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哈维拉

时间:2023-12-19 15:29:19编辑:雅博君

玛哈维拉的个人简介

玛哈维拉(约公元前599~前527)耆那教尊奉尊者大雄马哈维亚(Mahavira)为第24代祖师(Tirthankar),也是最后一位祖师。根据耆那哲学所述,所有的祖师都是人类。但是,他们已经通过禅定训练和自我实现达到了完美或觉悟的状态――他们就是耆那的神。

简介

词条名

玛哈维拉

约公元前599~前527

简述

耆那教(Jainism) ,始创人为j摩那(前599年―前527年),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有其独立的信仰和哲学。他早於佛教的始创人释迦牟尼出生,耆那教的中心教义主要由他建立。

综述

筏驮摩概述

筏驮摩那于公元前599年出生在印度东北部,与乔达摩?释加牟尼同生在一个地区,但是比后者早三十多年。事实上他俩的生平的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筏驮摩那是一个酋长的次子,与乔达摩一样是在十分奢侈豪华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他30岁时,抛弃了万贯家产、妻室儿女(他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女几)和舒适的环境,毅然去寻求精神真理和精神成果。

筏驮摩那当上了地位很低、磨难很深的巴湿伐那陀派修道士。他进行12年沉思反省,在所有这个期间忍受着极度的苦行和贫困。他经常禁食,分文皆无,甚至连一个喝水和乞讨用的小杯和小碟也丢弃了。”虽然他起初还保留一件外衣,但是过一阶段也把它丢掉了,一丝不挂地到处行走。他情愿让昆虫在他裸露的身上爬行,甚至当它们咬他时也不把它们抹去。即使在巡回圣人比在西方更普遍的印度,马哈维拉也因其仪表和举止而常常遭受奚落、污辱和殴打,他毫无反抗地忍受着所有这一切的打击。

玛哈维拉42岁时认为自己终于获得了精神启蒙,在余后的三十年中,他一直在宣讲自己所获得的精神洞察力。他于公元前527年去世,当时已有很多弟子。

学说

从某些方面来看,玛哈维拉的学说与佛教和 印度教的学说非常相似。 耆那教徒认为当一个人的肉体死去时,他的灵魂并不一同死去,而是重新赐给某个其它生物(不一定是人)。这种死后灵魂转生的学说是耆那教的思想基础之一。耆那教徒也相信羯磨①── 一种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在道德上所产生的结果会影响其未来命运的学说。从一个人的灵魂里解除堆积起来的 罪过的重负,从而使灵魂得到纯洁,是耆那教的一个主要目标。玛哈维拉教导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解除肉体的快乐来实现,特别是耆那教徒应该实行严厉的苦行。值得注意的是把自己饿死却被认为是值得赞扬的举动。

耆那教徒

耆那教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特别强调不害②即非暴力学说。耆那教徒着重指出不害不仅包括对人而且包括对动物的非暴力行为。他们食素就是这种 信念所带来的一个结果。但是在对不害原则的贯彻执行上,虔诚的耆那教徒远远地超出了这一范围:毫不夸张地说,一位虔诚的耆那教徒不杀死一个 苍蝇,也不在黑暗处吃东西,因为这样会无意中把一个昆虫吞下去,造成它的死亡。事实上,一个十分虔诚而富裕的耆那教徒走路时要雇一个人在他前面扫路,这样他就不会无意中把一个昆虫或 蠕虫踩死。

根据这样的信条当然就会推出耆那教徒无论如何也不会去耕田。事实上耆那教徒真的不去务农,就此而论,许多其它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也受到该宗教的禁忌。耆那教十分典型地说明,宗教学说会多么强烈地影响一个全体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耆那教徒虽然生息在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国家里,但是许多世纪以来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从事贸易和财务工作。耆那教徒的宗教态度还使他们对勤劳进行奖赏,因此无怪乎耆那教徒是一个兴隆的团体,他们当中在印度从事脑力劳动和文艺事业的人按其数目来说占有很高的比例。

最初耆那教没有世袭制度。但是由于不断地与印度教相互影响,耆那教内部也发展了一种世袭制──虽然远不如印度教那样偏激。同样虽然玛哈维拉从未亲自谈过神,但是通过与印度教的接触,还是表现了对神的某种崇拜。由于玛哈维拉没有著作,因此耆那教可能就不可避免地从印度教中吸收了某些成份,但是耆那教对印度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耆那教在道德上反对用动物作祭品,反对吃肉食,这似乎对印度教的习惯也有显著的影响。而且耆那教的非暴力学说还不断地影响着印度的思想,甚至直到近代还是如此。例如,甘地就强烈地受到耆那教哲学家世利玛维?拉伽强德拉(1867―1900)学说的影响,把他看作是自己的一代宗师,即一位精神导师。

耆那教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数非常众多的团体,今天在整个印度也只有二百六十万个教徒。这听起来并未占世界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如果把2500多年间耆那教徒加起来计算,其数目是相当大的。在评价玛哈维拉的影响时,耆那教对其教徒一生所产生巨大的、连续性的影响,甚至也许会比大多数别的宗教对其教徒的影响还要大。

注解

①羯磨; 梵文Karma的音译, 意译为“业”或“办事”。佛教名词。指僧团按照 戒律的规定,处理 僧侣个人或僧团事物的各种活动。如受戒羯磨、 忏悔羯磨等。在律藏里有专门的“ 比丘羯磨”、“ 比丘尼羯磨”,并有各种“羯磨”、“羯磨法”,以作为僧团活动的准则。《 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一:“《明了论疏》翻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为所作。《 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为办事,谓施造遂法,必有 成济之功焉。”

②不害:梵文Ahimsā意译。佛教名词。有部大善地法之一,法相宗善法之一。谓以慈悲为怀,不害众生。《大乘广五蕴论》“云何不害?谓害对治,以悲为性。谓由悲故,不害群生。是无_分,不损恼为业。”

马哈维亚小故事

马哈维亚是一位国王的儿子,他的父亲对印度摔跤艺术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于是栽培马哈维亚去做 摔跤手,希望他能成为全国冠军,而他确实有这个条件,因为他生得一副 钢筋铁骨。在他成长的过程里,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只为了一个目的而努力:成为全国的摔跤冠军。他被交给优秀的摔跤手来培训,有专人为他按摩,专业的医师照顾他的健康。他的身体理所当然做了万全的准备,他具备了比例适当的体格,身体每一寸地方都被照顾得无微不至。然后,他弃俗了。他没有成为摔跤手,而是成了修行者,在他证悟之后,他丢掉了衣服。之前他只有一块布用来盖住身体,在他成道后,下山的途中遇到了一个乞丐向他乞讨,马哈维亚看了看自己,他只有一件披巾,于是他将披巾撕成两半,将其中一半给了乞丐,他自己留下 另一半,那一半已经不够用来覆盖身体了。当他走入 山谷之后,他的那一半披巾卡在 玫瑰花丛的荆棘里,他回头一看时,不禁笑着说:“真是过分!我从来没有拒绝过别人任何事,所以你将这一半也拿去吧!反正它对我也没有用处。看来我帮那个乞丐留这一半是不必要的,他拿着那一半能做什么?如何它 没办法盖住我的身体,也就不可能盖住他的身体。你可以拿走它了,说不定那个乞丐会经过这条路,就会连这一半也拿去。”那就是他之所以不穿衣服的 来龙去脉。

然而,他享受极了清晨的阳光与凉爽的空气,他所在的地方是全印度最炎热的比哈省,但他觉得清爽无比,于是想:“为什么需要衣服呢?”他不曾向人索求过任何东西。别人向他要什么他都会给与,但他从未对人开口要些什么。

他一直保持赤裸,但这不是每个成道的人都必须经过的阶段,佛陀没有赤裸,老子没有赤裸,卡比儿也没有赤裸。

耆那宇宙观

耆那教中不存在作为宇宙创造神, 保护神和破坏神的概念。另外,神为了降伏恶魔而投胎成人的想法在耆那教中也不被接受。认为世界是由原子构成,不由神造。

信仰和实践

大雄解释道:“无始以来,所有的生物(灵魂)都是在业的束缚中,而业是善或恶行为的积聚。在业的影响下,灵魂习惯于在物质财富中寻找快乐,从而就有暴力的想法、行为、愤怒、怨恨、贪婪及诸如此类的罪恶在心中扎根。这些结果也导致业的进一步积聚。”

大雄教导:“正知(samyak-darshana)、正见(samyak-jnana)和正行(samyak-charitra)是自我解脱的真实之路。”

正行由五誓言构成:

1、非暴力(Ahimsa)――不伤害任何生物。

2、诚实语(Satya)――只说实话且语不伤人。

3、不偷窃(Asteya)――不拿经由不当方法、途径得到的东西。

4、纯洁行(Brahmacharya)――不沉溺于肉欲的快乐。

5、不执着(Aparigraha)――完全不粘着人、地和物。

上一篇:刘平凡(影视形象)

下一篇:吕少英(教授)