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名将)的个人简介
刘荣 (约1348--1420),曾用名 刘江, 宿迁市宿城区人。明 洪武初年,因冒父名从军,曾易荣为江。清代末年,邑人纵观历史,以 魏胜、刘荣(江)、 杨泗洪为 宿迁三杰。抗战时期, 江苏省教育厅刊行的《中华 民族英雄故事集》,也把刘荣(江...人物简介
刘荣 (约1348--1420),曾用名 刘江, 宿迁市宿城区人。明 洪武初年,因冒父名从军,曾易荣为江。清代末年,邑人纵观历史,以 魏胜、刘荣(江)、 杨泗洪为 宿迁三杰。抗战时期, 江苏省教育厅刊行的《中华 民族英雄故事集》,也把刘荣(江)列为抗倭民族英雄。
人物事迹
明初,正值 日本南北封建诸侯混战时期,日本 沿海地区一些失意的 封建主,纠集武夫、浪人、海盗、走私商人,携带武器,成百上千来我沿海各地骚扰,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北至辽宁、 山东,南抵浙江、 福建、广东,凡是濒海地区,无不常受其祸,因称之为倭寇。 洪武初年虽已对此加强防务,都督耿忠亦曾于此建筑土堡工事,但却未能遏制倭寇犯境。
刘荣为了保卫祖国边疆,打击外来侵略,不断到各地观察地形,据险设守,以固国防。 永乐十四年(1416)十二月,于 旅顺口、望海埚、左眼、右眼、西沙洲、三手山、山头等地修建 烽火台七座,派兵嘹守,以防倭寇。 永乐十六年(1418)八月,荣至 金州卫巡视,见金州城东北70华里亮甲店附近有一山岗(今属 大连地区金县), 小黑山屹立其背,大和尚山雄距其西南,东距东 沙河口仅10华里,登临其上,沿海诸岛尽收眼底,因名望海埚。此地处要隘,既高且广,旁可驻兵千余,天险可据。并闻当地人言,凡有寇至,必先经此,实为 滨海咽喉之地,于是上疏,请“用石垒堡筑城,置烟墩t望”。明成祖采纳了这个建议,遂设烽建堠,派兵驻守,遍布烽台,遇警举火,以防倭寇偷袭。
永乐十七年(1419)六月十四日傍晚,嘹望岗哨发现东南王家岛上举火,刘荣料倭寇将即来犯,乃急引军赴望海,马步两军登堡,严阵以待。倭寇1600余名,分乘兵船31艘,泊马雄岛。第二天早晨从马砣子航至望沙河 海口,舍舟登岸。倭寇头目率其部众,鱼贯前进,直扑望海埚城堡。这时,刘荣早作好全歼倭寇部署,令都指挥 徐刚等率步兵伏于山下;令都指挥钱真率 马军绕往敌后,以备截其归路;令百户姜隆率民兵壮士绕道奔赴海1:3,准备潜焚寇船。并同诸军约定:“旗举伏起,炮鸣奋击,不用命者,军法从事。”马、步、民三步指挥遵令而行。
寇至,刘荣以步兵迎战,佯装退却,引其深入。倭寇窜入堡中,发现空空洞洞,一无所有,心疑中计,急欲出堡。突然埚后旗举炮鸣,伏兵尽起,两翼夹击,杀得倭寇鬼哭狼嗥,尸骸遍地。残寇见势不妙,纷向柳树园空堡中逃遁。刘部将士斗志昂扬,正欲逼寇人堡聚歼,刘荣不许,亲率官兵三面围住空堡,故留西北不围以纵之。残寇以为有隙可乘,争相逃命。正当残寇拥挤奔向堡外逃命时, 刘军一拥而上,残寇几被一网打尽。有少数先出空堡故纵逃命者,都为姜隆所率潜焚寇船的壮丁尽数逮捉,无一幸免。这一仗,总计杀死倭寇742名,生擒857名。刘荣令以军车50辆载俘报捷,胜利结束了望海埚战斗。 明廷诏封刘荣为 广宁伯,食禄1200石,赐予世券(又名券,帝王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官职或特权的铁契),世代荫袭,享受爵禄。所有从征作战有功将士294名,均分别奖赏。继续派遣刘荣镇守 辽东。第二年(1420)刘荣逝世,追赠为侯,谥忠武,祀以乡贤。
望海埚之役,是明初对倭作战最大胜利,威慑敌胆,不敢再犯 辽东,边疆获得保障,辽东人民赖以安宁,海上交通也得以安全。从此,移居 辽东汉族人民日益增多,对于发展辽东经济,特别是开发金、复二州一带(现 大连地区),尤起更大作用。 辽东人民为纪念刘荣,战后未久,即在望海埚附近金顶山上,为其立祠奉祀,并勒石纪功,流传后世,迄今庙貌依然,近更整修,供人瞻礼。而山岗上尚有当年古堡残迹,犹堪凭吊。
刘荣死后归葬宿城,葬于当时旧治之北马陵山麓的北山刘氏祖茔。万历五年(1577),建新城,该墓适在县署内,乃与其后裔洽商迁葬。后裔同意平墓地下,另在原 西城镇黄门外更建虚墓,岁时奉祀。旧时 宿迁县署衙内 西花厅院,建有刘侯祠,供奉 广宁侯刘荣(江)像。
史籍记载
《明史》――列传第四十三
刘荣, 宿迁人。初冒父名江。从魏国公徐达战灰山、黑松林。为总旗,给事燕邸。雄伟多智略,成祖深器之,授密云卫百户。从起兵为前锋,屡立战功。徇 山东,与朱荣帅精骑三千,夜袭南军于滑口,斩数千人,获马三千,擒都指挥唐礼等。累授都指挥佥事。战滹沱河,夺浮桥,掠馆陶、曹州,大获。还军救北平,败平安军于平村。杨文以 辽东兵围永平,江往援,文引却。江声言还北平,行二十余里,卷甲夜入永平。文闻江去,复来攻。江突出掩击,大败之。斩首数千,擒指挥王雄等七十一人。迁都指挥使。从至淝河,与白义、王真以轻骑诱致平安,败之。
时南军驻宿州,积粮为持久计。成祖患之,议绝其饷道。命江将三千人往,趑趄不行。成祖大怒,欲斩之。诸将叩首请,乃免。渡江策功,以前罪不封,止授都督佥事。迁中府右都督。
永乐八年从北征,以游击将军督前哨。乘夜据清水源,败敌斡难河,复败阿鲁台于靖虏镇。师还为殿,即军中进左都督,遣镇 辽东。敌阑入杀官军。帝怒,命斩江,既而宥之。九年复镇 辽东。十二年再从北征,仍为前锋,将劲骑侦敌于饮马河。见敌骑东走,追至康哈里孩,击斩数十人。复与大军合击马哈木于忽失温,下马持短兵突阵,斩获多,受上赏。复充总兵官,镇 辽东。
倭数寇海上,北抵辽,南讫浙、闽,濒海郡邑多被害。江度形势,请于金线岛西北望海埚筑城堡,设烽堠,严兵以待。十七年六月,者言东南海岛中举火。江急引兵赴埚上。倭三十余舟至,泊马雄岛,登岸奔望海埚。江依山设伏,别遣将断其归路,以步卒迎战,佯却。贼入伏中,炮举伏起,自辰至酉,大破贼。贼走樱桃园空堡中,江开西壁纵之走。复分两路夹击,尽覆之,斩首千余级,生擒百三十人。自是倭大创,不敢复入 辽东。诏封 广宁伯,禄千二百石,予世券,始更名荣。寻遣还镇。明年四月卒。
荣为将,常为军锋,所向无坚阵。驭士卒有纪律,恩信严明。诸款塞者,抚辑备至。既卒,人咸思之。赠侯,谥忠武。
子湍嗣。卒,无子,弟安嗣。正统十四年与郭登镇大同。也先拥英宗至城下,邀登出见,登不可。安出见,伏哭帝前。景帝降敕切责。安驰至京师,言奉上皇命来告敌情,且言进己为侯。群臣交劾,下狱论死。会京师戒严,释安充总兵官,阵东直门。寇退,进都督同知,守备白羊口,复伯爵。英宗复位,予世侯,再益禄三百石。曹钦反,安被创,加太子少傅。成化中卒。赠峄国公,谥忠僖。传爵至明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