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将军

时间:2023-12-28 19:04:08编辑:雅博君

楼船将军的个人简介

楼船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名义统领水军主力。武帝元鼎五年以杨仆为之,先后击南越、朝鲜。 楼船是古代中国海军装备的一种大型战船,因船高首宽,外观似楼,而得名。因其船大楼高,远攻近战皆合宜,但重心不稳,不适远航,故多在内河及沿海的水战中担任主力。

历史记载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三月丁酉,诏曰:u2018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 轻车、骑士、 材官、 楼船士及军假吏,令还复民伍。u2019” 李贤注引《汉官仪》:“ 高祖 命天下郡国选能引关蹶张,材力武猛者,以为 轻车、骑士、 材官、 楼船,常以立秋后讲肄课试,各有员数。平地用 车骑,山阻用 材官,水泉用 楼船。”

将军名号

三国魏沿置,位第五品。南北朝沿置,成为加官、散号,用以优礼大臣。

将军杨仆

生平事迹

杨仆,西汉将军,宜阳人,汉武帝时,为御史,果断搏击。后为主爵都尉,前112年,为楼船将军率领水军,与路博德的陆军一起平定南越国,封将梁侯。汉武帝敕责他有五过,让他不要居功自傲。前111年,与王温舒、韩说一起平定东越国。前109年,出征卫氏朝鲜,与左将军荀彘为将军,因配合不力、贻误战机,被荀彘扣押,灭朝鲜后,汉武帝知道是二将争功,诛杀荀彘,杨仆当诛,赎为庶人。后病死。

朝鲜之战

元封二年,汉武帝刘彻遣使臣涉何前往属国朝鲜谕令朝鲜王卫右渠觐见。朝鲜王拒受谕令。涉何返回汉边,杀死护送他的朝鲜裨王长。武帝未究,任命涉何为辽东(郡治襄平,今辽宁辽阳市)东部都尉。朝鲜王怨恨涉何,发兵进攻辽东,击杀涉何。是年秋,武帝下令招募死囚,分两路征讨朝鲜。楼船将军 杨仆率军5万,从齐国(今山东)渡渤海由海路出征;左将军荀彘率军从辽东出发由陆路出征。三年初,楼船将军 杨仆率7000人先行抵达朝鲜国都王险城(今朝鲜平壤市南)。朝鲜王据城坚守,知 杨仆兵少,即出城袭击。 杨仆兵败溃散,逃往山中,十几日后,方得复聚溃败散卒。左将军荀彘进抵朝鲜,即进攻炙(今朝鲜清川江)西部的朝军,未能攻破。汉武帝鉴于两将未胜,派使臣卫山前往,依靠军事压力劝谕卫右渠归顺。卫右渠遂遣子请和。朝鲜太子率众万余人,手持兵器,欲渡过坝水,请和归降。卫山、荀彘疑其有变,命太子不得携带兵器,太子亦怕卫山、荀彘诈杀之,率众返回。两军战事再起。荀彘率军攻破炙醯某示樱偻跸粘窍拢Я顺俏鞅保 杨仆率部前往会合,屯兵城南。汉军两将主张不一, 杨仆力主和平解决;荀皱樵虿欢隙骄凸ィ灾伦髡叫卸ゲ恍鳎С鞘挛纯恕:何涞勖媚咸毓锼烨巴鞑榫勒9锼斓滞跸粘牵榆麇橐饧 杨仆,兼并其所属部队。左将军苟彘即率两路兵马加紧对王险城的攻势。朝鲜国相路人、韩阴(一作陶)、尼溪相参及将军王峡等,惧汉军破城,投奔汉军。三年夏,尼溪相参派人刺杀朝鲜王卫右渠,率众投降。汉军正欲入城,原卫右渠手下大臣成已降而复叛,率部进攻汉军。荀彘命卫右渠之子及路人之子劝告民众归降。王险军民起而诛杀成已,余部皆降。汉在朝鲜置真番、临屯、玄菟、乐浪四郡。

典籍记载

《释名》中对楼船上层建筑的记述是:

其上屋曰庐,像庐舍也。其上重屋曰飞庐,在上故曰飞也。又在其上曰爵(雀)室,于中侯望之如鸟爵之警视也。

唐《太白阴经》记载:

楼船:船上建楼三重,列女墙、战格......忽遇暴风,人力不能制,不便于事。然为水军,不可不设,以张形势.

《太平御览》记载,汉武帝造豫章大船:

可载万人,船上起宫室。

《后汉书》记载,公孙述盘踞汉中,曾打造十层赤楼帛兰船。吴主孙权也曾造大楼船,名曰“长安”,可载战士三千。

西晋灭东吴时,益州刺史王F造大楼船:

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

隋时著名楼船称五牙战舰,杨素和前辈王F一样也在四川打造战船,其中最大者:

名曰五牙。上起楼五层,高百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旗帜加其上。

汉唐距今久远,迄今并未发现楼船实物,但有汉楼船纹铜镜背饰图,船体并列成双,船后部有双檐高层楼阁;另外还有汉代广州城砖上的楼船图,不但有重檐亭阁,而且有帽形帆。

史书记载梁武帝侯景之乱时,侯景水师使用一种快速战船(舟鸟)(舟《脸ぃ奖吒靼耸埃160条桨。单从桨数论已接近古代西方的三桨座战船。

明?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入虎穴焚岛巢,则主济楼船之水军也!(袁可立)功成身退,日与父老欢饮。”

形象工程

作为著名古关隘,函谷关竟有秦汉之别。秦关位于灵宝县,汉关则在新安县。《汉书?武帝纪》载,“元鼎三年,徙函谷关于新安”。好端端的函谷关,何以要搬迁?竟然是楼船将军杨仆居功自傲,为封侯,搞“形象工程”。《水经注》载,“汉元鼎三年,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居关外,请以家僮七百人筑塞,徙关于新安”。

杨仆将军为何“耻居关外”?原来,当时以位于今灵宝县的秦函谷关为界,关之东,为关东人,关之西,为关中人。论“政治地位”,位于关外的关东人,则远低于关内的关中人。西汉朝廷甚而针对关东人,还出台了诸多歧视性政策,比如关东人不得入宫或担当警卫,再如关东人进出关,均须勘验身份凭据等等。楼船将军杨仆的家乡,是新安县铁门镇之南湾村,居当时秦函谷关之东二百余里。依惯例,杨仆将军自然也属“二等公民”,这就难怪其会“耻为关东民”了。

所以说,居功至伟的杨仆将军,即便能被顺利封侯,也难甩掉“关外侯”之恶名。故为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楼船将军杨仆竟然征得汉武帝同意,自掏腰包,将偌大之秦函谷关,生生东迁二百余里,在新安县东建造了一座全新函谷关,自己顺理成章成了关中人,从而一举抛却“关外侯”恶名。汉函谷关历经两千年的风雨,也经历无数次毁修轮回,但至今仍屹立在洛阳新安县城。只是今天的人们,面对这当年楼船将军假造的“赝品”,似乎早已淡忘其当初修建的动机,即博名也好,居功也罢,都如烟云而消逝。

有人说,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信然!原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在任时,就曾请风水大师为其测官运,后者投其所好,断言其可官至副总理之位,只是其命里还缺座“桥”。于是,胡建学灵感闪现,当即下令将正在施工的国道强行改建,令国道不计代价地从一座水库上穿越而过,并修了一座与当年汉函谷关一样只关乎一官声名的“形象工程”,以期能飞黄腾达至高官。只是这位拿纳税人血汗钱搞“形象工程”的市委书记,并不像杨仆将军那般幸运,伴随大桥架起,其官帽也应声落地,仅为世人徒留笑料与唾骂!

从古之杨仆,到今之胡建学,靠兴土木,修豪衙,树形象,捞声名,且企图在历史星系里留下点标志物的官员,恐不在少数。但能像楼船将军杨仆幸运的,又有几人?!多数则因劳民伤财瞎折腾而中途折戟沉沙,徒留骂声与臭名,留给历史的,将只是一串串经久不落的骂的音符与回声……

“政去人声后,百姓闲谈时”。楼船将军杨仆之函谷关东迁,既为一段固态历史,更乃一面为官镜鉴,其昭示后来者:你树形象,博声名,费尽心机大肆营造所谓的形象工程,往往会同至今犹在的汉函谷关一样,或许会令你得逞于一时,但落脚于浩瀚的史书,它似乎只会成为一种政绩与官德的反证!

上一篇:刘志敏(企业家)

下一篇:努尔丁尼·布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