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振东

时间:2024-01-02 16:49:01编辑:雅博君

宁振东的个人简介

宁振东,男,1951年7月出生,山西稷山县人,汉族,中共党员,研究员,曾任山西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党支部副书记。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获学士学位。

基本信息

1970年-1974年 插队务农

1974年-1976年 山西农大植物保护专业学习

1976年-1979年 山西稷山县农机科研所技术员

1979年-1981年 山西农大昆虫教研室助教

1981年-至今 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曾任中国兽类学会理事、山西省农科院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

科研项目

在科研工作方面,针对山西省自然条件复杂、农田鼠害发生严重的现状,率先在全国农业科研单位从事农田鼠害的研究工作,在害鼠的种类调查、区域分布,主要害鼠种群生物学、生态学研究,可持续控制技术及天敌的保护利用等各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我省农田鼠害的科研工作挤身于国内先进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先后主持、参加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及部、省级科研、开发课题20余项。主持的项目主要有:

(1)黄土高原旱作区棕色田鼠、中华鼢鼠发生规律、控制策略及技术研究,国家“八五” 攻关课题,1991~1995年。

(2)黄土残塬沟壑区害鼠的基本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省攻关课题,1991~1995年。

(3)社鼠的种群生态学及防治技术研究,省攻关课题,1992~1995年。

(4)北方高原旱作区主要害鼠的成灾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子专题,1996~2000年。

(5)山西省区域性害鼠的成灾规律及持续控制技术研究,省攻关课题,1998~2001年。

(6)林区主要害鼠灾变规律及监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十一五”国家攻关项目子课题,2005年~2008年。

(7)雁门关生态恢复区啮齿动物的数量配置和防除技术研究,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7年~2011年。

学术论文

(1)黄土残塬沟壑区农业害鼠的种类构成及数量动态研究,2000,山西植物保护

(2)典型水土流失区地面鼠类的数量配置及季节变动规律,2000,水土保持研究

(3)荒草坡害鼠的基本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2000,水土保持研究

(4)溴鼠灵粉剂防治家栖鼠药效试验,2001,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5)社鼠的种群生态学特征研究,2003,山西植物保护

(6)残塬沟壑区社鼠的综合防治策略及配套技术,2003,山西植物保护

(7)花鼠种群生态学及危害特征,2004,山西植物保护

(8)黄土高原隰县农林生态区夜行性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2007,山西农业科学,35(7):71~74。

(9)晋西南农林生态区社鼠种群数量的季节消长研究,2007,山西农业科学, 35(8):33~35。

(10)抗生育剂莪术醇对区域性害鼠的控制效应研究,2007,山西农业科学, 35(9):53~56。

(11)晋西南农林生态区社鼠的种群年龄结构及季节变化规律研究,2007,山西农业科学, 35(10):34~37。

(12)晋西林区地面主要害鼠数量的季节变化与防治技术研究,2007,中国植保导刊, 27(12):8~12。

(13)山西隰县长尾仓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研究,2008,山西大学学报,31(S1):146~148。

(14)山西隰县长尾仓鼠的发生及溴敌隆对长尾仓鼠的毒力,发表于植物保护;

(15)山西隰县长尾仓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敏感性研究,发表于第二届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国际论坛论文集。

荣誉展示

(1)农田重大害鼠成灾规律及综合防治,获国家科委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鼠类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获省科技厅颁发的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黄土残垣沟壑区害鼠的基本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获省科技厅颁发的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社鼠的种群生态学及防治技术研究,获省科技厅颁发的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农田害鼠的成灾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获中国科学院颁发的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6)黄土高原旱作区主要害鼠---鼢鼠和黄鼠种群生态学及综合防治,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委三等奖

上一篇:卢宪臣

下一篇:尼尔斯·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