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耒的个人简介
潘耒(1646年-1708年),字次耕,又字稼堂,晚自号止止居士,吴江(今属江苏)人。基本资料
姓名:潘耒
性别:男
出生年月:1646年
国籍:中国
时代:清朝
籍贯:吴江
民族:汉族
身份:文人
个人简介
潘耒,潘柽章弟,自小过目成诵,师事徐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主纂《食货志》六卷。终以浮躁降职。
康熙三十四年,在福建建阳刻成《日知录》三十二卷本行世。
晚年崇信佛学,好山水,历游名胜,为文记之,名篇有〈游南雁荡记〉、〈火焰峰〉、〈天柱峰僧饷黄独〉、〈仙居诸山游记〉等。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赐复原官,坚辞不受。
著有《类音》、《遂初堂诗集》、《文集》、《别集》等。
潘姓起源
潘(Pān)姓源出有四:
1、出自芈姓,[mǐ ]为春秋时楚国公族潘崇之后,以祖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颛顼后裔陆终生有六子,第六子名季连,赐姓芈。周成王时,封其后裔熊绎在荆山建立荆国,公元前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689年改国号为楚,称楚文王。据《姓氏寻源》和《潘氏家谱》及《史记·楚世家》所载,公族子弟潘崇助楚穆王继位有功,受封为太师,其后代子孙以祖名为姓,称为潘氏。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潘姓因此而来。
2、出自姬姓,为周代周文王裔孙伯季之后,以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让其子伯季食采于潘邑(今陕西省西安、咸阳一带),其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为潘氏。
3、出自姚姓,为上古舜帝之后,以国名为氏。据《中国姓氏》载,舜帝生于姚墟称姓姚,建都潘(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后潘地移至今陕西省兴平北。商朝时,舜的后裔建潘子国,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潘氏。
4、出自他族改姓: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鲜卑破多罗氏为单姓潘。
② 清康熙末年,台湾岸里大社(今台湾省台中市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台湾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③ 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如满、水、京、蒙、土家、彝、瑶、仫佬、回、壮、布依均有潘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