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珍的个人简介
吕珍,元末张士诚大将。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张士诚与弟士义、士德、士信,及潘原明、李伯升、吕珍等十八人在泰州白驹场(今江苏大丰西南白驹)起义。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张士诚遣将吕珍围攻安丰(今安徽寿县),杀刘福通。韩林儿为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救出。后为常遇春所败杀。知识延伸--张士诚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元末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泰州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人;在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的说法。之说。
生平
张士诚原名九四,出身为为运盐工,由于不堪盐官压迫,至正十三年(1353年)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与盐贩李伯升等十八人起兵反元,不久便攻下泰州、兴化、高邮等江北重镇。十四年正月(1354年)在高邮建国,号大周,自称诚王,以天佑为年号。
至正十四年(1354年)九月,元太师右丞相脱脱率重兵南下攻高邮,十一月,于城外大败张士诚军,士诚退入城中固守。十二月,元军攻占外城。危急之时,元顺帝听信谗言,解除脱脱兵权,临阵换将,元军军心涣散。士诚军趁机反击,大败元军。至正十六年(1355年)张士诚继续向南发展,攻入平江路(今苏州市)并改平江路为隆平府。至正十七年(1357年)元朝派兵攻打张士诚,张士诚由于面临被元军与方国珍夹击的情况便投降元朝,被封为太尉。
张士诚骄侈淫逸,乘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的机会,势力不断扩张,拥有北至徐州、南至绍兴的割据实力,拥兵数十万;并且曾多次运粮十余万石至大都(北京)。二十三年(1363年)三月,遣吕珍出击红巾军刘福通部于安丰,迫使刘福通和韩林儿投靠朱元璋。九月,张士诚自称吴王,以其弟张士信为丞相,用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三人为参军,不再归顺元朝;次年,朱元璋也称“吴王”;《三国演义》小说著名作者罗贯中也在张士诚处任职。
张士诚与朱元璋的势力不断交战,张部以渔盐近海交通便利,不无有日本暗中支持,明朝建立后实施“海禁政策”与此不无忌惮关系(包括后来大将军蓝玉谋叛案)。朱元璋以“先取通泰诸郡县,剪士诚肘翼,然后专取浙西”的方式一步步削弱张士诚;在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之后,至正二十五年(1366年)朱元璋开始对张士诚的势力进攻,张士诚弟名将张士德尤重挫明军(明军大将徐达常言:“唯惧张士德”),惟惜士德之马发狂,坠死,士诚力量大失;至正二十六年(1367年)十二月包围张士诚所居的平江;九月平江城被攻破,张士诚被俘,后被押解至应天(今南京),自缢,被部将解救下来。在押往应天的船上,李善长厉言说服张士诚,失败,后朱元璋劝降张士诚,约拜以将军,士诚不屈,朱怒,命武士斩之。士诚临刑曰:“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
目前苏州市斜塘镇有张士诚墓。
知识延伸--李伯升
李伯升(?-1380年),元末明初军事将领。
最初李伯升在张士诚部任司徒,后被朱元璋下李文忠等部击溃后,在湖州投降朱元璋。后进入明朝,晋升为中书省平章政事监管詹事府事。后因胡惟庸案受牵连连坐而死。
吕姓起源
吕姓来源有三:
一、是出自姜姓
以国为氏,始祖为伯夷。出自姜姓,是由古部族名和古国名、古邑名等而得姓。炎帝的后裔,共工氏从(堂)孙伯夷,是帝颛顼之师,帝尧时辅政,掌管礼仪,帝舜时正式任命他为秩宗。禹代行天子之政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的心腹之臣。为嘉奖伯夷,帝舜晚年赐伯夷姓姜,赐氏为吕,并封他为吕侯,形成吕氏部族。伯夷的后代,早年活动于甘青山岳地区,由于崇拜山岳之神,形成了四岳部落。在尧、舜、夏禹时代,四岳成为部落联盟的山岳祭司。吕与申,皆为四岳部落之后,属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重要分支。
原始社会末期,吕部族由羌人分出,与亲族申部族由甘肃东部又向东迁。迁至上申川之北的吕川(今志丹县东北的杏子河)。杏子河发源于靖边县的白于山,东流注入延河,后流入黄河。吕人顺着延河河谷,东渡黄河,与申同时迁至今山西中部的吕梁山的。今山西乡宁县东南4公里地有吕乡废城是吕姓进入山西的落脚点。吕人在夏、商时世有其国,后又东迁至汾水中游肥沃的平原,今存古吕城遗址。
在商朝末年已有了吕姓,吕尚为吕侯的支系子孙,曾辅佐周文王;武王。这时期是吕姓的发端。吕尚,在当时又称姜尚,人们仍以其祖姓姜称呼他。
商朝末年,吕国成为周人的同盟,吕国的首领吕他帮助周武王打败商王纣的同盟军越戏方。周武王为奖赏吕人的功劳,建立周朝后封吕他为吕侯。周穆王时,吕侯为相,受命为周王朝制订了有关刑罚的文告《吕刑》,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法条文之一,用以对付被征服的苗民。其刑法为五刑(墨、劓、(非阝)、宫、大辟),共三千条。
周宣王立志复兴周朝,大力经营南蛮、百濮、荆楚和淮夷,改封吕侯为甫侯,将吕国和申国从山?西南迁到河南的南阳一带,镇守南方。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地理志》云:“申在南阳宛县,申伯国也,吕亦在宛县之西也。”《括地志》确切指出在吕在“南阳县西三十里”。唐时,南阳县治设在今南阳市卧龙区潦河镇,其西“三十里”即今镇平县境。这一地带即春秋以前的古吕国、战国时期的吕邑、秦汉时的涅阳、吕城遗址。
吕国南迁之后,到周幽王时,申、吕的国势渐衰,春秋初年,楚国强盛,向北吞并汉水流域诸国。公元前688年,吕与申、缯等被楚文王所灭。楚灵王时,吕部分遗民被迁至湖北蕲春。
南阳吕国被楚灭亡后,楚王将其遗族的一支东迁至今河南新蔡县西南,建立了一个小国,为楚国附庸,史称东吕,以区别于南阳之吕。后东吕被宋国所并,继而又沦为陈的属地,陈被楚灭,其地则归了楚。楚平王时,令蔡平侯复国(蔡国曾为楚灵王所灭)。蔡平侯将蔡国从上蔡迁至东吕故地,该地遂改名新蔡。
西吕、东吕灭亡后,吕国子孙均以国为氏,形成吕姓的主脉。吕侯支系孙吕尚所建的齐国灭亡后,其裔孙分别以吕、齐为姓。
二、是出自魏氏
据《姓源》及《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山西的吕人故地,被晋国所并,晋侯将此地作为封邑,赏给姬姓公族大夫魏氏。魏氏后裔虽系晋之公族,姬姓,但因封于吕人的故地,因而仍袭用吕的故号。晋惠公时有大臣吕甥。《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霍州吕城条:“州西三里,故吕乡,晋吕甥邑也,今有吕陂,在州西南十里,亦以吕甥名,隋因置吕州。”吕邑后被晋并吞,吕甥后代以邑为氏,形成吕姓。是为山西吕氏。
三、是出自少数民族改姓
郑樵《通志?氏族略》载,鲜卑族原有叱吕氏、俟吕陵氏等复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复姓改为单字汉姓,叱吕氏改为吕姓。后周时,又将俟吕陵氏,改为吕姓。《通志?氏族略》中所列比邱氏、副吕氏后均改为吕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