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肇

时间:2023-12-29 04:36:34编辑:雅博君

卢肇的个人简介

卢肇(818(戊戌年)―882)字子发,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人,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人物简介

[唐]字子发,袁州(今江西新余)人。在唐武宗李炎会昌三年(八四三)状元及第,且是江西第一个状元,咸通歙州刺史。有奇才,以文翰知名。精小学,工画札,尤善拨镫法。林蕴从之学书。肇谓曰:“子学吾书,但求其力耳。吾昔授教于韩吏部,其法曰,拨镫。今将授子,子勿亡传、推、拖、捻、拽、是也。”大中十三年(八五九)尝撰并正书唐定州文宣王庙记。《金石录、唐书·艺文志、木蕴拨镫法序、书史会要》。

相关介绍

卢肇是宜春县文标乡人,他老家的具体所在地在今分宜的杨桥乡观光村(分宜在宋朝时才划原宜春县的文标等八乡立县)。现该村有状元桥,在暮云(木叶)坳还有卢肇的墓。肇生于唐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二月初三日。卢肇政事之余,勤于笔耕,一生著述很多,有《文标集》、《届堂龟鉴》、《卢子史录》、《逸史》、《愈风集》、《大统赋注》等等一百几十卷。卢的诗文,才智,特别是他的德行,《唐摭言》、《云溪友议》,著术中比较著名的是《汉堤诗》、《海潮赋》、《天河赋》。

诗集作品

卷551_1「汉堤诗」卢肇

阴l奸阳,来暴于襄。洎入大郛,波端若。触厚摧高,不知其防。骇溃颠委,万室皆毁。灶登蛟鼍,堂集@鲔。惟恩若雠,母不能子。洪溃既涸,殂绕湫椤R糟奈叶拢园衣K嵘斯送艏鹦妗5墼荒钹担奕漳瞎恕A髟纸淀礻绿ㄅL咸舷褰迹畚矣と妗S谖┾女m,饥伤喘呼。斯为淫痍,孰往膏傅。惟汝元寮,佥举明哲。我公用谐,苴茅杖节。来视襄人,噢咻提挈。不日不月,鹾悦。乃泳故堤,陷于沙泥。缺落坳圮,由东讫西。公曰呜呼,汉之有堤。实命襄人,不力乃力。则及乃身,具锸与畚。汉堤其新,帝廪有粟。帝府有缗,尔成尔堤。必锡尔勤,襄人怡怡。听命襄浒,背囊肩杵。奔走蹈舞,分之卒伍。令以麾鼓,寻尺既度。日月可数,登登II.周旋上下,披岘斫楚。飞石挽土,举筑殷雷。骇汗霏雨,疲癃鳏独。奋有筋膂,呀吁来助。提筐负_,不劳其劳。杂沓笑语,咸曰卢公,来赐我生。斯堤既成,蜿蜿而平。确尔山固,屹如云横。汉流虽狂,坚不可蚀。代千年亿,与天无极。惟公之堤,昔在人心。既筑既成,横之于南。萌渚不峻,此门不深。今复在兹,于汉之阴。斯堤已崇,兹民获v.u童相庆,室以完富。贻于襄人,愿保厥寿。公之功,赫焉如昼。捍此巨灾,若京阜。天子赐之,百姓载之。族孙作诗,昭示厥后。

卷551_2「题甘露寺」卢肇

北固岩端寺,佳名自上台。地从京口断,山到海门回。曙色烟中灭,潮声日下来。一隅通雉堞,千仞耸楼台。林暗疑降虎,江空想度杯。福庭增气象,仙磬落昭回。觉路花非染,流年景谩催。隋宫凋绿草,晋室散黄埃。西蜀波湍尽,东溟日月开。如登最高处,应得见蓬莱。

御沟水

诗人:卢肇 朝代:唐

万壑朝溟海,萦回岁月多。无如此沟水,咫尺奉天波

宴请茫然避状元――卢肇被强请看龙舟说什么

人们如果在发迹前便已得到有关人士的青睐,那无疑是他人生中的一件极为荣幸之事。而这样赏拔未曾发迹者的人,却是需要有很好的眼光的;可惜有眼光的人极为稀缺,这真是令人感慨不已!

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卢肇,字子发,在武宗会昌二年(842年),跟黄颇一同参加进士考试。但当地的太守却看好黄颇的前途,欲跟黄事先“拉关系”套近乎,特地摆设了丰盛的宴席来热情招待,而置跟黄一同赴考的卢于不顾。见此情景,出身于贫苦人家的卢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他只有暗暗地叹了口气儿,心想这还能说些什么呢?“人穷志短”这句俗话,虽然未必真能把他击倒,但世俗的力量有时也真的很强大,这个理儿卢肇无疑是十分明白的。他遂在心里暗暗地较劲:在即将到来的考试里一定要取得好成绩,让这位太守大人看个真切!

事实上,卢肇在乡里时便有着极为高昂的志向。一次在送弟弟去读书时,他就曾经写有七绝诗以明心志云:

去日家无担石储,汝须勤苦事樵渔。

古人尽向尘中远,白日耕田夜读书。

艰难困苦自然阻拦不了他那奋发图强的进取心,即使在一些登山访问寺庙这样极其普通的事情里,他也仍然不忘自己的使命和想望:

祝融绝顶万余层,策杖攀萝步步登。

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对于比他年纪轻得多的弟弟,卢肇心中便觉得该写首诗来劝慰劝慰才是。只是对于他自己,那“白日耕田夜读书”的勤苦生涯,固然也就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因此即便在写作《杨柳枝词》这咏物诗时,他也坚持认为:

归来若得长条赠,不惮风霜与苦辛!

但现在,眼前这位势利的太守大人却把自己冷落在了一边,竟去单独邀请跟自己相识的黄颇赴宴,这不是明摆着瞧不起我卢肇吗?我卢肇家庭条件虽然很差,但我有文才,有志向,更为重要的是我还有高尚的品德操守呢!卢肇这样一想,便毅然奋然地踏上了进京赶考之路。

就在第二年,也就是会昌三年,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从京城传到了宜春:卢肇已经顺利考取状元了!去年那位并未邀请卢肇赴宴的太守自然慌了手脚,知道卢肇近日就要回家省亲,遂急忙赶到了城郊迎接卢肇驾临。当时正值端阳佳节,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正要举行,太守便坚请卢肇同去参观这一盛事。卢肇思前想后,不由感到这人情世故的巨大反差,他当即赋诗一首,其中有如下句子说:

向道是龙人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①

这诗表面上是在写龙舟竞赛活动一事,事实上,它就是卢肇对人生的深沉慨叹。现在,人们把一些体育活动称之为锦标赛的,大概与此就颇有渊源关系。

按:① 人,《唐摭言》与《唐诗纪事》均作“刚”,然以意揆之,当以“人”为是。

卢肇的诗全集

汉堤诗 题甘露寺 江陵府初试澄心如水

风不鸣条 别宜春赴举 射策后作

和主司王起 及第送潘图归宜春 将归宜春留题新安馆

竞渡诗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 御沟水

杨柳枝 新植红茶花偶出被人移去以诗索之 成名后作

登祝融寺兰若 被谪连州 谪后再书一绝

题清远峡观音院二首 喜杨舍人入翰林 谪连州书春牛榜子

送弟 牧童 嘲小儿

金钱花 木笔花 句

嘲游使君

卢肇轶事

宴请茫然避状元

――卢肇被强请看龙舟究竟说什么

人们如果在发迹前便已得到有关人士的青睐,那无疑是他人生中的一件极为荣幸之事。而这样赏拔未曾发迹者的人,却是需要有很好的眼光的;可惜有眼光的人极为稀缺,这真是令人感慨不已!

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卢肇,字子发,在武宗会昌二年(842年),跟黄颇一同参加进士考试。但当地的太守却看好黄颇的前途,欲跟黄事先“拉关系”套近乎,特地摆设了丰盛的宴席来热情招待,而置跟黄一同赴考的卢于不顾。见此情景,出身于贫苦人家的卢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他只有暗暗地叹了口气儿,心想这还能说些什么呢?“人穷志短”这句俗话,虽然未必真能把他击倒,但世俗的力量有时也真的很强大,这个理儿卢肇无疑是十分明白的。他遂在心里暗暗地较劲:在即将到来的考试里一定要取得好成绩,让这位太守大人看个真切!

事实上,卢肇在乡里时便有着极为高昂的志向。一次在送弟弟去读书时,他就曾经写有七绝诗以明心志云:

去日家无担石储,汝须勤苦事樵渔。

古人尽向尘中远,白日耕田夜读书。

艰难困苦自然阻拦不了他那奋发图强的进取心,即使在一些登山访问寺庙这样极其普通的事情里,他也仍然不忘自己的使命和想望:

祝融绝顶万余层,策杖攀萝步步登。

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对于比他年纪轻得多的弟弟,卢肇心中便觉得该写首诗来劝慰劝慰才是。只是对于他自己,那“白日耕田夜读书”的勤苦生涯,固然也就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因此即便在写作《杨柳枝词》这咏物诗时,他也坚持认为:

归来若得长条赠,不惮风霜与苦辛!

但现在,眼前这位势利的太守大人却把自己冷落在了一边,竟去单独邀请跟自己相识的黄颇赴宴,这不是明摆着瞧不起我卢肇吗?我卢肇家庭条件虽然很差,但我有文才,有志向,更为重要的是我还有高尚的品德操守呢!卢肇这样一想,便毅然奋然地踏上了进京赶考之路。

就在第二年,也就是会昌三年,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从京城传到了宜春:卢肇已经顺利考取状元了!去年那位并未邀请卢肇赴宴的太守自然慌了手脚,知道卢肇近日就要回家省亲,遂急忙赶到了城郊迎接卢肇驾临。当时正值端阳佳节,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正要举行,太守便坚请卢肇同去参观这一盛事。卢肇思前想后,不由感到这人情世故的巨大反差,他当即赋诗一首,其中有如下句子说:

向道是龙人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这诗表面上是在写龙舟竞赛活动一事,事实上,它就是卢肇对人生的深沉慨叹。现在,人们把一些体育活动称之为锦标赛的,大概与此就颇有渊源关系。

上一篇:梅拉·沙尔

下一篇:刘载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