1986年参加高井5号炉汽包寿命管理的可靠性分析。
编译书有:《新传热学》《锅炉承压部件强度及寿命》《热工控制对象传热学》,发表论文20余篇。
吕邦泰教授1985年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至1986年教学工作优秀二等奖,1987年学院优秀论文二等奖,1987年华北电管局科技改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