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德盛

时间:2023-12-31 07:45:34编辑:雅博君

吕德盛的个人简介

吕德盛(1890-1954),祖辈务农,家境贫寒,自幼聪颖好学,后创办“德先生蒙馆”,受水岭人尊敬,尊称他为德先生。

背景

皖南山区泾、旌、太三县交界处,有个百来户人家的小村落,名水岭村,今属南容乡。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除极少数外出学徒做生意外,绝大多数均以种茶、砍柴、烧炭为生,辛苦一年,难以养家糊口。村里的孩子不能够上学念书。

到了民国初年,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办起了私塾,而且收授本村穷苦人家子弟。这就是吕德盛先生创办的“德先生蒙馆”。这个蒙馆自民国初一直坚持到新中国建国初期,共30余年。当时水岭村虽也曾有热心办学的人办过私塾,但因受当时诸多因素制约而未能坚持。吕德盛以终生教书而闻名远近,更受水岭人崇敬,尊称他为德先生。

成长

吕德盛自幼聪颖好学,父母节衣缩食,送其到离家30里以外的南容村一秀才举办的“经馆”(兼蒙馆)苦学数年后,赴南京应试,无奈南京兵荒马乱,只好折道回家。不久有亲友介绍他到茂林和宣城孙家埠商店学徒帮工,但他婉言谢绝。对人家说:“我考功名为的是想为山里人争口气,考不上外出帮工谋生,当然也不愁吃穿,但我想留在家里,在水岭办个私塾,教教贫苦人家的孩子识几个字,让他们长大以后,少受人家欺侮。”主意一定,乡邻自然高兴,父母也赞成。水岭村几代难有念书人,山外有钱的人家看不起山里人,说是“三代不念书,放出来一笼猪”!这下可好了,德先生要在家门口办塾,穷苦人家的孩子能念书识字了。消息一传开村里人兴高采烈,带着孩子找德先生报名签“关书”。

私塾

德先生“蒙馆”办在吕氏宗祠内,学生自带台子、板凳,一年收三石米的学俸,每年正月半开学,腊月半散学。在采茶季节放假半个月,平时不放假。学生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除吃中午饭外,没有上下课制度,授课采用个别点读教学方法,在塾内点句、诵读、习字、背诵。学生诵读后,个别向先生背诵,背不出者,受先生打板。教材和学习年限无定制。这些同当时其他各地的“蒙学”差不多。

德先生蒙馆在以下几个方面则体现了国民时期的办学特色:

一是对家境太穷的学生可以少交或缓交学俸。

二是学生发蒙时,家长须同先生签订“关书”(聘书),以明确教学双方责任和义务。如中途先生不可停教,学生不得停学等。

三是在教学内容上切合山区实情,穷贫山区一般供不起“经学”,只略通文字足矣。德先生按此实情,除开设发蒙功课外,增设《日用杂字》、《通用尺牍》、《新国文》等白话课程。

四是在教学方法上,破除“蒙学不开解”的传统习惯。采取全面开解启发学生,以举例解《尺牍》认杂字,以故事说史实,以比喻明道理。

德先生对学生不论秉赋高低,均尽力而教,诲而不倦。习字课从描红到套影及至临摹脱写,循序渐进,不强求,习字内容也从原先的“上大人,孔乙己”改为新国文内容。所有这些,深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都说在德先生学里念书,识了字就晓得用,真能学点东西。

五是善于劝学。德先生十分注意塾内授教同塾外自学相结合,为鼓励学生塾外自习,还以诗赠形式规劝,使学生“受宠若惊”,倍加奋发用功。现举三首诗赠为例:

其一,“光阴迅速一年终,解馆只缘俗务沉,尔等回家勤习读,师言莫当耳边风。”

其二,“散学回家细琢磨,用心学习莫闲过,红颜转眼成白发,幼读光阴实不多。”

其三,“圣教无边学不全,也当发奋两三年,五车学得万分一,生计功名也有缘。”

六是善于“开禁”,让学生走出塾内去爬山登高及观赏民俗文化活动等,并从中正面开导、启发。一次九华山来了几位游僧说佛,在吴家敝厅摆出一景点模型,香烟缭绕,旌幡飘飘,鼓乐声声,人声喧哗。使得塾内学生人人交头接耳,早已心不在焉。德先生早就看破门生的心思,便说,今天不念书了,我带你们看热闹去吧。看毕回塾后,德先生试问学生:“哪个能念出那门口贴的四个大红字吗?”学生面面相觑,无人能答,愣了好一阵子,终有一门生回答并书写出来:“天台晚景”。此时德先生训道:“念书人在外面玩,不能光顾看热闹,要处处留心文字上的事,才能长点学问。”

评价

德先生对学生教以从严,爱之以德。时常以忠孝节义教育学生。对社会上整日偷鸡摸狗、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徒,十分痛恨。一次,一游学先生来到德先生蒙馆,摆出一副学者架势,入座后便以对对考问德先生,来者见室内墙角有蜘蛛网,先出上句:“屋角无鱼,居眷为何结澜?”暗笑主人室内有蛛网,才疏学浅。德先生胸有瓣衔,麟弊相对,手指中堂虎画对曰:“画中有虎,老夫无须防患。”对仗工整,暗中影射对方是画中之虎不可怕。来者暗自吃惊,万万没料到这穷山沟里的教书先生,居然是满腹文藻,便不敢再出题了。

德先生一贯牢记孙中山先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教导。思想开明,顺应潮流,特别是40年代以后,注意关心国家大事,经常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皖南事变后,洪林领导的游击队在水岭一带活动时,积极支持学生帮助新四军写标语,抄写革命歌曲等活动,并从中指点。对于国民党政治腐败,欺压百姓,滥发纸币,物价飞涨等现实,十分痛恨,曾经写诗斥责:“世事沧桑在眼前,民不聊生苦连天,农工物价无形涨,惟有文章不值钱。”1951年,年已花甲的德先生不顾年老体弱,凭一腔热情,一手好字,在吕氏宗祠内壁上工工整整手书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土地改革法》,为宣传共产党的土改政策发挥余热。

德先生从青年办塾至花甲,可谓终身从教于山区,水岭村不少村民都是他的门生。这些学生中虽未产生著名人物,但当时在这偏僻深山小村落,为平民百姓代写书信,娶亲嫁女、生老死葬等红白喜事,及至解放以后的土地改革、宣传抗美援朝以及乡村政权建设等,培养了必不可少的文化人才,更为以后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欧阳苹果

下一篇:梅尔文·埃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