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培琪的个人简介
柳培琪(1959-),字素石,号山林之人,斋名山林阁。沪上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
人物简介
师从王伟平,百合堂第五位弟子。浸淫书法四十多年,功力深厚,诸体皆能。其书法初学柳公权,后涉颜鲁公、欧阳询,继而上溯北碑汉隶,重积正书功底;行书直入集王圣教序、兰亭序、及二王诸帖,顺涉唐、宋、元、明书家经典;草书以十七帖登室,深入各家草书,博采众长。故其书法,擅草、行、楷诸体,承其师,尤以草书、小楷为精。
人物生平
柳培琪,祖籍江苏吴县,1959年5月生于上海。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耕砚书坛、耕砚山房书法艺术研究会创始人。斋名山林阁。曾在上海市宗教事务局工作,1993年辞去公务员,专门从事书法研究与书法教育。
少时受家训而学书,初学柳公权《玄秘塔碑》,两年后师从金重光学习书法。后有缘拜识国学家叶笑雪先生,随叶先生研习古文、诗词五年,直至叶先生从事《大百科全书――先秦文学》主校工作,无暇顾教。80年代末,又由金重光老师推荐,师从王伟平老师,专研书法技法教学与书法理论,位列王伟平百合堂第五位弟子。同时,又经前辈引荐,拜识著名文史学家苏渊雷先生,深得苏老教诲,并拜净土宗觉义法师为师研习佛法。
或许是因为上苍的安排,柳培琪的书艺之路始终伴随着国学、文史学家的教导。这些际遇,在他的书艺之路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认为,治学之道,先树人而后做学问,主张学书修心,用笔读史,向古人学习,与古人为伍的治学思想;在书法上,主张继古而求新,不拘于一朝一家之风格,认为唯崇尚自然,方能成正果,也深谙了两位书法导师的书学精神。
柳培琪不喜张扬,学书低调而扎实,因此他不从同修劝立风格之说,自以为治学师古应该创新,然创新、立风格是厚积薄发的自然之果,不因刻意求之。至今,他仍临池不缀,专注于求学与修养之间,故其偶尔为之的作品,较偏重于简远平和、雍容大度的一面。
教育理念
近些年来,柳培琪除了潜心书艺,还致力于书法教育、培养年轻书法人。
柳培琪先生认为,教导学生用的是“心”,而非自己已有的地位和名声。学生尊他为“老师”,他要重视的是如何担当“老师”这庄严的称号,并如何真诚地感恩他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在他心中,学生就是他的天。他为人的信念是,做什么要像什么。他讲究师道尊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他告诫学生与家长,他不接受师生之间的买卖关系,只坚认供养与被供养、教与被教的关系,这观念与雅俗无关,但根本上与他能否教好一个孩子有本质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几千年传统观念的一个极其准确、极其优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少这个基本思想,他以为不存在真实意义上的师生之间的关系。这样他才有资格并专心一意地教好他的学生。
在课上,他对学生提出的是“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的理念,得到了家长支持。对学生也起到了很大的效果。他相信教学相长,教书的同时学生的反馈对他也有着极大的启发,促使他能够用更好的方法去指导学生。在不断的总结与思考中,他的书法教育之路已逐渐完善,稳步发展。但无论如何,他的教育理念与真心的奉献是不会改变的。
正如他的挚友,古籍研究专家陈克希著文所说:“他对学生不仅因人施教,而且更注意年轻人的人格培养。”他用心对待学生,以“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的古语为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书法人。他曾担任上海市洋泾中学、陆行中学书法老师。2009年又受聘复旦大学书画协会,任指导顾问。由于在书法教学事业上成就突出,连续5年被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评为“上海市优秀书法指导老师”。
论书语录
我不赞同学老师的字,老师也不应当让学生学自己的字。面对历代古贤经典,不论师生,都是学生,我称之为“同修”。唯一之区别在于闻道先后。老师应当把自己学习古人的经验和体会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将来有可能超越老师,能成才。否则许多天资聪颖的学生就会被埋没。
学书法其实是分步骤分层次进行的。就笔法与字法两个层面而言,初学者当以笔法为先,笔法是学书的根本法。我以为笔法如人的内在,字形是如人的外表,没内涵的外表也仅是虚表。内容决定形式,什么样的笔法决定什么样的字形结构,什么样的字形结构决定什么样的章法。有人主张以结字为先,我不反对,各师其道,各有所好。当今社会美女极多,有内涵有修养的却不多,我想是一个道理。
所谓书法修养,不外乎通过对古人经典作品的分析、理解和学习,使自己的书写意识与习惯从不自觉到自觉,最终达到自然甚至本能的境界。其前提是方法须正确。反过来讲坏习惯也是长期养成的。
现在好多人一开始学习就追求临帖要有“个人的理解”。其实不然啊!一本书没读熟解透,谈何个人的理解?治学要严谨,所谓出帖乃基于入帖。师古贤要真诚。
其实学书,不在于老师,而在于己身。为师者不怕无知者,就怕一知半解者,更怕无所不知者。无知者可教,一知半解者难教,无所不知者不能教。故学与问在于人,人在于心。心于修养有别,其别在于误把聪明当智慧。
临帖的方法很重要,心要静手要慢切忌快,学习是为了修,快不是修,快只能知大概之形状,无法深入细节,用心用笔去品出味道来。品不出味等于没学,白费了时间。古人经典之作必有奥妙所在,潜心于此其妙无穷。当然你能品了,就不会因分不清石花与映带而去牵强描写。
笔画要挺拔,字字要扎稳,先当楷书写,笔笔应当位,不懈怠。 做功课与写其它非功课之帖不同,一个是求得法,后者是可用法。
怀素小草千字文,人称千金帖,其贵在貌似简洁,实笔笔精炼,无丝毫懈怠。学习时如细品其妙,必长功力。要静下心来临,怀素写得快,我们学习时不能快,要理解每笔的意思只能慢。
对一个法度严谨者来说,主张性情是理所应当的,并且失不了法度。法度是为性情服务的,问题是要充分把握法度才能充分抒发性情,古前贤写字其境界是无法的,但其中有法。气息不是法度所伤,而是人心所伤,懂法的人才是最顺畅最自由的人。
作品红印过多,未免入俗,也似乎对自己的作品有不自信之感。当今赛事此类作品比比皆是。我试想如果把这类大作之乱印去掉,不知剩下的是什么?我认为好作品往往不是由外而内的,而是由内而外显露出来的。
要提高眼力,多读古代经典之作,少看今人展览,多读历代书论、少看今人胡扯之论,否则坏了眼睛损了心,不易弥补。
做足楷书的功夫再去写草书?这一问题唐至明末的书家已作了回答;不写楷书注定写不好草书?那么章草怎么解释呢?显然是不肯定的。楷书对于草书的借鉴作用究竟在哪里?我认为楷书是练写字的基本功,它对草书直接的作用是让我们在千变万化中充分理解和弄通结字的基本规律。
我个人以为学书法有三条路:1、跑长途,从汉魏晋唐走;2、跑短途,宋以降明清;3、跑高速,学当代人的。长途艰苦,出效慢,心里痛苦,和自己斗争的过程长,不过到了一定阶段出手高、意境远,体会就比别人多。
老一辈说“人俗尚可救,字俗无可救药”。虽有极端,然不失为大道理。 字如其人啊!人之言行举止唯心所致,故有“字,心画也”之说。 字,人之所迹,其雅俗出于手、根于心,心不企修而人必无修,然字更难修。 故救俗字难于人。有谓“俗到根处便是雅”。此亦当有幡然醒悟之机缘。
学书的计划,是可变的。有人指导只是让你少走一些弯路。到一定程度你必须按照你的思想、审美去发展。真正的好老师是你艺术思想产生、发展的助手,而非把他的主观认知强加于你。
我们学习书法,如同周游历史,把阴柔的、阳刚的,适合于我的、不适合于我的,都用笔去“游历”一下。这样有益,为什么?当我们要体验柔的一面,应该首先懂得刚是什么?当我们要主张刚的一面时,也应当去了解体会柔的一面,所谓刚柔相济。否则一味追求阴柔或阳刚,都将失之偏颇。
功之入点不同,效之出果迥异,只待水到渠自成。书法最后出之于智慧,而非成之于聪明。
察尚精、拟贵似。字面道理我想谁都能理解,可真做起来难!这个功课是入帖的关键。不能尚未入帖,便谈个人理解、谈追求、谈出帖了。
其实书法之途犹如人生之路,根基很重要,书法根基在于先学笔法,我谓笔法为“书法之首,或之始”;人的根基在于先学做人,修养正气,这都是一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