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旺海的个人简介
1978年11月生于新疆霍城县。中共党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特约信息员。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课题研究发起人。
主要业绩
2000年1月任新疆伊犁州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党委秘书;2000年4-6月在霍城县委办公室调训,期间论文《从五个方面加速人力资源开发》发表于新疆伊犁州党委《调研通讯》;《霍城县拓宽引智渠道,为大开发提供人才保障》被新疆自治区党办《信息快报》采用;《中国西部智业科技开发区建设构想》获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十五”计划献计献策征文活动鼓励奖;2001年8月参加霍城县委组织部组工干部培训班;2001年10月参加伊犁州党委组织部组工干部培训班;2002年5月于广东省委组织部招待所参加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战略理论研讨暨学术成果交流会;2003年1月任发现杂志社理事;2003年3月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2004年3-4月分别荣获霍城县委办公室、霍城县委宣传部党委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表彰;2004年5月于新疆伊犁州党委办公厅信息处调训;2004年6月被推荐为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三农研究参考》暨《市县领导月刊》理事会委员;2004年8月-12月于新疆伊犁州党委组织部调研室调训;2005年1月任霍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同时创建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课题研究网;2005年10月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员。
部分大事记
2000年4月 撰写的《霍城县拓宽引智渠道为大开发提供人才保障》被新疆自治区党委办公厅采用;撰写的有关论文荣获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回函鼓励;
2000年6月 《从五个方面加速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成果转化》发表于新疆伊犁州党委政策研究室、伊犁州党委宣传部《调研通讯》;同时有多篇文章发表于《伊犁日报》、伊犁人民广播电台、伊犁经济广播电台;
2001年12月 调研论文入选新疆伊犁州党委政策研究室、伊犁州党委宣传部《调研通讯》;
2002年3月 《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入选中国经济出版社、发现杂志社《中国当代思想宝库》;
2002年5月 人才研究论文荣获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第十四届人才科研成果优秀奖,并于广东省委组织部招待所参加中国人才战略理论研讨暨学术成果交流会;
2002年6月 《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入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国情研究会、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编辑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党建理论卷》;
2003年8月 《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 》荣获发现杂志社、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优秀学术成果评审二等奖;
2004年5月 于新疆伊犁州党委办公厅信息处调训;
2004年6月 论文入选中共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市县领导月刊编辑委员会《市县领导月刊》党旗飘扬专栏丛书;
2004年8月---12月 于新疆伊犁州党委组织部调研室调训。期间参与调研、执笔的《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研究》一文,荣获新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04年度全区组织工作调研成果评选一等奖;
2004年9月,论文《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入选中国纪录年鉴编委会《中国专家学术成果通鉴》;
2004年10月收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分析与预测中心、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国际研讨会邀请函。
2005年3月 论文入选国家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共和国的辉煌-理论成果卷》;
2005年8月 《中国社会资源统筹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被确定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交流优秀论文,并入选《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
2005年9月 《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空间篇》发表于中国国际专家学者交流联谊会中国国际专家交流网;
2005年10月 被吸收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员;《中国无限量人才库建设A 》入选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大中华杂志社、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编撰的大型书籍中;
2005年11月 《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发展坐标及体系建设》荣获人民日报市场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社、中华全国工商联宣传教育部、中国作家杂志社、中国文化报社、全国政协《纵横》杂志社第五届“新世纪之声”论文类银奖。
2006年3月 论文《中国社会资源统筹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入选四川省经济文化协会编撰的有关书籍中;
2006年4月 有关人才研究文章入选红旗出版社《新时期优秀共产党人格言选编》一书;
---《中国社会资源统筹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入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现代化建设研究文库》;
2006年5月 《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于光明日报集团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发表;
2006年6月 《个人发展潜能与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入选中国延安文艺学会《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本色-文论集》;
2006年8月 《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发展坐标及体系建设》入选中国改革报社、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中国名人文化艺术促进会、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心研究院《共和国建设者》(实践与探索参考文集);
《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发展坐标及体系建设》入选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共和国名人大典--理论创新文库卷》;
《中国社会资源统筹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入选中国精神文明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精神文明大典》;
2006年9月 《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发展坐标及体系建设》入选中国国际科学和平促进会科学技术教育委员会《东方骄子--中国创新英才理论与实践》;
《浅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中国社会资源统筹》发表于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中国地区经济网理论园地;
《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课题研究》入选《百年潮》杂志社、红旗出版社《伟大的事业,永远的征途》(党建理论与实践论文集);
《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发展坐标及体系建设》入选《共和国功勋谱-理论创新选集卷》;
2006年10 月 有关诗词及简介入选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中国文史出版社《时代的强音―为中国加油》一书;
2007年2月 调研文稿《援疆试点县行政管理方式转变带来的新变化》入选新疆伊犁州党委政策研究室《伊犁工作通讯》;
2007年2月 《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课题研究调研文稿》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现杂志社、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杂志社第三届中国财富论坛交流论文;
2007年10月 《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发展坐标及体系建设》入选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国党史文献出版社、北京时代之窗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共产党人理论研究选萃》;
2008年1月《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发展坐标及体系建设》入选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育人用人科学委员会、中国育人用人杂志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优秀成果总揽》。
2008年5月 《援疆试点为霍城县带来新变化》发表于新疆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决策通讯》(200805);
2008年9月 《对霍城县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发表于新疆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决策通讯》(200809);
2009年4月 《中国社会资源统筹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发表于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编辑部《求是先锋-新中国六十年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2010年9月《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发展坐标及体系建设》入选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国领导管理艺术文库》。
作品
文章及论文发表于共青团甘肃兰州市委《兰州青年报》、共青团海南省委《现代青年》、《当代新人新诗选》、伊犁州党委《伊犁日报》、伊犁人民广播电台、伊犁经济广播电台、伊犁州党委政策研究室《伊犁工作通讯》、伊犁州党委组织部《伊犁党建》,新疆自治区党委《新疆日报》、《今日新疆》、《新疆文明网》、《天山网》,新疆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决策通讯》,新疆人民出版总社《真情在百姓心中流淌》,中共中央组织部《共产党员网》、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建网》等;编辑《伊犁党建》2期;参与调研、执笔的论文荣获新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04年全区组工调研成果评审一等奖;参与撰稿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研究》荣获甘肃省2008年社会科学研究评审一等奖;论文《中国西部智业科技开发区建设构想》荣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五”计划献计献策征文活动鼓励奖;论文《中国社会资源统筹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入选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编辑部《求是先锋-新中国六十年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知网》)、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经济发展论丛》等书中;论文《个人发展潜能与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荣获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第十四届全国人才科研成果评审优秀奖;论文《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发展坐标体系》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报告》、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国领导管理艺术文库》等书中;论文《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荣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二等奖,并入选中共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党旗飘扬》理论专栏丛书及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国情研究会《中国当代思想宝库-哲学卷》、《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党建理论卷》、《中国社会发展与创新研究文库》等11部国家级大型丛书;《中国时代发展快车道发展坐标及体系建设》入选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国党史文献出版社《中国共产党人理论研究选萃》等书中。 有论文入选《中国专家学术成果通鉴》、《共和国改革英模理论宝典》等;个人业绩入选中共中央党校《三个代表在基层》、《当代中国人力资源宝库》、《共和国建设者》(人物卷)、《学习实践“三个代表”事迹报告》、《中华优秀人物大典》、《中华名人录》、《神州强国人才大辞典》、《中国当代创业之星》、《二十一世纪杰出专家》、《世界华人突出贡献专家名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世界人物辞海》、《腾飞中国人》、《与时俱进,走向辉煌》(专家学者卷)、《辉煌历程―新世纪的开拓者》、《实践“三个代表”的楷模》、《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业绩卷)、《中国人物志》等40余部人物典籍中。[1]
热衷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政策研究、党建研究及人才研究,自工作以来,能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务实工作,开拓创新,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下,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