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泮溪的个人简介
刘泮溪(1914―1978),男,字质灵,山东省昌邑市人。1940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学籍为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在银行当文书,后到西南联大附中任教员。抗战胜利后,应聘到山东大学任教,历任山东大学文学院秘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中文系副教授。其间,他还兼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编委、《山东文艺》编委、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政协委员等职。他在山东大学执教40年,讲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概论、鲁迅研究等多门课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现代文学研究、尤其是鲁迅研究付出了毕生精力成就
刘泮溪长期从事现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以现代文学为基础,以鲁迅研究为方向潜心学术探索,在 鲁迅研究方面有较高造诣,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3年,在山东大学校长华岗的倡导和主持下,由刘泮溪和 孙昌熙、 韩长经三人组成课题小组,在中文系开设了“鲁迅研究”专题课,此为全国高校教学之首创,后又将授课讲义整理编写成《鲁迅研究》一书,刘泮溪承担了全书大半部分内容的写作,特别是杂文部分。该书于195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由香港波文书店翻印。此书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问世的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全面系统地研究鲁迅思想和创作的专著,在学术界影响颇大。60年代初,刘泮溪应邀参加教育部组织领导、 周扬主持、 唐韬任主编的全国高校现代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工作,他负责编写解放区文学部分,该教材即《中国现代文学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此书是新中国第一部统编的现代文学史,对现代文学研究和高校现代文学史教学影响很大,后来成为全国高校的通用教材。
论文
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刘泮溪始终是一位不倦的探索者。他在授课之余,总是不停地搜集新资料,不断地思考新问题、探索新领域。特别是在鲁迅研究方面,他善于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同时又能独辟蹊径,开创新意,对鲁迅的思想和创作进行综合分析与客观评判,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研究方法和观点,故其研究成果令学术界同行所瞩目。他在《文史哲》上发表了系列研究鲁迅的论文,有的后被收入国家出版管理局版本图书研究室编选的《鲁迅思想研究资料》中。此外,他发表于《文史哲》的《瞿秋白论文学发展过程》、《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等文是研究 瞿秋白的颇有价值的力作,而发表在《山东大学学报》上的《 赵树理的创作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则可看作是继周扬《论赵树理》理之后又一篇令人注目的论文。
对文艺理论的研究
刘泮溪除致力于鲁迅研究和 现代文学研究外,对 文艺理论也颇有研究,是新中国较早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接受过西方文艺理论的教育,同时也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特别是在40年代初通过西南联大附中地下党组织读到了毛泽东所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使他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理论原则的理解,明确了革命文艺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方向。50年代初,他应邀参加了全国第一次高等学校文艺理论研讨会,回校后他根据会上制定的文艺教材新提纲,深入研究了文艺学的许多新课题,编写了新的文艺理论讲义,并亲自讲授“文艺概论”课,此后文艺学逐渐成为山东大学中文系的必修课和主要专业之一。他在文艺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被收集在1959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论小集》中。
民间歌谣与刘泮溪
另外,刘泮溪还对诗歌特别是对 民间歌谣有特殊的爱好。早在西南联大读书和在昆明工作期间,他就曾搜集整理过当地少数民族的歌谣。回到山东后,他又着意搜集山东、河北一带民间歌谣,他利用节假日到乡村采风,也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征集。这些民歌不仅为他撰写诗论、诗评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他研究现代文学提供了丰富材料。他常常运用亲自搜集来的民歌分析阐明文艺与生活、与人民大众的关系等一系列理论问题,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较具说服力。他的大学毕业论文《从“诗界革命”到新诗》就是由朱自清先生指导写成的一篇优秀诗歌研究论文,该文较早提出并阐释了“五四”新文学与近代文学的历史承继关系。后来他又在报刊上陆续发表过多篇诗评和诗论,诸如《论黄遵宪的新派诗》、《从冀鲁民谣看中国封建农村的妇女》、《论鲁迅的诗歌》、《读郭沫若的〈女神〉》等。
对文学界的贡献
刘泮溪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里,除培养青年教师外,主要是参加国家出版总局组织领导的《 鲁迅全集》的注释工作,具体负责《故事新编》的注释,为此他耗尽了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这项工作,虽身患重病,仍坚持撰写注释材料,参加注释工作会议,并将自己多年积累的鲁迅研究珍贵资料无保留地提供给注释小组使用。令人遗憾的是,他没有来得及看到他参加注释的新版《鲁迅全集》出版,就于1978年2月17日与世长辞了。然而,他为鲁迅研究、为现代文学研究、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将永载学术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