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佐民

时间:2024-01-02 03:13:19编辑:雅博君

孟佐民的个人简介

孟佐民,男,祖籍甘肃崇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芮谷画院名誉院长,武警部队美术书法研究院秘书长,曾担任原中国画研究院(现国家画院)《中国画研究画家专辑》执行主编,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1994年定居北京,先后师从水天中,王文芳,韩敬伟,蒋志鑫诸先生学习中国画。

出版作品

《孟佐民中国画作品选》,香港;

《中国画研究画家专辑孟佐民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会心独造,韩敬伟师生作品集》,齐鲁美术出版集团出版;

中央电视台中国书画频道录制《孟佐民的黄土情》专题节目并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30多家电视媒体播出(2003年)。

大型创作

1997年应邀为总参谋部绘制2米乘15米巨型山水画作品《翠锁烟云图》,原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在该作品题诗:“万里烟云涌,千山一水通,孤舟击远水,霞映满江红”。?

参展获奖

1993年起作品入选全国和全军及各大美术作品展:

作品《农家三更灯火明》(署名:叶丰)入选首届中国画大展(中国美术馆);

入编首届中国画大展作品集,发表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主编的国家核心刊物《美术》杂志;

作品《断恒》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入编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作品集;

作品《关山云起》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入编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集;

作品《日出山光奇》入选水墨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入编水墨敦煌全国水墨作品集;

参加全军美术作品展3次,其中作品《山南山北》获二等奖甘肃省美术作品展两次;

兰州军区美术作品展3次其中一次获二等奖;

学术交流

作品《寂寥世界》参加全国八大美术学院组织举办的《学院本色》学术交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作品《寂静岭》参加全国八大美术学院优秀写生作品展(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

作品《水色天光》参加清华大学第六届优秀作品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

作品《塬上春色》参加为中国画全国八大美术学院优秀作品展(广州美术学院);

个展连展

孟佐民中国画展,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

孟佐民绘画作品展,兰州中日友好会馆美术馆;

会心独造,韩敬伟师生作品展,山东齐鲁美术馆;

蒋志鑫师生作品展,山东东营美术馆。

出版著作?

《孟佐民画集》,香港华夏精英美术家丛书编辑会,2000.9;?

《中国画研究画家专辑》,主编“中国国家画院”,出版《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6。

艺术评论

巍巍然 恢弘沉迈 ――读孟佐民的山水画

文/周韶华

对于广袤辽阔、苍茫迷人的黄土高原,我一向惊异于她的浑厚与豁达。黄赭断裂的大塬高坡,简陋零散的窑洞和温情漾溢的农家;舒缓干涸的河床,凛冽漫天的风沙,弥漫的远古气息,让人沉醉而着迷。也正是这贫瘠与盈厚、参差与舒展的矛盾映射出的天地之大美,吸引孕育了一批才情横溢、朝气蓬勃的中青年画家,孟佐民便是其中的一个。

孟佐民系甘肃平凉人,自幼师从蒋志鑫先生学画,并受家庭熏陶,深谙中国画之意韵。1989年入北京画院,师从王文芳先生主修山水。他生于黄土,长于高原,其作品中的张扬与浑厚,自然与温情,源于斯益于斯。虽然孟佐民于1993年就定居于北京,然而他血脉中搏动的依然是黄土高原的韵律,脑海中波涌的依然是他自幼耳濡目染中品味出的对生活的追忆。探迹寻源,从河床孤零的卵石中他能聆听出天地之大音,从肃穆的荒原上他能咀嚼到沧桑与沉淀。黄土高原的景观与人文底蕴,同他那不可抑制的创作激情相融合,成为他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迸发出的大气势、大意象,使其作品呈现出巍然肃穆、恢弘沉迈的不凡气度。

艺术家,必须以其灵性和直觉来感悟、创造、解决主客体矛盾,把握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在这方面更多地体现在孟佐民的作品之中。孟佐民的作品,多以长河大岭、莽原落日为形,将横亘于天地宇宙的大气象映于画幅,构图宏阔,立意深邃。在形象塑造上虚实结合,使山势层次与肌理得以充分表现。这些,是其舍弃传统山水画惯用程式与既有技法、笔墨表现,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使得他的作品无论在意境构成还是在审美风范上都收到情境并茂、势质兼得的艺术效果。

如果说孟佐民的大画巨作强调的是对大宇宙宏观的把握,突出的是坚韧雄壮之气势,民族之魂魄,那么,在他的小幅作品中,刻画出的是一个淳朴幽静善变奋争的世界,洒脱而松灵,不经心处流露细微的体察,更多地体现出自然与艺术家的心灵世界。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有价值的艺术,有赖于艺术观的拓展,有赖于极致的表现和无尽的创新。“天道酬勤”,通过孟佐民的上下求索,辛勤耕耘,势必能在广袤的中国画研究领域中呈现出自己更大的张力来。

周韶华 2000年秋

静穆 恢弘――读孟佐民的山水

文/水天中

我喜欢孟佐民的画,因为它画出了陇东高原特有的静穆和恢弘。他的画具有他的故土同样的气度,朴茂沉厚,单纯而开阔。如果你曾经在那里生活,你一定会品味他的作品,无需我来介绍。因为他的画会勾起你心中温暖的回忆。

如果你不曾去过陇东高原,提到黄土地,你就会联想到一派单调的荒凉,联想到飞扬的尘土中的安塞腰鼓,联想到干渴的土地上掠过的干渴的风。其实,中国西部那一大片黄土高原包含着丰富的变化。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习俗,都有很多差异。与陕北高原相比,陇东显得更具多样性。这里是泾河和渭河的上游,六盘山以西的水流都注入渭河,六盘山以东的河流如蒲河、芮河、黑河、马莲河都流入泾河。古代文人为“泾清渭浊”还是“渭清泾浊”争论了几百年。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却清楚的知道泾水是清澈的――除非夏天的暴雨使它变得翻腾起浊浪。孟佐民的家就在芮河边的山塬之下。在芮河水系的平川里,有阡陌纵横的田地,有蔚然深秀的谷地,那里的景色与中原乡村近似。从河流冲蚀的低地仰望高原,有峰岭崖岫的奇峻,但登上“山顶”之后,你会惊奇的发现,眼前竟是一片无际的平原。当地人称这种地貌为“塬”,它是黄土高原的主体,对于住在塬上的人来说,城市和公路都是分布在深陷的河谷里。塬上的开阔坦荡,简直和华北、东北的大平原差不多。民谚称“长武塬上看大天”或“董志塬上看大天”,此之谓也。但你一直往前走,也许会被脚下突然出现的沟壑吓一跳,它们极深极宽,对面的土崖在阳光下显出蓝紫色的雾霭? ,使你想起科罗拉多大峡谷,但沟底有郁郁葱葱的林木和闪着银光的水流。沿着陡直的土崖上曲折往复的小路走到沟底,再爬上对面的塬顶,有的只需一小时,有的也许得走上一天。塬上塬下,都有茂密的庄稼和缕缕炊烟,你随时都会碰上两颊红红的顽皮的小孩和苗条而结实的姑娘。这一带水土流失不像陕北那样严重,土地比较完整,夏秋常有连绵的阴雨,冬春之际常常有明朗的阳光。土地和人的关系是和谐的,生活在这里的人的心态,也就温顺平和的多。像电影《黄土地》里发狂似的求雨和打腰鼓的那类场面,会使这里的农民大吃一惊。

孟佐民就是这片土地的儿子,它的画就是这片土地的果实。他以充满亲情的眼光观看故乡的山河,从宽厚广袤的山野间,体察出绵绵无尽的情思。他在故乡的山野里漫步时常常想到他的母亲;而当他端详母亲的面庞时,又总是想起他所生长的山野。也许,这正是孟佐民山水画的奥秘所在。

从传统山水画的技法观念来看,孟佐民擅于抓取山水之势,疏于营造山水之质:长于用墨而略于用笔。这可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形式选择,但从他所描绘的对象,即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看,这种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画家的表现技法。黄土地不像嶙峋的山岩和葱茏竹木那样,有皴擦点染充分发挥表现性能的空间。它的审美特色正在寓于单纯中的静穆恢弘的气度。孟佐民的水画创作,随着题材的扩展,他的表现手段会相应丰富起来。另外,从传统山水画的历史看,元人以后的山水画家,越来越为点线皴擦本身的趣味所吸引,越来越轻视整体构成,整体气势的意义。所以中青年画家近年的逆向选择,应该说是符合山水画艺术规律的合理发展。经过正反合的阶段演变,现在的中青年山水画家,有希望迎来山水画艺术的新高峰。

水天中,1994年小寒

水天中,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理论家。

作品欣赏

上一篇:慕容柔

下一篇:刘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