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巨波(画家)

时间:2023-12-28 23:10:48编辑:雅博君

刘巨波(画家)的个人简介

1975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后在天津美术学院进修。中国画院画家、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敦煌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沧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沧州市新华区美术家协会顾问、原任沧州市文联副主席、沧州市政协委员。

刘巨波简介

刘巨波,1953年出生于河北沧县。

作品曾入选首届中国当代百位名家书画精品展、新中国国礼作品展等全国级重要展览,先后多次赴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考察并做艺术交流。刘巨波长于写意牡丹画的创作,画面中红牡丹的娇艳、白牡丹的纯净墨牡丹的清雅,都在他的笔下墨气淋漓,将国色天香的雍容华贵表现得充分而传神。

2010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美术家精品集系列《刘巨波画集》出版,书中收录的39幅写意花鸟画是画家近几年的作品

2013年中国画院艺术家刘巨波先生带领其登瀛画社弟子杨芝东、杨芝文、庞洪海、沈义明一同加入到为重建雅安共绘家园梦的公益活动中。

刘巨波绘画的高逸与精神

何香久

日本美术批评家金原省吾有一句话,我很赞同。他说:“绘画的世界的道德,是超越平常的世界之道德的。即以作品价值的增大,决定画家的道德。”

一个画家的价值,也只能从他的作品中去体现。

我读巨波先生作品二十年,最主要的体会,便是能从他的作品中读出一个画家的艺术精神。

近年来,巨波先生的绘画题裁以牡丹为主,在海内影响很大。殊不知,这类题材,免俗最难。巨波先生之作,将自然物的形相得以成立的神、灵、玄,通过气韵俱盛的笔墨得以展现,所以他笔下的牡丹,华美、圣洁、高贵而无一点俗气。

他画出的是中国牡丹的精神与灵性。

首先,他的作品“真思卓然,不贵五彩”。他本有玄心,所以写牡丹重在写其神,写其灵,写其天机,写其风骨,写其意韵,而非在客观世界中以耳目去捕捉对象。他画出的是灵府中的牡丹,一花一叶都得到了精神性的自由变化,外师造化而中得心源。读他的画你会看出他画得很干净,很纯美,所谓“玄化忘言,神工独运”,那种得之于玄悟的大美会立刻与鉴赏者的心灵打通。这不是简单的意冥玄化,而是一种心性功夫。

其次,他的作品能以有限的画面、有限的笔墨全物之神、全物之气。画家的精神,是体“道”的精神。笔墨、色彩只是语码,能离形去智,则这些有限的语码便能够在创造的过程中得以无限的拓展。读巨波先生的作品,除了以上说到的华美、高贵,亦能读出一个清清亮亮的“逸”字来。“逸”,是指他的画作中所包容的当下圆满俱足的那种境界。唯有这个“逸”字很难做到,不是简单的“飘逸”或“逸品”,而是一种嶙峋的气骨,是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成见、欲念、知解等超越上去,从而显示以虚、静、明为体的自然之心。是一种“超逸”、“高逸”、“清逸”的精神境界。或许在一般的画家眼里,牡丹是花王,但在巨波先生眼中,这个花王却是没有王冠的。“逸”是神的最高的表现,拔俗后而始能“逸”,信然!

再次,他的作品能体现艺术最简约的本质。他绘事不拘常法,既“拙规矩于方圆”,且“鄙精研于彩绘”,偏偏离方遁圆,忘记技巧,简之入微,故能洗尽尘氛,独存孤回,使笔墨冥合于“神”的真致。在笔墨运用上,赋以有深度的变化,使之具有新鲜活泼的生命。心与手相忘,笔墨与绢素相忘,如董所谓:“一种使笔,不可反为笔使;一种用墨,不可反为墨用。笔与墨,人之浅近事,二物且不知所以操纵,又焉得成绝妙也哉。”(《画诀》)巨波先生一幅作品完成后,往往要揣摩若干遍,反复质之于同道,询之于师友。这几年,他的画风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变化,每一次变化,都完成一次火中的涅。

张彦远谓:“夫画者,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这是画家艺术道德的旨归。我们有理由相信巨波先生会不断带给读者更多的惊喜。

2010年7月23日凌晨5时30分于渔书楼

神越涵静气 墨润赋清新

魏洪中 毕东明

和画家刘巨波先生相识之前,曾看到过几幅他创作的虾图,当时神情为之一振:像这样清新中蕴涵着古意、清寂中散发出激越的作品,已经不多见了。等到了解了巨波先生人品个性成为朋友,特别是欣赏了他的牡丹图之后,又进一步领略了画中的苍润隽秀、宗正和谐之美。以巨波先生的沉着和谦逊、深刻和厚朴,画出好画来自然在情理之中。对于画家来说,当创作状态与生活状态实现了统一才会拥有艺术的真实,当客观的具象与主观的意象达到了一致才能拥有艺术的完美。人在艺术面前是浅陋的,艺术在天地大象面前是渺小的。艺术家只有读懂了自己,才有可能表现好世界。巨波先生因为自知而大气,因为大气而有才气,画出的画才有了清气、静气、古气、雅气、神气和逸气。

巨波先生的画不俗。世间万物自有神韵,艺术表现各领风骚。国画艺术的个性在于把具象意象化,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东西都要画出它的神韵来,不管怎么画也要画出意象的境界来。拿牡丹来说,它的绚丽多彩雍容隽秀完全是天然的。画牡丹要画出清新之气高雅之品,犹如明前的龙井,不仅形美、色新,而且味甘、香郁,能从清新淡雅中品啜到早春的温润和娇美。巨波先生出于对国画艺术的体悟以及对牡丹的品味,在创作时心境如云似水,画画力求构图简明,设色淡雅,而且准确地捕捉它的气韵,加之意象化地予以删减与提升,画出的牡丹清丽而苍润。尤其是他创作的白牡丹,以秋水为神韵,以白玉为风骨,气韵古朴高雅,意境清澈旷远,让人真切地感知到了清风玉骨,让人感知到了超凡脱俗,进而感知到了天地之远、万物之纯、艺术之卓、人性之美。

巨波先生的画不浮。国画中的沉静之气拙朴之意,出于笔锋而源于心地。八大的兰草只廖廖几笔,就让人感到它活在地上而不是贴在纸上,无土而有根、简约而鲜活,凝聚起一个朝代、一段历史、一轮天地大象的存在与变迁,达到了艺术的妙境。巨波先生的画也继承了这一特性,把牡丹、虾蟹画的生动传神。看他的画如同在充盈着泥土气息的牡丹园旁池塘岸边,听风辨水、赏花颂月,不禁心荡神摇、情思腾跃,顿时凝结成一段恬然放逸的田园风情。巨波先生一直是注重写生的。世上最清新的事物源于自然,最光鲜的事物就在即景即情即兴即笔之中。根上之花方艳,纸上之花即死。生命在眼中活才能在心中活进而在笔下活。巨波先生的笔墨也是沉着的。由于他书法艺术的沉积,画画笔锋准、力道足,笔墨简约而意象丰富;又由于他心平而气静,运墨精到,画面疏朗,意象之间洋溢着从容淡定之风。清与静、淡与雅、朴与真,这些辨证联系的事物融于画中,使得他的画内涵深而品位高。

巨波先生的画不媚。媚的东西失正失真,最终失掉了个性失掉了自身。其根源在于艺术思想不宗不正,在于人的浮躁浅薄,在于为艺术迭加进太多的功利。巨波先生创作坚持的是中庸和谐的哲学思想,由此切准了国画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气脉,能够秉持宗正这一艺术的精要,心地淡然更使得他少有妄念而沉溺于砚池墨色。他画的牡丹娇而不媚、艳而不俗,有芬芳更有气韵;他画的虾色浅而气新、形淡而意幽,有生命更有神采。他的画往往能让人联想起童年的戏虾之趣、少年的捉蛙之乐、成年的品荷啜苇之美。只有在宗正和谐的沸点上才能升腾起艺术的品位,这样的东西才能称为艺术品。人如画一般,少不得正气,画如人一样也少不得文气,这两样东西缺失了,就把国画艺术连根拔起了。巨波先生由一个人成为画家,成为在国内外都有认同度的画家,正是由于他从生活的体味中从文化精神中找准了国画艺术的根,正是得益于锤练出并且守望着正而不媚、朴而不陋的人格与画品。

巨波先生的人品画风如同唐诗宋词,于大象无形、大朴不雕中激荡出惊世骇俗的经典之律:

几朵繁荣半捧虾,

就心随墨洗英华。

横泼峻岭挑青韵,

误放春光煮绿茶。

2007年12月6日he

上一篇:孟郊

下一篇:刘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