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戈尔斯坦

时间:2023-12-31 01:19:12编辑:雅博君

梅·戈尔斯坦的个人简介

梅·戈尔斯坦(Melvyn C. Goldstein 1938― )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和藏学家,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西藏研究中心”教授兼系主任及医学院国际健康兼职教授。

个人简历

1959年获密执安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60年,戈尔斯坦以《西藏的僧兵研究》(A Study of the Ldab Ldod)论文,获密执安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1968年,戈尔斯坦以论文《西藏政治制度的人类学研究》(An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Tibetan Political System)获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随后他长期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1968―1971年,戈尔斯坦分别任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人类学助教授、副教授。1975年至今,戈尔斯坦先后担任的主要学术职务有: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人类学系主任(1975年至今),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人类学系教授(1978―1990年),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西藏研究中心” 主任(1987年至今), “中美关系全国委员会” 西藏事实调查代表团成员、国家科学院立项的“华北草原科学课题组”成员(1991年)。“喜马拉雅山两国自然保护项目”(尼泊尔和中国)“森林山地研究所”高级顾问委员会成员(1991年至今),(国际研究与交流委员会IREX)蒙古项目(蒙古牧民的生活方式跟踪研究)的负责人、“人类学和人种科学国际联盟委员会”(IUAES)国际老龄化委员会委员(1992―1993年),“西藏扶贫基金会” 理事、“中美关系全国委员会”委员(1997年至今),《亚洲腹地》(Inner Asia)杂志编委(1998年至今)。

第一位获准到西藏考察和研究的外国学者

自1961年至2000年,戈尔斯坦共获得了美国民间和官方所提供的42项研究赠与和资助,其中与藏学有关的项目达25项。可见,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其研究领域主要在西藏。戈尔斯坦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就与其他学者合作,开始对域外藏区(印度和尼泊尔等国的藏族社区)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藏族的论著。

对藏语文的研究

实地考察

戈尔斯坦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获准到西藏考察和研究的外国学者。戈尔斯坦于1985年5月到达拉萨,当时他的课题是收集现代拉萨藏语新词汇,为编撰《现代藏语藏英词典》做准备,同时也开始为《西藏现代史(1913―1951)――喇嘛王国的覆灭》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1913-1951:The Demise of the Lamaist State) 一书收集资料。1986年6月3日,戈尔斯坦和美国体质人类学家辛迪娅·比尔(Cynthia M. Beall)与西藏社会科学院签订了一项关于对西藏西部牧民进行为期17个月的联合实地考察的协议,考察的对象主要是昂仁县帕拉牧区的55个家庭、253口人的恰则区。实际考察时间为18个月(1986―1988年),在此基础上写出了《西藏西部牧民――一种幸存的生活方式》 (Nomads of Western Tibet: The survival of a way of life),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中国西藏改革开放后所发生的变化。1988年,由戈尔斯坦牵头,西藏社会科学院与美国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制订为期10年(1986―1996)的合作研究计划。在这10年当中,他几乎每年都要到西藏进行为期数月的考察和研究。1997―1999年,西藏社会科学院又与该校合作进行为期3年的“西藏农区家庭、老年人与人口生育状况调查”的项目,试图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对西藏农区家庭和人口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

有关著作

戈尔斯坦在藏学研究领域最为突出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藏语文研究、近现代西藏研究和当代西藏研究三个方面。其藏语文研究作品主要有:《现代藏语:拉萨方言》(Modern Spoken Tibetan: Lhasa Dialect)(合著)、《现代藏文:语法和读物》(Modern Literary Tibetan: A Grammar and Reader)、《现代藏语藏英词典》(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Tibetan)、《藏语入门》(Tibetan for Beginners and Travelers),《现代藏语英藏词典》(English-Tibetan Dictionary of Modern Tibetan)、《现代藏文精粹》(Essentials of Modern Literary Tibetan: A reading course and reference grammar)、《现代藏语藏英新辞典》(The New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Tibetan)等。其中,《现代藏语藏英词典》自1975年在尼泊尔加德满都面世之后,曾5次再版,不仅冲破了印度学者达斯的《藏英词典》长期垄断国际藏学界的局面,而且弥补了达斯词典在现代藏语文词汇方面的不足。

1938年2月8日生于美国纽约市。1959年获密西根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60年以《僧兵研究》获密西根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1968年以《西藏政治制度的人类学研究》获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随后他长期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1968-1971年任该校人类学助理教授,1971-1977年任人类学副教授。1975年至今,先后担任该校的学术职务有:人类学系教授兼系主任,"西藏研究中心"主任,医学院国际健康兼职教授,约翰·雷诺兹·哈克勒斯人类学教授。

戈尔斯坦自60年代中期起,就与其他学者合作对域外藏区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论著。与藏族姑娘索康曲丹结为夫妻后,更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

中国改革开放后,戈尔斯坦十分幸运地成为第一位获准到西藏考察和研究的外国学者,于1985年5月到达拉萨,这是他首次踏上中国西藏的土地。当时他的课题是为编撰《现代藏英词典》收集现代拉萨藏语新词汇,同时也开始为《西藏现代史--喇嘛王国的覆灭》一书收集资料。他在拉萨城乡进行了5个月的调查。1986年6月,戈尔斯坦和美国体质人类学家辛迪娅·比尔(Cynthia M.Beall)与西藏社会科学院签定了一项联合实地考察西藏西部牧区的协议,为期17个月,考察对象主要是昂仁县帕拉牧区的恰则区。实际考察时间为18个月(1986-1988年),在气候严酷、高寒缺氧的西藏牧区生活了整整一年半。在此基础上写出了《西藏西部牧民--一种幸存的生活方式》,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中国西藏改革开放后所发生的变化。1988年,由戈尔斯坦牵头,西藏社会科学院与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制订为期10年(1986-1996)的合作研究计划,这为戈尔斯坦深入西藏进行实地考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这10年当中,他几乎每年都要到西藏进行为期数月的考察和研究,其不畏艰险、执着地研究西藏的精神令人佩服。戈尔斯坦是一位有高深造诣的人类学家,他精通藏语文,并且具有国外其他学者难以比拟的经常进入西藏进行实地调查的优越条件,因而对西藏的历史与现实的本来面目和中国在西藏实行的各项政策有较全面的了解。他依据文献、档案和实地考察资料撰写了一系列论著在国外发表,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西藏研究的代表作有:《西藏现代史(1913-1951)--喇嘛王国的覆灭》、《西藏西部牧民--一种幸存的生活方式》、《雪狮与龙--中国、西藏和达赖喇嘛》和《当代西藏佛教--宗教复兴与文化认同》(合著)等。1997-1999年,西藏社会科学院又与该校合作进行为期3年的《西藏农区家庭、老年人与人口生育状况调查》的项目,试图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对西藏农区家庭和人口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

对西藏社会历史的研究

戈尔斯坦对西藏历史的研究,,分为两个“时段”,即近现代西藏研究和当代西藏研究。

近现代西藏研究

近现代西藏研究,可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界标,重点考察和研究20世纪上半叶的西藏封建农奴社会。其主要作品为《僧兵研究》(硕士论文,已有汉译本),《西藏政治制度的人类学研究》(博士论文)和关于农奴制的一组文章。

当代西藏研究

当代西藏研究代表作则是《西藏现代史(1913―1951)――喇嘛王国的覆灭》。实际上是由其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发展而来的, 1989年,该书获得了美国亚洲学会颁发的约瑟夫·利文森奖――20世纪最佳中国图书荣誉奖(提名)。其当代西藏研究著作主要有:《西藏西部牧民――一种幸存的生活方式》(与辛迪娅·比尔合著)、《为现代西藏而斗争――扎西泽仁自传》(The Struggle for a Modern Tibet: the Autobiography of Tashi Tsering)(与扎西泽仁等合著)、《雪狮与龙――中国、西藏和达赖喇嘛》(The Snow Lion and the Dragon: China, Tibet and the Dalai Lama)、《当代西藏佛教――宗教的复兴与文化认同》(Buddhism in Contemporary Tibet: Religious Revival and National Identity)(与凯普斯坦等合著)。

中译本

《今日西藏牧民》,肃文 译,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9月。

《喇嘛王国的覆灭》,杜永彬 译,时事出版社,1994年6月。

《一位藏族革命家:巴塘人平措汪杰的时代和政治生涯》,与道帏喜饶、威廉·司本石初合著,黄潇潇 译,

香港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西藏现代史1951u20131955》,吴继业 译,香港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现代西藏史 1955u20131957》,彭云 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

上一篇:牟文生

下一篇:南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