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廷玑的个人简介
刘廷玑,曾任内阁中书、浙江括州(今丽水)知府、浙江观察副使。其《在园杂志》独树一帜,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知识性很强,是少有的佳作。基本资料
姓名:刘廷玑
性别:男
字:玉衡
号:在园
出生年月:1654年
朝代:清朝
籍贯:河南开封
民族:汉族
职业:官吏
个人简介
刘廷玑(约1654一?年) ,字玉衡,号在园,先世居河南开封,后迁辽阳,编入汉军旗。其祖父曾任福建巡抚,父亲曾在河北、安徽任过知府等职。靠先人的功绩,廷玑循例入官,很早就走上了仕途,曾任内阁中书、浙江括州(今丽水)知府、浙江观察副使。晚年调任河工,参与治理黄河、淮河。他自幼酷爱诗文,少负文名,加之优越的家庭环境和丰富的阅历,使他有机会和当时第一流的文人交往,切磋学艺。其诗集《葛庄分类诗钞》十四卷,即是由当时最著名的诗人王士祯作序;而其散文集《在园杂志》四卷,由著名剧作家孔尚任作序。当朝大名士亲自染翰为之作序,可见他在当时的文坛也是有一席之位的。刘廷玑的诗虽流传不广,但其《在园杂志》却独树一帜,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知识性很强,是少有的佳作。
个人诗词选
感怀
凉飙击疏牖,冻雨落空阶。悲秋秋已尽,所感在冬怀。人生无建立,草木同尘埋。进几无所成,曷若勇退佳。临期重踌躇,未能便乞骸。保身就散秩,亦可免挤排。抚景发长喟,本性不欲乖。点检旧竹杖,整理新芒鞋。愿言结一庐,白头傍清淮。
奉化道中柬施明府
百里孤城晚,秋风上野航。溪声争乱石,山色变残阳。宿鸟全依树,农夫半在场。使君清且简,茅屋庆仓箱。
夏日漫成
不似在官衙,萧然野老家。闭门三径竹,隐几一瓶花。有月池先觉,非风柳已斜。图书千万卷,原是旧生涯。
那能无事事,事毕却心间。欲试新沈水,常烧小博山。帘垂窗四面,榻下屋三间。差胜炎炎里,车尘日往还。
秋郊有感
数载重经此地过,荒林不复听樵歌。满山落日行人少,一路新坟战骨多。雕敝那堪频水旱,转输况未息兵戈。书生空洒西风泪,静掩柴门可奈何。
西山即景
历尽平原到石门,盘旋万叠一峰尊。日临大漠烟光淡,雪压浑河水气昏。野寺无名惟见佛,空山有路渐知村。老人为说前朝事,翁仲欹斜旧墓存。
水村即景
睡去斜阳在露台,醒时明月满湖隈。清光忽向云中没,凉气初从水上来。小艇飞声知笛近,间鸥结伴傍芦回。夜深渔火临流乱,箬笠风前酒一杯。
署楼寓目
长林修竹晚萧萧,徙倚栏杆纵目遥。落日远衔双塔顶,白云横截半山腰。人盘叠嶂开樵径,江锁浮船作渡桥。秋色连天看不尽,间来收拾付诗瓢。
会稽道上
高城烟锁万峰低,远接江东近海西。禹穴衣冠秋草白,宋陵风雨夜乌啼。依然民俗存于越,无数山村属会稽。来不加多去不少,九州到处客羁栖。
九日登松台山即事
斗样城悬大海涯,凭栏双眼接烟霞。人家已绿千头橘,僧院才黄数点花。水阔无声潮北上,峰回有影日西斜。旌旗猎猎防秋早,风起楼船鼓一挝。
过显佑祠口占
柳曳长堤水漱沙,寻春春入梵王家。清江三日重来晚,落尽樱桃两树花。
生卒年考
关于刘廷玑的生卒年,《在园杂志》的点校说明中提到“生卒年无考,知康熙十六年至五十四年在世。”即1677年至1715年。其中康熙五十四年显然是本书自序提到的康熙乙未春初,即康熙五十四年。自序中还提到“乃年逾周甲,而足迹未能半天下,故耳所闻、目所见、身所亲历之事无多。”说明他此时已年过六旬,而后再无着述或者记录,所以卒年不可考,但他的生年至少可推至1654年。
本想在书中寻找线索,如在何年提及自己的年龄、属相,或者和有生卒年的他人同龄,可惜遍寻无着,希望以后能在此书或他书中找到答案。
另其生日在书中一则“五言六韵”中提及,
后场用表判,明时旧制也。本朝崇尚风雅,特谕阁臣议,去判增诗,以五言六韵为合格。予私念天下才人如星罗布,知者固多,但恐穷陬僻壤,后生小子辈不能周知。且五言六韵即宋金元明作此格者寥寥无几,昭代亦不多见。检予生平不过五首,而题合试帖者仅一。因与同志诸子,先取唐人之可为楷法者选辑,名曰《花豫楼五言六调唐诗》,豫梓以行,《提要录》二月十五日为花朝,予生后一日,故命名花豫。
显然,其中说“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而“予生后一日”,则作者生日应为二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