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旭的个人简介
孟庆旭(1901-1965),字寅宾,东平县人。地方著名中医。孟庆旭自幼读书,恬淡质朴,立志学医,以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孙思邈为楷模,他拜佛山名医焦老先生为师,数年间尽得其学。基本内容
孟庆旭(1901-1965),字寅宾,东平县人。地方著名中医。
孟庆旭自幼读书,恬淡质朴,立志学医,以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孙思邈为楷模,
他拜佛山名医焦老先生为师,数年间尽得其学。他好学善思,结合实践,刻苦钻研了
《内经》、《伤寒》、《金匮要略》等书,对祖国医学就有了溯本求源、扎扎实实的
基础。30年代中期,东平县中医师考试,他名列榜首,誉满数县。北京主考希望他游
学京师,到国医馆工作,但他不愿离开故里,与当时的医学名流候汉忱、李尚浩等在
城内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医学团体-南雅堂医社。
1938年,东平沦陷,横遭日伪蹂躏,他全家避居城东梁村。日伪“东平县公署”,
宣扬“中日提携”、“王道乐土”,为装点门面,搞“祭孔大典”。东平县“知事”
大汉奸曹子亮想利用他的声望, 派人持贴请他参加, 遭到断然拒绝。他对家人说:
“想叫我和那些出卖国家与灵魂的叛逆者一气,是绝对办不到的。”有一次,日伪警
察所长陈鹤航患头痛,请他去诊治,他以卧病不支拒绝。他不为利诱,不依势存,为
日伪所不容。一天傍晚,汉奸劣绅指使一撮匪徒抢劫了他家。
建国后,孟庆旭仍以行医为民去疾。他接诊的病员,大多是病情危重、处理棘手
的,建国初,梁村税务所井维涛、孟广达等18人严重食物中毒,有的已经昏迷。正在
卧病的他听说后,急忙赶到税务所,毅然承担主治任务,指导全所医务人员为患者服
药护理,18个病人全部得救。事后他意味深长地对诊所的年轻人说:“当医生不能唯
求免怨避嫌而坐失治疗时机, 愿以此与大家共勉。”1958年春,有个7岁的男孩患流
脑,高热,呕吐不止,精神昏愦,家人惶恐,去诊所就诊时,已经昏迷不醒。医生们
皆以病情险重,不敢接诊,建议转城里治疗。他说:“亟宜就地抢救,不可延误! 待
治疗稍有转机再做考虑。”于是他投以大剂汤药兼以丸散,十二小时连续进药,患儿
很快转危为安,调治半月痊愈。他告诫人们:“医生当以医病人之体为我体,以病人
之心为我心。重病当前,要苦思冥想,尽竭全力,广求治法,治疗无效则沉自反思,
考求必效之法,然后学问才能日进。”一次,一糖尿病患者求治于孟先生的儿子,其
子当时经验尚少,勉开一方,服药十余剂,无寸效。后乃请他诊治,他处桂附八味丸
一料,内有大剂益智仁、附子、肉桂等辛热之品,服后症状大减。其子请教他,他说:
“此所谓救根本以滋化源也,昔孙文坦颇重此法。喻家言称八味丸为消渴圣药,此仲
景遗意,汝读书临症太不深思”他的儿子诺诺而退,深愧平日用心太少。
孟庆旭先后被选为东平县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和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几十年的沧
桑使他从“良医涉世,博济仁泽”的传统信念转向自觉地为群众服务,医术上精益求
精,皓首之年,仍象早年学医时一样,探求防病治病的理论和妙方。
60年代初,孟庆旭选为省名老中医,时值三年困难时期,他年老体弱,生活困难。
为治病救人,仍率其子编写《孟寅宾医案》。1965年,孟庆旭病逝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